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金融业好日子到头了!重磅会议解读

2017-07-16 尚普咨询 尚普IPO咨询


估计你们已经被满屏幕的官方解读刷屏


我来说点不一样的


今天这篇


难得严肃的说


你仔细看两遍绝对不亏


先说结论:


中国金融业哭爹喊娘的日子


才要刚刚开始


解读一个会议


一定不能孤立看


这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你们谁仔细想过


第四次是什么时候开的?


为什么这几年都没听说?


你要是能想到这一层


说明你的政策解读上道儿了


我来告诉你


第四次会议是2012年1月6号到7号由温总理主持的


那你应该情不自禁的想到四个问题


1.为什么隔了这么多年没开


2.1月开是例行,为什么这次是7月?


3.为什么之前是总理,这次是主席?


我们再看看内容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这样的:


服务实体经济


防控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改革


我给你看看第四次时候的画风: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提振股市信心、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从谈业务到讲政治


你能不能嗅到对于金融的态度转变了?


过去几年金融业吃香喝辣的


是靠着金融自由化和工具创新的东风


但现在风向明显变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下面我说10个特别的点:


1.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你们之前不是一直在争谁是周的继任者吗


现在好了,不用争了


你们都没戏


以前上层把金融监管当做技术官僚


在总理的领导下


各家的权力都很大


现在我给你们找了一个新婆婆


所以未来一行三会的定位会快速下降


你们就是一个政策执行部门


不要再幻想以前的政治地位了


2.姓什么未来很重要


过去国有和民营之间的金融机构其实差异不大


未来可是天差地别了


党的领导要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相结合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短视化行为


以上两句话请读三遍


读三遍


你们还想事业部?还想千万年薪?


最近我听说中信投行的奖金水平


已经要提前实现实体经济待遇了


不要怪环境


怪就怪你入行晚


读书耽误人啊


3.财政和金融之争画上句号


财政是财政,金融是金融


到了今天,终于都被管上了


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终身负责制


这个财政最核心的问题在这个金融会议上被提了出来


所以未来这个委员会


是统管财政部+一行三会的终极婆婆


4.金融的本质是融资而非投资


全篇对二级市场一字未提


你就别指望之前还有提升股市信心的话出现了


取而代之的是


要把直接融资放在重要地位


IPO停不了,债券还是要发


投行的饭碗会端的稳稳的


5.保险的边缘化


过去几年的保险的盛世再也不会来了


现在的要求只剩两个词


稳健 保障


这就要保险回到都还是好孩子的时代


6..互联网金融药丸


互联网金融过去几年顶着“双创”的帽子


各种灰色地带


这次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政策风险的刀要落下来了


此外,金融大数据这个逻辑


未来不能容忍BAT任何一家垄断


7.汇率的有趣表述


模糊化,一笔带过


稳字当先


原来的金融会议


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这两个宏观调控的抓手


都会被重点讨论


而这次你读下来后


应该清醒的发现新老大


对于什么是金融


有一套完全不同的逻辑


8.监管的逻辑


这次提出了两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


我看别人都没注意


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


你肯定以前听很多人说


我们的监管因为制度问题、法律问题


导致无法落地


这次给了一把尚方宝剑


可以用实质重于形式的思路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下就是要浪花飞起了


9.金融的永恒主题


你们猜什么是金融的永恒主题?


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性风险


猜不到吧


换言之


如果未来你们公司风控比业务还强势


看着你的人比干活的人还多


你不要奇怪


这次的原话叫


形成严肃的监管氛围


那你说这还让不让我业务活啊


你金融就是“小妖精害人精”


有什么资格给我这儿叫唤


未来金融业的思路根本不是求发展


这点


我想你还没真的听懂


延伸阅读


10、为什么“风险”这个词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里提了31次?


“风险”两个字,在新闻通稿里出现了31次。

 

它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关键词。


再加一个:就是文中没有出现但隐含的方向:向资本收权。

 

列重点:

 

1件大事:


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3项任务: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4个原则:


1、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2、优化结构:质量优先、促进便利、降低成本、风险可控;

3、强化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底线;

4、市场导向: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原文摘录: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

 

▶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推动经济去杠杆,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

 

▶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

 

▶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

 

全文唯一提到“金融创新”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


可见,风险是第一位的,创新基本可以忽略。

 

过去20年,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中国金融大爆炸的历史。

 

前15年,金融底子薄、经验少,鼓励扩张、探索、创新为主,因为经济本身也在和金融互动扩张,而且期间经历了2001年加入WTO、2005年汇改升值这种重大事件,几乎都是促进经济膨胀进而促进金融膨胀的过程。

