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经典 | 康震:回乡偶书

康震 听文化 2021-09-06

【往期选链】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讲解专家: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名篇《回乡偶书》。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非常地熟悉,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首诗特别的短,只有四句话,二十八个字。熟悉它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首诗的语言特别通俗,一读就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了一个非常温馨的,也是一个偶遇的场景。大家读这首诗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贺知章是不是特别擅长写这类语言特别大白话的有点像小儿歌一样的诗,其实不然。
贺知章当时在朝廷里做的官还是很大的,他写的大量的诗并不是像《回乡偶书》这一类风格的,而是应制诗。所谓应制诗,比方说逢年过节,或是朝廷有重大活动了,这时候皇上就会把很多会写诗的大臣召来,出一个题目,皇上自己先写一首诗,然后这些大臣们来奉和他写的这首诗,那么在这种情形下,皇上写的诗肯定不外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运长久此类,大臣们来应和他的诗也肯定是歌颂皇上万寿无疆,歌颂朝廷长治久安,所以这样的诗在当时的场景下要想写好是很不容易的,遣词造句、里面的词汇词藻的要求都很严,对一个诗人艺术的造诣要求很高,同时也对这个诗政治觉悟要求比较高。
贺知章现存的诗里大量的诗是这一类的诗,写得真是金碧辉煌,词藻非常的华丽,换句话说贺知章在朝廷里头混得很不错。而这首《回乡偶书》以及他的《咏柳》,其实是他到了晚年的时候回到老家以后写的诗。贺知章当时在朝廷里面威望很高,所以他离开朝廷的时候自太子以下众百官都去给他送行,送行的时候也写诗为他饯行。皇上也特别地礼遇他,就把绍兴那儿一个名为镜湖的湖赐给他养老,所以贺知章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回到了他的老家。
可是你要知道,贺知章大概是三十五六岁考进士出来到朝廷做官,到现在八十多岁,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他主要就像按我们现在话说似的在职场上奋斗,在长安奋斗,在为官的路上奋斗,他可能没有多少闲暇,也没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身边的家人,或者想一想自己的家乡。现在八十五了,我们经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活到八十五岁,即便在现在也是高寿——所以看来贺知章很会颐养身体,他回到老家发生了一件事情。他这么大岁数回到老家之后,可能很多小时候跟他熟悉的小伙伴都走到他前头去了,而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又不认识,这是一方面。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包括那些小伙伴们也不认识他,可是这儿毕竟是他的家乡,所以老先生还是有感情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从年轻的时候为了奔前途离开家乡,现在一把老大年纪回到了我的故乡,想见一见我的亲人们,想见一见我的故友们,想见一见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他在外头奔波了五十多年,“乡音未改鬓毛衰”,讲的不是普通话,当时的普通话应该是唐代的长安话,他是南方人,到长安这么多年,到北方做官这么多年,却乡音未改,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越州话,这第一,说明他本人的家乡情结很重,第二,说明家乡的文化,风俗人情对他浸润很深,所以现在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回到老家依然操着一口纯熟的当地方言。“乡音未改鬓毛衰”,可惜我的头发已经白了,现在的贺知章已经不是五十多年前的贺知章了,人还是那个人,头发已经白了,乡音还是那个乡音,可是很多故友亲朋已经不在了,所以应该想得到这次贺知章回到老家来有诸多的感慨。
而正在他感慨时,很多的故友可能都不在了,他操着这个乡音回到了老家的时候,结果发生了一件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很反讽,他竟是白回来了。他碰见了一群小伙伴,就像我们网上说的一般,小伙伴们看见那老头都惊呆了,何以惊呆?这老头回到老家来势头挺大,虽然贺知章没有在这诗里写他回来的时候怎么摆的谱,但是以他当时离开长安的这劲头,大概回到老家后劲头不会太小,并非说他要搞铺张浪费,单按他这级别,回来的时候应该是挺有场面的。可虽则场面挺大,一句话就把老头给噎住了,您打哪儿来,您是谁?老头满心回来找自己的乡情,找自己的乡恋,没想到“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处的儿童不一定是幼儿园的孩子,那还凑不到跟前去,他就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意思即少年辈的人看见你回来都不认识你,左邻右舍的我们都很熟,但您是打哪儿来的,您是谁——“笑问客从何处来”。他变成客了,按理说他不是客,他是重返故里,他贺知章的根儿在这,但怎么现在反而成客了,反主为客了。实是离开的时间太久了,老家的人都不认识他了,虽然他操着乡音,但他现在是有着浓厚乡音的陌生人。
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的习俗,也是大多数人心中的向往。大诗人贺知章也不例外。回首官场沉浮几十年,他心中向往的还是那梦中常常出现的家乡和对他浸润颇深的乡土风情。然而几十年不曾归家,当贺知章再次踏上故土时,早已物是人非。蓦然发现,自己从几十年前的主人变成了家乡的客人。这种复杂的心情,也许只有诗人自己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吧。那么,作为读者,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理解和体会这首诗呢?

