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百年老校武汉四中那些事儿
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347号
坐落着一所环境优美、底蕴深厚的百年学校
她孕育着一代代的优秀学子
也满载着数代人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
她就是武汉市第四中学
你了解她吗?
武汉市第四中学的前身“博学书院”,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她是享誉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
最早的“博学书院”由英国伦敦会的传教士杨格非牧师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学校旧址在汉口花楼街,1908年迁到硚口韩家墩。1928年,汉口市政府收回了武汉的教育主权,博学书院便由中华基督教会接收,改名为私立汉口博学初级中学。
1952年8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私立汉口博学中学,定名武汉市第四中学。从而完成了从博学中学到武汉四中的转身。2009年,经袁隆平等校友的建议,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市第四中学·博学中学”挂牌成立。
从博学书院到博学中学,再到武汉四中,跨越了三个世纪,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了质朴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培育了众多的杰出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如一张课桌培养出两名院士:一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个是我国空间返回技术和卫星总体设计师林华宝。一所学校走出了两名“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2004年度):一位是袁隆平院士、一位是中东问题特使、外交官孙必干。
翻开四中125年校友名册,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著名棉花专家、原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博士;著名外交家、原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浦寿昌;原国务院长江三峡委员会副主任刘少斌;原中国驻欧共体大使浦山;原国家审计局长曾昭运;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陈长贵将军;著名评书艺术家何祚欢;以及世界珠心算纪录保持者陈冉冉和朱玉婷同学等总计200多名都是四中学子中的杰出代表。
值得说道的还有该校的建筑;百年钟楼、魏氏纪念堂等,现已成为硚口区境内较早的历史建筑。不仅如此,武汉四中校友筹资修建了袁隆平院士与林华宝院士雕像。
学校还完善了桂花园、紫薇园、桃李园、百草园及多处现代化体育场馆,多处绿色人文景观及校园综合配套建设,为在校学生创造了更加优美、健康的学习环境。
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十分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0余人,其中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2人,省市名师10人,市区学科带头人43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40人,市百优班主任3人,市区优秀班主任54人,省市区骨干教师比例占60%以上。
近年来,武汉四中实现了“十年六清北”的梦想,连续多年高考文理科上重点线、本科线人数在全市同类生源学校中居领先水平,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23年高考,学校继续保持“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良好态势,600分以上55人,其中首选物理类48人,首选历史类7人。
正因为武汉四中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现代综合建筑和完备的体育设施基础。2015年6月,该校成功举办了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暨第二届亚洲中学生运动会。1998年该校被列为首批省级优秀示范高中,2004年跻身"武汉市优质高中"建设行列。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在武汉四中举行。
来源:硚口发布
原文:李仁惠 李 晶
摄影:李 晶 吴 涛 张燕燕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