 

这一次与前四次不同的地方在于,最近五年里,金融扩张得太快、太猛,出了股市、汇市、楼市的动荡,以及“野蛮人”、“妖精”、各路财团。

 

全球金融体系史无前例的持续大放水、资产泡沫化。但是总阀门美联储年内开启加息缩表。说白了就是开始抽水。外部因素诱发的风险概率越来越高。

 

然而凡事有个相对概念。

 

中国的金融扩张明显超过外部,过去两年金融占GDP比重都接近8.5%,也就是在2014年之后,全面超过欧美日。


 

金融扩张也就是资产扩张,对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来说,就是天量放贷。


但是其中也伴随大量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对应的就是次级贷款。

 


如果全球货币扩张走向收缩,打击最大的就是需要靠融资不停扩张的资产。中国已经是非常典型的融资依赖型体系。

 

尤其是债务融资。需要不停地有贷款循环注入,才能维系。

 

我们的很多债务,并不是在支撑实体效率和交易扩张,而是催生资产膨胀,以及隐含了大量坏账。

 

短期剧烈的资产泡沫,实体经济的下行,以及大量债务,这三样就是催生金融风险的摇篮了。

 

对金融风险的重视,一年多以前就开始了。

 

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讲话,很多人都忘记了。这种高层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不会轻易改弦更张。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对未来方向做过几次解读(很大程度上代表高层想法):

 

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企业负债超过 100 万亿元,按照 4% 的利率计算,一年支付的利息就是 4 万亿元,相当于 2015 年全年 GDP 增长总量," 长期下去会掏空实体经济,提早进入产业空心化的时代。

 

企业降杠杆的政策措施:第一,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这个文件正在做。第二,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第三,加强对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的约束等等。

 

(说白了就是风险股权化,而不是都沉淀在债务、贷款上)

 

2017年3月博鳌论坛,周小川:

 

我们已经到了周期的尾部,货币政策不再是宽松的政策了,要认真地去考虑什么时候如何离开这种货币宽松的周期。

 

本次金融工作会议,意味着中国金融业经历过一大轮宽松和扩张周期之后,进入到一个严监管的时代。


去杠杆是其主基调,而且不是短期的。

 

因为2008年四万亿以来的十年,该试的东西都试过了。各种放贷手段、融资方式、表外通道、加上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的野蛮生长。



大量游走在监管之外的金融生态、金融资产、债务、骗局,如果没有规则化的管控,只会愈演愈烈。


就算是监管内的吧,新经济的乐视网,旧经济的万达,都是融资依赖型的。


全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会把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节奏完全打乱。


因为继续放水,只会增加实体经济的成本。现在我们看到的经济回暖,也只是供给侧通胀(原材料、人力、土地、资金涨价) ,需求端通缩(CPI不振)。


中间的实体制造、组装、流通,被挤压得利润更微薄。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给出的数据:


2010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逐年下降,从7.6%、7.2%、6.66%、6.58%,到5.76%,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去年公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数据,制造业占261家,但净利润仅17.1%;33家金融机构的净利润则高达56.8%。

 

综上唠叨这些,预见未来几年的金融环境:


1、银行业为主的债务融资体系继续紧缩、实际利率维持高位=加息。


2、股市继续开闸IPO,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中小创业绩证伪之后还有供给冲击。


3、向资本收权:这个系那个系,兴风作浪的,资产大规模转移的,要被严查或收编。比如今年6月银监会排查万达、海航、复星的风险敞口,以及安邦。


汇率维稳,天大的事。


非常时期,资本要站好队、听指挥、少添乱。

严肃脸

对着会议全文重头梳理一遍然后再看一次这篇文章

这个时间你花的绝对不亏

这次转向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态环境

思想不变你就是出头鸟

思想变了你就是乖咩咩

路怎么走

你来选喽


来源:学勇投资


好文章不要错过:

20平米店铺做出10亿假账,上市公司雅百特业绩造假!

【内部资料】证监会IPO审核必问问题(建议收藏)

证监会一拉红线,二扎篱笆,然而还是挡不住你作死

审5过2,通过率骤降为40%!医疗企业商业贿赂问题再提

【干货】审6过5,深陷行贿门被否;在会期间引入新股东过会!

厉害了,IPO已经不是最牛逼的退出方式了

【干货】IPO中股份代持的法律风险及处理

2017年知名企业阵亡名单,惨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