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到趟 重实干 出实招,三管齐下凝聚硚口中医药发展精气神
近段时间以来,数千位市民纷至沓来,走进硚口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中医专家和医生,体验拿脉、针灸、推拿、正骨等服务。
擂到趟 // 借力专家激活基层倒逼发展
每一位来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都会得到一张名医坐诊时间表,上面清晰写着该中心周一至周六专家坐诊的时间,每周有16位知名专家坐诊,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医专家,都来自三甲医院的王牌科室和知名医学高校。
67岁的王慧英,在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与骨伤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彭锐教授,彭教授通过15分钟耐心为其查体、问诊、热敷、扎针、拉伸,原本侧着身吃力走来的王慧英笑容满面地轻松走回家。
彭锐教授拥有35年中医骨伤针灸康复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他和他的团队分别于每周三、每周六的上午8时30分到12时在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仁院区为居民服务。
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两年来,中心引进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平,著名骨伤针灸专家彭锐,湖北省知名中医崔金涛等中医名家。借力专家,激活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神经末梢,强化中心医护对中医诊疗的全面认识,向居民传递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中医专家服务。
重实干 // 传承精华强化品牌意识
硚口区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有两个拳头产品,一个是传承三代,在该中心“国医堂”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正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技术;另一个是传承60余年的丹膏丸散等多种中药剂型制作工艺。
50多年来,该中心坚定不移地传承中医药适宜技术精华,发展中医服务。中医科医生张冠师从硚口名医余水清,是“正骨疗法”第四代传人,他的技术和手法就是中心的活招牌,如今他已成为中心中医科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
张冠说:
我们中心老中青三代中医传承创新,锲而不舍地将正骨、针灸、推拿、膏方等中医适宜技术不断优化,让百姓受益,强化中心的拳头品牌意识。
”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在原有“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基础,和现有“国医堂”良好发展模式下,打造建设“基层中医药传承基地”。三代中医人通过义诊、坐诊、师带徒、业务指导、教学实践等模式,加强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指导,孵化基层名中医。
出实招 // 服务优化百条暖心举措有温度
为抽血检查的患者提供预防低血糖的“爱心糖果”;为特殊患者(如孕妇、行动不便者等)提供邮寄检验报告服务;为80岁以上老年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代挂号、陪诊、代取药等服务……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最温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小组。中心各科室共同出点子,选出“最温暖”社卫中心服务举措100条,标明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
目前,韩家中心整体迁入位于南泥湾大道的新院区,院区面积由1500平方米扩至5300平方米,院区设备升级更新并配备手术室。中心负责人介绍,5年来,中心面向全国医学高校引进了10名硕士、29名本科人才,还为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配备了一名中医医师、一名护士、一名公卫人员,通过增加中医药慢病管理服务职能更好地融入社区巡诊。
此外,中心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设备,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便捷化、智能化的医疗健康服务。让“机器跑”“信息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打造有温度、有中医特色的全面服务。
擂字当先,干字为要,实字为魂。
三管齐下激发全区医护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借力专家团队打造中医特色专科,推进老中青三代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优化中医药暖心服务举措形成治未病特色……硚口区卫生健康局党委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变成落实清单,以擂到趟推动发展,以拼抢实赢得未来,形成了脉络清晰、目标明确、效果明显的硚口中医药发展三种模式。
@来源:硚口区卫健局
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推荐阅读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