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四)| 直播回顾

西建大风景园林系 集景堂
2024-08-31


导语

2021年12月03日,“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交流讲座”第四场于周五下午线上举行,本次交流讲座由李锋教授主持,围绕场地尺度的生态学知识与设计原理高伟副教授和刘晖教授分别就“场地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设计原理”分享课程建设思路与内容

本次讲座结束之时,讲座嘉宾回顾与评述整个系列讲座内容,并特邀“2019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校企联盟的”企业嘉宾围绕行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发表了值得反思的各种观点。


海报


讲座会议主持

李锋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李锋教授介绍了参加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交流讲座第四场的两位讲座嘉宾,分别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高伟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晖教授,期望两位嘉宾老师的分享对风景园林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实践带来启发与思考


交流讲座


讲座一:《场地生态学》教学组织与创新

高伟  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硕导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主任

广东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副秘书长


高伟副教授主要介绍“场地生态学”课程建设,提出将经典生态学原理与风景园林场地空间理论与设计要求相结合,构建具有风景园林学科本位、中国性、实践性以及整合性的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的场地生态学教学体系。

首先,简要介绍了场地生态学这门课程的缘起。基于杨锐老师和王绍增先生磋商提出的“营境学”(图1)思想,和象伟宁教授提出的“生态实践学”(图2),以及麦克哈格《MAN AND ENVIRONMENT》(图3)这门课程长达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与王云才教授等老师的不断交流讨论基础上,提出对场地生态学概念和课程建设的研究

其次,基于风景园林大中和中小两类生态空间尺度中生态问题介入规划设计的差异性特征(图4),提出大中尺度生态空间的景观生态学在中小尺度与人文视野方面的缺憾,因此在中小尺度结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和“营境学”思想,建立“场地生态学”十分有必要,并阐述了场地生态学的价值取向、目标与定位、范畴与尺度以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图5)。参考北京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对场地生态学的探索,制定出了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生态学理论课程体系,其中包含四门必修课程(图6-7)善境伦理学、基础生态学、场地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同时大三、大四学年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

最后,重点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本学期场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共32学时包括:场地生态学概论(图8)、相关基础原理、以景观要素为抓手的场地生态关系认知、以生态因子为抓手的场地生态关系认知、可持续的设计目标的建立与整合性设计思路、以人为目标的场地关键生态问题识别与研判、以生态对象为目标的场地关键生态问题识别与研判、场地空间的生态表达等8方面内容。

图1-8:高伟副教授分享内容(左右滑动查看)


讲座二:《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与创新思维》课程中的生态学知识教学


刘晖 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学科带头人

西北地景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刘晖教授主要从本校《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与创新思维》及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两部分进行了分享。《原理课》共32学时,围绕景观诊断——景观项目到表达与交流的培养体系及思维体系建构,探讨了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及课程建设。针对本次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交流讲座,提出了思考,让人们认识到景观是可以感知的,空间是可以设计的,生态是可以应用和展示的。

首先,刘晖教授从当下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理论探讨了设计中的存在的基本和一般规律以及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图9),从经典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图10)提出风景园林专业的基本和一般规律即“场地空间构成+活动+审美+生态”(图11-12)

其次,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与创新思维》课程的建设背景及课程内容(图13-16)。重点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景观诊断方式来阅读景观,了解影响土地场地空间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景观调查、景观表达、景观演进、景观诊断指向景观项目的一系列的逻辑思维。二、分享生态学介入设计实践的思维路径、场地生态设计的设计原理、方法及语言,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门花园和东楼花园景观生态实践为例说明了场地生境营造的教学与实践内容(图17),提出了生态课程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

最后,刘晖教授简要回顾了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交流讲座,讲述了风景园林生态类课程讲座的缘起,提出了四点关于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与规划设计课程建设面对的问题和建设思路。致谢教指分委杨锐主任、郑晓笛秘书长、主办方、承办方以及所有参加交流讲座的老师的大力支持。

图9-17:刘晖教授分享内容(左右滑动查看)


讲座问答

请问高老师,西方的“生态知识”与我国传统的“善境”如何更好的融合?

高伟副教授:“中体西用”是以上问题的概括性答案,关于“中体西用”这个大概念在风景园林学科的体现,建议可阅读杨锐老师《“境”与“境其地”》与王绍增老师《论“境学”与“营境学” 》两篇在《中国园林》发表的关联文章,其中提出的学科核心概念思辨和搭建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可以为该问题提供结构性答案,王绍增老师2015年在《风景园林》发表的文章《以中为体 以西为用》,可以作为以上问题的拓展性探讨。

请问高老师,风景园林作为实践应用为主的学科,是否有可定量的本质性因子可以应用到不同地域环境?

