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同济新科院士 | 吕西林:研发结构抗震新技术,助高楼大厦巍然屹立
他35年如一日专注于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及教学,一项项结构抗震新技术从他及其团队手中诞生;
他积极致力于将最新的抗震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为我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他坚持走抗震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之路,带领团队将中国的结构抗震研究推向国际舞台……
他就是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抗震专家吕西林教授。2015年11月,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2月,他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
这是都江堰一栋大楼,在它的一、二层中间,一个长度约一米的结构件能在强震袭来之际大显身手。它将地震释放的能量吸收、消耗掉,使其不再强烈冲击房屋体;其抗震设防烈度由原7度提升至8度。这是安装在人字型钢支撑件上的新型结构抗震装置——“阻尼器”,出自吕西林团队,已大规模应用于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程、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以及上海港汇广场等重要工程。“传统加固,一般是将建筑的梁和柱加粗,不仅工期长、成本高,而且房屋面积还会缩水。”吕西林教授说,采用新型支撑+阻尼器技术,既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还能节约大量工程时间和造价。事实上,团队打的是结构抗震的“组合拳”:“橡胶支座+滑动支座+黏滞阻尼器”。“隔震支座”安装于建筑基础与地基之间,地震发生时支座摇动、消能减震而其上面的建筑体不动,以柔克刚。灵活、创新性的组合式隔震减振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国际赛车场重大工程及国外十多项建筑工程中。
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关注并在国内首次引入“可恢复功能防震结构”概念,此后带领团队投入大量时间攻关,成果已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吕老师对结构抗震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对它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对认准的领域坚持走下去的坚韧精神,都让我们学生非常钦佩、自愧不如。”他的学生李培振教授这样慨叹。
在科研攻关中,吕西林始终不忘对学生的教诲和指引。“抗震防灾是公益性的事业,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工程抗震技术地域性强,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技术。”近年来,他培养指导的不少硕士博士生在毕业之际,都选择前往新疆、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工作。文字:黄艾娇
图片:文汇报许琦敏、土木工程学院供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