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为上海打call!同济,520!中国,我爱你!
星汉灿烂,正气浩然。
巍巍学府,世纪承传。
今天,
是同济大学建校112周年的纪念日!
同济大学师生深情放歌,
礼赞新中国70周年,
将爱国之情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歌唱祖国!为上海打call!
同济的100年,
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
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100年;
同济的100年,
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传统的城市,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早发展和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战火纷飞的年月里,
高校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亲历者、见证者。
“薰风温软北吹十五里地,
朗朗书声里学堂称同济。”
在学校百年的前半个世纪中,
每一段经历都伴随着我们国家的忧乐起伏。
同心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济困扶危,济世兴邦,为强国富民而奉献。
同济人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思政课教师团队代表
同济大学学生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
同济大学时代声音传播社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轻舟队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和团队代表
领衔团队入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带领着团队,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做得样样出色,彰显着师者的使命担当与高尚风范、学者的深厚造诣与为国情怀。
孙钧 中科院院士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港珠澳大桥科研团队代表
年已93岁的著名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孙钧院士,尽管早已入耄耋之年,仍是个大忙人,老先生现在每年都要出差30余次,亲自跑工程现场,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奔忙不息。他领衔的同济大学港珠澳大桥科研团队。科研团队在沉管隧道抗震安全、沉管预制件早期性能 、人工岛地基处理等多个重要领域攻坚克难,啃下了多块“硬骨头”,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技术空白,为这一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郑时龄 中科院院士 上海市教育功臣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代表
为了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有更好的发展,郑时龄院士直到今天依然不知疲倦地坚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第一线,不辞辛劳地奔忙于国内外各种学术和公共的会议与活动,一心只为推动他一辈子心头所系的“更好的建筑、更好的城市、更好的未来”。
建校112年以来,
同济大学肩负“同济天下”的担当,
代代师生将胸中韬略,
书写在星辰大海和祖国大地。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深潜、深钻、深网”科研团队
周怀阳教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位下潜科学家
杨群慧教授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位下潜女科学家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领衔,以翦知湣、周怀阳为主要代表的“三深”(深潜、深钻、深网)团队,一直瞄准深海研究的制高点,积极推动着我国深潜、南海大洋钻探、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等“三深”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同济大学医学院师生代表
同心同德同舟辑,
济人济事济天下。
同济人始终秉持
“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
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同济大学电车队、同济大学翼驰车队
第21届同济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同济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
同济大学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者讲解队
韶光珍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充满希望的将来,
同济大学将继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培育国之栋梁使命,
争创世界一流,筑梦浩瀚苍穹!
同济大学港澳台学生代表
同济大学学生舞蹈团
同济大学赛艇队
今天,
同济迎来112岁的生日,
让我们一起
祝她
生 日 快 乐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同济人早已准备好了,
@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你们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继续唱起这响亮的青春之歌!
●同济112生日快乐!诚邀全球同济人点亮「同济坐标」为母校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