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客厅:神牛和狗在印度

渡十娘all 渡十娘 2020-09-17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王瑞芸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历:王瑞芸,江苏无锡人。1985年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西方储备大学艺术史硕士学位。旅居美国30年。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著述有:《杜尚传》《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20世纪美国美术》《美国美术史话》《通过杜尚》《戈登医生》(小说集)、《美国浮世绘》(散文集),翻译《杜尚访谈录》


印度的神牛



今年二月我第一次踏上了印度的土地。


关于印度的传闻,我们每个中国人几乎都听到过:街道乱无章法,人车争道,还得加上神牛满街,随地拉屎。一去果然,从机场到新德里市区,正好在下雨,街道边上的垃圾杂物倒映在水坑里,视觉上就产生出双倍的垃圾。



我心里想,妈呀,就是中国的一个三级县城,也要比印度首都的街道显得体面些。如果说北京的堵车是呈线状的,那么这里的堵车就像是一盘棋子被人生气推乱了的那种效果。



城市里真有牛——只在新德里市没有瞧见,听说被一位强悍的女市长全给“清洗”出去了,然而,其他每个城市街上全看见有牛。那些牛和城里的流浪汉们一样,满街走,随地宿,可叫人大吃一惊的是,它们看上去个个都比印度流浪汉们干净体面。


印度街头的流浪者,形象基本瘦小干枯,肤黑体脏,可是牛们没有一个瘦弱龌龊,几乎全有一付“丰衣足食”之相。



而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们那副悠游、从容、舒缓、庄严的气度。汽车、电动车、三轮车、自行车……汽笛喇叭铃声此起彼伏,所有的车都紧贴着它们的身体夺路而行。


在那种险象环生的交通中,连我们都慌得心跳气喘,张皇无措,可是牛们连眼都不眨,该怎么走还怎么走,从它们从容而庄严的步态看,它们心率和呼吸肯定也不会有一丝起伏的,真“神”啊!


这时我才醍醐灌顶,为啥中国人形容特别棒的状态会说“太牛了!”原来是真有出处的。哦,发明这说法的该是印度人吧?或者至少是到过印度的中国人吧?



印度是有种姓制的国家,听说牛也被分了等级。水牛处在最低等,被奴役,抽打,老了被杀了吃肉,皮革做鞋;黄牛通常也用来干农活,老了也会被宰杀。


获得“神牛”身份的只是一种背上带瘤的白牛——“瘤牛”,印度教中称为“Brahman” ——婆罗门牛,是被印度教指定的神物,因为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湿婆的坐骑就是一头这样的白色公牛,名“难迪”(Nandi),因此它也身价百倍。



在印度各地的湿婆神庙前往往会为公牛塑像,牛脖子上还挂着一串串花环,昂首欣然地收获着人们对它的尊敬。印度人如果杀了这种神牛,罪同杀人!



另外,在印度奶牛也不能杀,凡是母牛都要被尊重。这习俗一方面出自民间百姓朴素的感恩心态,比方说有精明人指责他们继续饲养无生育能力的老母牛根本就是一种浪费行为时,他们会困惑地反问:你的母亲老了,你会把她送到屠夫那里去吗?精明人听了只有脸红耳热,落荒而逃。


然而,尊重母牛更为深刻的含义则是:在印度教的教义中,母牛与轮回转世有关,从一个恶鬼轮回成为一只母牛要经历86次转生的过程,然后第87次就能转生为人了。


如果谁杀了一只母牛,那可惨了,这个人的灵魂就要直落到底,重新从最低一级开始——那可是极其漫长苦难的历程啊,谁还敢杀母牛!



印度教徒进而还发展出这样一个习俗,他们在亲人死后,会捐献钱财给神庙去饲养寺庙里的牛,因为他们相信,死者升天需要穿越一条火焰河,家人为其捐钱供养了牛之后,死者在冥界就会获得抓住一条母牛尾巴的许可,这样就能顺利游过火焰河了。有些正统的印度教徒干脆在临终前要求得到一条牛尾巴,直接搞定!


这样一来,印度这个国家中牛的数量成为世界之最,约一亿八千万头。由于大部分的牛既不能杀,养着它们又费事费钱,所以印度人干脆把它们放到街头,吃百家饭,那对牛真是不会构成问题的。因为我们一路看到,印度人的厨余垃圾就那么敞着搁街边上,不用垃圾桶装,更加不建什么垃圾箱。


于是,牛们早上一睁开眼睛,从一家的厨余吃到另一家,轻轻松松就让自己体肥膘壮的,然后当街一卧,抖抖耳朵,甩甩尾巴,眯着黑黑的眼睛看看太阳,日子过得相当轻松自在。惹得人简直会想,一个有点头脑的灵魂还犯得着费事从86层去升往87层吗?就印度的情况看,牛的命几乎比人的命好。


