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于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艺术观潮 2020-10-20



『纵观艺术之态  尽享艺术之美』


Throughout the State of Art  

Enjoy the Charm of Art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35m75r4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视觉形象短片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

90th Anniversary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1928-2018




2018年3月25日,伴随着明媚的春光,上午10:00,由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名家大腕云集的“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与昨日下午举行的《国美之路大典》首发式一起揭开了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北京系列活动的序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孙家正;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原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葛慧君;浙江省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司司长孙若风;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梁永琳;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等。


现场嘉宾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先后致开幕词。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词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词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致词


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致词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领导和嘉宾在中国美术学院相关领导的陪同下一起走进展厅,认真聆听和欣赏现场展况。最后,中国美术学院全体代表及工作人员一齐聚集于中国美术馆门前进行合影留念,留下了珍贵的瞬间和宝贵的记忆。


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和拓荒者,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1928年,时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揭开了我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伟大篇章。90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锐意进取,担负起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的责任。今年,中国美术学院迎来建校90周年。这“一典一展”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的学术脉络和文化坐标,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美术学院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前言


国美学术的世纪之门

文 / 许江


90 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初建,名曰“国立艺术院”。翌年更名为杭州国立艺专。举中西融合之新学,兴社会大众之美育,艺专十年跬成湖山人文胜地。1937年艺专西迁,与北平艺专会师湖南沅陵,于 1938 年并为一校。1946 年,国立艺专永久校址迁设杭州。烽火艺程,五易校长,七迁其址,数度远徙,于战火硝烟中坚守漂泊课堂,于国家危亡中存持天地文心。如是艰苦卓绝、使命卓绝,无愧为“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

新中国成立,艺专沐新风而展新颜,先更名独立建制的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复跨湖迁址更名浙江美术学院。在革命的现实主义旗帜下,坚守着中国美术教育的前沿阵地。新时期,学院更以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胆略,酝酿美术教育的开放性结构,催生自我觉醒、自我组织的先锋力量,铸炼改革实验的理想现场。新世纪伊始,学院树立“大底盘、高层次”的发展思路,率先迈出当代视觉文化自主性建设的步伐,赢得学院规模与学科结构的历史性拓展,以特色鲜明、立意高远的“国美之路”,为中国美术教育煅造风神,谋划新篇。如是视野迅疾、改革迅疾,无愧为“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

近年来,学院高扬“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理想,承绵绵学脉以励志,主芃芃宣言而弘毅,集一代精英之热血,以六大“国美模式”力创新高:以大学望境为旨归的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模式,建立独树一帜的山水育人校园;以东方学为核心的视觉文化特色学科群建构模式,坚守东方艺术根源思想与高峰意识,建构时代沃土中重新生发的主体精神,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之路;以“人民中心”为旗帜的艺术创作、服务社会的推进模式,铸炼艺术创作的国家队和引领浙江的“智造”力量;以“四通要求”为标志的教学与育人模式,突出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培育会通履远的有为之才;以“哲匠精神”为灵魂的师风学风培养模式,引领兼容闳阔、艺理会通、湖山诗性的哲匠名师塑造。十数年来,学院完成新建象山校园的历史性拓展,布局良渚校区建设,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院建设代表了中国视觉文化学科的建设高度,充分展现全球性艺术学院的发展理想。如是理想闳阔、精神闳阔,无愧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

90年的实践,四万五千师生的追求,缀成三面猎猎飘扬的旗帜 —— 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将句首拈出,正是大展的标题,也即大展的主题“中国·美术·学院”。我们在学院教学实践中,撷取 15 个案例,以这些案例来呈现这三面旗帜的内涵,展示先锋、现场和宣言的力量。这 15 案中,有献给建院、西迁、共和国、改革开放几代先贤名师的《国美春秋》四联大型历史油画,也有《烽火艺程》大型纪念浮雕;有展示我院绘画、书法创作的《天地绘心《千年版书》《含弘写心》,也有再现教学最新现场的《我织我在》《本土营造》《天工开物》;有多年坚守社会美育的《乡土学院》,也有铸炼新媒体本土关怀的《溪山行旅》《人文影画》《心印宇宙》,还有体现现代设计教育实况的《汉字无疆》《东方丝竹》。纵一叶而知全竹,窥现场以展新貌。这个大型展览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教育场域,让观者以历险的方式行进在教学与创作的生发之地,共享今日艺术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浩然之气,共享国美之路传承不息的使命担当和东方理想。

衷心感谢中国美术馆给予的支持和指导,没有以吴为山馆长为首的专业支撑和扶助,此展断难实现。我院第七任院长刘开渠先生既是我院建院先驱,又是中国美术馆的奠基者,他的情怀和精神浸润着一院一馆的开拓与合作。山高水远,此情绵长。

在开幕大厅中,立着一个门框。这个门框依1928年建校时的校方信笺制成。它的两边镌刻着“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建院宗旨。这一宗旨成为学院师生心入心出的世纪学术之门。《国美之路》大典洋洋洒洒39册,积十年之功,聚百余教师合力编辑而成,这部 1500 万字的巨著,正是对这座学术之门的历史性梳理。“中国·美术·学院”大展则是这座学术之门的活生生的当代展示。4 月 8 日,国美 90 周年校庆,当是全院四万五千校友共享这学术之门的哺育,共履这学术之门的邀约,共展这学术之门的精神的共同心愿。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

90th Anniversary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1928-2018


从1928年的国立艺术院到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九十载光阴伴行着一所学院的航行与转向。九十年来,无论是蔡元培先生主张的“以美育代宗教”,林风眠先生呼吁的“为艺术战”、“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还是滕固先生倡导的“博约弘毅”,潘天寿先生以中西艺术“两峰挺立”的眼界对中国优秀传统正脉的接续;又或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涌现的先锋骑手与观念,二十一世纪初学院提出的“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主张,中国美术学院始终以其不懈的探索与坚守领航着中国艺术的先锋之路,并作为一个持续孕育和推动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核心现场,在不断更迭的时代与世代之中,彰显着一所学院忠于艺术教育的实验精神和时代宣言。


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将着眼于“中国 ”、“ 美术” 、“学院”三个关键词。它们将立身于当下,在对过往历史和文明的溯洄之中,向未来的艺术与教育发问。“中国”一词意图探寻中国文化的自我价值与当代呈现;“美术”旨在追索于当今世界情境和艺术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观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学院”则致力追问,二十一世纪的学院教育其核心职责与使命为何? 



