查看原文
其他

2017毕业季| 邬斯豪 “情绪地貌”

2017-06-23 相仔 春熙照相馆

邬斯豪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设计学院摄影专业2017届本科生    


 作品 《情绪地貌》


 研究表明,在不同情绪控制下人体各部分活动的主观感受激烈程度不同,它受心率、呼吸、组织代谢、出汗和皮下血液流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作用。以这种主观感受的激烈程度为标尺,从而绘制出我称之为“情绪地貌”的图像。基于这些图像,再将其视觉化、物质化,制作成三维模型,通过视觉材料再次引动观者情绪。 


Q&A1

Q:感谢你接受采访,作为摄影师您的主要兴趣是什么?

A: 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创作的手段,就像油画要用画笔和颜料,雕塑要用泥土一样。它相对于其它传统的艺术形式来说,虽然历史只有短短一百多年,但是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的语言特性。我对影像这种艺术语言情有独钟。

 

Q:谈谈《情绪地貌》这组作品。

A: 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项芬兰科学家对情绪的研究。这项研究是请700名不同国家,不同人种的志愿者,收集了他们面对文字,故事,电影和面部表情所做出的自然情绪反应,并请他们指出自己在此过程中身体各部位活动的主观感受激烈程度,以此来证明不同地域、人种,在同一种情绪控制下,身体各部位活动主观感受是几乎相同的。而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将其视觉化、物质化,通过视觉材料再次引动观者情绪。


Q&A2

Q:做了哪些研究?

A: 许多,刚开始创作的时候,其实我对于这项研究存在误解,以为他们最后所呈现出来的那个研究结果是热成像。但后来通过资料查找和整理发现,他们的研究结果其实不是科学仪器客观测量的产物,而是收集受试者主观感觉数据的结果。实际上,通过科学仪器也难以测量出这样形象的图像信息,因为人体的感觉有时候会有延迟,很难在同一时刻捕捉到最具典型性的情绪反应。

 

Q:这组作品能看到影像和装置的结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A: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影像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创作的手段,但我并不局限于这一手段。只要是有利于表达我作品主题的语言方式我都不介意尝试和使用。


Q&A3

Q:“情绪”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A:在我看来,情绪是生物面对不同情况时心理所发生的自然反应,而这种心理的自然反应会引发身体状态的变化。我觉得这种联系很平常,却也很不可思议。我喜欢这种无影无形,却又确实存在的事物和联系。

 

Q: 美院摄影的学习带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 最大的影响,可能是让我真正知道了艺术是什么,什么样的作品是一个好作品,以及如何去做一个好作品吧。我未来的工作方向主要还是商业摄影,从静物开始拍起。但是我当然也不会放弃继续创作,实际上我下一件作品的想法已经很具体了,哈哈~



#焦虑##快乐##伤心##愤怒#

Q&A4

Q:谁是你最喜欢的当代摄影师?

A: Thomas Ruff

 

Q:对你的摄影有主要影响的是什么?

A: 影响太多了吧,大多是潜移默化的。硬要说的话,杜塞尔多夫那群摄影艺术家,Francis Alys, Daniel Richter,Olafur Eliasson等等许多艺术家都对我有影响,我都喜欢。

 

Q: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下摄影。

A: 主观 客观 两面性


2017毕业季高校摄影系毕业创作精选vol.5

邬斯豪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2017届本科生   

 作品 《情绪地貌》

#Read more#

2017毕业季| 于崧洋 “三分之一”  (中央美术学院)

2017毕业季| 杨博炜 “柔软的刺”  (北京电影学院)

2017毕业季| 胡晓艺 “一切都会过去”(南京师范大学)

2017毕业季| 孙澜城 “历史的观望”(南京艺术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