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一栋,拿两栋的钱?No!" MAD马岩松梦露大厦背后的故事

青年建筑 2020-01-25
本文除【青年建筑】对话部分,其余来自mad

01

蓬皮杜艺术中心“MAD X”展

同名出版物发售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 永久馆藏个展“MAD X”于4月10日开幕。

2019年4月—2020年4月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4层28厅


此次展览展示了蓬皮杜永久收藏的来自MAD 10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同时也发布了同名出版新作《MAD X》。
为什么会是这10个项目?
从最早2012年建成的“梦露大厦”,
到2022年将要建成的“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
你想知道的,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MAD授权青年建筑发售
《MAD X》


MAD X 展览现场“梦露大厦”模型, 摄影Harimao Lee


何为"MAD X"?

X,有10个项目的意思,
它同“MAD”带有双重含义一样,
也带有另一个的意思
未知”。


...


在这个展览中,
我们将这些山水画一般的
模型置于同一个房间,
和他们在现代火柴盒城市中所造成的反差效果不同,
他们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新城市,
具有东方哲学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意境

...


它充满未知,但又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02

关于梦露大厦

【青年建筑】对话MAD


“MAD X——反思现代城市篇”
“梦露大厦”





▼ 法国《世界报》建筑评论家Frederic Edelmann
被昵称为“梦露大厦”的双塔,
本为平淡无奇的城市土地上尽情地舞动摇曳。”

              

▼加拿大《环球邮报》▼
漂亮、性感,
区别于传统的现代主义方盒子水泥高层
——我们自二战就一直看着的无聊之物。


Domus
双塔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平面图,
而在于小旋转的累计效应
MAD对于梦露大厦的抱负,
不仅是要创建让我们产生感情的形式
在产生共鸣的天平的另一端,
是要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青年建筑】:梦露大厦开始的设计概念并不是梦露,那么“梦露大厦”这个名称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你们怎么看?


MAD:MAD赢了这个比赛之后,当地居民给了它一个昵称“梦露大厦”。我们对于这个称呼还是挺高兴的,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传统的高层建筑都更像男性,都是垂直线条的摩天大厦,是力量的象征,都在比谁更高更强更快。但是“梦露大厦”的这个曲线,感觉是在诉说飘动、自然、风、阳光等等。


 

【青年建筑】:我们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全球双子塔的文章,双子塔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形成地标,文中也提及梦露大厦。扭曲造型的双子塔,除了梦露大厦可能没有第二个了,作为双子塔,mad是如何考虑梦露大厦两栋塔楼之间关系的呢?


MAD:第一栋公寓楼非常受欢迎,一天内就卖光了,甲方很快就委托我们再设计第二栋。而且他们说可以把原来的图纸再建一遍,人不用来,但会给MAD两倍的钱。MAD认为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生命,在自然中,你看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样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复制一模一样的第二栋,而是设计了跟第一栋有呼应的姐妹塔楼。


“梦露大厦”不是一个螺旋式的建筑,只是每层扭转的角度不一样,形成建筑在飘动、在运动的感觉。两栋楼在一起时,这些曲线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和呼应,让她们看起来像是在城市中跳舞。


这座建筑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很多当地人在社交媒体上传关于这个建筑的照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距离。

 

【青年建筑】:这次蓬皮杜madX展览中,梦露大厦是mad重要的海外作品,据我所知,mad目前在巴黎也有项目即将完工,那么你们觉得中国建筑师在海外做设计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MAD:首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做项目,建筑师需要弄清楚,我们要给这个作品或者作品所在的地方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建筑是关于人的,所以离不开文化。一个国外项目真正吸引到建筑设计师的就是文化和人的多样性。全球化时代,地方性文化问题不断显现,中国其实就是这个问题最敏感的地方,所以以一个中国建筑师的身份进入不同的文化就变得很有意思。


很多时候,新的创意往往来自于文化的碰撞和深层次的对话。中国建筑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一种相对弱的文化与其想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还不如让自己在其中生根发芽,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马岩松受访时的话)





03

梦露大厦

一座建筑改变一座城



缘起

密西沙加,加拿大第六大城市,大多伦多地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北美其它迅速发展的近郊城市一样,密西沙加一直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性格和定位


2005年底,当地决定举办40年来首次公开的高层建筑设计国际竞赛,希望寻找一个创新的设计,建设一栋具有时代意义的超高层建筑,从而树立城市新形象。


彼时MAD正处于事务所成立的初期,年轻的MAD团队虽还没有真正落地的建筑实践项目,但大量的竞赛经验为MAD积累了反思城市的经验。在deadline结束前的最后一刻,MAD递交了设计。

MAD认为密西沙加没有必要再像那些典型的城郊一样,一心梦想着变成大都市,而有可能反思自己地域的独特性,考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应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设计也不应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模糊的需求。 



