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工作方案

学术之路 2022-10-0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成绩公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考材料审核成绩单(不含硕博连读、直博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材料审核成绩及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纸质版申请材料接收名单公示,344人
杜焕芳教授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招收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拟招收博士生的导师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拟给予退学处理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综合考核时间提前!
李忠夏教授加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拟录取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硕博直通94人,直博生185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含涉外律师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复试0分案将于10月13日开庭审理!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部申请考核!1100人!

统筹考虑北京市和中国人民大学疫情防控要求,为保障广大考生和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疫情期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平稳有序。现按照安全、科学、公平、规范的原则,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并根据教育部、北京市、学校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决把广大考生和学校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科学防控;同时,加强疫情期间对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科学部署,保证人才选拔质量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原则

确保安全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保障考生和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确保科学性,严格考核标准,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确保招生质量。

确保公平性,严格组织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

确保规范性,严格过程管理,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确保工作平稳顺利。

三、报考资格

报名参加面向港澳台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考生所持身份证件须符合以下条件:

1.港澳地区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二)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三)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四)两名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业人士书面推荐书。

四、报名

1、报考我院的考生须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https://pgs.ruc.edu.cn/info/1047/2931.htm)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现场)确认、缴费、准考证下载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2月10日至25日。

2、报考我院的考生须于2022年3月11日14:00-3月15日17:00在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网址:http://tuimian.law.ruc.edu.cn/),注册并在“法学博士——2022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项目”中填报相关信息,按要求完成在线报名和申请材料提交(含电子版和纸质版申请材料,具体方式详见第五项第(一)条“报名材料要求”及“材料提交方式”)。

以上两项报名均须填报和提交,且报名信息须保持一致。两项报名信息不一致的,考生本人承担不利后果。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不一致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现场)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招生考核形式

鉴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2022年法学院港澳台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申请、综合考核环节均采用远程线上方式开展。

(一)报名材料要求

考生须按照我院要求提交如下申请材料,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考生提交的材料均应真实可靠,如系伪造,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录取资格。

纸质版:请按照要求签字盖章,并按照以下顺序整理材料成册。不论申请成功与否,纸质版申请材料不再退还,如有需要请自行复印留存。

电子版:请按照如下顺序将材料合并成一个pdf文件。

1.“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生成的“2022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考生须手写签字)原件及扫描件。

2.个人陈述(包括本人的学术背景、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储备、相关研究经历及成果、攻读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纸质版及电子版。

3.承诺书(本人签字,模板见附件1)原件及扫描件。承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准确。

4.两名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业人士书面推荐书。(模板见附件2)。

5.申请人身份证明:

(1)港澳地区考生须提交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复印件及扫描件。

(2)台湾地区考生持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复印件及扫描件。

6.申请人学籍或学历与学位证明:

(1)应届考生须提交学生证封面、个人信息页与所有注册页复印件和扫描件;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和扫描件;预计毕业证明或在学证明原件和扫描件。毕业后按照我院要求另行补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持国(境)外教育机构学历者)进行核验。???

(2)往届考生须提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或同等学历文凭扫描件和复印件(持内地(祖国大陆)教育机构学历者,提供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上应加盖学校公章);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和扫描件。持国(境)外教育机构学历者,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原件及扫描件。

7.申请人成绩单及排名证明: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排名(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原件及扫描件。

8.国家英语六级成绩单或其他水平外语水平(包括托福(TOEFL)/雅思(IELTS)/GRE考试/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考试(TEM)等)成绩单或证书复印件及扫描件;

9.体格检查报告(包括一般性体检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内科、外科、胸片等)原件及扫描件。

10.硕士在校期间获奖证书复印件(校级及以上等级且不超过三项)复印件和扫描件。

11.申请人科研学术水平材料: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生须提交论文初稿,其中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拟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相关科研成果、未来发展构想等,考生亲笔签名,字数不少于1万字);科研发文、科研项目等其他能够证明考生科研能力的材料。

(二)材料提交方式

考试须按照如下方式和时间提交申请材料,未按要求提交者视为放弃报名。

1.纸质版:请使用顺丰快递(仅接受此一种快递),信封右上角注明考生类别(博士港澳台),于2022年3月15日下午17:00前(以邮寄时间为准)按考生类别邮寄至以下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17办公室,博士教务老师(收),010-82509231;

