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倾听:盖棺不必定论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作者简介:熊景明,出生于昆明,70年代末移民香港。1988年至2007年,主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工作,并从事农村社会研究,参与国际农村扶贫项目。近年在香港及大陆倡导“家史写作”。著有《家在云之南:忆双亲,记往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走出历史的尘烟》,李菁 著 (团结出版社,2021)
本书作者李菁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带着录音机走天涯,听各式各样智慧而有趣的人讲述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她不负使命,为读者呈现的不仅是亘古不变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她试图带着读者踏入时间的长河,看滚滚历史潮流下个人命运与动荡时代的交织,不经意地用她本人及访谈者的思考,引起读者深思,看到人物的多面性,以及左右时代的思潮与政治。
书中记述的二十多位中外人物,大多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痕迹。有大名鼎鼎的史迪威,司徒雷登,贝聿铭,吴清源;作家齐邦媛、王鼎钧,叶嘉莹,萧红;出版人王芸生,陆费逵,学者及文化人黄永玉、周有光,唐德刚,张伯驹等;也有不容忽略,却几乎被遗忘的人物,例如美国记者白修德,将哈尔滨从鼠疫中解救出来的医生伍连德等等,还有十分奇离,超乎小说家的想象的真实故事。不谙中文的民国外交家陈友仁,嫁给中国抗日将领谭展超的意大利女子贝安加。她曾将自身间谍经历写成畅销书《鸦片茶》。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好似面对一席盛宴,先品尝自己最喜欢的,急不可待地翻开作者与齐邦媛的笔谈。《巨流河》出版后,众读者为之倾倒。齐邦媛从读者来信及各种书评中挑出部分,汇集成《洄澜:相逢巨流河》,李菁这篇纳入其中,已经看过。再次细读,领略到齐邦媛的每段笔答,字字玑珠:“用‘乡愁’或‘惆怅’来形容我们一生铺天盖地的乡思,实在是太温和了。” “那历史冻结的上半生横亘在我心深处,从未消退。”
笔谈,问什么,怎么问,最考功夫,前提是了解访谈的对象。从李菁的提问,看得出她精读此书,且对书中描述的历史、对作者,怀着“深情与敬意”,故能引发对方的金玉良言,道出《巨流河》达到如此高度的前提:“1949年之后,我有足够的阅历,读了许多诠释20世纪世界史的书。自信可以很冷静客观地评估自己成长岁月中的人与事。对于当年那样真诚献身的人,有超越个人关系的尊敬与怀念。”这段话值得每个写回忆,做口述史的人奉为坐标。
印象中,黄永玉活得潇洒,才华横溢,令人想起苏东坡。没料到他经历过许多磨难,是一位永远带笑的硬汉子。他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恨。他将沈从文的五字箴言当做人生秘籍:“爱、怜悯、感恩”。台湾作家王鼎钧有类似的感悟:“我用了17年 (写回忆录),是要把痛苦的记忆写得不痛苦”达到“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的境界。
一代人离去,带走他们的传奇
中国近代史,几乎是一部苦难史,安居乐业的岁月不多。1906年出生的周有光,一生之中经历过三次倾家荡产,曾祖父曾为常州第一代实业家,兴建了许多布厂、纱厂。十九世纪中叶,历时20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将民族推进深渊。苦心经营的工厂全部被叛乱者烧光,曾祖父投河而死。之后数十年间,家族好不容易重新积攒的财富,八年抗战之后,一无所有。周有光在重庆时,一次出差回来,办公室被炸平;回到家,只见一片废墟,家人生死不明。四年内战之后的安稳日子没有维持多久,文革来了。周有光先挨批斗,后被送到“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几年后回到家中“发现家里什么都没有了,连一张纸片都没有了”。
《走出历史的尘烟》作者李菁
他能活下来,活到终于能够安居乐业的时代,过往的颠沛流离,痛不欲生的日子,化为记忆,写下来,便是历史。2000年代初,大量的个人回忆录出版,这是历尽艰辛,晚年得以痛定思痛的一代人对自己、对子孙,对历史所作的交代。苦难不一定能够兴邦,却产生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2006年,《三联生活周刊》开辟了口述历史项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开启“民间历史”项目。周刊关注知名人士,我们希望采集普通人的记忆,均应时而生,同时也意识到事情的迫切性。2005年,李菁采访了溥仪的妹夫,他毕生的好友润麒,两年后去世;同年采访报人王芸生的儿子王芝琛,次年逝世;幸运地,她在唐德刚,周有光等人离世前采访了他们。
幸福的时代都差不多;不幸的时代中,每家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遭遇。不见了手机就抓狂的今人,对那些刻骨铭心的痛楚无从体会。1980年后出生的中国人,听到长辈曾经生离死别,曾经富贵,又一无所有,难以置信。这一代人,希望也是未来的无数代人之中,绝大多数没有什么令人扼腕,为之伤心落泪的人生故事,何其幸运。
多面人生,盖棺不必定论
小时候跟父亲去看电影,人物在屏幕上出现,我立即问“好人还是坏人?”稍长大,他说“你自己看“。其实不难分辨,长像好看的就是好人,难看的就是坏人。对史迪威这样的历史人物如何看待,很可能视乎先看到他的日记还是蒋介石的日记。李菁带我们走访了史迪威的故居,听她和将军后人倾谈,听到的是史迪威的中国情结和中国缘。
