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群众办实事】吉林丰满法院司法救助暖人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法院……”说话的人是一位73岁的老母亲,老人的两只手紧紧地握着执行法官的手,老人一边抹泪儿,一边嘴角抽动着,想说什么又被忍不住的哭泣淹没。5月11日,老人李阿姨全家收到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官送来的救助金,在这个不足50平米的小屋里,发生了这感人的一幕。






在2020年的一起交通事故中,李阿姨的儿子张某作为事故受害方和申请执行方,经司法鉴定为伤残等级一级,完全失去了自主生活能力。医生说,张某将长期瘫痪在床,只能靠导入流食和药物来维持基本生命。

没想到,祸不单行,张某的父亲因这突临的灾难上了一股火,突然患上了脑血栓和小脑萎缩,失去了劳动能力。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李玉琴说,“家里已经几个月没买过肉了,我一个人2000多元的退休金,大部分支付两个病人的医药费。”目前,李玉琴又面临着儿子后续康复的费用,这些愁事让老人整天以泪洗面。2021年4月1日,案子进入执行阶段。本来,按裁决被执行人费某应付赔偿款135余万元。法院在对被执行人费某住所实地进行周边调查时发现,费某为规避执行,早已不在登记的户籍地居住,经多次查找,其下落不明。经丰满法院总对总查控后研判分析,暂时认定被执行人费某不具备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法律义务的能力。






在办案生涯中,这样的案件让执行法官棘手,也更窝心。在与李阿姨全家接触的一年里,法官先后六次实地踏查。对李阿姨全家的处境,他们更是深深地同情。

“李阿姨儿子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的相关要求,我们一边安抚这户人家,一边在走司法救助的流程。” 法院经过与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中共吉林市市委政法委层级沟通协调,最终,为李阿姨儿子申请到一次性司法救助资金的最高额度12万元,并在此基础上超额追加至20万元。几十个字便描述了整个过程,但繁复的工作却是几个月。当法院与张某的监护人李阿姨达成一次性司法救助协议,法官们才如释重负。面对弱势受害当事人,案子终有了满意的了结。全国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面对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等这些“难啃的骨头”,法官们想办法破解,多方寻求帮助弱势群体的途径和办法,切实让群众在与法院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满满的人文温度。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重点回顾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一面锦旗 一声感谢

☛ 【我为群众办实事】执行案款送上门 司法为民暖人心

☛ 抚松法院 “一站式”便民司法服务 解决耄耋老人急难愁盼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省法院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赴四平战役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


 编辑:陈晨 田兴志 

 复核:徐冠 


微信号 : jilinshenggaoyuan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 扫码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