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廿征程 南雍回眸】郭秉文:求索改革之路,常领风气之先

南京大学
2024-09-22

国以史明鉴,校以史明志。百廿荣光不负弦诵,百廿风雨作育英才。一代代南大人在延绵不绝的时间长河里,镌刻着光华璀璨的独特印记。


诚朴始先哲,励学启后贤。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南大官微特别推出“百廿征程 南雍回眸”专栏,带你一起回眸校史,感受源远流长的南雍底蕴,触摸旧时光里的不老传奇,读懂南大人的精气神。


人物简介|Person Introduction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20世纪初涌现出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教育家。在这批灿若群星的中国教育家中,郭秉文是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位。1915年,郭秉文在完成学业之后来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作。此时,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已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凭借这篇论文,郭秉文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得了中国人在该校的第一个教育学博士学位。他曾长期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校长。期间,学校汇聚了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新举措,共同为推动中国大学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简介:郭秉文(1880-1969), 字鸿声,江苏江浦人。1908年赴美专攻教育,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15年归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旋任代理校长、校长。1921年筹建成立东南大学并任校长,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20年代曾连续三届当选世界教育会副会长兼亚洲分会会长。抗战胜利后出任联合国远东救济总署副署长兼秘书长。





“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

“平,乃是治学治事的座右铭”。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郭秉文把办学方针归纳为一个“平”字。就大学教育而言,他认为应该力求达到“四个平衡”。


(一)通才与专才的平衡

“使通才不致于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大学应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设立多种学科,本科注重通才教育,不忽视应用;专科注重专才教育,不忽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所综合大学,可以既设偏重学理的学科,同时又设偏重应用的学科,两者互补,相得益彰。按照郭秉文的这一思想创建的南京大学前身既设置了文理、教育科,又设置了工、农、商科,学科之多,居全国之首。


(二)人文与科学的平衡

郭秉文认为,开办综合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需要两大类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另外,大学既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又要吸收西方文明,重视科技新知。通过沟通和融合,使大学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地,成为发展近代科学的重镇,成为中国文化与西方科学的有机结合部。


(三)师资与设备的平衡

当时的南高、东大相继在国内外延揽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皆一时英秀”,使每个科系均具有国内一流的学术领导人才,各门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后来,学校声誉鹊起,更是出现了“孔雀东南飞”、学人以受聘为荣的局面,名师荟萃,盛极一时。

在郭秉文看来,大学教育当然以教师为第一,但是物质设备亦不容忽视。学校初建时,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就曾重点筹划改善教学科研的条件。此外,学校还拥有农业实验场100余亩,租用农场3000余亩,争取到北极阁气象台、江宁测候所作为师生实验、实习的场所,并将玄武湖作为水生植物和鱼类的试验池,同时努力谋求理化实验室的充实和发展。学校考虑到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信息中心,遂将商科大学建于上海。凡此种种规划与努力,目的均在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培养各类合格人才。


(四)国内与国际的平衡

1920年4月,美国教育界泰斗杜威来校演讲《教育哲学》;

1920年10月,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来校作《关于哲学》的演讲;

1924年,印度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来校演讲《中印文明》;

同期,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德国新活力论创立者杜里舒等人,也曾来校考察和演讲……

大学俨然成为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中西文化交流的热点所在。郭秉文认为,只有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才能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文明和智慧。所以,学校每年必请多位国内外著名人士来校讲学或演讲,希望藉此使师生调和文理、沟通中西,放眼世界、虚怀若谷,唯真是求、唯美力修。


此外,郭秉文还提出了“寓师范于大学”,主张将师范学校并入综合性大学,使大学具有培养师资的功能。郭秉文立足于师范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对南高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从1915年只有理化、国文两个部分,到1920年,扩建到8系8科,从而为南高师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在郭秉文的领导下,学校一系列开创性举措为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开女禁

在1919年12月7日召开的南高第10次校务会议上,教务主任陶行知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法案》。他说:“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最不发达,女子几无上进之路;大学不许男女同学,更是毫无道理。南高特宜首破禁区,融通办理,以遂女子向学之志愿。”郭秉文与学监主任兼文史地部主任刘伯明、教育系主任陆志韦等坚决支持,校务会议一致通过此项提案,决定自1920年暑期正式招收女生,首创男女同校,实行了男女学生的同班学习,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

 


当时有一位叫张佩英(后改名张蓓蘅)的女生,专程从上海赶来南京投考。据她回忆:“第一年投考南高师的女生约百余人,大半是在各省女中或师范多年任职的教师,正式录取的只有8人。其中7人是教会学校出身,另一人是南京一女师毕业。第一年还招收了50多位旁听生。”(张蓓蘅:《我成为中国首届男女同校女生之追忆》,《高教研究与探索》1987年第2期。)1920年暑期招收的这8位女生是:李今英、陈梅保、黄叔班、曹美恩、吴淑贞、韩明夷、倪亮(南京一女师毕业)、张佩英(张蓓蘅)。




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在郭秉文的支持下,身为教务主任的陶行知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其理由为:第一,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教师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还须同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教师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教学法”的提法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在全国逐渐流行。




率先开办暑期学校

五四运动以后,教育界有识之士,深感中国教育的落后是影响我国全民族素质和阻碍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而仅凭现有学校及其师资队伍的水平,恐无济于事,必须辅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各类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国内遂兴起大办暑期学校的热潮,而南高正是“这股教育新潮的发源之地”。

1920年夏,南高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暑期学校,前后开办4期,每期学员多达1000人左右(其中女学员约占1/10),他们来自全国18省市及朝鲜,其中有大学、专科、中专毕业生,也有中学毕业生和私塾先生,以及各类学校的教学及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及其工作需要,学员被分成小学、中学、大学、国语、体育、特殊学程、职业教育等班级,共计开出100多门课程。授课者多是全国的著名学者,如陶行知、胡适、任鸿隽、梅光迪、陆志伟、刘伯明、竺可桢、朱经农、舒新城、黄炎培、陈鹤琴、严济慈等人均曾登台执教。


求索改革之路,常领风气之先。120年来,南京大学及其前身始终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为国家和民族培育栋梁之材。如今,“三三制”有效带动着南京大学本科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助力莘莘学子全方位自由成长、自主发展。“熔炉工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立德树人工作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造就着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南京大学还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努力使南京大学成为一所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世界点赞、让社会称道的世界一流大学。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百廿征程 南雍回眸】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点击图片阅读:

南京大学2022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来了!

点击图片阅读:

谁是色彩王者?南大专属色觉挑战等你来


尊重原创,从我做起若需转载,敬请联络谢谢陪伴,期待投稿邮箱:news@nju.edu.cn



策划:新闻中心

资料:南京大学档案馆 新闻中心

编辑:李炫良 张溪芸

美编:陈意冲

审核:李鸿敏 徐泺燚 唐慧雯 彭桢

责编:高雅 佘静 齐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