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总结·展望:2018中国美术馆这一年

艺术观潮 2021-09-26


『纵观艺术之态  尽享艺术之美』


Throughout the State of Art  

Enjoy the Charm of Art 




2018年12月12日上午,又值一年辞旧迎新之际,多家新闻媒体齐聚中国美术馆公教空间,参加于此举办的“中国美术馆展览新闻通气会”。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副馆长安远远、张晴一同出席了会议,对该馆2018年举办的展览做了汇报总结,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的重要展览安排做了预告,并全面认真地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从三位馆长的回顾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最高美术殿堂、最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最权威美育机构在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及国际交流等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吴为山馆长介绍说:“中国美术馆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职责,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引领指导下,我们始终牢记使命,为发挥中国美术馆的功能和职责而不断努力。在展览过程中,不仅重视展览的导向性作用,而且重视各类画种的平衡。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也积极发挥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遗余力将我国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之作搬上国际舞台,使我国的经典文化得以弘扬并深入国外观众的心灵之中。与此同时,我们也与国际许多著名的艺术博物馆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举办国际交流展系列,也让我们的中国观众不出国门即能领略国外艺术风采。截止至2018年12月3日,我们共计举办各类展览93个,其中自主策划的展览26个,参与主办的16个,其余为国家指定展览及各个地方画院等申报的展览51个。按照展览总类统计,国画展26个,油画展12个,书法展5个,摄影展3个,版画展2个,雕塑展4个,水彩展2个,唐卡展2个,紫砂展1个,新媒体展1个,漫画展1个,综合性展览2个,展览内容囊括“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展、“典藏活化”系列展、学术邀请系列展、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国际交流展系列、国际交流“一带一路”特展系列等,在国内及国际社会均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19年,中国美术馆将有几个重要的展览,包括新年大展“美在江山”中国山水画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北京国际双年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大型美术作品展等,除此以外,还有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公教活动等的举办和推动。2019年适逢我国建国70周年大庆,中国美术馆将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再谱新篇,继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传播美、弘扬美,通过美的传播来宣传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并将人民对美的追求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让美渗透到所有观众的心里,为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8年展览回顾(截至发稿之日)


自主策划展览


中国美术馆新年展:

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

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

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

黄永玉的紫砂壶



联合主办展览


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时代华章2018 

自我有乾坤——吕寿琨与早期水墨运动

乘物游心——吕品田绘画作品展

闳约逸致——苏百钧中国工笔画展

妙手神韵——2018潘柏林陶塑作品展

大潮起珠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千岩竞秀——陆秀竞中国画作品展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

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

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

祖帖故里 云间墨韵——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

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


“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


 

2018年12月8日,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策划和主办的“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在中国美术馆1、8、9号厅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两馆收藏的、涉及40多位名家的81件套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宗师巨匠与赫赫名迹,充分展示了金陵画坛人物之俊彦,绘事之昌盛。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金陵先声”展出董其昌、蓝瑛、査士标,以及深受吴门画派、松江派、武林派和新安派画风影响的艺术家,诸如姚允在、魏之璜、胡宗信等人的具有典雅之风的画作;“金陵八家”展示樊圻、吴宏、邹喆、陈卓、盛丹、蔡泽等人笔墨细腻、风格冷逸的画作;“金陵别样”展示龚贤、石涛、髡残、程正揆、程邃、张风等人的画作,其中弥漫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感伤情怀;“金陵妍丽”展示马湘兰、薛素素、周序、顾大昌等能诗擅画、才貌双全的女性画家的画作;“金陵余韵”展出后学武丹、邹坤、宗言、樊云、周璕等人的画作。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作品为主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在馆藏的11万件美术作品中,即有自北宋苏轼《潇湘竹石图》始,涵盖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代书画1200余件,可谓自成体系。此次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主办十七世纪金陵地区的绘画珍品展,旨在共享两馆的馆藏资源,让广大观众领略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对传统文脉的深入梳理与接续,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策划此次展览对中国美术馆的学术方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谈到:“为了让中国美术馆的观众能够完整领略‘金陵画派’超凡脱俗、怡情于天地间的绘画情趣,南京博物馆共拿出70件套精品收藏,其中就包含14件一级品、25件二级品,这些作品都有一种清新静谧的气质,不染世尘,画面中表现出落寞孤寂、清冷高雅,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他们取法五代、两宋时期的传统,以金陵的某些实景为基础,着意诗化处理,笔墨精致细腻,成为明末清初金陵地区绘画的主流审美。在画法上则善于从生活经历和山水实景中领悟创作的手法,写实性较强。”

