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2所高校,教育部点名表扬!
全国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从未缺席。十年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全情投入、积极作为,形成了具有教育特色的帮扶之路,也充分体现了高校作为和担当。
7月26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2所高校为乡村振兴与农业技术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获教育部重点表扬!
十年!直属高校定点帮扶成效
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十年工作成效。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教育部2012年组织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定点扶贫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1所直属高校参与滇西专项扶贫任务。2019年,为进一步强化帮扶力量,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又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
八年脱贫攻坚战,两年乡村振兴路,75所直属高校全面投入,攻坚克难,接续前行。2016年以来,共有32个直属高校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和脱贫攻坚先进表彰。
十年来,各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帮助引进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
刘昌亚司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详细介绍了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工作。直属高校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102个创新试验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效。
清华大学在全国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劳动育人理念,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推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累计派出4000余人前往全国800多个村落开展调研。
北京大学牵头推出“乡村振兴千万带头人培养计划”,以教育部帮扶联盟为平台,开展覆盖全国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工作。首期报名学员1826人,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116个市州,209个区县旗,成为当前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云南省南华县开展“生猪绿色养殖”项目,通过生猪养殖污水处理,有效消除2万头生猪养殖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并对废水废物实现综合利用,为生猪的绿色养殖及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实现了养殖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打造“法治文化示范村”,签订了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和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示范旗合作协议,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助力当地构建“以法为纲,崇法善治”的法治帮扶新模式,受益人群达231户947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立“校村联建型”党组织,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作用,跨越村庄行政设置,以湖北省通城县红石村党支部为纽带,联合邻村井堂村党支部,致力于整合各村资源,打造“一村一品”样板,与276个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其中脱贫户86户,成立了4个合作社,学校每年集中采购合作社农产品2500余份,探索出了“种养+收购+直销”的新发展模式。
华中农业大学在湖北实施“科技与人才支撑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切实增强“三全育人”实效。2年多来,3位院士、600余名专家教授、3000余名大学生深入湖北全部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400余次、走访调研地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300余家,举办各类培训讲座近200场、培训人员8000余人。一大批专家教授尤其是年轻教师走出实验室,把科学研究做进田间车间,在生产实践中凝练和解决技术瓶颈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在贵州省塔山村实施“数字塔山”工程,将智慧养殖管理模式用在肉牛和蛋鸡养殖上,建成可存栏200头智慧牛场和十万羽智慧鸡场一个,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实现养殖标准化、可视化;开发智慧杂稻制种物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2000余亩水稻品种选育、生产和销售的信息化管理。推进2024年建成全县首个农业产值亿元村。
七大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以“七大行动”介绍《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情况。
科学研究支撑行动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在农业农村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6项。在前沿科学技术方面,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实现了生物农药品种在微生物底盘中的高效合成,从根本上解决农药原材料来源受限及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自主开发的基因编辑器CAS12ij,为我国种业振兴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组建了农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团队,超前部署“细胞培养肉”前沿研究,2019年11月用动物干细胞生产研发出中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助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发展与乡村振兴科技供给。
技术创新攻关行动
高校着力解决掣肘农业农村领域技术瓶颈问题。五年间,高校围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围绕关键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应用,针对破解我国农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在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领域科技支撑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例如,浙江大学喻景权院士团队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与系统实施方式上引领技术革新,已在全国快速应用推广;同济大学采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循环农业模式,建设阜南县有机废弃物消化生产生物天然气基地,总投资10.44亿元,作为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样本向全国推介。
成果推广转化行动
各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超过500个,打通转移转化通道,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过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极大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例如,在主粮方面,吉林大学的抗盐碱水稻“吉大6号”“吉大7号”“吉大158号”推广面积800余万亩,增产4亿公斤,为农民创收12亿元。
在经济作物方面,华中农业大学在长江流域湖北油菜主产区推广优质油菜累计1.5亿亩,在西北、东北地区推广麦后复种饲料油菜150万亩,仅饲料一项,为农民增收4.5亿元;东北农业大学东农系列大豆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000万亩,占黑龙江省大豆面积的1/10,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为农民新增效益3亿元。
在蔬菜方面,厦门大学新型胡萝卜试种成功,亩产1.3万余斤,每亩可增收4000余元,且种植成本大幅降低,每亩仅需800元,比进口种子价格降低73%。
在家畜方面,广西大学科研团队指导全区453家牛羊规模企业通过生态养殖认证,指导和帮扶全区54个贫困县开展牛品种改良工作,品种改良母牛69.69万头,产杂交牛48.82万头,为群众增收19.53亿元。
人才培养提质行动
各高校创新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涉农高质量人才;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开展调研交流、社会服务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请过来与送过去”等多种方式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据不完全统计,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165万余人次。
例如,清华大学围绕乡村设计、产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开展讲座近30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50余人进行分享;通过农业骨干技能培训覆盖5000多人次,通过乡村振兴云讲堂覆盖乡村干部和村民2万余人次。
能力建设提升行动
五年间,各高校共建成服务乡村振兴相关领域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00余个,服务乡村振兴条件能力大幅提升;成立近800个教授工作站、乡村振兴基地、科技服务点等乡村振兴对接点,深度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
如北京大学塞罕坝观测站立足科学前沿,通过多学科长期综合研究,以三北防护林建设中面临的“林水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为主线,形成了人工林生态效益评估、全球变化控制实验、不同造林模式的适应性监测的研究体系,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方面,近200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政策研究机构,开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总结乡村振兴模式,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脱贫攻坚助力行动
在脱贫攻坚战中,高校围绕精准脱贫总目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专业、人才、技术、培训优势,联合相关中央直属单位,探索组团式帮扶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当地实际,探索多种富有成效的脱贫模式与机制。
如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通过“小云助贫中心”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贫困综合治理模式;张福锁教授创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对接、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融合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新模式。还有如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复旦大学“光伏农业+科技教育”融合扶贫模式等。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农业大学 “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始终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致力于太行山综合治理与经济林产业化开发。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
李保国(前左)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2016年1月27日摄)
图源:新华社
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2016年4月他突发疾病去世。李保国,35年如一日践行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国际合作提升行动
广大高校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涉农重大问题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强化农业科技交流,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建立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产业创新院、“一带一路”绿色科技扶贫创新联盟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00余个。
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18个国家的95个科教单位成立“丝绸之路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立了8个农业示范园,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方案,为中国乡村振兴引才引智。
此外,在健康帮扶方面,复旦大学在云南为2.5万余名乡村儿童开展免费先心病筛查及手术,四川大学在藏区开展包虫病义诊3.4万余人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比较明显的成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王云霏在介绍云南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时,还提到上海交通大学在大理成立了云南(大理)研究院,长期参与洱海的保护和治理,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科技创新可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供给、有力人才保障,从而促进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将通过开展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引导各高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在高效育种、智慧生产、现代化加工等农业前沿领域加快部署,加快关键技术研究与转化,帮助深挖农业农村多元功能和价值。还将不断总结并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强化高校智库功能,辐射带动更多高校和师生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中国模式和路径,有效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刚刚!县法院原院长、检察院原检察长同时被公诉,近期该县多名法检人员被查!
天津市人民法院公开招录聘用制书记员、天津市检察系统公开招录聘用制书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