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同济五位学者获201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资助名单已正式公布,我校有5位学者入选,人数为历年最多,位列全国并列第十。
同济大学2019年度国家杰青入选名单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主要从事薄膜光学、纳米计量和微纳光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明了多功能强激光薄膜器件制作技术,创新了纳米计量传递标准器件研制技术,发展了光频亚波长结构材料和器件的跨尺度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10余项,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11次受邀在做境外国际会议邀请报告,担任本领域国际顶级会议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委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光学与光子学/光学材料与器件委员会委员(ISO/TC 172/SC 3),获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
杜建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教授、博导
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构筑了一系列非均相膜、非对称冠、膜冠融合高分子囊泡,提出了“以糖控糖”新概念,建立了协同抗菌新体系。近五年以唯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no Lett., ACS Nano, Chem. Sci., Mater. Horiz., Macromolecules, ACS Macro Lett., Prog. Polym.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5篇。获11项中国发明专利,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15)、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上海市育才奖等。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博导
长期致力于岩石地球化学,特别是变质岩年代学领域的研究。创建的选择性溶样的方法,使Lu-Hf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能真正运用于固体岩石的定年并给出可靠的年龄;创立的微区、耦合Lu-Hf和Sm-Nd双同位素体系定年,为厘定矿物生长及其记录的时间跨度铺平了道路;从变质岩年代学的研究角度证实板块可以经历并记录两期深俯冲作用,可靠地限定了多个俯冲造山带的板块俯冲开启时间和持续时间,并证实从洋壳俯冲到陆壳碰撞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在主流国际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和主旨报告。
王志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主要从事膜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在膜界面污染机制、新型膜材料制备、膜法污水处理工艺集成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论文被引4500余次,连续三年入选环境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22项,2017年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兼任国际水协(IWA)中国青年委员会主席、IWA膜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担任Environmental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环境工程》等期刊编委等。
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
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及相关研究工作。获上海市“银蛇奖”、美国胸科学会(ATS)MECOR呼吸流行病学奖、中国优秀中青年呼吸医师奖、中国呼吸领域高影响力论文作者奖、十大改变临床实践中国原创研究青年研究者。近年来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委等纵向科研课题10项。主编及副主编医学书籍各2部,参编专著10部。核心执笔指南/专家共识制定共6篇。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Immu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目前是Respiratory Research副主编,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副主编,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