高伟副教授:风景园林学科的实践属性决定了场地生态学关注的是场地中景观空间本体所包含的生态因子、场地特性、设计要素及相互之间对应的生态关系,不单单是单项生态因子本身,生态关系的复杂性非常高,地域性非常强,个人认为是没有“本质性因子”可以应用到不同地域环境的,同时传统造园中的“因地制宜”观念也变相回应了这个问题。

请问刘老师,您讲到了景观认知中,景观诊断要以景观阅读为基础,怎样才能提高景观阅读的能力呢?

刘晖教授:培养景观阅读能力,首先需要明确“景观”是建立在土地客观对象被主观认知后形成的,人的主观意愿和知识背景决定你能“看见”什么,形成什么样的主观判断?比如:同样的土地,农民伯伯、旅游者、专家、开发商他们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街道,熟悉的人视而不见,不熟悉的人,会发现新奇。其次,风景园林专业学习是要有能力辨识出土地或场地中存在的所有要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这就需要学习一定的多学科基本知识,如生态特征的辨识需要土地镶嵌体(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基础理论方法。当然还需要人文学科知识如:黄土高原乡村中的一片树林,今天看不仅仅有生态价值,还因为这是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劳动成果,就包含了历史文化含义。

请问刘老师,您在设计原理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成果,是否在毕业设计中有明确的延续和深化,如何延续的?是否反映在学生的场地分析能力,还是规划设计方案创作能力?是否对不同方向的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趋势引导?

刘晖教授:我负责的毕业设计课,是会将原理课的内容进行延续和巩固,体现在认知场地、任务书制定、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对于其他毕业设计课是否有帮助,可能运用的知识点会不一样。但是运用原理的案例研究是本课程培养学生能够掌握的一项技能,并初步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原理课培养学生能够做场地分析(景观诊断),分析能力关键要看是否能够提出场地问题与特色,并培养转化为制定设计任务书的能力。方案创作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的关键,就是建立“空间构成+活动,+视觉,+生态”的思维和一些不同的手段,如:空间构成泡泡图、Place+Linkage、站点到境地空间等一些设计工具箱。



请问老师们,场地生态学是否还可以多关注场地的过去是什么?历史用途,场地历史和地貌等等,然后为未来的设计提供保护或者应该尊重什么?

高伟副教授:这个问题太好了,提醒了场地生态学的外延发展要考虑历史环境语境,考虑时间变量,从历史环境的沉积性介入,考虑传统生态智慧在场地上的锚固,都是很好的拓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王云才老师的图式语言研究就是可以体现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景观地方性表达的方法与工具。



校企嘉宾交流主持

刘晖 教授

刘晖教授简要介绍教育嘉宾与企业嘉宾,与教育嘉宾杨锐(清华大学)、王云才(同济大学)、岳邦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达良俊(华东师范大学)、李锋(清华大学教授)、袁嘉(重庆大学)、李冠衡(北京林业大学)、高伟(华南农业大学)、刘庆华(青岛农业大学)、杨建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回顾了四场系列讲座,分享了关于风景园林生态类人才培养的看法。与企业嘉宾陈跃中(易兰)黄剑(AECOM北京)高静(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宝章(奥雅)李建伟(东方易地)马晓暐(上海意格)马秀娟(田园景观)、普丽群(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行业发展、企业用人、地域特点等方面各自提出了现实而深远的思考。

校企嘉宾讨论

图18:校企嘉宾线上讨论

王云才

本次系列讲座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学和风景园林专业的耦合关系,尤其涉及到风景园林多尺度、多维度的问题,包括大尺度景观生态学和小尺度场地生态学和生境营造的应用与思考。今天,“生态”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学科人才培养和行业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然而,面临生态景观规划综合化、大型化的机遇与挑战,教学却远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存在教学落后于实践的现象,因而有必要与业界学习交流、与教师探讨“风景园林教学中生态的结合与应用”。


岳邦瑞

系列讲座的意义在于当今“生态与风景园林”关系到本学科、本行业的生死存亡。对风景园林学科宗旨的思考:“风景园林是小尺度设计”逐渐转变为“解决生存问题”(是什么);“对生态学基础知识的营养不良“转变为”生态学原有知识与风景园林各尺度的规划设计融贯,生态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知识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融贯(怎么做)。愿闻各位行业大咖从实践角度对学校提出教学要求。