 在印度边远地区,一个女子的价值往往不如一头牛。没有人会虐待牛,可是虐待人的情况却可能发生,有些早婚的女童甚至会被虐待至死,却没有人觉得过分。如此看来,不妨就呆在86层挺好!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瓦拉纳西恒河边的一条小街上踱步,瞅准一家卖奶茶的小铺子,要去买印度奶茶喝。铺子小得不能再小,门口不到一张双人床宽,一半被烧奶茶的瓷砖柜台占了,另一半还靠墙设了一排长凳,上面铺设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棉质布垫供人坐下喝茶。



柜台和长凳间留出的狭窄过道,人几乎要侧着身体才能走进去。饶这样,却有一头白色的小神牛拦在门口,正与坐在门口的一位年轻西方女子纠缠不了。它把头去蹭她的手、她的胳膊、她的肩膀……女子朝它说,好啦,好啦,我没有东西给你吃啦!它哪里肯听,只管用黑色的小鼻子,头顶还未长出犄角的白色小包(乳牙似的)不停地去蹭她,根本就是个撒娇的孩子。


我们在一边看了又惊又笑,下意识地摸摸全身上下,懊恼包里没有讨好小牛的食物。柜台背后卖茶的印度大叔看不过去了,手里撮了一撮东西——也许是冰糖(我猜),伸手递给女子,女子笑嘻嘻接了,笑嘻嘻去喂小牛,小牛在她手掌心里吃了,更加不肯走,整个身体都往那个女子靠过去,恨不得钻进她怀里去。女子又笑又躲,又爱又嫌……真是恼人而甜蜜的印度麻烦啊



我笑问她从哪里来,她说,“从澳洲来,就一个人,啥也不知道,哗啦一下子就飞来了。”哇!我看着她一直梳到头顶的马尾辫,利索紧身的牛仔裤,运动鞋,一条紫色的印度披肩围着上身,粗大的银色戒指是戴在食指上的,就知道这是那种无牵无挂,能打起背包走天下的典型西方女汉子。


我朝她竖竖大拇指说:“佩服!勇敢!”她脸上的线条突然软了下来,朝我微微笑道:“我只求能平平安安地坐上回澳洲的飞机,就好了。”我说“这个不难,你只要千万把持住了,别在这里嫁给印度汉子哦!” 她很认真地想了想说,“不会”。


在这说话的功夫,小牛还在。终于店主忍不住出手了,八成是因为小牛挡道,我们进不去店,要影响到他生意了!他从柜台后面走出来,把小牛推出一丈开外,嘴里嘀嘀咕咕说的梵语我们一句不懂,不过他那个神情动作,完全是祖父对孙子的样子。


我们这才能顺势进了门,喝到了馋了一路的印度热奶茶,边喝边从门里望出去,见小牛站在街头楞了一会儿神,转动着脑袋左瞧瞧,右看看,不到两分钟,又朝店门口走来。我们笑着赶紧鱼贯出门,不然可就要被它堵在小店里头了——面对印度神牛,我们敢乱说乱动吗?没人敢吧。


明眼人也许看得出,由我们中国人来说“神牛”,话里话外,字里行间难免都夹带着点儿挤眉弄眼的神气,胸口里都有股使劲憋着的笑。这倒不是我们天性轻浮,而实在是文化差异所致。


牛在中国古往今来只是“牲口”,入畜生类,而且它们在畜生中的地位连猫狗都不如。中国描述一个人过得凄惨,只形容为“当牛做马”,断断不说“当狗做猫”,不是吗?中国的牛们泪水长流的事情时有发生,不是吗?


你有没有过朝牛的眼睛直看进去的经验?你会发现那眼睛干净无辜得叫人心疼,不只是牛,还有马,驴,羊……那些食草动物都有最纯洁干净无辜的眼睛,因为神一直都和它们在一起。


如果究竟到底,我们甚至可以在印度视牛为神的地方再往前多跨一步:宇宙万物都具备神性。



总之,人是极其有限的,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不免陷入狭隘。我们已经看到,不同文化确立的价值,对于天下生灵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有幸被入选的,悠然度日,寿终正寝;不幸被落选的,朝打暮骂,剥皮吃肉。


这种偶然性实在太吓人了。然而这次印度之行,我们沿着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导师释迦摩尼一生的圣迹行走了一圈,特别特别感动于佛陀提出的普世价值:众生平等。这四个字的慈悲之光照彻环宇,穿越时光。


到了2019年2月10日,我们依然看到,在菩提伽叶佛陀成道的菩提树下,还是挤满了世界各地来礼拜他的人群。人们用麻包带来上百斤的鲜花瓣铺满台阶,无数的花串瀑布般挂满栏杆,香烟袅绕,唱诵声不绝于耳,连菩提伽叶树上的鸟儿也放声高歌,音量抵得上一个交响乐团。


你去听听,我说的是真的!


