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医养结合进社区 居民更安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对此,国家卫健委指出,要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如何构建居民家门口的医疗+养老新模式?硚口区医养结合工作“有办法”。今天我们走进武汉首家获得养老资质的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看他们的实践。
在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市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马艳每周都会来这里诊疗,余延鑫老人去年突发脑出血,马艳带上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技师张静,上门为老人做了复查。
由于余延鑫老人留下了右侧偏瘫后遗症,出院后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但每周多次往返康复院区,让老人觉得非常不方便。去年,通过多方合作,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以家庭医生服务为基础、慢病管理为依托、健康指导为纽带”的医养结合模式,成为武汉首家“医养结合”基层医疗机构,新增了20张养老床位,并对病房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满足养老需求。
据硚口区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
社区康复技师都会定期送到马艳主任所在医院科室去锻炼,操作流程、操作标准和他们在进修时候学习的东西是一样的,定期也会有专家过来进行一些指导。
”有了医院专家的诊疗,加上社区康复技师的康复治疗,摆脱了来回奔波之苦,仅一周时间,余延鑫老人就摆脱了鼻饲管。
余延鑫的老伴柳冬梅:
在一医院出院的时候,
也不能说话,
也不能吃,
后来康复就可以坐起来了,
我们有站架还可以站起来,
站得蛮好。
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马艳表示,“在他出院的时候,我们还会进行一次评估,会有一个出院的康复医嘱,我们的社区治疗师其实就接到了出院医嘱,针对患者的情况第一时间都很了解了,这样就形成一个闭环的工作模式。”
在社区,慢病患者也得到了更好的管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派发了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大家的身体数值,汇总于后台,形成了线上的医养平台,一有波动就会预警。
社区的熊清水老人今年79岁了,基础疾病也比较多,也做过心脏支架,“阳康”后,时常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家庭医生罗云注意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上门看看。“我觉得自己有保障,就很安心。”熊爹爹说道。
从过去等待老人求助到现在主动发现问题,社区老人们都安心了不少。目前,武汉六角亭街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接近95%,社区重点弱势老人电子监测实现了全覆盖。
硚口区卫健局负责人表示,硚口区将全力做好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六角模式为基础,在全区建设更多医养融合机构,为老人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区卫健局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职工幸福“家”|六角亭街道区域性职工之家运营
硚小布探店 | 打卡梦中的艺术婚礼殿堂,你心动了吗?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