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预通知

学术之路 2021-09-16

来源:法学学术前沿

第六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预通知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8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含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已在征求意见中,根据国家立法计划,民法典各分编将于2020年最终审议并出台。《民法典》作为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将保障规范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义务,意义深远。

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已成功举办,初步搭建、形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跨界共同研讨交流的平台和良好氛围,对婚姻家事审判实务中问题的研究及解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婚姻家事法领域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交流,特继续举办本次论坛法律职业共同体各界嘉宾将从实务角度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立法完善以及家事审判改革及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建言献策,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也是论坛的永恒主题。

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承办,上海埃孚欧律师事务所、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协办。

立法的完善,需要立法技术,也需要识别现实的司法难题。鉴于您的专业造诣,诚邀您参会,欢迎从司法难题的立法建议视角申报论文,为论坛增彩。




一、主要议题:

1、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完善;

2、民法典继承编的完善;

3、家事审判方式及工作机制改革经验交流。


二、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9年4月20日(周六)一天。

地点:北京(具体地点将在正式通知中确认)。

会议规模:300人。

4月19日(周五)晚上,将举办家事法实务讲坛(沙龙),邀请相关专家就民法典分编之婚姻家庭编及继承编的编纂完善、司法审判及理论研究动态作专题报告或就各地法院家事审判改革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4月21日(周日)上午,由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的家事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论坛将在同一会址举办(通知另发,参会请咨询本论坛会务负责人)。

4月20日(周六)晚上,第二届律师婚姻家事法行业发展论坛(通知另发)。


三、参会报名程序:

请拟参会嘉宾于2019年1月31日之前提交报名回执。

论坛指定电子邮箱:jiashifaluntan@vip.163.com,邮件主题务必注明“姓名+单位+第六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报名回执”。

报名回执原则上应由参会本人邮箱发送、不宜代报,以便于会务人员检索统计。 

论坛欢迎各地家事审判方式及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派员参会交流,一家法院原则不超过两人,以文与会代表不受限制,多人参会单位应指定一位会务对接人。


四、论文撰写及典型案例征集:

参会嘉宾原则上应以文与会。如合作撰文,原则上仅邀请第一作者参会。

请嘉宾紧密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自行确定论题。嘉宾近一年内已发表的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立法完善以及家事审判实务类探讨文章也可向会议提交(须注明发表载体及具体刊期)。

论坛结束后,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将对征文中未发表过的高水平论文进行筛选、结集出版。

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论文格式后附,禁用尾注),正文不超过八千字为宜;文尾请附作者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职称、电子邮箱、手机号、微信号等联系方式。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3月24日24:00,过期不再收取,论文请通过电子邮件以附件形式提交,文件名统一格式:“姓名:论文题目”,指定邮箱:jiashifaluntan@vip.163.com,邮件主题务必注明“姓名: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征文”。


五、论坛报名确认程序:

论坛正式通知将于2019年3月中下旬发布。

由于会场容纳人数有限,会务组将对论坛报名及征文进行初审,2018年331日前,对入选论文作者发送会议正式通知、确认参会资格,会场对号入座,未收到正式通知者谢绝直接与会。


六、论坛不收取会务费,会议当天午餐及晚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自理。


七、论坛会务接洽:

论坛会务邮箱:jiashifaluntan@vip.163.com

会务统筹负责人:杨晓林,手机(微信号):13366156089。

论文集编辑:邓雯芬,手机:18612522122,13167578960,微信号:     13167578960。陈贝贝,手机(微信号):18817836410。

媒体接待:段凤丽,手机:13552693593,微信号:D13552693593。

外地嘉宾接待:李凯文,手机(微信号):13240475703


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8年11月15日


附1:第六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参会回执

注:微信已成为现时普通社交联系工具,报名回执中增设微信号选项,仅用于会务组方便与嘉宾沟通会务事宜使用,不会对外公开;

届时论坛将开通临时会议微信群,方便嘉宾互动交流、即时分享会议资料及会议照片,会务人员会提前征求嘉宾本人意愿,不作统一入群硬性要求。


附2:第六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论文格式规范(暂行)

一、文章题目

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居中(小二号黑体),如有副标题,副标题字号为小四宋体。

二、作者署名

论文题目下为作者署名(小三号楷体),文章标题下的作者姓名后用“*”符号,在首页用脚注注明作者基本情况,其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工作单位、研究(业务)方向。

例如:作者简介:XXX(1968—),男,XX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

三、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正文前有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五号宋体)。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的观点,并且能够独立成文。格式:[内容摘要]、[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

四、正文

文章正文采宋体五号,段落间距:段前0,段后0。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最小值0。

五、正文的标题层次及格式

正文标题采一、(一)、1.、(1)的序号设置层次,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层次标题不单占行;文章层次较少时,略去(一)的层级;段内分项的,用①、②、③、④……表示。具体为:

“一 ××××

1.××××

(1)××××。××××××。

(2)××××。①×××××××××;                                   ②×××××××××;③××××。    ”

字号:一级标题(宋体小四 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其他下级标题字号与字体同正文(宋体五号)。

六、注释、参考文献及图表格式

1.文章注释采用当页末加注方式,当页单独排序。引文注释应为:

(1)著作类:[国籍]著者:《书名》,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2)杂志类:作者:《论文名》,《期刊名》××××年第×期。

(3)报纸类:作者:《文章名》,××××年×月×日《报纸名》。

(4)英文注释中杂志名与书名用斜体。文章名用引号。

(5)重复出现的注释,在同页的,相连的,后注释标“同上”即可;不相连的,标“同上+上个注释序号”;在相邻页的,保留作者名、书名、文章名即可,但不同章的不能略。

2.参考文献置于书稿正文末尾、后记前;体例与引文体例注释同。

3.图表应编号,如“图1”、“表1”,图题排在图稿下方,表题排在表格上方,图应与行文叙述照应,即在行文中要先出现抬注(见图1、表1)字样后,才能接着出现图表。

七、其他要求

数字10以上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中国古代典籍、年号中的数字,保留汉字习惯;10以下的一般用汉字;法条的条款项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之间连接一律用波浪线;超过3位数的数字间一律不加逗号分隔,如10000;20世纪以前年代可用1990年代、1980年代表示,也可沿用20世纪90年代、20世纪80年代,但无论用何种式表示,必须做到全文统一。

文章应尽量避免口语化、报刊语言,如“解放前、解放后”、“建国后”,应准确地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1949年以前”;“文革”一律表述为“文化大革命”。也应避免出现“今年”,“最近”等模糊时间。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人才引进启事:安家费税后40万起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资助人员名单公示(含名单)

第七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揭晓

河南省第五届“卓越杯”法治辩论赛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

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长江学者”讲座第一讲 |“面向司法改革的中国刑法”

河南大学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举行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签约揭牌仪式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

聚焦“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保障自贸区发展第三届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11月20日)

最后益条 |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心梗,第一时间拨打120可救命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发布

第三届中法民法典研讨会议程(草案)

中韩生态环境法治与法学教育研讨会(2018) 预通知

《民法典·合同编》暨建设工程领域表见代理问题 研讨会公告

首届企业刑事合规论坛暨企业刑事合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讨会议程

数字经济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暨网络与信息法学青年沙龙第2期成功举办

《法律和政治科学》约稿函

家事裁判文书说理有奖征文

《法律与金融》第六辑征稿启事,诚邀您投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