印度的神奇在于她对人世间的章法全不在意,一切听之任之,这副态度跟咱们中国有天壤之别!现代中国人全副精力都在打造一个精光滴滑的“现代化”国家,在这四十年中我们中国把城市狂拆猛建了一遍之后,现在开始去狂拆猛建农村了。那些个七高八低,曲折蜿蜒的老街或自然村落,也全要整得横平竖直的才“达标”……


这可奇了,究竟是何方神圣指定,文明进步的程度是要用直线和立方体去体现的?!人家印度人偏不尿这个,混搭乱建,蓬头粗服,旁若无人,自管在坑洼起伏,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得不紧不慢,我们这种被现代化的“治理”,“改造”推得煞不住脚的中国人从旁边看去,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印度的狗们


还是回到印度的动物们来说说吧。它们跟印度的人一样,也洇染了那种旁若无人,不紧不慢的心态。我们看到印度牛从容倒也罢了,那是这种身躯庞大动物的天性,不是吗?设若牛奔走跳动起来,那可够瞧的,铁定会被人嘲为“疯牛”的。猫狗这类小动物就不同了,奔走跳动那是本分应当的。


可是——大家瞧好了——印度街上的狗,从容安静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印度大街上的狗,几乎可以视为变了装的小号的牛,因为它们跟神牛完全是同一个脾性,慢腾腾地走,懒洋洋地当街一卧,人从它身边,甚至身上跨过去,它连眼睛都懒得抬一下……



这种以机警和灵敏为本性的动物,得世代相传积累多少切身经验,才能让它们放弃机警,毫无戒心,肚皮朝上地躺在街边上,在丛林似的人腿中酣然而卧呢。我特别留心了一下,印度街上的狗,几乎有四分之三都那么安然酣睡在街边上、家门口,一动不动像一块毛毡,叫人简直起疑,它们是都在保险公司保了一千万身价的嚒?


我们人——尤其我们现代中国人——都慌得像赶脚鸡,成天满世界乱窜,遑论中国的狗!中国的狗别说能够卧到街头去,它们哪怕在有人的街上露个面试试!试试!!




印度狗来自生存经验的积累,肯定融化进它们的血液并遗传给下一代了,这是真的哦。我们在菩提伽叶的街上看到一条褐黄色小狗,只比我们的巴掌长了一点点,活活就是个毛绒玩具,直接就卧在街心里晒太阳打鼾,惹得我们啧啧称奇,围着它看、叹、赞,恨不得把它捧在掌心里疼爱一番。当然,我们都不好意思随便去搅印度小狗的甜睡。



虽说它是一只小得不能再小的狗,可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却是个大奇葩,是印度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里才长得出的奇葩,因此会徒然让人心生敬畏,真不合适去随便触碰。大家叹了一番就往前继续赶路了。


没有料到在我们回来的路上,那只小狗还是被什么东西撞到了,头软软地耷拉着,口角有一线血流了出来,大家全都心疼得了不得,又围住了它,看看是否还有生还的可能……



小狗太大意了,可是连我们也太大意了,毕竟,印度那些大狗还都懂得卧在街边上,不会像这个小家伙直接睡到街心里。估计这个小东西从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分分钟都在享受安然无恙的生命体验,导致它误以为每一寸地面都有太平, 连一点点选择都不必做。


它实在是小得还来不及知道,印度除了与动物为善的人,毕竟还有另一种奇怪的“动物”是铁制的,“眼睛”是有死角的,它肯定是被这种“动物”给撞了……死得好冤哪!而且死得让我们深感自责。



说真的,如果在中国的环境里,我们中间无论谁看到了,都会把睡在街心里的小狗挪到边上去;可是在印度,我们实在被印度的狗们百分之两百的安详模样给镇住了,这种状态的感染力甚至干扰了我们的常识判断,导致事前没有一个人会去挪动那只酣然睡在街心的小狗,真不知道该派谁的不是。


就这样阴差阳错,小狗把命给丢了。即使如此,我们在这个意外中看到的依然不是印度街道对动物的凶险,却正相反,反而是印度街道的不凶险,才会赋予这个小狗,甚至我们这些围观路人的大意,不是吗?



这是真的,印度人对于狗,乃至对其他动物的宽容放任,是会叫我们中国人吃惊的。就说我们去菩提迦叶佛祖的成道处,那绝对是一处圣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们,都得是沐浴更衣,捧着莲花,或者带着无数的花环和大包大包的花瓣,来向伟大的佛陀致敬。每个进入这块圣地的人,在离佛塔远远的大门外,就被要求脱鞋。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神圣之地,狗却被允许随便进入。那也真是一种奇观:在到处是汹涌澎湃的人群中,个个都得依序而行,排队参观,可是狗却不用。它们几乎有人都不能获得的VIP 身份,自管在人堆里挤进挤出,哪里都去,哪里都能去,你还要记得随时给它们让道呢。


说真的,当我们站在佛塔外围的甬道上,向庄严的佛塔和那棵唯一的菩提树望过去,看见好些穿黄袍的僧人在石阶上安放好蒲团,敛容静坐,用这种方式向伟大的佛陀顶礼,有些狗也就散卧在他们身边,一动不动……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形让人心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会不由自主地对这个世界生出另一种解释。


                                                                                               2019-2-27  无锡


锁定渡十娘,回复“隐秘的角落”获得最新视频




不要错过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


昨日更新:

热门文章:

十娘专栏: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王瑞芸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