此次大展将剖面国美当下教学的数个切片,汇聚历史巨擘、烽火艺程、天地绘心、溪山行旅、心印宇宙、含弘写心、汉字无疆、艺术家书、乡土学院、无墙学院、天工开物、本土营造、我织我在、东方丝竹、人文影画十五个核心创作型教学案例。以每一个鲜活教学案例中的接续、超越和未竟作为切入的视点,中国美术学院一次次回访于历史发生与发声的诸个契机与缘起,并兼纳着贯通与新生的元气,返身面向今天世界的挑战与机遇。





1

历史巨擘



四个关键节候,展开四段崭新征程,串联起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的筚路蓝缕。四张巨幅油画,描摹四组夺目群像,凝结了从1928年建校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代民族艺术教育者的不朽精魂。

“历史巨擘”汇聚3米高、9米长的《国美春秋》四联巨幅油画,刻画了中国美术学院最为重要的四个历史节点。随着四个不朽时刻的再现,缓缓铺开的不仅是国美九十载艰辛拓展的历史征途,还有激荡与孕育了每一位学子的历代师者的品格和精神。

第一联《国美春秋——清明》,描绘的是1928年春国立艺术院建校伊始的图景。这是以蔡元培先生、林风眠先生为首的建院一代人的写照,其中也包括最早的学生代表李可染、张眺、艾青等。他们在春雨霏霏的上午,登上奇石巍立的葛岭,俯瞰西湖,映身诗性湖山的天地之间,意气风发,为中国艺术的新时期开辟道路。是时,春阳乍暖,湖山初绿,保俶塔、白堤、苏堤交相辉映,构成一派清明。


《国美春秋——清明》

油画

900cm×300cm

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蔡元培先生是最早确立中国独立艺术教育理想之人,其在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的演说中说道:“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林风眠先生在留学时期便深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并在其后将之实践为一场“艺术运动”。他提出“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办学理念,并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提出只有通过影响全民众的艺术运动,才能真正实现“美育”并发挥“艺术之功效”。建校之初的理念深深滋养了这所西子湖畔的校园,它让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美育改造社会的思想,在不同的时代得到延续与发扬。

第二联《国美春秋——芒种》,是以群像的形式描绘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西迁,国立艺专四十余位师生颠沛流离,辗转到重庆嘉陵江畔的情景。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院辗转于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办学,历时九年,五易校长。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西迁救亡、辗转兴学的一代人,其中既有林风眠、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等八年抗战的历任校长,也有在沅陵、昆明、嘉陵江畔聚合而来的,几乎遍及了彼时中国美术界的各位名师名家。在这样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边,一个聚散离断的桥头上,画作将名师们组构在一起,真切地写照出他们的担当和志向。


《国美春秋——芒种》

油画

900cm×300cm

杨参军、周小松、来源


纵使条件艰险,故园不在,几任校长仍坚守学院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使命,在漂泊中努力办学,维系着一个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艺术殿堂。同时,师生们一边坚持教学,宣传抗战,一边走入田野,参与众多在地考察与调研。这一时期,国立艺专不仅为战火中的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培育了众多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艺术家。

第三联《国美春秋——端阳》,我们可以遥想某个钱塘江畔的初晴时日,新中国怀揣革命理想的艺术领导者们、老国立艺专中西研究的专家们、初出茅庐而今天已成大师巨匠的青年学生的代表们齐聚于此,要从这里踏上深入生活、深耕大地的变革与旅程。


《国美春秋——端阳》

油画

900cm×300cm

封志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又投身于历史的新潮流,在时代责任与艺术追求之间反复琢磨,在三个方向上继续深入探索:其一,是以刘开渠、江丰、莫朴、黎冰鸿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们,他们在延安革命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深入时代生活,感通人民之心,实现了从革命文艺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转换。其二,是以黄宾虹、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画画家们,他们一方面赓续传统命脉,在历史洪流中为民族文化护法传灯;另一方面,又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社会与时代,传统出新,守常达变,开创出中国画史文脉中的一代新风。从中发展出的“浙派人物画”更是确立了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新道统。第三,历经对“新派画”的批判,中国美术学院通过与新时代政治和思想氛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潜在的社会主义现代主义。

第四联《国美春秋——中秋》,描绘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六十周年校庆时刻的图景,是国美人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的激情与梦想、实践与创造。画中那些带领学院走出困境,在传统继承、对外开放、融合创新等方面营造出新时期辉煌的几代教师代表们,在满山红叶的凤凰岭上,登高望远、展颜抒怀。画中“江湖汇观”的景象寓意着学校“湖山精神”与开拓创新精神的融合,一代人正以昂扬的资态面对开放涌潮的新时代。


《国美春秋——中秋》

油画

900cm×300cm

何红舟、任志忠、尹骅



1978年至1983年,学院百废待兴,面对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及拨乱反正的重要使命,学院师生担负起学院重建的繁重任务。通过强调文脉传承、深化教学改革的举措,学院重新建立了教学体系。随着招生、教学、展览、讲座、创刊等多项活动的先后开展,学校再度充满生机,在艺术上百花齐放,仿佛一夜间在一片荒芜上筑起高等美术教育的大厦。此时的中国美术学院以国际化视野和开放的知识作为育人的基础,使一众青年学子跳脱出伤痕美术的限制,进入东西艺术史会通之处,积极开拓艺术实验的前沿阵地,发掘和探索中国社会与思想变革中更为本质而尖锐的问题。




2

烽火艺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杭州艺专师生被迫辞别西湖,转浙东群山,经江西众壑,与南迁的北平艺专师生会师湖南沅陵,于1938年合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又深入西南腹地,先后在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多地办学。1946年,艺专校址迁设杭州。如是前后九载征途,学院十迁其址,五易校长,辗转约六千公里。尽管备尝艰险困苦之味,师生们仍心怀壮志,于硝烟弥漫中葆有理想,坚守美与知识的殿堂;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艺术为武器,稳定人心,感召国人。