2.电子版:考生须于2022年3月11日14:00-3月15日17:00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系统(网址:http://tuimian.law.ruc.edu.cn/),“法学博士——2022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项目”中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电子版申请材料要求清晰、完整和真实,按“报名材料要求”的顺序将所有材料合并成一个pdf文件,以“姓名-报考专业”命名后上传至系统。

(三)材料审核

法学院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核。材料审核满分100分,材料审核成绩及达标要求在我院官网上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材料审核达标的考生方可进入综合考试考核阶段。

(四)综合考核环节

综合考核环节分为笔试考核和面试考核,以远程线上形式进行。

1.笔试考核

笔试考核科目为专业综合笔试(满分100分),笔试时长60分钟,考核模式为在线闭卷考试。

博士生专业综合考试侧重考核考生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或前沿问题等。

2.面试考核

面试考核科目为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外语听力与口语面试(满分50分)。

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侧重考核考生所报考专业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以及其它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

3.博士生跨学科及同等学历加试

跨学科及同等学历报考博士的考生须加试两门专业课(法学理论、宪法学)。专业课加试科目的考核在同一面试单元进行,各占50分,单科均达到30分及以上为合格。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

(五)总成绩计算

材料审核环节达标考生,进入综合考核环节,其总成绩计算方式如下:

总成绩(满分300)=专业综合笔试成绩+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外语听力与口语成绩

(六)确定录取

对综合考核成绩合格者(即专业综合笔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及以上、外语听力与口语面试成绩30分及以上),根据报考专业及导师,按照总成绩依序排列。我院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志愿与导师意愿,择优录取。原则上,每位导师限招1人。确定拟录取名单后报法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提交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

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或取消录取资格:

1.未参加考核或者考核成绩不达标。

2.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替考、或政治思想道德状况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3.体检不合格经复查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

4.未经拟录取名单公示。

5.提供虚假信息。

6. 学术不端者,一经发现不予录取。

7. 入学报到时,应届毕业生如不能提交毕业证书原件,或在境外接受高等教育但不能提交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书的,取消录取资格。

(七)时间安排

材料审核成绩及达标要求预计于3月下旬在我院网站公布。综合考核预计于4月中上旬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其它

1.请考生密切关注人大研招网与我院官网相关信息。

2.本办法未尽事宜,参照内地(祖国大陆)当年招收研究生的相关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执行,由法学院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要求确定。

七、联系方式

法学院法学博士咨询电话:86-10-82509231,咨询邮箱:fxybszs@163.com。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86-10-62513113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址:http://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办公室:86-10-62515293,82509639

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办公室网址:http://io.ruc.edu.cn/

附件1:承诺书.doc

附件2:专家推荐书模板.doc

法学院

2022年2月14日

教育部:学校坚持定期全员或按一定比例开展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制度!
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147所高校入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增补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奖项名额,快来投稿!
2022年度辽宁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教育部公布足球改革重磅名单!
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人民日报:坚决支持丰县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这样“破五唯”,坚决摒弃数论文、数帽子的做法!

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的重要性及窍门

内地与香港司法法律规则衔接高峰论坛将于今天举行

第二十二届中国财税法学前沿问题高端论坛“网络直播课税的法律与政策问题”

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访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于庆生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2期要目

她17岁当书记员、26岁律师、30岁县法院、31岁省法院,41岁被查!

教育部:“双一流”不是定身份、派“帽子”!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教育部:这些一流学科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教育部:“双一流”认定不与各种大学学科排名、论文指标等挂钩
张玉环出狱一年半后登记结婚:曾蒙冤入狱近27年
广茂铁路的历史沿革
四等站火车站大沙站简介
广茂铁路沿线车站,你到过几个?
百年铁路广三铁路简介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清华、北大、人大、法大、武大、中南大的法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被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瞿振元:稳中求进,锐意创新,深入推动“双一流”高质量建设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北方民族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简介

三部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考研交流群

严禁任何形式的广告及拼单

严禁占用浪费群友的宝贵时间

特别提示:一次违反群规,立即剔除全部群组,永远也进不来了!

以下群组非学校官方交流群

北京大学法学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学科

武汉大学法学学科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清华大学法学学科

上海政法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学科

山东大学法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郑州大学法学院

海南大学法学院


再次提示,其他院校及非法学、调剂

2022年法学考研交流群
2022年非法学考研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