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探索·发现》南大教授带您探秘古墓!
近日,央视第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推出三集纪录片《西汉广陵王刘胥墓》。我校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贺云翱教授、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史江峰副教授在纪录片中钩隐抉微,带观众一步步揭开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墓葬背后的故事,了解探索求真的考古工作。随小南一起来看!
纪录片《西汉广陵王刘胥墓》
看展览,探奥秘
《西汉广陵王刘胥墓》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与扬州汉陵苑联合推出,通过严谨的实地拍摄和后期精心制作,历时近一年才与观众见面。该片聚焦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墓葬和遗址发掘过程,向广大观众生动展现相关考古研究及出土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
西汉广陵王刘胥墓发现于江苏省高邮市神居山,是一座大型纯木制作的墓葬。“一号汉墓”到“二号汉墓”的重重疑云、金丝缕衣的安葬待遇、金丝楠木的规格仪制,作为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良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位于扬州的汉广陵王刘胥夫妻合葬墓究竟对了解我国西汉统治阶级的墓葬制度、木工技艺、汉代广陵地方文物都有着什么样的深刻意义?观众可以在节目中一一找到答案。
教授揭秘
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参与了西汉广陵王刘胥墓的发掘工作,史江峰副教授团队通过树木年轮学等方法、技术,对墓葬古木的来源进行了论证。两位老师以自身渊博的知识为考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拨开云雾,揭开了这跨越两千多年静候神居山上的神秘墓葬背后的故事。
贺云翱教授:解答绸缎玉璧之谜
亲历过发掘西汉广陵王刘胥墓的贺云翱教授,对于整个考古的过程仍然记忆犹新。他向观众清晰地讲述了整个挖掘的过程,展示了整个墓葬“黄肠题凑”式的结构。五彩的绸缎为什么突然变黑?掉落的玉璧有何线索?带有金线的玉片和不该出现的泥封又能告诉我们什么?贺教授在纪录片中将这些疑团一一解答。
贺云翱教授简介:
贺云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江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和三国至隋唐考古、城市考古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考古文博分院院长、《大众考古》月刊及《长江文化论丛》主编等。
主持过多个考古发掘项目及参与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福建闽都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江苏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玉器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文化遗产研究、黄河故道文化调查研究、国家遗产系统研究等600多项课题。出版《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谈瓦说陶》《帝王陵寝》《新时代长江之歌》等著作及有关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史江峰副教授:解答金丝楠木来源
当金丝楠木的来源成谜,史江峰副教授以其专业的知识与研究团队经过专业的打磨、检测、比对,确认了金丝楠木的取材地就是当地,为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
纪录片片段节选
史江峰副教授简介:
史江峰,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国地理学会树木年轮研究分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历史气候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科研骨干参加科技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多篇,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2篇,SCI论文被引用800多次。主要工作包括两部分:(1)通过树木年轮指标重建中国东部季风区历史气候变化,并研究气候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2)通过树木年轮进行考古遗址点年代的测定,在中国东部地区建立了树轮标准年表,测定考古遗址点的年代误差已缩减到几年之内,为考古断代提供独立定年证据。
精彩回顾
看到两位教授的精彩讲解
你是否想了解更多故事呢?
通过下方播放地址
即可观看全片
《西汉广陵王刘胥墓》(一)
《西汉广陵王刘胥墓》(二)
http://tv.cctv.cn/2023/05/14/VIDEfIN2Eq7iBsroSL88x5c4230514.shtml
《西汉广陵王刘胥墓》(三)
https://tv.cctv.com/2023/05/15/VIDEqYAaU7uZsUStYEh3C5wi230515.shtml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青春何以报国”?《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南大海归科技工作者点击图片阅读:
南京大学开展中层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训
点击图片阅读:
晨读地图等您解锁:仙林篇
来源:央视《探索·发现》 历史学院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新闻中心
文字:田丽玲
编辑:田丽玲 刘广沛
审校:宗 和
责编:李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