 “烽火艺程”主题浮雕所刻画的正是国立艺专师生们谱就的西迁历史图景。高2.55米、总长45米的浮雕共分为六个部分:《沅陵会师》讲述的是国立杭州艺专和国立北平艺专于1938年在湖南沅陵会师的历史性时刻;《漂泊殿堂》展现的是西迁途中国立艺专名师荟萃,茅屋破庙也可成为艺术殿堂的感人画面;《开启东方》表现了以王子云、常书鸿等为代表的一代先师远涉西北大漠,护千年敦煌而铸魂的风采;《艺术救亡》展现的是师生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制作标语、墙绘,甚而怀揣艺术理想到最前线去奉献青春和生命的热血情景;《立史铸魂》记录着国立艺专一代雕塑家以雕塑艺术直面真实社会与人生的历史担当;《边城写生》描绘的则是雷圭元和庞薰琹等带领学生走入田野,深入土寨石林,引乡风民情以洗心,及滕固校长、徐梵澄先生于边城传道授业时难得的安宁岁月。


《沅陵会师》

浮雕

1000cm×255cm

杨奇瑞、刘元捷、赵彦龙、周增强


《漂泊殿堂之名师传道》

浮雕

500cm×255cm

龙翔、钱云可、孟庆祝


《开启东方》

浮雕

800cm×255cm

翟小实


《艺术救亡》

浮雕

800cm×255cm

班陵生、陈涛、付岩、姬广建


《立史铸魂》

浮雕

500cm×255cm

张克端、余晨星、孔丽娜


《边城写生》

浮雕

400cm×255cm

杨奇瑞、张海军、赵彦龙、韩枫


这一时期,国立艺专培养出一批批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艺术家,其中既有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享誉世界的“艺专三剑客”,又有李可染、董希文、王式廓、罗工柳、力群、彦涵、胡一川等一批中国革命文艺的中坚力量,更有王朝闻、卢鸿基等艺理兼通的美学家。他们在历史的断续之交,挽艺术狂澜于既倒,扶教育大厦之将倾,绍先民之伟绪,翼建国之宏规。

 “烽火艺程”不仅是对国立艺专西迁史的复刻,更是对其不忘初心之不朽精神的雕刻。唯有刀石凿撞的力度所营造的纪念碑式的宏大与厚重,才足以匹配这段腹地长征的波澜壮阔。在西迁途中,艺专师生们目睹了民生之疾苦,生灵之涂炭,也领略了河山之壮丽,人民之勇毅。他们脸上镌刻的是中国必胜、中国艺术必将角逐世界艺坛的坚定信念,是对国家、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美育理想。这样自信、刚毅与聪慧的历史群像正如西迁的校训所言“博约弘毅”——“立身行己,贵乎博约;开物成务,期以弘毅”。我们借由西迁之“烽火艺程”追思慕怀,忧患自省,以令后世学子临谒丰碑,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3

天地绘心



中华独特而同源的书艺和画艺,其核心处是以天合天之“象”。心以“象”为中介,来承受天地,把自然造化作为心灵遨游与安顿之所,进而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纵天地有诸多不周,此心必坦诚以对。悠心感念,虽远必返。中国画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这个意义上的“天地绘心”。

“天地绘心”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所营造的书画殿堂,其集结了学院众多教师的最新力作,作品以碑林的形态静穆地坐落于展厅的中央,显示着传统绘画中造化世界的神变幽微,展露着其把握世界本质的独特气韵。


《阳光雨露》

纸本

275cm×123cm

吴山明


《长春永寿》

纸本

334cm×145cm

马其宽


《黄山海》

纸本

332cm×130cm

闵学林


《暖冬》

纸本

248cm×124cm

尉晓榕


《故园心眼》

纸本

240cm×128cm

郑力


《法云朝露》

纸本

233cm×95cm

潘汶汛


天,古人谓之“彼苍苍者”。地,指我们立足的土地,又指我们周遭的社会。如此天地,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既指我们生生不息的立定之所,又指人类扶摇心往的理想之国。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地四方而来,交汇于此心。天地本无心,此心即是华夏民族的文心。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中国绘画远离浮游泛览之务,而多师造化,诣臻神妙,洞开畅神写意的诗化方式。中国绘画有如一只独特的渡筏,它将人们的日常行走,将一代代的人心历程,编织起来,不断地盘桓在天地云水的高处,笔墨翻腾,写意扶摇。

1928年蔡元培先生以“美的心开启民心”为希冀,指示林风眠先生创建国立艺术院。在那样一个西学东渐的时代,传统中国画临对着严峻的挑战。以潘天寿为首的中华艺者,临狂澜而不惧,扶巨壑于将倾,以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的担当,提出“中西文化分峰峙立”的理念,树起中国绘画承传与拓新的旗帜。20世纪40年代末,黄宾虹先生南下,在栖霞岭结庐教习,烟云积墨,沧桑点染,弘扬民学的理想,挥洒黑密沉厚的胸臆,塑造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后的高峰。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画改造的转折中,“浙派人物画”横空出世,开启中国人物画表现时代的历史篇章。20世纪50年代末,潘天寿先生提出人、山、花分科的思想,拟定临摹心追的课程结构,确立了师古人、师造化,进而师心独造的中国绘画教学理念。“文化大革命”后,学院复苏,国门洞开,西方新艺术蜂拥而入,中国画的传承与出新面临着挑战。潘公凯先生提出“两端深入”的策略,揭示了中国绘画传承与拓展的双向命题。 新世纪肇始,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中国画学复兴的理想,将中国画技艺与理论研究提升到画学的层面上,从理论思想、品第风格、方法技艺、传承课徒、材料掇英、诗词题跋、中西比较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溯源玄览,论衡古今,锻造中国画系统研究的高峰。

回望九十年,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之路,正是一条旷日持久、生生不息的“天地绘心”之路。在这条道路上,艺术家们上承历史的天心,下采时代的地力,在民族危机中奋起,于时代风气中自新,以天合天,创出新境。




4

艺术家书



“书”,意指生发、绽开的展现,把言论、思想、情感舒畅地记录在简牍上,重在明白决意。“家书”的初意是与人来往的信件,引申于艺术,则是艺术家于创作时最为真切而初始的意图和表达,一种基于“即兴”的灵活而舒畅的抒发。

 “艺术家书”有如十余位画家的微型画室,他们在面向自我打开的“书”上,依各自不同的绘画经验和表达方式展开着自由绘画的创作。其为画家心之所向的自主表达,亦是把艺术融于日常生活的体悟和记录。

