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以来,小易(化名)最坚决的一次对抗父亲,发生在2月14日的巴中火车站。那天上午,站台上的火车马上就要出发,小易依然不愿意跟父母去北京,他要留在老家读书。着急的父亲先是踹了他,然后罚了他跪。在这场激烈的父子对抗中,父亲最终选择了妥协。小易和送站的舅舅留了下来。
巴中父亲想带儿子上北京读书,少年却在火车站撞头反抗!
小易
火车站的激烈对抗他坚决不与父亲去北京
2月21日,他已经在巴中市巴州区某镇中心小学上了5天学了。在这里,15岁的小易读六年级,他说回到学校很开心。在此之前,他曾经离开巴中两年——2012年夏天,在北京做生意的父亲把他带去北京,并送到附近私立学校读了五年级、六年级,但他不喜欢那边的学校,并最终辍学。
他并不是不想上学,只是不喜欢也不适应北京的学校和生活,他想回到老家的学校,但父亲觉得在北京才能学得更好,所以又坚决要把他带到北京。去年春节回来的时候,小易就跟父亲提出过自己的要求,但父亲没有答应,今年春节,在巴中火车站,一家人准备去北京时,父子俩爆发了严重冲突。吵得很凶,父亲动了手,鞋子都掉了。平息了一会后,争执又起,最后,孩子头朝着一根柱子撞过去……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周围人,也让父亲老易既愤怒,却又无奈。
事实上,这不是小易第一次表达自己的不满。2月14日,是老易携家人返回北京的时间。2月13日晚上,小易突然不见了,一家人到处寻找。直到第二天早上,小易的表哥在镇上的网吧找到了他。
找到小易时,老易跟妻子、小儿子已经出发赶往火车站,是小易的舅舅坚决把他送到火车站,让一家人汇合的。但到了火车站,小易又坚决不愿登车,父亲又急又气,火车不等人,可孩子又坚决不跟自己走,他毫无办法,最终动了手。父亲用脚踹,罚跪,儿子用头撞柱子……激烈的对抗持续了约20分钟,眼看火车就要启动了,老易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带着7岁的小儿子,和妻子上了火车。他们要从巴中先赶到达州,再从达州转车去北京。
站台上的小易望着父亲的背影,望着徐徐离开的火车,虽然脸上还挂着泪痕,但他说,自己心里突然就轻松下来了。老易想不通儿子怎么会这样抗拒,他也搞不懂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今年41岁的老易已经在北京“混了20来年”,先是打工慢慢积累,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一个小摊子”,主要做庆典策划,什么活动都在接。好在这些年慢慢在北京立稳脚跟,老易把两个儿子都带去了北京。他的初衷也很简单:不想让孩子留守老家。
与同学们在一起 小易(左二)觉得很开心
回到学校 从六年级重新读起
父亲满心沮丧地离开,留下来的小易却如释重负。父亲走后的第三天,奶奶把他送到了当地的镇中心小学。父亲坚持要带走他的理由之一,还包括“担心儿子在老家没人管”,但小易觉得,自己能把自己管好。
每天早上6点过,天还没亮,他就要往学校赶,从家里到学校,有差不多3公里路。奶奶说,回到学校的小易比以前更爱学习了,晚上放学回家,小易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下个星期开始,他还要上晚自习,上了晚自习就晚上8点多了,他依然要一个人走路回去。他说,虽然辛苦,但他会珍惜这个机会。班主任周盛洪说,小易才来班上几天,对这个孩子还不是很了解,但看得出,他上课挺专心的。
小易说他本来该读初二了的,但因为以前去北京读书,学籍没有转过去,加上直接上初一,可能学不走,所以还是从六年级“重新开始”。在班上,他比其他同学都要高出一截,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下课后,同学们会跟他开玩笑,打闹,但与同学比起来,他明显要显得沉稳一些,同学拿粉笔头丢他,他也不生气,只是笑笑。他说以前在老家的同学都读初二了,在同一个学校,他们也经常见面,老同学会跟他开玩笑,说他是个“小学生”,他说他并不生气,因为能回到学校他就很高兴了。
他跟六年级的同学玩,也跟读初二的以前的老同学玩,打乒乓,搞点运动。奶奶说孙子回来上学后,没有去打过游戏,“每天早上来学校,中午留在学校吃饭,下午上完课又回家。”对于学习成绩,他说,才刚来学校,也没有考过试,还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与同学们比起来是什么水平。
在北京 过得不开心快成宅男
一问到北京的几年生活,小易有些迟疑,语气黯淡下来。
2012年夏天,小易在老家读完四年级就跟父亲到了北京,刚去北京时,他进了一所私立小学,民工子弟校,规模并不大,“还不如老家的乡中心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班上的学生都是随父母从外地来的,“全国各地的都有”。
小易说,在北京他过得不开心。学校上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老师管理也不严,上课时同学打闹,溜出教室都有发生。班上同学见他新来的,有欺负过他,在教室里取笑他,还有同学打过他,并且也不带他一起玩。在北京上学的时候,他每天上学放学,就“从家到学校笔直地来去,一个人走路。”
他更喜欢老家的学校,“老家的学校管理得要严格些,课程还要学得全一些”,会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等七门课。小易在北京读了五年级、六年级,他觉得成绩越来越差了,虽然以前在老家“成绩也算一般”,但语文能考及格,数学能考七八十分,到了北京的学校,“渐渐地就学不懂了,也就不想学了。”
小学读完,父亲没有让他继续去读初中,小易就留在了家里,有时候会去帮帮父亲的忙,父亲搞庆典活动,他就去现场帮忙做些布置。有时候也会去母亲那里帮帮忙,母亲在一所幼儿园做饭。其余的时间他就呆在家里,他说他们住的那个地方是一个城中村,算不上繁华,但也有商城游乐场,但父母忙工作,很少带他去这些地方,他自己又不熟悉,也就没单独去玩过,“去的话也是瞎逛,一个人都不认识。”他只有呆在家里,但呆在家里的时候,父亲又会时常吼他,说他玩手机,什么都不做。小易对此有些不满:“我实在不知道在家里能做啥,在北京把自己都呆成一个宅男了。在老家多好啊,一切都是熟悉的,我喜欢去串门,跟同学朋友一起玩。”他认为自己在北京过得有些压抑和不自由。
既然儿子不喜欢北京,父亲又为何如此坚持?电话那头,老易直叹气,“这个孩子非常的倔。”老易说,他并不是不想让儿子读书,反而就是希望孩子多读书。这也是他坚持要带孩子去北京的最大原因。“在外面打拼这么多年,我很清楚没有知识的难处,我何尝不想让他多学点知识。”
小易的奶奶也说,当年子女多,家里贫困,二儿子(老易)只读了个初中,因为没有钱,就没有再去读高中了。小易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北京的学校和父亲的要求,跟自己“半道去北京”有关系。小易自己认为,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会好好学习,把学习搞上去。只是,这一切的想法,他没跟父亲好好谈过,父亲也没有好好听他说过。
在农村 大量的学生正在“走出去”
该镇中心小学校长杨景智介绍,农村学校学生流失是一个普遍现象,从他2011年到该校担任校长以来,学校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阶段的九个年级,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学生流失,“我刚来的时候,学校有600多学生,到现在只有400多了。”
杨景智说,大量学生正在从农村“走出去”,一是一些村民有了钱,去城里买了房,孩子也跟着进了城,二是在父母在外面打工,比较安定后,也把孩子接了过去。“但这些孩子出去必然面临一个适应问题。”杨景智介绍,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都要重新去面对。
图文整合自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