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易90秒+44】王阳明论“夜气”

孫福萬 玩易斋 2024-02-08

孙教授 陪你学《周易》第 883天

在谈论“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的时候,王阳明还将其和孟子讲的“夜气”联系起来:“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传习录》)

II 我们知道,王阳明讲的“良知”本也来自孟子,其思想是典型的性善论。而这个“夜气”概念,也正是孟子在讨论性善问题时提出的。孟子借用树木在夜间无人砍伐能够自由生长,来比喻人之“善”亦能在夜里较多地积累,故谓之“夜气”(亦称“平旦之气”);并说,如果一个人“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因此,后世普遍将“夜气”理解为一个人晚上静思时所产生的良知善念,或者这种精神状态。

III 王阳明在此讲”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应该就是其前边讲的夜晚乃“良知收敛凝一时”的意思。作为本体的“良知”,在夜晚休息时并无使用,确如“夜气”一般在积累;而白天乃“良知妙用发生时”,人忙起来了,“良知”就有可能被消耗。

IV 但王阳明在这里由强调,“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也就是说,做功夫的人,即使是在白天忙于事务之时,也能做到如积累“夜气”一般,那他就是真正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了。

在别的地方,王阳明对此说得更清楚:“‘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传习录》)质言之,如果一个人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就无所谓“夜气”问题了,因为圣人任何时候都能聚此“夜气”,他已“通乎日夜之道”,也就是通乎“阴阳之道”,当然他的“良知”能够随时“收敛凝一”,又能随时发用……



推荐链接:

       【周易90秒集锦】第701-800 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601-700 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501-600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401-500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301 - 400 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201 - 300 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101 - 200 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1 - 100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72】王阳明是如何看待卜筮的?
       【周易90秒+100】王阳明教你做“睡时功夫”!




孫福萬(字抱一)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论语易解》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玩易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周易90秒+44】王阳明论“夜气”

孫福萬 玩易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