绘画是人类创造出来描绘可视世界的智力和情感的工具,从这方面来说,绘画就是使不可见成为可见,使隐蔽的得以显现。绘画的过程,让我们直观不可见如何成为可见,使得感情、风格等通过绘画的直观过程逐一被看见,藉此人的精神得以一步一步地显现。

绘画是一个直观的过程。画者直面绘画的对象,一笔一划地把它画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与其描绘的世界同在,主体和对象在绘画之中共同长成。当我们在表现对象的时候,感情也在其间随性的流露;当我们在是其所是地让对象显现的时候,自己也因此是其所是地显现而出。这个过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开启着我们对于视觉理解的内涵,成为我们视觉精神中最核心的东西。绘画也是一种将知与行融为一体的实践行动,是一种把手与心化为一体的实践方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了对象也认识了我们自己,并被赋予一种心、眼、手协调一致的能力。

同时,绘画以其静止之态提供了一种单一画面的凝视,其让精神性的观看在合适的视距中聚汇。独对之域、凝神之功、淡远之意、相忘之境相交相合,共同塑造和维系着凝视之视的精神境界。这凝视之视有如一份礼,它消除身体的震惊,消除浅表化的需求,将闲散和消遣的人心唤回。绘画的静止之态与凝视之距,同书籍所承载的深度阅读体验一般,皆由我们的身体尺度来感知和确立,它同我们的精神一道承受着尺度的极限,并在其中构造出人类视觉文化的机制。

这每一本敞开的家书,既是一个作者心性所致的练习与自我对谈,也是一个个对凝视的邀请与唤醒——它邀请着每一个人成为构筑自我“艺术家书”的绘者,唤醒着我们以自由绘画作为一种感知日常生活和认识美的方式。


《其色如烟》

木版水印

400cm×45cm  2016年

王超


《如是湖山》

木版水印

640cm×45cm  2016年

蔡枫、张乐


《山无色》

木炭

114cm×230cm  2018年

佟飚




5

含弘写心



 “含弘写心”是一个由中国书法、篆刻以及中国画所建构的现场。作品被呈示在一条圆弧形的长廊之中,宛若一个幽静的书斋,邀引着人们去品味它们所承载的时间和意蕴。

书法、篆刻、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谱系最长,文脉、学脉相汇聚的艺术门类,其于当代的传承与拓进,不仅反映着一类艺术在悠长时间中的自我衍变,还显示着一所学院乃至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态度与眼界。

“含弘”,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类之物皆得亨通;“写心”,意指所写者皆我心所关涉之意象,亦我心之宇宙也。中国书画历数千年的演化,始终强调追古法而守质、善通变而日新,具有丰厚的人文跬积,承载着中华文明深邃的精神气象。

中国美术学院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书法专业教学之先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成为了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端。书法专业开办之初,授业者可谓名家云集: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国美书法教育以书法的“通人之学”为主旨,强调艺品与人品兼修,重视从书写到学养,从理论研究到书艺实践,诸种文人才艺彼此砥砺,相契相融。

其一方面以“固本培元”为基石,强调文字与书写的原始同一性,及书法艺术与文化品格的内在统一性,建构从“日常书写”到“内在修为”、“诗书画印”四全的知识体系,培养艺理兼擅的优秀人才。在学理上以文字学、金石学等来打通“字”、“文”、“书”三者间的内在关联,以此通向经史之传统。另一方面力主“和而不同”,提倡中国书法的传统性、当代性与探索性的多元互动,通过“现象还原”的多种方法——书法还原为文字,文字还原为墨迹,墨迹衍生出意象等,让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参与到当代艺术的世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书法的国际视野。

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中,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和耕耘,中国美学的书法教育始终秉承“以学养书、以品立志”的精神传统,形成了三种鲜明的品格,即“为往圣继绝学”的立身之品;以学养书、研史通今的立学之品;与古为新、勇于探索的创艺之品。


《咏西湖词卷》

纸本

265cm×31cm

沈乐平


《印屏》

纸本

240cm×35cm

李明桓


《印屏》

纸本

181cm×40cm

沈浩


两张图左右滑动查看


《鹤云丝雨弄春柔》

纸本

93cm×300cm

罗颖




6

溪山行旅



“溪山行旅”是一个由影像与空间彼此互文而构的山水世界,其为山水世界观于当代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们从过往的山水经验中提炼出的,一种对世界的山水化的初探。

“溪山行旅”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创作团队共同完成,他们于2017年9-10月之间,走访了云台山、雁荡山、黄山、齐云山数座名山,以当代的影像语言重构着传统的山水图式。空间中列阵般排列的数个屏幕构建起主峰、水口、巨石等,搭建出一条山水世界中蜿蜒而伸的路。影像与空间形成着一种静止又仿如动态的响应和对峙,空间为影像中山水世界的展开提供了现场,影像则为具象空间的无限延伸创造着可能。而游者跟山水之间的关系——或行旅、卧游,或徘徊、行歌,或临渊而叹,或登高而望——也都将在这一多重的感知现场中交织而筑。

在山水的世界中,我们将体会到三种时间的经验。第一种经验是亿万年前那场磅礴的造山运动的一个瞬间。那是地质构造的巨大动作,山崩地裂的巨大力量,在某一个瞬间凝固而为惊人的景观。这一瞬之后的第二种经验是大衍迁化,亿万年的洗刷和打磨,那是自然默默运作的力量。这是山水世界的“造”与“化”。造山运动的一瞬间,默默运作的亿万年,这是“造-化”的独特时间经验,再加上第三种时间经验——即我们这百年之身在溪山中的行旅与盘桓。山水是人居于其间的世界,反过来说,也正是山水世界成就了这个人。亿万年的造化、千秋万代的寂寞,完成了这一个生活在山水中的人。现代世界中人的角色设定,达·芬奇笔下的那个作为世界中心与万物尺度的人堪为标志。而山水世界中的那个人,正可以作为他的对境。

世界的山水化首先是人的山水化。在这条道路之上,人要重新学着与万物相处,重新设置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重新思考人如何与自然一起创造世界。二十一世纪,我们正经历着人类纪的新一轮加速度。在这个人类纪的“盛墟”之中,人类史与自然史逐渐分离乃至对立。在这分离与对立中,山水世界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超越人类纪的视角,一种重新开启世界想象的媒介,一种重新构造我们的世界感觉的技术。


