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不靠谱的川普为什么再次赢得七千多万张选票? ———读《乡下人的悲歌》有感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王婷婷
编辑|渡十娘
2020年美国大选,川普再次获得了七千多万张票,拜登赢的很惊险也很危险。一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坚信民主党操纵舞弊,影子政府报复打击,不相信拜登能在明年一月搬进白宫。
其实,川普能赢,在四年前就令无数人意想不到,美国梦碎。
四年前,主流媒体和主流知识分子、政界、科技商业领域这些拥有话语权的阶层一直觉得希拉里稳操胜券,而那个土肥圆地产商则是笑话一样的存在,很多人不相信一个政治素人、一个口碑不太好的商人打败了在白宫历练过八年、当过国务卿、总统夫人、州长夫人、耶鲁毕业的希拉里。
四年前,我对政治没兴趣。四年后亦然。
只是因为朋友圈前所未有地撕裂,身边的朋友彼此拉黑、断交、吵架、辩论,有些激进分子每天疯狂刷屏,无数言之凿凿的说法重复几千次几乎打败我的常识,素日里温和谦逊的朋友变得言辞激烈,很多微信群因为挺川或反川吵了几个月,谁都说服不了谁,老友断交频繁发生。
政治从来没有这样直接影响到我。(哪怕没有选票,似乎人人都突然有了立场)
有人说,代表财阀利益的全球化主义的民主党与一心只要美国广大工人阶级和美国再次伟大的川普,这两种价值观水火不容,以至于选民之间也水火不容。
带着太多太多的疑问,我看了一本据说可以理解铁锈带为什么是川普的铁票仓,蓝州为什么在四年后依然立场坚定的书:《乡巴佬的悲歌》。
2017年,比尔·盖茨在此书的推荐语中说:“本书的真正魅力在于故事本身以及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勇气。本书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层面的美国:美国不仅有光鲜亮丽的华尔街和硅谷,还有分布于阿巴拉契亚山区的 rust belt(铁锈地带),以及生活于铁锈地带的卑微的人们。”
《纽约时报》的珍妮弗·西尼尔评论说:她评论:“万斯先生以悲天悯人、体察入微的笔触进行社会学解读,讲述了社会底层的白人如何驱动政治反抗,推动唐纳德·J·川普的崛起。万斯探究缜密,充分运用第一手资料,举重若轻地以文明的方式解读了这场混乱的选举,他的文字无论对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极有启发。”
她也提到这本书可以“读懂川普为什么能赢”。
这本书果然没让我失望,各种感慨了好几天才动笔。
好多的想不到。
作者JD·万斯出生于俄亥俄州的一个钢铁小镇,祖上都是“乡下人”(苏格兰爱尔兰裔),外祖父母是底层的白人蓝领工人。从他记事开始,这座城市的工作岗位就在不断流失,人们也逐渐失去希望。
他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父亲放弃抚养权,他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和他一样,他们的父亲无力抚养他们,很快就消失了。他早婚早育没有读过大学的母亲,则几乎一生都在与毒瘾作斗争,身边的男人如走马灯。没受到良好教育,小时候遭遇了父母不和的动荡和忽视,性格软弱,只会逃避现实的母亲成年后也不会控制情绪,不会处理两性关系,工作不稳定,从来没有过长期的稳定的关系和生活。
他母亲的情况不算少数。他的外祖母也是十几岁怀孕,私奔。只是他外祖母那代人坚持传统价值观,婚姻再艰难也不轻易离婚,晚年时两个年轻时吵闹打架给孩子们制造了悲惨童年的他们救赎一般照顾外孙万斯。
在耶鲁法学院,他遇到了另外一个全世界知名教授“虎妈”蔡美儿,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正视和审视自己的出身,写了这本自传。
正是他们的温暖、爱、和鼓励,让万斯脱离了频繁搬家的恐惧和恶劣环境,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耶鲁法学院学生,毕业后进入了知名投资机构,迎娶了出身优裕环境,阳光明媚情绪稳定的同学,建立了自己从未梦想过的幸福的生活。
