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以超融合开启 IT 基础架构分布式转型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以下简称“苏州分行”)成立于 1989 年,于 2009 年升格为总行直属的一级分行。目前苏州分行是中国银行五家创新型分行之一,并在总行领导下成立了创新研发(苏州)实验室。
以超融合探索 IT 基础架构分布式转型,重点关注超融合产品性能、开放性
作为五家创新性分行之一,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始终对技术前沿保持开放心态。
苏州分行原有的 IT 基础架构以集中式存储为主,采购成本较高且运维复杂,通过市场调研以及同行业间交流,苏州分行开始考虑 IT 基础架构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
在技术路线选择时,苏州中行关注到超融合去除了传统的 SAN 网络和专用的集中式存储阵列,通过商用服务器和以太网结合存储软件实现存储功能,最小可三个节点起步按需扩容,兼具软件定义和分布式架构的特点。
同时,超融合将分布式存储与计算虚拟化融合部署在商用服务器上,进一步简化了运维。
滑动查看如何从传统虚拟化架构转向超融合架构
在明确通过超融合进行 IT 基础架构分布式转型的基础上,苏州中行希望新架构能够满足以下需求:
能够支持 VMware ESXi,实现业务系统的平滑迁移,降低过渡成本。
性能与稳定性需要能够支持生产业务系统及其 Oracle 数据库。
支持纯软件交付且不绑定硬件平台。
基于此,苏州中行开展了两次 POC 测试,针对 SmartX、两家国际一线厂商以及国内 OpenStack 厂商的超融合产品和现有全闪存储的读写性能进行对比。
在 FIO 性能测试中,SmartX 超融合在混合读写性能比全闪存储高 50%,且支持 VMware ESXi,并可兼容苏州中行现有的硬件服务器与配置。
国际一线厂商 A,其超融合软件对硬件兼容性要求较高,要求集群内所有硬件的品牌、型号和配置完全一致,不利于后续集群扩容和资产保护。同时,其超融合软件和 VMware ESXi 存在紧耦合关系,导致生产系统中的 vSphere 也必须随超融合软件的版本进行升级,对于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会带来较大运维工作量和运维风险。
国际一线厂商 B 的方案虽然性能表现较好,但是也存在硬件兼容性要求高的问题,且采购成本较高,服务以被动式响应为主。
国内某超融合厂商基于 OpenStack 构建的方案,在支持 VMware ESXi 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
综合性能表现、对硬件和虚拟化平台的支持、采购成本、以及本地服务等因素,苏州中行最终选定 SmartX 超融合产品与解决方案开启分布式转型。
9 节点超融合集群支撑生产业务与数据库,构建可持续升级的数据中心
基于原有的 HPE 服务器,苏州分行先采购了 9 节点 SmartX 超融合软件,并在 2 天内完成了部署。
通过 vMotion,苏州中行将生产中使用的 20 多台虚拟机从“VMware ESXi + 集中存储”集群中迁移到 SmartX 超融合系统上,进行生产环境验证;在稳定运行了 2 个月后,开始逐步将全部业务系统迁移到 SmartX 超融合集群。
目前,SmartX 超融合集群所承载的业务系统包括综合管理、三方支付等多个分行特色生产业务系统和 Oracle 数据库。
在满足苏州中行对产品稳定性、开放性要求的基础上,SmartX 超融合架构在采购成本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也为苏州中行带来了价值,具体包括:
分布式技术消除性能瓶颈、可更好支撑数据库瞬时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的业务。
兼容 VMware 平台和现有服务器,2 天完成超融合软件部署,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平滑迁移,降低了过渡成本。
采用开放的软件架构,与底层硬件松耦合,大幅降低设备费用,与原有的集中式存储相比,采购成本节省 30%。
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在内的基础架构资源统一管理,易于使用和维护。
在第一阶段合作的基础上,苏州中行可通过在线添加节点的方式实现集群规模的扩容,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并基于软件升级不断迭代,获得更多功能和更好性能,构建可持续升级的数据中心。
推荐阅读:
申万宏源证券超融合基础架构转型实践经验 SmartX 在证券:落地近 30 家机构,覆盖核心生产、信创等十大场景 中金公司:打造全敏态 IT 基础架构,构筑公司数字化转型底座 五矿期货超融合硬件平滑升级与多数据中心管理实战 保险私有云 IaaS 资源池选型与演进之路 银行 100+ MySQL 数据库,由超融合轻量私有云承载 英大基金:从 18 亿到 1000 亿,高速发展背后的创新型 IT 基础架构 交通银行生产系统批量引入 SmartX 超融合,加速构建分布式云化数据中心 国泰君安证券 CIO 俞枫:与 SmartX 携手合作三年,超融合支撑“双态”业务快速发展 中信建投私有云进阶之旅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行业用户超融合转型实战合集。该合集收集了 TWT 等技术社区中,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客户技术专家亲自撰写的超融合转型实战文章。内容涵盖不同场景中评估超融合技术路线、部署产品、评估超融厂商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