《山水宣言1.3》

影响装置

350×197×9件、60×45×20cm 20台

高世强+空间影像创作团队


《山水宣言1.3》

影响装置

350×197×9件、60×45×20cm 20台

高世强+空间影像创作团队




7

心印宇宙



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印着空即印不成文。

印着物即印不成法。

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唐]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科幻,而不是科学。

—— 英国作家巴拉德(J.G. Ballard)


“心印宇宙”是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的VR(Virtual Reality)空间。艺术家们以其不羁的想像力,在VR所构筑的大千世界中,驰骋着广泛的世界议题:未来中国城市设计、生态失控、信仰与权力、数据永恒、虚实反转、人机一体、时空穿越、记忆物化、基因控制等等。

 “虚拟现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概念;它与真实的关系曾是模仿、学习、增强与抗衡。如今,VR 的本质渐趋明朗:它本身并无仿真或模拟的责任;它是让我们狂想出、打造出一个个世界,一个个世界观的系统平台。VR出现的早期,曾被评价为内在导向的封闭性个体,缺乏与社会的关联。“心印宇宙”所提出的VR网络观则彻底与之相反:它视 VR 为“脑世界”建构成的“脑宇宙”;各个似不相连的VR作品构成了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好比宗教的精神世界,体性与集体性共存并持续有机互动,在向内的同时也向外无限扩展与自动相联。以大乘佛学宇宙观视之,一个现实构成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此“三千大千世界”是层层相套、个个相连的无尽分形结构。人们误以为VR眼镜将个体隔离在独我的小空间内,但“小世界”所联通的是精神共同体,是大宇宙。

“心印宇宙”指向的是这种内外汇通、灵肉一体的世界本质,是大千世界的微缩网络切面。它是开放媒体系的老师带领着十多位“95后”青年艺术家一同创作出的意念系统。他们是“人机一体”原生代;通过开放媒体系“授之以渔”的训练和学习,他们对媒介、对技术、对创想皆无所惧。他们用VR书写科幻,用VR创想大千世界。

詹明信 (Fredric Jameson) 认为科幻的至高功能是让我们“疏离”文化及社会机制,从而获得更新的视野,从而看清文化机制的历史性与随机性。科幻与 VR的搭配是相融相调,它们的本质都是透过科技让我们与当下产生巨大的疏离,以便更清晰的透视当下:22世纪令人窒息的北京、未来上海跨国企业操控全人类的DNA、深圳未来水下城中村、采样乌托邦、上下倒置的混沌世界、离线打包带走的杭州西湖……会是何等模样?中国独特的网络文化催生出的赛博朋克 (cyberpunk)又会是何等视觉风格?作品对这一系列议题进行了大胆的推理和细腻的刻画,展现着国美新生代艺术家对未来与自我、当下的超越性与反讽性的深刻思考。


《采样乌托邦》

VR 虚拟现实

翁怡璇、李朝林、王妙雅


《此时天堂薄削,而海洋幽邃》

VR 虚拟现实

王旖旎、雷冯宁




8

汉字无疆



 “汉字无疆”展示的是一个跨媒介、跨平台的汉字空间,是一次对汉字可能性的全面试验,其所意图挖掘与释放的是我们蕴藏在“汉字”之中的文化“基因”。

通过书法、新媒体、平面设计、动态海报、字体设计等不同媒介方式的重构,蔡元培先生在1928年4月9日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时的演说词,被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与表达。汉字的“音”、“意”、“形”、“书”各维度在交错的媒介之中,正如一束束被拆解的光,呈现出汉字在当代视觉传达上的最新探索,及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代码所容纳的民族信息和文明轨迹。

汉字作为一个系统,就其源头而言,有两个端点:一为声音、图像及符号,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先声”;二是六义——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其带有追认的性质。在汉字的系统中奠基是可以被清晰感知到的“文”,而“字”则是由近推远的扩散。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所言:“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

“汉字无疆”的创作团队从蔡元培先生的演说中,提取出美育、艺术、创造、生活等若干核心词汇。美者,甘也,原指五味之美,引为善也,又作德性姿容之美;育者,養子使作善也,《史記》作“敎稚子”;艺者,原为种植培养意,后作“儒者之於禮樂射御書數、猶農者之樹埶也”并及实现之才能;术者,正道也,引申出技术;创者,始也,造也;造者,建、作之谓,《易·乾卦》:“大人造也”;生者,象艸木生出土上,又谓起也、出也、产也,造也,性也;活者,水声,生也。合美育二字,则是使善得以教习,合艺术二字,则是大人之道由方略而下达,合创造二字,则是以此端点开始建造,合生活二字,使生命流动,且创造生命之内容。总而训之,正合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之意,也即是艺术教育之本旨。

汉字同书法有如两个相切的圆,在书法而言,尽管于纸面上是同时生成的,但是毕竟书的本性更落实于“无用”。字的点画变成带有内容的质的笔道,在书者的意识乃至无意识下流淌为时间,界域为空间。书是物我不分的天人之际的象。一般意义上,其很难脱开字,因其根基是字及以字为单位的词、文所累积的高台。书的意味是模糊的,其模糊性在于对品察过程的整体性、不分解性的特定要求。书的指向,正是通过能写出的,暗示不能写出的,故从整体的立场看,其又兼具着清晰性。

在字体的当代设计领域里,汉字也作为我们探讨东方艺术中视觉造图核心思想的必由之路。由于汉字本身所承载的内容,对其形态的研究必然超越着各类艺术形态的分野,跨越着语言学、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和平台,成为联动不同学科与消解表达媒介的核心交汇。

如今,汉字的设计与拓展正亲历着一场由技术带来的变革,字库数码化取代了金属活字,人工智能介入着创作的表达与呈现,未来之广阔难以预估。而在应用上,汉字已从初始的“书于竹帛”延展到了虚拟的空间之中,以万相之态弥漫在人类活动的毛细血管场域中。正因这无所不在的融入,汉字的价值得以获得拓殖其疆界的动力,不断踏向尚无名的领域。


《以美育代宗教》

彩喷布

100cm×350cm

毛德宝


《国立艺术院》

彩喷布

100cm×350cm

韩绪


《度义而后动》

互动影像

崔鲁海、 鲁大东


《书释文》

100cm×350cm

王冬龄




9

无墙学院



在一个时刻孕育剧变、发生剧变与后剧变的时代,我们如何想象一种关于艺术/教育的新方式,建构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这种想象必须产生一种内外双向打通的学院机制,从今天新兴技术媒体的激进现实中,发展出一种充分介入日常世界的新艺术;并在对当下复杂纠结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切身把握中,提炼出一种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新艺术。

