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本谦教授应邀作“罪刑相适应的尺度和算法”主题讲座
来源:南京大学法学院
2020年10月29日下午4时,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桑本谦老师应邀莅临南京大学法学院,以“罪刑相适应的尺度和算法”为题,在1205报告厅为法学院的师生带来疫情以来第一次线下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艾佳慧副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还有周安平教授、张淼副教授。本次讲座引起了我院众多师生的注目,在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桑本谦老师以神经科学解释了人们脑海中犯罪与惩罚之间的对应关系,之所以在很多案件中我们会本能地感觉到刑罚判轻了或判重了,其实是我们脑海中下意识综合衡量的结果。这种综合衡量是一种内在于我们大脑中的算法。在刑法初现的年代,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蕴含了同态复仇的思想,用函数来表达就是:y=x,y代表惩罚,x代表罪行,这一函数最简单、透明,非常适合文盲社会,威慑效果最好。而面对过于复杂的逻辑,罪犯就很难对刑法体系做出反映。
接下来桑老师回顾了刑法史上贝卡利亚的“阶梯理论”和边沁的“边际维持”,它们共同表达了刑罚的目标效果之一是鼓励罪犯以较轻的犯罪代替较重的犯罪、以不犯罪替代犯罪,所以加重罪刑要加重惩罚,否则就会促使犯罪犯更重的罪。在上个世纪,贝克尔建立了复杂的函数以研究给定假设条件下刑罚的最大威慑。然而,贝克尔的算法太复杂,这样的算法让犯罪无法作出反馈。
基于对贝克尔算法的反思,桑老师建构了自己的罪责评价指数:Lp=Fc×Pc×Lc÷Pp, Fc代表一段时间内犯罪的频率,即未来继续犯罪的可能性。Pc代表犯罪成功率。Lc代表犯罪造成的社会损失。Pp代表此案件破获律。这一公式背后是对刑法的底层逻辑的解释,揭示出我们脑海中隐藏的算法,把不可观察的尺度可视化的努力。依据此公式,我们将对罪行相适应作出一种更精准、理性的判断。
桑老师演讲结束后,周安平老师、张淼老师就其所提出的观点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桑老师一一作答。随后,在艾佳慧老师的主持下进入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发言,气氛活跃,桑老师以他一贯的睿智和博学对同学们涉及各专业的问题悉心解答。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讲座结束后,各位老师合影留念,为本场讲座留下圆满的回忆。(撰稿人:刘禹甸)
感谢扫码帮助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