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 | 欧阳修《醉翁亭记》(康震)
【往期选链】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讲解专家: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写《醉翁亭记》的时候还不到40岁
《醉翁亭记》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首先这里边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醉翁,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欧阳修是个老头儿,实际上当时在写《醉翁亭记》的时候欧阳修还不到40岁,古人跟我们现在人不一样,我们现在人总喜欢把自己说得更年轻一些,但是古人好像不把自己说老点就好像没有身份地位一样,你比如苏轼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其实当时他写那首诗的时候也不到40岁,那欧阳修在写《醉翁亭记》的时候也不到40岁,所以我们大家首先在读《醉翁亭记》的时候不要感觉是个老头子写的,错了,这个人还不到40岁呢。
作者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政敌诋毁他,他也因此被贬谪到了滁州做知州
欧阳修的秉性是很刚直的,他曾经多次担任谏官,所以在朝廷里边他是以敢放言直谏而著称的,为此他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在宋仁宗的时候,范仲淹曾经开创了庆历新政这样一个局面,实际上也是宋仁宗让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澄清吏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事制度改革,这是最难的。范仲淹主持澄清吏治的庆历新政得罪了很多官员,后来宋仁宗自己也盯不住了,为了缓和矛盾,为了能够妥协革新者和守旧者之间的关系,他不得不最后罢免了范仲淹及其他的追随者,在当时的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欧阳修当然是范仲淹坚强的支持者,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遭到了政敌的诋毁。
这个在中国古代政敌之间的互相诋毁有时候确实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欧阳修被政敌诋毁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当然事后朝廷也调查说此事查无实据,但是捕风捉影而来,说是没有具体的结果,也没有查出他到底有什么问题,可是到最后还是把欧阳修从中央调开,贬谪到了滁州做知州。我们可以这样说,欧阳修参与庆历新政,是庆历新政的重要成员之一,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也得罪了不少的权贵,得罪了不少当时的既得利益者,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政敌诋毁他,他也因此被贬谪到了滁州做知州,这就是他写《醉翁亭记》的一个大背景。
文章写的是什么?
借着酒,借着山水把心里的怨气给它释放出来
欧阳修来到滁州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但是欧阳修这个人有个特点,一方面他的性格是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另外一方面他很善于放自己一马,什么叫放自己一马呢?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艰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不会再给自己施加压力,相反他要释放压力,所以这个《醉翁亭记》就是非常典型的为自己释放压力的一篇作品。
这文章开头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看着滁州周围全都是山,据说这文章的开头改了好多遍,一开始就是说,原稿上写的这东边什么山,西边什么山,南边什么山,北边什么山,写了一堆的山。据说这《醉翁亭记》写好之后他就张贴出来让大家提意见,后来是一打柴的老头儿给他提意见,可能这打柴的老头经常上山,就告诉欧阳修,其实这么写挺啰嗦的,用不着都点到了,这提醒了欧阳修,就把它改成了环滁皆山也,周围全是山,然后才能凸显出来那最漂亮的一座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西南边那几座山峰最漂亮,尤其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看上去郁郁葱葱,蔚然成秀的是琅琊山,这琅琊山上就由智仙和尚建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没名,我给它起一名叫醉翁亭。
为什么叫醉翁亭呢?他文章里头写了,我邀集我的朋友和同事到这个亭子来喝酒,来喝酒的人里头我岁数最大,我最先喝醉了,我喝醉酒之后然后告诉你,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实他那心思也不在山水之间,他的心思在哪呢?他的心思是想要借着酒,借着山水把心里的怨气给它释放出来。这是他真正想要说的。所以在文章结尾的部分他特别写到说,夕阳西下,鸟儿也归林了,游人们也回家了,我们这个酒宴也快散场了,那么散场了之后,这个鸟在树林子里叫来叫去的,这鸟它有快乐,但它不知道这游人的快乐在哪?这游人他很快乐,可是他不知道我们这群喝酒的人快乐在哪,我们这群跟我一块儿喝酒的人他们很快乐,但他不知道我为什么很快乐。他最后说了,我为什么很快乐啊?我看到老百姓一个人都快快乐乐地过着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心里头很高兴。
欧阳修的号
从达老到醉翁,再到六一居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阶段
欧阳修年轻的时候也给自己起过一个号,叫什么呢?叫达老。其实原来最早不是这样,他们几个好朋友经常在一块儿聚会,吃饭喝酒,聚会的时候这些年轻人,那时候他们在洛阳做官,就商量说我们给每个人都起一个号,比方说给欧阳修,当时欧阳修没跟他们在一块儿,在外地呢。他们就说我们给欧阳修也起一个号叫他仪老,仪就是放达的意思,超仪的仪,欧阳修听说了以后就很不高兴,因为仪还有放纵的意思在里头,所以他就改了,改成自己叫达老,就是放达,非常地超迈,非常地豁达这个意思,年轻的时候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达老,人到中年的时候给自己又起一个号叫醉翁。我们知道到晚年的时候欧阳修还有一个号呢,叫六一居士。为什么叫六一居士?他说他们家有一张琴,欧阳修喜欢收藏琴,有一局棋,还有一壶酒,还有一万卷的藏书,还有一千卷的碑刻,这是五个一了,还有一个一是谁呀?就是他自己,就这么个六一居士。
欧阳修在政坛上可以说是历尽坎坷,但是他始终矢志不渝,没有改变自己人生的本色,这个《醉翁亭记》当时写好之后风靡天下,刻在碑上,就在醉翁亭子旁边,后来在醉翁亭的旁边又修了一座亭子,叫醒心亭,那是醉翁醉了,这是心从酒里头醒过来了,那么他的学生曾巩后来到滁州来看望他的时候,欧阳修特别交代让他写了一篇《醒心亭记》,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他自己写了一个《醉翁亭记》,让他的学生曾巩又写了一篇《醒心亭记》,曾巩在这《醒心亭记》里边就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老师欧阳修在想什么,在当地是怎么为政的,所以一个醉翁,一个醒心实际上是写出了欧阳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这样一种人生态度。
【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