二十一世纪的艺术与教育正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媒介与技术的大发展使艺术、设计与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艺术/设计的教育理念、学院的形态正经历着一次新的重塑。另一方面,在技术乐观主义的反面,我们看到,数码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技术正导致感性的无产化,艺术教育的源动力正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种种便利中被掏空、被置换。

作为“无墙学院”的首发行动之一,“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从2017年开始启动,作为一个持续进行的长期计划,旨在引导心灵的转向,推动社会的更新。“无墙学院”展厅中呈现的是一系列受“Panel 21”之邀,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重要学者、思想家、艺术家们的视频讲演。他们将围绕艺术/教育的核心话题,从完整的人的塑造、超越艺术界的艺术教育、突破学院体制的人文教育、网络时代的文艺复兴人等议题出发,向我们道出他们对艺术/教育的观察与见地。

今天,艺术的现实境遇已经悄然变化。体制批判、社会参与、全球或本土、政治艺术或美学政治……所有这些流行或者过时的话语已不足以匹配我们此刻的现实感受。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幕间时刻,一幕已经结束,下一幕还未开启。在这个幕间时刻,艺术领域的破局/开局正在沉默中酝酿展开。

一百年前,一代艺术家、建筑师、哲学家们在不同社会基体和历史愿景中建立了包豪斯与呼捷玛斯,开启了现代艺术/设计学院模式的“双生花”。一百年后,这个新世纪正在迅疾的技术迭代与熵化中自我奠基,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重新出发?





10

我织我在



纤维艺术的核心在于编织,而对纤维艺术家而言,我织便是我在。

在“我织我在”的空间中,数百条由师者编织的千变万化的绳结里,贯穿着数组学生的编织作品,仿如上演着一场上手技艺与日常材料交相共举的舞会;编织的意识与编织的行动在空间中彼此呼应,又如一个师生间相互问道、解惑的教学现场。

编织,实为一种最日常的动作,也是与我们的肉身感知最密切、最原初的劳作形式。纤维材料具有日常属性,其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不断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记忆,另一方面它又让人存持着物化的欲念。纤维艺术在使用日常材料的同时,暗示了这些产物在过去和今天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暗示着某种物化和消费批判的眼光。它以一种可传递和延续的编结,将作品的述演方式、言说之物,以及艺术发生的时刻同观看、感知联结在一起,编织起一种个体与纤维世界的独特联系。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不寻常的平常之物,并在日常性的消费活动之中,将纤维材料的感知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思考,带入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问题意识之中,以此启“物”与“境”的表达潜能。

1985年,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先生入驻中国美院,成立了首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与教学的机构“万曼壁挂研究所”,以此揭开了多材料、跨媒介的实验艺术篇章。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传承和努力,中国美院的纤维艺术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众多的认可。2003年,国美“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2013年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让国内外众多重要艺术家聚焦纤维艺术的独特价值;2015年纤维艺术作为独立的系科成立。国美的纤维艺术始终强调把中国气韵和传统元素引入当代的创作之中,从材料、符号、意蕴、气息等不同层面对中国视觉文化传统进行深入又细致的梳理与再构。

2018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走过九十个春秋的时刻,纤维艺术系通过“我织我在”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教与学间的贯通,也是不同时代经验与感知的双向交织。


《归一》

纤维艺术装置

施慧


《飘》

钢筋、扎带等

165cm×57cm×55cm

王薏茗


《缠·绕》

棉布、棉花

400cm×400cm×20cm

柳弯弯




11

东方丝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浑厚而明晰的文明特性。器物,是东方文明自我认同的最为显见的方式。在中国,人的生活,衣、食、用、居、行,因聚落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征候,也蕴育了各异的器物制造及工艺谱系。

“东方丝竹”展示的是以“传统活化、设计转化、东方范式”的思路,围绕东方人的生活方式,采用丝、竹之材料,设计的独具东方体验的衣饰和器物。展厅中呈示的茶具、家具、器皿、丝绸、服饰等显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历史的物件,不仅联结起我们与过往文明的亲缘与血脉,还作为一个再构中国当代生活的坐标,重新感知与定位一种贴合中国人起居与审美的生活模式。


家具系列《竹迹》

材料:竹集成材、金属管、 竹管

尺寸:摇椅70cm×70cm×70cm

茶几:46cm×43cm×35cm

组合边柜:125cm×50cm×95cm

陈斗斗、王逸心、林秋瞿、吴开西


茶具系列《净瓷川丝》

材料:材、 陶瓷

尺寸:壶12cm×9cm×9cm

公道杯:10cm×8.5cm×8.5cm

茶碗:8cm×4cm×4cm

茶碗:24cm×32cm×4cm

茶具盒:40cm×25cm×25cm

张煜


设计,不仅作为一种技术的手段,创造出一种功能性对象,更重要的是,它还贯穿着美学意志,包含着艺术价值。设计不单单只是创造出一个作品,它还应指向着一系列的生活方式、社会理想和历史计划。

中国美术学院对东方设计学的探索可追溯至雷圭元先生的图案学。雷圭元先生于杭州国立艺专时期出版了堪称奠基之作的《新图案学》,并在其后更多著述中对图案的理论和技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可谓中国现代图案学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新中国设计美学的缔造者,领导了首都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从无到有确立了新时代的设计样式和风格。

从过往的图案学到今天的东方设计学,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学始终跟随并拓进前辈的足迹,探寻着中国最本源的设计精神。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国美的丝绸及服装设计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各地。2004年赴巴黎首场国际巡演,2006年赴德国汉堡、2008年赴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参展……2015年,在第一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普拉达)国际时装周开幕式上专场展演,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国美的丝绸、服装设计作为中国丝绸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标志着新一轮中国自主设计品牌的崛起。



《净瓷川丝》茶具系列

材料:丝绸、 陶瓷、 综合材料

吴海燕


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代表着东方物质文明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始终致力于对艺术与设计、创作与工业、生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提出全面的反思,重新恢复艺术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关联,回应中国制造业、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在艺术-科技-产业的社会化大格局中焕发设计的能量与活力,以图构筑一个具有“东方智性、生活智慧、价值智能、创新智识”的东方设计学体系,重建起一种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当代生活方式。