1911年,28岁的青年军官第一次来到中国,到1944年黯然离开,五度来中国,在此一共度过了12个年头。许多时候携家带口,四个孩子随着他们爱冒险,不畏艰难的父亲住在异国他乡。1921年山西发生饥荒,为赈灾,美国红十字会将史迪威从陆军中“借出”,负责修建一条131公里的公路。他指挥一万多民工,被他们的刻苦、乐观、诚实和友善感染。了解史迪威早期在中国的经历,看到了一个与我原来印象中不同的史迪威。
口述史和回忆录贵在真实,并不去刻画人物,只显现人物。本书的迷人处往往在于那些出乎意料的细节。辟如史迪威去世后,一位中国老人前来悼念,竟然是冯玉祥;萧红与鲁迅夫妇交往的细节中,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鲁迅;想不到贝聿铭的夫人也是一位专业人士;黄永玉一边挨鞭子,一边数着:一下。。。一百下。。。。
口述史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以历史事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前者如台湾中研院的口述史项目,采访个人的目的为弄清楚一桩历史。读罢《巨流河》,我兴奋地找来齐世英先生的口述史。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讲到他的家庭,讲到齐邦媛,颇为失望。李菁的这书属于民间口述历史范畴,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窥见他周围的人和事。让时光倒流,历史的场景重现。我们对人性,对社会,甚至对政治与经济多些了解,而对某个人物则不必盖棺定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本书所写的人物,性格相异,命运各殊;许多人曾尊为座上客,也曾沦为阶下囚。不负此生,有一番作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后面的原因是个人锲而不舍的付出,胜不骄,败不馁的态度。王芸生流芳于世,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报人,在繁重的编辑业务之余,他认真梳理中日关系,完成了八卷本的《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他经常通宵不眠,“身旁放一盆冰水,发困时就把脑袋放在水里泡一会”。有老顽童之称的黄永玉,上午写作,下午画画,不敢懈怠。叶嘉莹当初到美国教中国文学,每晚查生字到半夜两点钟。
书页后面,看得到李菁本人的努力。口述历史的采访及写作者,必须是一位倾听者。能够听懂对方,才能交流,从而抽丝剥茧引出一层又一层的故事。这本书的每个篇章乃作者查看许多资料而写成。访谈之外,本书也有她参考各种资料写成的历史事件。与学者不同,写作的内容五花八门(大概也因为杂志派下任务,不得不从)。行万里路,读百卷书;也快乐,也辛苦。
走出历史的尘烟
齐邦媛提到,抗战期间,无论中学、大学都没有停止,且一律不收学费。“弦歌不缀是中国在那些困难的时候保存最好的一件事”。王鼎钧回忆道,当时,流亡学生的“待遇”与士兵相同。“一个兵每月有多少米,流亡学生就有多少”。李菁从两人回忆的无数事实中挑出“弦歌不缀”,也是我读两人的回忆颇为感触之处。许多读者不曾听闻的一节史实,在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后得以显现。
李菁也从出版物中采集素材,编撰人物的故事,其中一位是抗战期间驻中国的美国记者白修德。有点像做研究,需要有问题意识。她心中问题也许是:抗战时期美国对蒋介石政府的看法为何犹豫不定?为此,李菁做了大量功课,甚至留意到不久前出版的,剑桥大学方德万的著作《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 – 1945)》,此书参考了民间的回忆录,体现出非主流叙事的重要性。跟随白修德的足迹,很容易看到西方对蒋介石政府失望的原因乃政府官员贪污腐化。
不由人想到,如果当年有他这样背景的记者,常驻延安,深入了解整风运动,又会如何报道呢。20年后,重返中国,白修德旧地重游并见到他崇拜的周恩来,发出的一番感慨,意味深长。1980年,将近半世纪后,《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再版,病榻上的王芸生在出版序言中加上“国无常仇”四个字,那是历史尘埃落定后的彻悟。
阅读这本书,像是观看以民国为背景的舞台上一出出戏。大幕落下,回味无穷。
“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书,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依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我还盼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悲悯的胸怀”。
齐邦媛的这番话,是抹平创伤,洞察世事的智者,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2021年3月16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团结出版社,经作者授权渡十娘推送。
熊景明其他作品:
史景迁,《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
熊景明荐书:《被遗忘的王国》等五种
昙花缘
松仔园,USC行山记
木棉花缘
根和翅膀:读王赓武回忆录
香港,春天的祝福
昆明人的“爱”与“痛”:滇池忆旧
天津叶家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熊景明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渡·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