他这首诗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这里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至于要形成强烈的反差的原因,一,是生活中真有这反差。有两种情况,第一,某地是你老家,可是它只是你的老家,你从来都没回去过,你打小在北京长大的,你打小在武汉长大的,现在说山东济南是你们老家,你从来就没回去过,祖籍是你们老家,你去的时候操的是武汉话,操的是北京话,操的是哪的话,这不冤你,因为你压根儿就没回去过。但是最冤的是你操着济南话回去了,却没人认识你。说您是从哪儿来的济南人?现在对于贺知章来讲就是如此,您是哪儿来的岳州人,我们在越州没见过你。这种强烈的反差是一种很特别的思乡情结。思乡有很多种写法,像宋之问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当然宋之问回老家路数不正,他当时是因为朝廷抓他,他潜回老家,所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但是“近乡情更怯”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们特别地思念家乡,我们特别地思念家乡的亲人,我们想早一步,恨不能一天一大步就跨回老家去,但是往往快到县里头了,快到镇上了,快到村口了,越离得近越迫切,越迫切越不敢问。因为离开了很多年了,怕一问自己会失望,怕一问不合自己的心意,怕一问就打破了自己家乡在心目当中特别是在儿童时代,或者青少年时代还留存的那种美好的记忆。
所以对于贺知章来讲,特别是对八十五岁的贺知章来讲,对他现在来讲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操着一口非常纯熟的越州话回到老家,跟他的发小儿,现在已经是老发小儿们,坐在一块儿喝喝茶,嗑嗑瓜子,叙叙旧。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身份上有点错位,有一帮少不经事的家伙问他,您这位老大爷是从哪儿来的越州人啊,我们从来都没见过你。是有点伤心,也有点调侃,甚至有点恶作剧,但是正是这种看似恶作剧的写法、恶作剧的做法,更加透露出作者对于家乡的一种迫切的心情。
五十多年没回家乡,回到家乡就二十八个字。这二十八个字把一个老人对家乡的全部的眷恋用一种近乎调侃的口吻全部表达出来,这需要非凡的功力——这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所以剪裁之功至关重要。所谓剪裁之功,就是知道不写什么,我们都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而且我们有个基本的朴素的概念,即说的越多都不亏,肯定越好,但是文学作品,特别是高水准的文学作品第一要务是要懂得不写什么,去掉什么,剪掉什么,这样才能让写出来的东西,凸显出来的东西占据主导的地位。且看这诗,“少小离家老大回”,其中能写好多事吧,用一句话就概括了。其实只“少小离家老大回”就能写一部长篇小说了,却单以“少小离家老大回”七个字,就前边自己在外的事一风全吹了。“乡音未改鬓毛衰”,我现在回来了,头发白了。所以你看,诗人他知道自己在这诗里的重心要说什么,这是很重要的,在诗歌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理想中,诗人荣归故里,与旧友品茶,追忆当年往事;现实里,却已物是人非,成为了家乡最熟悉的陌生人。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差异,在诗人心里形成了巨大的撞击,此时的贺知章只能用诗歌来抚慰内心的失落,用笔墨来书写对故乡的深情。而那在孩童时代存有的美好记忆,都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贺知章用简短的二十八个字,凝练成了一首朗朗上口却饱含深情的诗歌,也凝练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归乡图。那么,还有哪些名篇与这首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在古代诗歌史上有很多我刚才说的剪裁之功的例子,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诗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也很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非常简单,他今天这诗就是来写情的,不是写别的东西。如果李白当时诗写得很长,相信这首诗也没多少人能记得住,但是现在大家都认为在写友情方面写得既很简单又很出彩,让大家能记得住,并且还能背得过的,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几首之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实桃花潭水哪有一千尺深,跳下去也就齐腰深,脖子都不到,这说明剪裁之功很重要。
不过那还只是跟汪伦友情的交易,但是贺知章的不一样,五十多年在外的经历一句话都给概括了,回来有大量的话要说,有多少情感要表达,也没说那么细,很简单地就用“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句话出。这些年人不在家乡,情在家乡,等真的回到了家乡,这份情感却表达得多少有点尴尬。回来一两天没这尴尬,回来一两年也没这尴尬,但是现在鬓毛衰了,八十五回来了之后碰上这种尴尬,这种尴尬恰恰是用情之深,与老家发生的巨大的变迁之间形成错位。
可能有人说老师你说了半天,贺知章好些诗都是我们不熟悉的,那如何还能是著名诗人呢?其实,难道著名诗人就必须得写成千上万首诗,像乾隆那样?《全唐诗》我们现存的知道的才五万多首,而乾隆一个人就写了四万多首,你能背得下来哪首吗?或许有一首:“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但你觉得这诗有劲吗?恐怕没劲。
所以是不是著名诗人,是不是经典作品,跟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跟质量有绝对的关系,贺知章我们现在对他最熟悉的诗就两首,一首是这《回乡偶书》,还有一个就是《咏柳》,这两首诗都很短小,但是广为人群所传颂。我们大家甚至都有一个错觉,说贺知章是不是还写了好几首,或者十几首像《回乡偶书》这样的诗,只不过这是其中两首代表作。我要跟大家说其他的诗真的大部分题材跟这个不相类似。所以贺知章在唐代诗歌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喜爱唐诗的人群当中,之所以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跟这两首小诗有着绝对直接的关系,这就再次印证了只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所喜爱的,你的创作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你的作品才能长久地为老百姓流传,所传诵,才能具有不朽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贺知章当然是大诗人,而且是极大的诗人。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唐初的时候贺知章是著名的“吴中四士”之一。
所以我们说这首《回乡偶书》写尽了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外打拼多年,在仕途上摸爬滚打多年之后回乡定居也罢,回乡探亲也罢,吐露出来的一缕真性情,他把这个真性情放在了一个略显尴尬、带点调侃的场景当中,更加显示出了这份家乡情意的深厚,也表现出了贺知章作为“四明狂客”这样的一种个性气质,贺知章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一个人,很有盛唐时期士人那种狂放的风格,所以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贺知章的个性。

【收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