中国建筑师首次赢得海外地标设计权

2006年1月30日,竞赛主办方宣布,
在全球70个国家的92份提案中,
最终有6个团队入围,MAD便是其中之一。
经过方案深化和公众及专家的投票,
MAD最终赢得竞赛。
MAD方案所获得的公众投票数,
甚至超过了其余5个方案的票数总和。

最后6强

MAD认为住宅建筑本身
就是对自然和环境的反应和强调
而高层建筑的设计
更是对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有力的陈述。
最终设计中,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
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
整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旋转,
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感受。


3月28日,
密西沙加市长黑兹尔·麦卡利恩女士
在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宣布,
来自中国的MAD建筑事务所赢得此次竞赛。
MAD也成为了首家
获得海外地标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事务所。


MAD合伙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及密西沙加前市长麦卡利恩女士

2006年3月28日


加拿大发行量最大报纸《加拿大明星报》

2006年3月30日


正如MAD在方案中所描绘的,曲线的形态不仅使其成为密西沙加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更激发了当地居民的想象力


当地居民为建筑所起的“梦露大厦”昵称深入人心,并且大受追捧。在推出市场的一个星期内,梦露大厦四百多套公寓在比市场价格高20%到30%的情况下全部售罄,开发商立即规划在首栋建筑旁边开建第二栋“梦露大厦”,甚至向MAD表示不用再做任何设计即可获双倍设计费。但MAD认为,“梦露大厦”的设计本身就是对现代城市高层的反思及批判。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绝不可能复制,于是重新作出新的方案:新方案与第一栋建筑形成有呼应关系姐妹塔




挑战


项目的结构工程师曾笑说:“因为琢磨‘梦露大厦’的结构,差点闯了红灯出车祸。”除去混凝土结构的复杂性,仅玻璃幕墙一项,也让当时的MAD费劲心思。

梦露大厦动工初期
2008年3月17日



当年梦露大厦工地办公室现场


由于造价预算限制,幕墙无法使用超白玻。尽管他们在众多样板中选定了材质,然而施工时幕墙玻璃仍出现了偏色及色差的问题。MAD在看到业主发来的照片后,立刻飞往施工现场,最后通过反转彩釉点的办法,将放在建筑内部的彩釉点移到建筑外立面,利用彩釉点的白色遮掉玻璃的蓝绿色。这样既没有浪费任何材料,又实现了与设计方案高度一致的视觉效果。


马岩松与合作建筑师于“梦露大厦”工地
2008年3月17日


连续的阳台与其他高层的外立面区分开来。
承重墙被拉长,随着楼层平面的旋转而变得更窄。
大厦还同时拥有悬挑阳台。

梦露大厦户型图

不同的楼层具有相似的螺旋形式。

整栋建筑的每个楼层旋转半度,中间部分旋转1-4度。




一座建筑改变一座城

“梦露大厦”于2012 年建成,当时的密西沙加市市长、连任36年的麦卡利恩女士这样说道:“梦露大厦为密西沙加的建筑设计定下了新的高度它改变了密西沙加市


建成后的梦露大厦引发了全球设计领域的关注,
在当年即拿下诸多设计大奖:
CTBUH “2012 年度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
EMPORIS“2012年度全球最佳摩天楼”,
ArchDaily “年度最佳建筑”。


密西沙加前市长麦卡利恩女士于梦露大厦


“梦露大厦”设计说明的最后一句:
“我们希望‘梦露大厦’可以唤醒
大城市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
感受到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建成之后,
“梦露大厦”也实现了当初的愿景,
“一座建筑改变一座城”
同时也成了这座城生活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上人们记载的“梦露大厦”


梦露大厦

2005-2012


地点: 加拿大密西沙加市

类型: 住宅

塔楼 A: 45,000 平方米, 56 层/170 米 

塔楼 B: 40,000 平方米, 50 层/150 米

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早野洋介, 党群

设计团队: 于魁, 赵伟, Florian Pucher, 赵凡, 郝奕, 要梦瑶, 沈军, Robert Groessinger, 易文真, 柳苑, 李娟琨, Max Lonnqvist, Eric Spencer


合作建筑师: BURKA Architects INC.

结构工程师: SIGMUND, SOUDACK & ASSOCIATES INC. 

机械工程师: ECE Group

电气工程师: ECE Group

景观建筑师: NAK Design

室内设计师: ESQAPE Design

* 建筑摄影: Iwan Baan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MAD授权青年建筑发售
《MAD X》

青建专访:

【青建专访】Heatherwick

【青建专访】Snøhetta & 2Portzamparc

【青建专访】虹夕诺雅御用设计师设计师东利惠

【青建专访】大乐之野杨默涵

【青建专访】archimorphic涂洛雅

【青建专访】HASSELL董事 何显理

【青建专访】Aedas全球设计董事韦业启

【青建专访】时境设计卜骁骏【青建专访】建筑师元秀万【青建专访】香港著名建筑师严迅奇

【青建对话】张永和

【青建对话】Jerde主席John Simone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