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 承殷夫之志,担青年使命!来听同济人讲述这位革命诗人的故事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这首耳熟能详的诗,
翻译者就是同济大学学生、
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
战火年代,
这位青年才俊的哥哥
在国民党内部担任要职。
殷夫放弃了优渥的生活,
与哥哥“分道扬镳”,
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2月7日晚
时年不足21岁的殷夫
被秘密杀害于
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附近的荒野里。
鲁迅这样评价殷夫: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
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他的诗歌,为党而生,为民而作
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璀璨
殷夫,这个难忘的名字
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丰碑上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同济大学接力开展
“网上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
百所高校接力讲述活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
走近革命诗人殷夫
感悟这位红色诗人的
英雄气魄和高贵品格
先觉先知的爱国少年
殷夫本姓徐,名柏庭,曾先后用过徐祖华、徐白、徐文雄等学名。1910年6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怀珠乡大徐村(今大徐镇)的一个农民家庭。
殷夫从小就在家里识方块字,五岁起就在父亲的要求下背《神童诗》和唐诗。他六七岁时进入徐姓义塾(免收学费的私塾),读了几年“四书五经”和初小课程。1920年秋,殷夫进入曾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丹城镇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夏,殷夫高小毕业后被大哥徐培根接往上海,并以“徐白”之名考入上海民立中学。
▲ 殷夫描写童年生活的手迹
“五卅”运动后期,他一度回乡,阅读了不少革命书刊,并参加了由象山旅甬进步学生组成的革命团体“新蚶社”的活动。
1926年7月6日,殷夫以“徐白”之名跳级考入浦东中学高三年级。进入浦东中学后,殷夫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秘密加入了共青团。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殷夫因有人告密而被捕入狱。在狱中的3个月里,他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并写了一首512行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严厉谴责了卑鄙无耻的告密者,表达了对慈爱的母亲及同学们的怀念和对工农劳苦大众与光明自由未来的期望。
1927年7月,殷夫被大哥徐培根保释出狱,并被软禁在大哥住处“悔悟”。当月底,得知母亲思念成疾,大哥才让他回象山探亲。
思睿敏捷的革命青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蒋介石和各地军阀的反革命屠刀之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临别时母亲叮嘱殷夫:“象山风声很紧,到处在捉‘乱党’分子,你在外面要小心。”为了宽慰老人,殷夫淡淡一笑说:“我有数。”
1927年,17岁的殷夫以“徐文雄”之名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在这里,他一边刻苦学习德文,一边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纸、笔、诗成了他投身斗争的武器。
▲ 殷夫就读同济时期的德文补习科全体学生合影
1928年8月,殷夫第二次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面对残暴的敌人,他坚贞不屈,时刻准备为革命事业牺牲生命,写下了《宣誓》一诗。写下了《宣誓》一诗。殷夫被保释出狱后转移到象山,在县立女子小学任代课教师,继续传播革命思想,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
▲ 殷夫木刻像
奋笔疾书的红色诗人
1929年春,殷夫离开象山重返上海寻找党组织。在与党组织恢复联系后,他专门从事共青团和青年工人运动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在紧张的群众工作之余,他坚持创作,其作品与前几年相比思想性更加成熟,艺术上更趋精美,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和多样。仅1929年,他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等就超过了50篇。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周年之际,殷夫写下《别了,哥哥》一诗,正气凛然地宣布与仍在国民党反动当局任职的大哥彻底决裂: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1929年7月,在参加上海丝厂罢工斗争的过程中,殷夫第三次被捕。在狱中,面对严刑审讯,他依然坚贞不屈,拒不泄露半点秘密。一个多月后被释放时,由于个人衣物均被敌人没收,他只得从友人处借了件棉袍穿上。8月18日,殷夫去见鲁迅。鲁迅热情接待了汗流满面的殷夫,鼓励他继续从事革命创作,还垫付了20元稿费,让他买一件夹衫穿上。
1929年秋,殷夫开始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事,并参加《列宁青年》和《摩登青年》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殷夫是发起人之一。他在政治、艺术上更趋成熟。
▲ “左联”成立大会旧址(原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
1930年5月30日是“五卅”运动5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缅怀先烈,遥望未来,殷夫满怀热血地写下了《我们是青年的布尔塞维克》的诗篇,以此庄严宣告:
“我们生在革命的烽火里,
我们长在斗争的律动里,
我们是时代的儿子,
我们是群众的兄弟,
我们的摇篮上,
招展着十月革命的红旗。
我们的身旁是世界革命的血波,
我们的前面是世界共产主义。”
坚贞不屈的英雄楷模
1931年1月17日,殷夫在上海三马路东方旅社(今汉口路666号)参加党的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他与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等一起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后被关押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在狱中,殷夫置生死于度外,还帮助柔石学习德文。
2月7日晚,殷夫等5位“左联”作家与党的重要干部何孟雄、林育南等共23人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监狱旁的一块空地上。殷夫牺牲时不足21岁。
▲ 上海多伦路“左联”纪念馆内的“左联”五烈士雕像,前右一为殷夫
鲁迅在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较熟的要算白莽,即殷夫了,他曾经和我通过信,投过稿,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那时我还没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然而那本《彼得斐诗集》却在的,翻了一遍,也没有什么,只在一首《Wahlspruch》(格言)的旁边,有钢笔写的四行译文道:‘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又在第二页上,写着“徐培根”三个字,我疑心这是他的真姓名。”由此,殷夫所译裴多菲的诗句《自由与爱情》方为世人所知并传颂至今。
▲ 殷夫交给鲁迅的《裴多菲诗集》中所译的《自由与爱情》手稿
194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1931年2月牺牲的包括殷夫在内的上述二十几位烈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为党和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同群众有很好的联系”;他们被捕后,“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慷慨就义”;他们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 包括殷夫在内的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的“龙华二十四烈士墓”
承殷夫之志,担青年使命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作为同济英烈中的代表人物,殷夫以诗铸魂,给无数同济学子精神鼓舞。同济大学青马工程班为纪念殷夫敢为人先、为民族复兴奉献年轻生命的革命精神,特以“殷夫班”命名。
为探寻殷夫事迹,弘扬英烈精神,同济大学第三届青马工程“殷夫班”第二小组实践团队曾于2020年7月奔赴浙江象山开展为期三天的寻访活动。
“殷夫班”实践团队来到了殷夫的故乡——大徐镇大徐村。适逢殷夫烈士诞辰110周年,同学们走过殷夫生活过的大街小巷,与当地村民交流殷夫的故事,聆听他们心中的殷夫。
团队成员到达殷夫故居——占地不大的三间平房,一方小院,朴素而宁静。在县宣讲团志愿者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讲解,驻足观看,提疑抒怀。
“殷夫班”成员们采访了殷夫兄长(二哥)的后人,了解殷夫家庭背景对他的影响。成员们一起翻阅了老人带来的几本影集,其中记录着殷夫及其家人后代的一些生活场景。翻阅泛黄的老照片,辨认背后褪色的字迹,记忆中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勾勒出了这位革命诗人的生动形象。
来到象山县博物馆、象山县文物办等地参观学习。这里保存着殷夫曾经用过的砚台、鲁迅为诗集《孩儿塔》所作序言手稿等珍贵的文物资料。
殷夫的故事被这片土地永远铭记,他的精神和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砥砺前行!
忆先烈,学“四史”
守初心,担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
轮到你们啦
期待你们的分享
请继续讲述党史故事
出品: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研工部
快给阿济点亮在看呀(•̀ᴗ•́)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