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2017年度法学教育十大新闻
编者按
全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自2005年开展以来,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领域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17年度法学教育十大新闻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立格联盟”成员高校邀请法学教育领域专家、相关媒体代表作为评委,共同评选而出。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 促进青年成长进步
2017年5月3日上午,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青年工作者、法治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法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公布
北大人大清华法大武大中南大6校上榜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而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42所高校,又分为A类和B类。其中,A类36所,B类6所。
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法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共有6所,分别是位于北京、武汉两地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6所高校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所都上榜一流大学建设A类36所高校,而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均列入一流学科建设95所高校名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法学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校仅有的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的学科。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法学学科人大法大获评A+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法学学科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被评为A+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获评A级。
《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发布
2017年7月18日由山东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八届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以“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为主题,发布了《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表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是《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发布,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标尺。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提出,要通过做好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强化法学学科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强化法学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德法兼修、明法笃行来提升法学教育水平和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据了解,在本次的理事会会议上各成员高校一致同意吸纳山东政法学院作为联盟的正式成员单位。至此,“立格联盟”成员单位增至8所高校,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立格联盟”成立于2010年,是全国政法大学交流研讨平台,其名称由英文legal音译而来,寓意“建立规矩、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旨在共享优质法学教育资源、促进法学教育规范发展、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应有力量。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发布
上海市第三次蝉联指数排名第一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2月25日在京发布2016年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司法文明平均得分为68.2分,比2015年上升3.7分。上海市以70.5分第三次蝉联中国司法文明指数第一名。
根据报告,2016年,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的司法文明得分在平均分以上,排名前十的省区市分别为:上海、宁夏、新疆、河北、天津、北京、云南、辽宁、广东和江苏。
司法文明指数课题组首席专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介绍,在2016年中国司法文明指数的10个一级指标中,“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力”得到72.8的最高分,说明近年来司法机关大力推行的阳光司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司法腐败遏制”一项在10个一级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一,反映出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与现实仍有差距,遏制司法腐败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另外,“司法文化”一项的得分在10个一级指标中位列倒数第三,其中“公众接受司法裁判的意识及程度”和“公众接受现代刑罚理念”两个二级指数得分垫底。张保生指出,调查中仅有五成民众有意愿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还有超过六成的民众支持在公共场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等,这说明全社会现代司法理念的普及度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司法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张文显表示,司法文明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指示器,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司法理念、司法制度和司法文化水平。中国司法文明指数以科学的量化体系客观反映了各地法治建设进程,对当前深入推进的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文明指数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一项重要课题。该中心由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主,联合了38个国内协同单位和16个国外协同机构共同参与,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首批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6)》发布
2017年3月25日,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共同组织编纂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6)》发布会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法院等机关以及学界代表近100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项目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于2013年联合发起,旨在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新阶段的中心任务,聚焦法治实施,记录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为法治中国实践提供系统的“年度体检”,为法治实施的推进出谋划策。《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6)》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担纲主编,由来自内地和港澳20所著名高校、6家实务部门、53位专家联袂创作。全书共分六编:总报告,宏观梳理了年度法治实施总体情况;七大部门法实施报告,分章详述了各部门法实施进展;四部法治实施专题报告,深入探索了年度法治实施重大主题;两部特别行政区法治报告,细致呈现了香港、澳门法治实践动态;两部涉外法治运行报告,拓展分析了影响中国的涉外法治运行;十大典型事件名家评析,权威解读了年度最受关注大案大事。
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
青年法学家名单出炉
2016年7月8日,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该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的重大奖项,自1995年起已经举办了七届,先后有70位青年法学家获此殊荣,是我国青年法学法律界的最高荣誉,对于扶持法学青年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激励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2月17日,经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委员会评选,2017年3月1日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终评委员会(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审议投票,产生出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获得者为:汪海燕、谢鸿飞、李学尧、林维、张翔、何志鹏、梁上上、蒋悟真、董坤、何其生。
第五届亚洲法学院院长论坛举办
2017年2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亚洲法学院院长论坛”在新加坡举办。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日本等亚太地区的近70位法学院院长、教授参加了此次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十余所法学院校的20余位院(校)长、教授组成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代表团出席了此次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副院长时延安教授参加会议并发表演讲,法学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办公室外事项目协调人徐飞参加会议并参与会议的组织工作。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亚洲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合作”,与会嘉宾围绕6个议题展开讨论。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倡导发起的“亚洲法学院院长论坛”(简称ALSDF)旨在为亚洲法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分享法学教育成果、推动法学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使之成为亚太地区积极推动法学教育合作和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机制。自2001年至今,该论坛先后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海南(海南大学法学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首尔(高丽大学法学院)举办4届,取得了重要成果。面对全球化,亚洲法学院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多样性与相互合作是一个重要课题。希望在本届论坛上,与会代表充分交流各个法学院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和遇到的挑战,为推动亚洲法学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努力。
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京举办
2017年11月30日,以“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方略和实践”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出席论坛并讲话,强调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开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学会工作新局面。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作总结讲话。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作《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
中国法学家论坛是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最高学术论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和密切关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讨,成为汇聚法学法律界睿智思想、前沿理论、权威观点的重要阵地,成为推进法治建设实践、服务领导机关决策的重要渠道,成为引领法学研究方向、推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法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服务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重要载体,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法学法律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
2017年9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宣布成立。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兼任首任院长。张吉豫任执行院长,王莹、丁晓任副院长,3位学者都不满40周岁。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将集中、深入、系统地开展前沿科技与法律的交叉研究、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跨领域交流和国际合作,打造为新科技与法律紧密结合、交叉融通的研究平台,未来法学领军人才的孵化平台,适应未来法治建设需要的高端人才培养平台,面向世界法学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
内容来源:法制日报
内容编辑: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