达良俊

现实社会对生态问题的解决有明显需求,生态学本身也有庞大结构,两个学科的结合有明显不适之处。我们要用两个学科的异同来理解生态学作为修饰词和中心词的差异,思考两个问题:生态学作为中心词和三级学科,如何纳入风景园林学科?生态学作为修饰词,如何将生态学知识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需要两个学科提出两种需求:一、生态学遴选出满足风景园林学需求的知识内容;二、风景园林学提出对生态学的需求。


李锋

风景园林学是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全流程可落地。学生参与设计院实践工作,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生态学原理,例如:尺度、多样性、异质性、动态性、稳定性等最基本的生态学概念。要在不同尺度、多个层面,以综合的视角理解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风景园林生态学知识的教学与科研对满足社会现实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因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十分重要。


袁嘉

现在是关键词、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时代,唯一不变的是环境、学科与行业在不停变化。生态景观设计是诺亚方舟,最重要的作用是在生态系统层面,把物种、种群、群落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可持续地修复和耦合,达到各组分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与协同共生。人类作为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与其他自然要素割裂存在。因而,我们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健康和完整,以人类的功能和体验为向导,推动社会文明与整个地球生物圈的持续平衡发展,达到环境、自然与生物的美美与共。


李冠衡

系列讲座获益匪浅,体现风景园林教学对生态学思考的多样性。各位企业嘉宾能感受到社会市场和实践项目对生态学知识的具体需求,面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发展的差异性和滞后性,作为教师,我们期待并努力用10年教学的积累赶上社会快速迭代的需求,也想知道一线从业者对人才的诉求与教学的思考。


高伟

此次系列讲座有价值,有启发,回应了杨锐老师提出的风景园林学科硬核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站在教学的背景下思考风景园林学科的本体论、作为交叉学科对不同学科的整合,以及生态实践的落地;同时,也很期待行业专家对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交叉在实践中应用的看法。


李宝章

1、中国风景园林学界不断进步,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好,感谢学界对人才的培养。2、在零碳时代里,生态是我们风景园林的硬核。3、培养具有经邦济世的学生,在实践生态景观的今天很重要。4、中国的国家公园初步兴起,生态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把中国的生态景观作为文化景观对待。在中国这片土地,还需要把生态和科技、文化及中国的社会现象结合。5、面对大数据分析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规划设计需要从更高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实践。6、数字科技可能是新的媒介,因而风景园林专业要拥抱数字革命,应用大数据。


李建伟:

1、风景园林的生态规划在社会实际中并不被重视,一般把项目实践简单分为生态与非生态项目,生态设计应该是贯穿于所有项目。生态设计需要生态学基础知识与景观设计知识相结合,竖向设计、水文设计、植物设计等全方位要素的结合才是好的生态设计。2、景观生态是用空间解决生态问题的,对本科生而言,常识比理论更重要,理论引领思想;对于生态设计课程建设而言,需要生态学背景老师与规划设计背景老师共同作业,聚焦植物生态,水生态,土壤生态等多种要素。生态设计课程要与设计院合作,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知道如何做生态设计。


陈跃中:

1、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刻感受到整个学科从传统的设计学向生态设计学转变,中国正在经历这一特殊的转变。从宏观视角与文化视角来看,生态具有文化倾向。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处于重要的阶段,国家经历了建设到保护生态为导向的转折,行业面临巨大变革,对部分从业人员和教育机构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2、生态设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从短期来看,设计师更多执笔中微观场地的设计;而生态从宏观角度出发,我们需要转换概念,改景观设计师为生态设计师,“生态与景观相结合”。3、从设计院用人角度来说,各优秀大学培养具有生态基本常识和竖向设计基本功的设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黄剑:

1、对时间、空间和地域尺度三个要素,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地域上,风景园林所采取的方法应有不同。大尺度层面上风景园林要让位于生态和规划,在细分后确定自身角色与任务;在中微观尺度上,空间设计是根本,风景园林的学生需要具备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最终需回归到场地空间设计层面。2要把生态放在系统层面,从系统思维看问题能帮助风景园林师更好的认知场地及实践。3、培养本科生方面,需让学生关注身边环境,观察周围生态,气候和水文环境的变化。高校和企业结合实践是很好的路径,企业在用人方面希望每个设计师都有自身特色,建议学校突出地域特色和院校特色,这对学科发展和院校非常重要,对实践企业来说十分宝贵。


高静:

1、本科教育需建立对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认知以及风景园林场地空间设计能力,不同尺度的规划设计,都需要有生态规划设计的环境伦理观。如在城市尺度上进行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等生态应用与项目实践,在小尺度上对生态场景的营造,同时回归风景园林内核即场地空间营造,加强本科生在空间营造方面的能力。2、最后呼吁大家关注西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马晓暐:

