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家新在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之路》开机新闻通气会上的讲话

2017-08-29 学术之路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徐家新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刚才,文学同志向大家通报了筹拍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之路》的有关情况,出品方、投资方和主创团队代表也从不同角度作了介绍。目前纪录片的前期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即将进入正式拍摄阶段,在此,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和周强院长,向主创团队的所有成员表示祝贺和感谢!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一、坚定文化自信,大力传播中国司法文化


  传播中国司法文化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提供的强大支撑。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司法文化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立足于中国政治和社会治理的实践,是中华国学智慧与社会政治实践结合的典范,在世界法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世界影响力,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我们要敬重和珍视前人和当代中国人创造的司法文化财富,大力宣传提升中国司法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脉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司法自信。


  传播中国司法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中华司法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既有千百年传承的经典理念,也有彰显时代特色的价值创新,这些理念和价值已经深深浸润于国人的心中,成为社会公众日用不觉的价值观。中国司法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也为司法机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法院要积极传播中国司法文化,增强社会公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播中国司法文化是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深入推进司法改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这些成绩都需要新闻宣传部门以社会公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大力推广,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社会主流展示出来,把共产党领导下法治建设的光辉成绩展示出来,把司法改革带给社会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示出来。这次以大型纪录片的形式直观呈现中国司法的发展之路、文明之路,正是我们向社会和世界讲述中国司法好故事的积极尝试,希望藉司法文化这个窗口增进社会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向世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和感召力。


  二、坚持推陈出新,深入挖掘中国司法文化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书写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司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走过了独具特色又璀璨夺目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国司法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优秀传统司法文化、革命司法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


  优秀传统司法文化中,有许多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创立了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具有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成文法传统,很早就重视司法程序在断案中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法官制度的国家之一。中华司法文化曾传播东亚、东南亚各地,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过一定影响,在世界法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革命司法文化层面,我党在革命斗争时期不仅创设了自己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而且在极端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和异常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审判方式和作风。当年闻名于陕甘宁边区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受群众赞扬,成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标志,贯穿于其中的诉讼手续简便、方便民众诉讼、审判与调解相结合、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的价值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在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层面,在党领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进程不断提速。司法机关全面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司法责任制等综合改革,落实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不断健全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顺利完成巡回法庭总体布局,深入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强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创新便民利民措施,努力建设“五个过硬”队伍,等等,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要秉持科学、客观、礼敬的态度,深入挖掘中国司法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弘扬中国司法文化的优良导向。对优秀传统司法文化,我们要重新审视其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内涵,通过现代表达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化提供宝贵的思想源泉和历史借鉴。比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正是源于我国古代儒家“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少杀、慎杀”的死刑适用基本理念与儒家经典《尚书》中 “恤刑”的表述一脉相承。对革命司法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司法文化,我们不仅在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宣传普及,更要在精神层面注重提炼升华,把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信心满满、清楚明白地讲出来,进一步增强全体人民的“四个自信”,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贡献独特的中国司法智慧。


  三、齐心协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纪录片


  拍摄《中国司法之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项目,全体创作人员肩负着重大责任。纪录片的正式开机,是纪录片创作中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还有大量的艰巨工作,需要全体创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下面,我就纪录片下一步拍摄工作提几点希望:


  首先,要注重纪录片拍摄制作的创新性。用纪录片的方式表现中国司法文化,在国内尚属首次。要创新展现形式,充分运用纪录片独特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司法制度、司法理念的发展历程;要创新叙事体例,反映中国司法文化的核心内容,全景展现中国司法文化的宏大气象。


  其次,要把好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质量关。作为重大历史题材项目,我们要对作品负责、对历史负责,要体现纪录片的权威性。纪录片脚本的完成只是为拍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要真正打造精品纪录片还需要制定周密计划,克服各种困难,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上精益求精、狠下工夫。


  再次,要把好受访专家权威关。一部上乘的纪录片必须选择顶级受访专家,我们要精挑细选、严格把关,精心选择在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作为纪录片的访谈嘉宾,确保纪录片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最后,要把好辅助工程的创新效果关。特效制作和原创音乐等是纪录片必不可少的辅助工程。辅助工程的高质量可以更好彰显纪录片的品质。要以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精雕细刻做好辅助工程,确保作品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准。


  还需要强调的是,有拍摄任务的法院要把纪录片的拍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安排专门人员与拍摄团队对接,全力配合、支持拍摄团队的工作。


  同志们,自2015年底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纪录片前期准备工作。我们要再接再厉,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纪录片拍摄工作,力争在明年全国“两会”之前顺利推出一部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力作!


  现在我宣布: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之路》正式开机!


本期责任编辑:赵广开

主编推荐理由: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几部很有分量的大型政论片与纪录片,我认为这些纪录片有助于我们快速的了解与回顾过去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段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大小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这些重大事件,于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需要去了解国家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据悉《执行法官》也在拍摄之中,我想我们可以省去看一些花边新闻的时间,认真的读一些书,等明年时集中补一下这些司法建设知识,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付费课程推荐:

涨薪水当网红跨阶层,靠的都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实中的“谈判官”是怎样炼成的?

她是中国最年轻的CEO,但她曾经也不过只是一个小编辑 | 关于加速成长,她有什么秘密?

毕业两年半,从地摊客到年薪50万副总裁,他如何通过新媒体改变命运?

墨鱼意面?红酒炖羊腱?洛林塔?50块就能搞定四道超高逼格宴客菜!

这样读书,你会上瘾的

决定你两年后颜值和薪资的,就是这一点

这些高校已入列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

今天又被刷屏了,法律人的朋友圈是这样的!不点开不知道...

推荐阅读: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7年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通知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8年推研工作日程安排

张明楷教授讲座、学术论文与资讯整理大合集

永远怀念——2017年逝去的宪法学者

数数历届十大青年法学家哪个学校最多 | 菁英

2018年清华大学博士生招生体检通知

关于清华大学2018年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查的通知(2017年9月招生)

清华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名要求(9月招生)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7年秋季博士后招聘(申请截止日期:2017年9月30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