万斯靠着年迈未上过高中的外祖父母的庇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度过了最重要的三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了海军陆战队,脱胎换骨,退役后去了州立大学,用二年半时间毕业,又接着考上了耶鲁法学院,一脚踏入精英阶层,成为律师,跨入中产阶级,实现了艰难的向上阶层流动。
即使在美国,他也是极少数的逆袭者。
万斯身边的小伙伴没有一个能上大学,少数几个幸运儿没有沦落到接受社会救济,不幸的则可能会在很年轻的时候死于过量服用海洛因,早婚,或者有几个会被遗弃的私生子。他曾经差点因为成绩太差而从高中辍学,差点屈服于身边每个人都有的那种愤怒与怨恨。
他所在的地区,充斥着贫穷、悲观无望、暴力、戾气,如坠泥潭,整个阶层“美国梦”破裂,不相信未来,不相信自己可以更好,也不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什么。
这本书恰好在川普当选前出版,出版社以深度剖析川普为什么赢得锈带选票为噱头让这本书登顶亚马逊畅销书第一名。
四年后的今天,川普再次令美国大选被全世界瞩目。他即使已经输了大选,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他的支持者绝不认输。
这一定有许多复杂的原因的。
尽管这四年里,川普没有做到他的承诺,一大部分朝不保夕、失去工作、阶层坠落或者担心阶层坠落的人群依然不放弃对他的期望,甚至比四年前还要相信:只有川普才在乎他们,才能做到让美国再次伟大,只有他的狂放不羁和率真才值得信任。
有人说,起码比毫无亮点,中规中矩,看起来就是个虚伪的精英的拜登强。
川普和拜登不相上下的选票意味着不同阶层,不同生存环境的选民之间泾渭分明,你死我活。社会矛盾累积到一个爆发点,只是体现在大选之时而已。
身边的人群再次撕裂,比四年前严重数倍。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联想起香港。
东方之珠的衰落哪里是什么政府和政党之争,深层原因其实是曾经唯一的窗口地位改变,曾经的贸易港口中转站地位不再,财阀们的财富通过房地产及其他方式逐渐形成寡头效应,财富如同流水汇集去很少的几个家族手里,小公司小商贩小店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恶劣,中产阶级的幸福感消失,焦虑加剧,底层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劳动不再能致富,而稍有不慎却会返贫。
加上这些年来,大批内地精英年轻人涌入,内地富豪狂买豪宅,挤占教育资源,本地人难免失落、彷徨,恐慌和愤怒累积到一定程度,爆炸是必然的。
我想起东北三省,辉煌了四十年的重工业转变为高端代工厂、科技含量高的轻工业之后,珠三角和长三角迅速崛起,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吸纳了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房价以平均15%的速度上升。而曾经辉煌过的东三省既无地理优势,也没有产业优势,人才流失严重,出生率负数,财政枯竭,到处是凋敝的景象。
鹤岗三万块一套的房子如今据说一万块都没人要并不是冷笑话。东北的下岗女工变成漂流全国的月嫂保姆,甚至有些人远去欧洲站街、美国打工。《乡巴佬的悲歌》里所有描述过的细节,在社会保障远远不如美国的土地上,多少凄惨的事件不为人知,多少沉沦被光鲜的GDP数字掩盖,多少绝望被充斥媒体的“小时代”类型叙事湮没。
本来就薄弱贫瘠的中西部地区,买卖婚姻再次盛行,早婚早育再次流行,年轻一代离婚如同便饭、遗弃子女稀疏平常、基础教育倒退。90后农村青年沉迷超前消费、既没有父辈的吃苦耐劳也没有他们的逆来顺受,他们的声音呢?
以前,从电影里,朋友们聊天的只言片语里,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里,美国经典小说中,我从未真正“看见过”普通美国人的日常,想不到有那么多底层,没想到底层白人的数量那么大,而他们的认知竟然那么低。
灯塔国因为疫情失控,死亡人数骇人,BLM运动失控,加上川普四年当政期间二万多次信口开河,退群,修建边境墙,打击留学生,提高关税,强令美国公司搬回本土,这种种件件举措,哪一件不出人意料?
美国建国以来,林肯之后,也只有川普被一些人封了神,寄托改变世界的期望,甚至得到部分人的膜拜。这是美国自南北战争之后从未有过的撕裂。
而一部分人则从未对一个只是高级公务员的总统有过那么深的厌恶、反感、失望,甚至深觉丢脸,一定要用自己的选票把他踢走。他们更是深深的不解:他是怎么当上总统的?为什么四年之后还投票给他?