深入介入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设计课程,了解国内本科生的状况。我们风景园林面临巨大挑战是,无论是中小尺度还是大尺度的规划设计,以二维的方式表达与解读,导致对竖向设计理解存在误区,竖向设计并非场地工程学,而是三维思考模式,我们需要摒弃二维思考方式,运用竖向设计建立三维底层逻辑,实现植物、场地营造、水、建筑等多要素为一体的底层架构营造景观。


马秀娟

1、关于培养专业人才认知体系建立的方法,思考了学生对于生态学、竖向设计、生态宏微观的认知来自于哪里?马老师认为需要从实践中认知景观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使用这种思维模式去学习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垂直结构的相应知识2、浅谈了北方地区最近十年的生态应用与实践,目前普遍建立人工生境不是基于场地、地域、气候等要素建立地域场地独有的生境,而是一种拿来主义模仿其他地域好的项目实践,这种模式导致地域场地生境特色的缺失,影响可持续发展。3、教学方面,建议学生认知不同时代出现的生态设计的优秀作品。


普丽群:

新疆做规划设计最常用的原则就是生态性原则,但是生态在新疆地区做的还不够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观念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基础数据的不全面导致生态规划设计难以落地,生态学知识在项目实践中难以转化。针对两个问题提出两点建议:一、在生态学的教学中,需要将生态学的知识与风景园林场地设计相融合,从而使生态设计落地。二、在高校教学中提高生态学相应的技术,从而更好的使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接轨。


刘庆华:

本科专业生态问题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非农林院校的学生生态学研究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对风景园林专业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地球生物圈、地域植被、群落的角度来理解生态,对于场地植物设计而言更多的是构建人工群落,而构建人工群落是建立在了解自然群落的基础上,因此在本科的知识体系中我们要注重这些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闭幕致辞

承办单位致辞嘉宾:杨建辉 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

首先,杨建辉副教授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表达感谢。对“教育部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给予承办机会,及杨锐主任、郑晓笛秘书长的大力支持表达感谢;对讲座嘉宾的精彩分享、刘庆华院长及各位企业老总的精彩观点表达感谢;对刘晖教授、岳邦瑞教授、王丁冉老师、樊亚妮老师的幕后的付出,及全国高校师生的持续热情关注表达感谢。

然后,杨建辉副教授就本次系列讲座发表观点。杨建辉副教授表示在西建大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过程中,自己从“开始关注”,到意识到将“生态”纳入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是与国家发展战略、国家需求相对应的。但行业内外对于“风景园林”、“生态”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明确认知,面对此现状,风景园林教育者还需要深入思考。面对行业外部——差异性歧义,一方面应该保留风景园林传统核心强项——竖向设计;另一方面还应该引入“生态”新理念,并使其与传统知识融合。面对行业内部——“生态”标签化问题,提出制定评价、量化指标,以适应社会现实需求。

最后,杨建辉副教授再次表达感谢,并希望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主办单位致辞嘉宾:杨锐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杨锐教授代表教指委对组织和参与本次系列讲座的老师以及校企联盟的嘉宾们表示感谢。他针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危机,指出了学科的优势所在并提出前进方向。

风景园林学科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要面对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我们学科面临的问题中包含了自然和文化、不同尺度、教育和实践等它们之间两者或者两者以上的复杂关系,风景园林学科实际上就是去结合和应对这些关系。

我们学术共同体要能认识到风景园林学科的机遇之大。10前风景园林学科创立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二级学科,表明我们学科预先意识到地景规划以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我们要厘清我们学科如何和生态更加紧密结合?如何在结合中解决国家发展战略中面临的问题?

风景园林学科优势主要在于有和其他学科互联互通的潜力。要发挥这一潜力,最主要还是提高学科在该方面能力的建设,体现在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以及自然类等课程在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占比以及推动相应的教学方法。

杨锐教授指出本次系列讲座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教指委也会持续地把生态结合风景园林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在今后年会中继续深入讨论该方面的问题。

最后,刘晖教授以四个关键点:直面现实问题、面对真问题是什么、生态学与风景园林专业需要对话和基本共识、要有行动,总结了此次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交流讲座活动,宣布此次讲座大会结束,并呼吁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专业未来有更多的交流与分享。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

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承办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回放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文字编辑  陈钊  黎美祎  常子晗

图片编辑  陈钊

审核  刘晖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一)| 直播回顾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二)| 直播回顾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三)| 直播回顾



RECTEATE LIFE
BY DESIGN

云 集 共 享   行 业 整 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集景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