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筑桥梁,济梦中华 | 同济与桥的四十年
桥是一种跨越。如今的中国大地,无数座大大小小的桥梁相连。它们是大地与大地之间的联结,是经济的血脉,也推动着祖国的发展。
这些桥,全部由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并建造。而这一切的源头,都从南浦大桥开始。南浦大桥却又与同济桥梁人密不可分。
“一桥飞架黄浦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在结构系内创建了我国高校中最早的两个“桥梁与隧道”专业之一。1978年,十年动乱结束后百废俱兴,为了实现浦东的开发,上海市将黄浦江跨江工程重又提上日程,一跨过江的斜拉桥成为首选方案。但当时的中国无论是技术还是财力,都落后于世界大国,如果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攻克桥梁抗风能力的问题,就只能以更高的代价交由日本负责建造,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有着悠久历史的同济土木成为了众望所托。项海帆院士向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呼吁自主建设斜拉桥——南浦大桥,拉开了中国大桥自主建设的序幕。
次年年初,李国豪校长刚成立不久的科研组接受上海市政设计院的委托,开始了风洞试验研究工作,经过一年时间,同济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多次试验,于1985年8月在南京航空NH-2风洞成功实现了国内第一个全桥气弹模型——1:600缩尺黄浦江大桥主跨400米结合梁斜拉桥方案风洞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七个成功进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国家。
进行南浦大桥模型试验
当时条件之艰难超乎想象。一切都要亲力亲为,研究人员需要自己学着焊接南浦大桥的模型;而在一路护送到南京航空学院的途中,因为担心模型损坏,他们围坐在行李车厢中,小心翼翼地一路守护着这座大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南浦大桥带来的是浦东腾飞,促进了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此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又相继承接了虎门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等20余座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试验研究。
截止2007年,我国共建成500米以上跨度桥梁70座,同济桥梁人参与了其中的41座;我国24座处在评估期内的新建500米以上跨度桥梁中,有16座出现了同济身影;全世界三种各10座最大跨桥梁中,有18座在中国,同济桥梁人参与了其中的13座。
虎门大桥
东海大桥
“中国制造”创下“世界之最”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时代早已终结,但同济与桥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1983那一年,当香港建筑师胡应湘提出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想法时,这个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又一次召唤了同济。
港珠澳大桥
我们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岛隧结构施工图复核等任务,岛隧部分是整座桥梁建设中的一大难点,隧道要埋在海底20~30米深处,这项全世界史无前例的工程,不仅要面对专家委员会的质疑,更是容不得半点闪失。
同济的加入,不仅将费用大大降低,更将预计半年的复核时间,缩减到了每一段沉管仅需一到两周复核时间,业界的国外知名公司连声称赞中国“从沉管隧道施工的小国变成了强国”。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这项超级工程,成为了中国给世界桥梁建筑史的又一张名片。
Dream Big:塑造未来世界
参与过南浦大桥建设的朱乐东教授曾感叹,那时的技术虽然突破了难关,但想象力却不及外国,每座桥的设计都以简洁实用为主。而四十年后的同济,一个名为“Dream Big”的项目,让桥梁工程插上了创意的翅膀。
这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跨专业共同参与的一个课题:《人行桥设计与建构》跨专业开放专业课课程设计。在短短五周的时间里,二十八位同学完成了一次对知识和学科边界的挑战,尤其对于土木学院的学生而言,让他们可以暂时从技术的限制中脱离,而更多地考虑过去较少关注的内容——桥梁的艺术性。
KENBRIDGE
樱落桥
这一次跨学科合作,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更大胆地想象,以新的设计方法去塑造未来世界。这门交叉课程的成功,也给同济新工科的后续建设提供了经验,得以更好实现课程内容从“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的过渡。
新工科是工科教育领域一次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及组织体系的再造过程,未来的同济,将面向新业态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更多“土木工程+”复合人才。
同济大学与祖国的发展命运紧连,同济桥梁人更是为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始终在不断融入新的内涵,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风雨,同济人与桥的故事,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同济团队突破世界级难题!冻结技术助力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
同舟共济 砥砺奋进 | 对接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同济大学五年来科研成果质与量双双跃升!
这个暑期,我们在同济等你!2018年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档期大放送!
同济小哥哥帮村里的孩子们把“违建”改造成了一座能看星星的图书馆
同济“双子星”闪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我们的乡村”是向着未来出发
资料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文字整理:上官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