看完《乡巴佬的悲歌》这本书,作为一个一向远离政治,不关心政治,更没有选票的局外人,大概因为立场客观,心无成见,反而有些理解七千多万选票的群众基础是怎么回事。
全球化之后,美国大批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张全球市场,纷纷出海,在一些税收低,劳动力廉价,市场庞大的地区和国家建工厂。
美国等西方国家负责创新、输出知识产权,非洲、澳洲、拉丁美洲等国家负责输出原材料,中国负责运用美国的技术和其他地区的原材料,加工成最终的工业制成品。最后,工业制成品再卖给全世界。
拓展海外市场和降低成本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美国公司的利益从整个国家层面看不减反增。不同的是,肉羹与广大工人阶级无关,财富分化严重到历史最高,5%的人群占有的财富超过80%人口占有的财富总和。在某国,这个数字是1%。
美国一直拥有骄傲的橄榄形阶级,中产阶级人口庞大,是美国稳定繁荣昌盛,人民自信乐观的基础。
这个格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美国本土自八十年代起,曾经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变成以研发和设计为主而控制全球市场的模式。
亚洲,尤其是中国接手制造业后,大批熟练工人,低廉工资和优惠税收以及更容易管理的人群成为了世界工厂。随之而来的,美国本土大批大批曾经的产业工人失业。这些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东西两岸的高科技行业和金融行业发达起来,因为对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很高,美国的移民政策又对高精尖人才倾斜,一方面,美国的大公司大企业吸血全世界精英,另一方面,美国本土精英人数绝对数值并没太大变化,吸纳的人数有限。这也造成了大批没有受到高等教育和高级技能培训的美国人找不到好工作。
即使美国的中产阶级的幸福感也在降低,竞争压力增大,可支配收入比例减少,曾经的优越感几乎荡然无存。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Peter Schott 在北京的一个讲座,图解了二十一世纪美国制造业就业情况与经济发展及全球化的相关性。他的结论是,2000年10月美国国会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PNTR),也就是最惠国待遇,在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组织时生效。此资格并未实际降低美国对中国进口货物的关税,因为1980年起,美国已对中国实行了WTO成员可享受的低关税,但每年都需要重审续期,所以是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了PNTR,美国企业就有了把工厂转移到中国、与中国制造商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动力,投入那些沉没成本。而中国企业则更愿意投资开拓美国市场。美国企业同时也在国内投资资本或技能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节省劳力,因为这符合美国的比较优势。
2001年以后,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断崖式地下跌,然而其生产增加的价值则是一路向上。不过,后面这半句在竞选中没什么人提起。
美国南部中部制造业中心的悲剧不光来自经济社会层面,也带来了心理问题和文化冲击。失业带来了传统家庭解体,酗酒和吸毒现象普遍,早婚早育单亲家庭现象愈演愈烈,恶性循环。
四年前,声称要改变这一状况的、看起来直率强势、似乎与政客完全不同的政治素人川普出人意料地胜出了。
川普的支持者最津津乐道的是美国总统上台前说的话上台后根本就不算数,但是,川普承诺的事基本上都兑现或者是已经行动了:遏制非法移民,让制造业重回美国,遏制留学生,增加关税,不让制造国占便宜,修墙,退出各种组织,本国利益至上。
对秉持普世价值观的美国知识界和精英阶层来说,川普的没文化没修养,信口胡说,口没遮拦,小家子气,不但让美国形象受损,还严重伤害了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美国价值观:帮助弱小,和平发展,提携后进,分享科技成果,引领世界,美国之所以是美国,正是因为他的担当,他的胸怀,而不是利益至上。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相信川普真的想改变美国产业工人生存境况。
这是两个无法调和的鸿沟,横亘在铁锈带产业工人和东西两岸以多元化为主流价值观的人群当中。
四年过去了,川普的铁票仓几乎没有动摇,那些失业工人甚至比四年前更狂热地寄希望于川普的承诺和主张奏效。除了川普,还有谁?
这恐怕才是,曾经也是川普赢得了七千多万张选票的主要原因。
但是,制造业真的可以回来吗?川普的行动纲领真的有用吗?
夺走美国工人阶级饭碗的是中国工人吗?
看完这本书,我理解了锈带铁票仓,但是却没有找到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
而这几个问题才是症结。
我个人认为,即使川普这次赢了,锈带人民恐怕也会失望。
全球化如同得到了全部宝石的灭霸,他弹指之间就毁灭了整个世界,而时间不能倒流,洪流也不可能逆转,即使川普在位二十年,即使他的招式奏效,又能改变什么吗?
AI早就来了。
全球化加剧了阶级差距和分裂,仅仅发生在美国吗?风水轮流转,香港、中国的东北和西部,韩国,欧洲,未来呢?越南、印尼、泰国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吗?
嗜血的资本家连中国工人也不需要了。小国越南和人口大国印度不过是沐浴一下人类文明的余晖而已,至暗时刻即将到来,全世界都在内卷,不分国家,不分种族。
川普,或者拜登,谁能力挽时代狂澜?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我们是认真的!— 写在《渡十娘》破万之际
昨日更新:
客厅热文:
热门文章:
十娘专栏:
葛圣洁:《Shock & Rock》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王婷婷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