12

本土营造



“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意味着将传统建造、人文思考、当代艺术和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性接纳等问题铸为一体,复兴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造园的整体性本土营造。

“本土营造”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营造的现场。对悠远生活经验的认知与对当代生活的直接感知,共同构筑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质与地域差别的劳作现场。借由每一位艺匠者对传统/当代、全球/本土、城市/自然的思考与行动,显示出一种心手相合的造物过程,其既是对“技进乎道”精神的承袭,亦是一种当代的领悟和再现。


芥子纳须弥——从建筑空间到长物收纳的案头造园实践

材料:纸板、木板、有机玻璃

展板:180cm×75cm

纸板模型:40cm×10cm×30cm

木板模型:40cm×30cm×30cm

指导教师:宋曙华

参与学生:沈子涵、 周致远、 朱铭彦、 李增旭、 吴云霏、 陈潇航、 陆怡倩、 叶梦佳、 张牧云、 陈彦蓁、 田湛琛、孔彦君、

喻岚樾、彭佳娴、丁翔宇、王韵淏、秦启尧、柳凡、黄凯、万月萧、陈婧雯、刘新雨、谭咏熙


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学科学脉深厚。1928年,国立艺术院图案科开设建筑专业课程;1939年,并入西南联大;1945年,成立建筑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建筑系分拆并入同济大学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1989年,国美成立环境艺术系;2003年国美重立建筑艺术系,在国内率先提出培养“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设计人才;2007年国美成立建筑艺术学院,提出“重建一种中国当代的本土建筑学”的学术主张。其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无阻的沟通。

目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科共涵盖四个方向:“建筑艺术”方向以本土建筑的原创性研究和创作实验为核心特色,以乡土材料与现代建构研究为突破口,重塑中国本土建筑美学;“城市设计”方向以中国本土的城市设计观为鲜明探索方向,探索在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平衡共赢的城乡演变模式;“景观与风景园林”方向以当代城市空间的景观构造,探索中国山水与造园的现代性转化;“环境艺术设计”以空间生产和造物为方向,以前沿的艺术形态和社会意识为基础,开拓造型与造境的跨领域方向。

通过这四个方向,国美建筑学正从建筑、造园、景观、城市设计等各个纬度,探寻一条传统中国建筑的当代转化之路,一条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返乡之路。这是一条当代建筑学的“国美之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坚持“实验建筑”的创作姿态,深度挖掘建筑的场所文化内涵、空间表达、尺度转换、材料语言和工艺技艺,探索一种当代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与不同尺度层级的风景园林构建互相融通的新建筑类型学。

坚持“本土营造”的学术方向,以本土的民间建造经验体系为基础,构建以园林式非欧氏几何空间为原理和形式特征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教育体系。坚持“自然建造”的建筑理念,以“面向自然的建造”为基本立场,去修复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修复身体的在场性,重建具有中国特性的生活场域与审美经验,重构非单一工业化的、山水人文的、诗意的生活世界,用心身的体验、隐忍的态度,去活化当下坚硬的城市化现实。

在过去十年的努力建构中,国美建筑学团队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了大量的乡土调查和实践摸索,一种直面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鲜明思想姿态和批判意识的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模式已初步形成,国美的“本土营造”正在持续发散它的影响与理想。


两张图左右滑动查看


器房录——手边的园林诗学《镜匣》《鸟挂屏》《茶卅》《鸟册子》《道士下山勺》(从左至右)

材料:镜框

210cm×75cm×5cm

指导教师:王欣

参与学生:李欣怡、夏一帆、李佳枫、宋雨琦、杨苏涵、王思楠、叶彤、李沁璇、陈若怡




13

天工开物



手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先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技艺和造物思想的表达,是创作者把思想和精神熔铸到材料与工艺中的上手劳作。

“天工开物”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展示空间。在陶瓷、漆器、玻璃、首饰等与栖居空间相融相依的手工艺品中,我们感受着“身心发动、情意直观”、“艺道兼通、理事相应”与“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的东方艺术真谛。


《华夏》

陶瓷

38cm×38cm×45cm、34cm×34cm×42cm

熊开波


《湖·山》

陶瓷

40cm×19cm×20cm

周武


《自在——罗汉组画》

陶瓷

45cm×120cm×3cm

刘正


《本空符号系列》

陶瓷

60cm×60cm×5cm

戴雨享


瓷首重气韵。最忌者有四:浮、燥、浊、僵。与之相对,瓷的气韵应是幽而透、静而活,雅正高华,秀润清馨。其中最关键的是一“活”字。好的瓷釉色如一泓清泉,如沉静素朴的世界中脉脉潜行着的静水深流,清澈、沉静而又灵动,这是了不起的技艺,需要在土与火的烧制中变幻出水的活性。

手工艺术实则涉及着三种历史渊源:其一是礼乐制器之道。“礼”贯穿器物、空间与仪式,维系着上古国人的精神空间与生活世界。与“礼”相应的制器之道,自然也不应只是物品的制作,而是勘定形制、沟通天地之“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天工”,才谈得上“开物”。其二是文人玩物之道。正所谓“与赏鉴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对”,这种超乎寻常工匠的技艺,正是明代文人士大夫鉴藏活动所催生出来的精湛技艺与雅玩意趣的结合体。“玩”讲究亲狎上手,在手与物的摸索体会中,人与物亲切有情。其三是百姓日用之道。在中国人的百姓日用中,发展出一种朴素的造物之道。日用即道,这是天民的传承,民间的智慧。手工艺术是民众的创造、民生的艺术,而不是与现代艺术建制相对应的所谓民间艺术。这日常生活的艺术、民众的造物术,是从切身劳作和上手的技艺中缓慢生长出的民学创造力,是从中国人的乡土生活中生发出的一种平静而广大、素朴而不息的演进力量。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创建以来,始终本着“活化传统工艺,再造新型民艺”的理念,着力打造城镇化背景下手工艺生态和工匠培养的模式;以手工艺对抗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所导致的生活体验的单一化,对抗着日渐数字化、虚拟化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感受的浅表化与情感的冷漠化。在大变革的时代之中,完成人文手艺思想的传承与铸造。


