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是福建丨守护万物和谐的绿色家园——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3)




深秋时节,

记者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

但见林木苍翠、生机盎然。


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占地1000亩,是我市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以来,首批引进的茶业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项目,该项目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朱燕涛 摄)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下,武夷山国家公园坚持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为使命,不断改革思维、贯彻创新理念,守护了一座欣欣向荣的物种乐园,也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发展道路,为在南方集体林区建立国家公园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2020年9月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评估验收中,武夷山体制试点在全国十个试点区中排名第二。


▲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内设置红外摄像仪器 (伊凡 摄) 




管理新体制

    从多头分散到统一高效    


1979年,武夷山被国务院列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此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九曲溪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种自然保护地类型相继落地,为武夷山生态保护立下汗马功劳。但多头管理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缺乏顶层设计,同一保护地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多头交叉管理,监管空白、监管打架的现象并不少见……


▲成立闽赣两省联合保护委员会,建立跨省联保机制,有效推动武夷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

2017年,武夷山成为国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区域。整合成立了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公园范围内的各类保护地进行责权清晰、统一高效的管理,打破了各类保护地和功能分区之间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体制弊端,逐步改变了“九龙治水”局面。通过明确国家公园管理局、省直有关部门和所在地各级政府权责,探索建立了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主体,省直有关部门和南平市及有关县(市、区)、乡(镇、街道)政府协同管理,村民委员会协助参与,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


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队员利用巡检系统后台查看、布设巡护队员的巡查点位。

加大检查力度,做到每车必查,杜绝携带野生动物进出。





管护新模式

     既严格管控又科学修复     

保护第一,是国家公园的首要原则。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管理智能化、管控严格化、修复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的“四化”生态管护新模式。同时,打造“智慧大脑”,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GIS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生物资源、生态环境、森林防火、入园卡口、林业有害生物等要素,进行“天空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为生态管护全面赋能。

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陈美中 摄)


既严格管控又科学修复,全面禁止试点区林木采伐,因地制宜开展退化林分生态修复,近年来完成封山育林62.5万亩。出台了生态茶园建设管理意见,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生态和有机农产品增量的“双减双增”工程,每年持续减少化肥农药用量10%以上,鼓励和引导茶企、茶农按标准建设生态茶园,累计建成生态茶园示范基地4800余亩。
武夷山国家公园组建了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分局和执法支队两支执法队伍,建立了省级公检法司办案协作机制,设立了南平市驻国家公园检察官办公室、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武夷山国家公园巡回审判法庭,推进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及刑事案件快立、快侦、快诉、快审、快判,有效遏制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发生。

武夷山国家公园与毗连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跨境协同巡查、联动执法。
2019年底,时任建阳黄坑镇镇长林瑞妃,以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坑管理站站长的身份,成为国家公园的新一员。乡镇与执法大队联动,定期与国家公园召开联席会议,进村入户宣讲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控……乡镇长兼任管理站站长林瑞妃的加入,解决了管理中的“短腿”问题,生态管护形成合力。

▲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队员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护工作

为破解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武夷山国家公园设定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商品林赎买、地役权管理补偿等11项补偿内容,既减少了重要保护区域的人为活动,又保证了林农的权益。坚持“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更重要区域的保护”理念,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富民竹业、林下种养业等绿色产业欣欣向荣。



来源:闽北日报编辑:许亦璇

更多资讯




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