《断纹(黑)》

大漆

170cm×170cm×2cm

唐明修


《为记忆的存在》

玻璃

48cm×48cm×80cm

韩熙




14

人文影画



影画,即为一种对世情与时间抽象又精准的把握和还原。

“人文影画”展示的是来自中国美院影视动画学院的两类影像。第一类是“戏曲百折”中的重要作品;第二类是“我记录事实”的纪录影片。这两类看似截然不同的影像作品,越过其表达媒介的分野,实则都为对时间流转与人世百态的影像化表达。


《雪域阳光》(又名:翻身农奴的今日生活)

纪录电影

苏夏


第一单元的影像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动画影片。怀着“让丹青和梨园在动画中相会”的初衷,来自于戏剧、动画、中国画、艺术史、舞台美术等各领域的创作者们相聚于此,合力推进着中国动画史上专业横向跨度最大的一次合作。此跨领域的合作,至今已创作了40余部戏曲动画影片,并将继续深化与探索中国动画的民族之路。


中国村落《如画》纪录片

谢翰峰


中国动画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了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中国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吴山明、卓鹤君、马克宣、戴铁郎等人创作的《山水情》《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等动画短片,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与活化而享誉国际,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依托美院深厚的传统造型与人文优势,继续延续并打造着具有东方诗性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文影画。


《大世界》动画

刘健


第二单元的影像,是以第三者姿态不即不离于当代世情的纪录片。它通过梳理“我”、“事实”与“记录”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每一刻都在发生又每一瞬都在流逝的现实,予以最凝重、最诚挚又最敏锐的捕捉与感受。


《白蛇》动画

阮筠庭

    

记录和事实,两者都不容易。就记录而言,纪录片最大的难题是,它记录的不仅是事情,而且是时间。它通过记录成为时间的摆渡者,通过记录来把握时间和克服时间。而事实只在论证中存在,只有经过论证才谈得上事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的只有“事情”——“事”,以及我们感于“事”而生发“情”。面对“事-情”,我们最好能够做到同情,而要同情,就首先要有足够的善意与诚意。然而,只有诚意是不够的,否则生活中就不会有一种“真诚的虚假”。虚伪与虚假不同,真诚与真实更加不同。真诚是态度和品质,而要抵达真实还需要许多条件和能力。要抵达真实,纪录片的关键,不是记录,而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探究”。

“我”从来也不都是现成的,而是要努力去建构的。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要成为自己。我们这样艰苦地探究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中复杂或简单的事情,不就是为了在生活世界的汪洋中映照出自己的肖像?

如帕索里尼所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长镜头”。的确,我们的身体就是摄像机,我们周边发生和演历的一切,那川流不息、绵延不断的世情,不就是一部电影?然而反过来说,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其他艺术创作,都是要用我们的创造与行动,把这个冗长乏味的长镜头打破,并且重新加以“立义”。这是最根本的东西,这是我们作为创作者与自己生命景观的斗争。所谓“自我”正是这一斗争的结果。




15

乡土学院



每年秋天,都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采风”的季节。对乡土的亲近不仅给予中国美院的师生们独特的学习体验,也成为了塑造这所学校教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核。

“乡土学院”所展示的是九十年来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长卷。在徐徐展开的《美丽中国图卷》及《之江清远图》中,我们跟随着时间的线索走过国美九十年来亲历的每一站中国大地。“地图室”则以地图的形式从不同的地理维度上梳理着学院的乡土历程,并对国美“乡土学院”的理念予以最新的展示。


《美丽中国图卷》


《之江清远图》


“采风”的风俗自古即有。在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指采集民歌,而在民俗学运动期间,思想、行为、仪式、活动都成为了关注的对象。民俗原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 Lore of Folk),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其含义广为扩大,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

在中国美院的采风历史中,民学的尺度与艺术的尺度彼此相融相调。而在学院寻找、记录、视觉化民间知识,深入民间探求民学的过程中,民间、民学也为国美师生们打开了一片广阔又切实可感可触的“田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是社会现实向国美师生提出的号召;四十年代,师生们在抗战与西迁途中,记录沿途地区的人民生活与民间艺术,维系了一个与乡土紧密联系的漂泊殿堂;五十年代,学院在大西北、大西南留下了深度考察的脚步,并把对民学的留存作为民族复兴的责担;七十年代学院随着上山下乡的推进,从乡土中重新自我发现与设计;八十、九十年代学院对自然与民学更为重视,在一个个艺术教育的转折点破局而出;千禧年后,学院通过对下乡教育、乡土教育、走进乡村、开展地方合作等社会美育项目的大力推进,实现着人自身的教育。

“以乡土为学院”,是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展开“社会素描”的开放课堂。其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引领广大师生切身地接触现实、了解生活,用鲜活的生命经验提炼现实的感受力,用画笔和镜头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在共同生活、共同经验、共同命运中创造与人民感同身受的艺术。 并通过每一个深度参与的社会课题,完成每一个微型社会的更新,使社会美育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之中。

从九十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到今天的“以乡土为学院”,国美将当下的社会网格化、具体化,以九十年来培育的四万五千师生,深入着中国大地的四面八方,通过从社会服务到社会创新的实质转变,以完成“社会美育”的真正实现。



通过这十五个核心创作型教学案例所展示出的每一个现场课堂所呈示出的教学与理念的流变,一所学院的历史——乃至中国艺术与社会的历史中的教授与承袭、坚守与变革、道统与先锋、经典与当代彼此照面、解惑与交融。而过往九十年的岁月与积淀徜徉在一所学院之上,也仿如构成了一场消弭时空与学科阻隔的永不散席的教学大课堂,它给予了中国美术学院一次次自我唤醒与重新汲取的可能和力量。





  展厅一瞥  





  展览现场  





展览呈现于中国美术馆一层1-11全部展厅,将持续至4月8日结束,欢迎大家前往观展。



END



更多精彩文章:


■ 展览预告: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即将于中国美术馆拉开序幕

■ 《国美之路大典》首发仪式暨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大展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

■ 展览预告|光之言说——2018中国高校玻璃艺术展

■ 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十周年教学成果展今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 “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时代华章·2018” 开幕式今日于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 彩墨生香——任耀义中国画作品欣赏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首展(北京)杨晓作品欣赏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首展(天津)郭振山作品欣赏

■ 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首展(天津)董克诚作品欣赏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投稿联系方式:

E-mail:ysgc@vip.163.com

电话:010—88797730

13911014279

联系人:李太原

微信号:ysgc365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