 


《松溪幽胜图》董其昌



《松荫品茶图》蔡泽



《云山图轴》查士标



《山庄秋色》蓝瑛



《江干访友图》石涛









 

“典藏活化”系列展览


宝藏经典、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Ⅱ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丝路飞虹——韩乐然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青春之诗——中国美术馆藏青年题材作品选展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绘事之“素”——中国美术馆藏素描作品展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在思想、艺术、制作诸方面有其精深、精妙、精湛之境。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检验中,愈发显示其价值并成为传统而为后世之标范。中国美术馆十多万件藏品之中,不乏经典。它们凝聚了艺术家艰辛的探索,是当时当代的创新创造,也是美术史发展历程的坐标。典藏的目的,首先就是把当代以及历史上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收藏起来。收藏是对艺术作品的肯定,也是为国家积累宝贵的财富,同时为历史、未来留下可以借鉴的资源。艺术家创作的好作品应该留世,更应该传世。作品不能被美术馆收藏后,“躺”在库房,几十年不展览,美术馆人必须把典藏的作品进行“活化”。“活化”即是将这些珍贵藏品从库房的沉睡中唤醒,走向展厅,与人民大众对语,使观者在观赏与研究中实现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这样,作品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作者创作时的真情实感才能呼之欲出,凸显其真正的价值!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宝藏经典、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Ⅱ

 

“宝藏经典、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Ⅱ”2018年2月2日至12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六楼藏宝阁展出,让众多观众一饱眼福,有机会近距离集中观赏到了如此之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名家巨匠原作。

此次展览从审美角度萃集并陈列选展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馆馆藏的中国美术大家的小幅经典作品,其中国画精品11件,油画11件,雕塑4件,旨在由“小”切入,从而让观众从中了解大师们何以将平凡的生活化为艺术的形式,在笔触、色彩、线条、墨韵中体验精神的感性显现,从而在图像中领悟艺术的真谛。展出的作品中有近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将坚实的造型结构与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相融合,简约传神,豪迈大气,生生不息、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生命呼之欲出;齐白石的《螃蟹》,寥寥数笔,趣味盎然,表达出来自民间的带有泥土气息的乡土情怀和对自然风物的挚爱;更有书法巨匠于右任、林散之、高二适逸笔纵横抒写出悠远苍浑的文化气象;油画部分既有留日油画先驱王悦之及其后的卫天霖作品,也有留欧大家吴大羽、常书鸿以及李瑞年、艾中信等人格高调雅的精彩油画小品。此展雕塑也难得一见,均为雕塑圣手作品,张充仁、滑田友、周轻鼎、袁晓岑等人作品在造型的凝定与律动中赋予自然万象以勃勃生机,令人过目不忘。



《风又绿江南岸》吴冠中



《黄河在咆哮》杨力舟、王迎春



《春风已经苏醒》何多苓



《父亲》罗中立



《塔吉克新娘》靳尚谊



《潮》詹建俊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潘鹤



《走向世界》田金铎




《孔繁森塑像》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

丝路飞虹——韩乐然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


1952年,韩乐然的遗孀刘玉霞女士将135幅韩乐然遗作无偿捐赠给国家。几经辗转之后,中国美术馆有幸于1962年将这批成为时代经典的作品全部收藏。时值韩乐然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韩乐然先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典藏活化”系列展:“丝路飞虹——韩乐然诞辰120周年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于2018年5月19日——9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以20世纪40年代“丝路文化”探索浪潮为背景,共分成“革命与艺术人生”“丝路考古”“丝路写生”三个部分,分别于中国美术馆五层19、20、21三个展厅展出韩乐然在西北考察期间所绘的石窟壁画、自然风景、人文风情油画、水彩、素描三个门类作品97件,较为集中地呈现了韩乐然的革命艺术人生。



《敦煌莫高窟外景》



《摹绘佛奘乐伎图·克孜尔118窟》



《骑象佛与猴子献果图·克孜尔38窟》



《负水》水彩画


《候她丈夫回来晚饭》水彩画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

青春之诗——中国美术馆藏青年题材作品选展


青春如歌,青春如诗。古今中外,赞美青春的艺术作品不胜枚举,中国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中也有许多反映青年形象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犹如青春的赞歌,亦如青春的诗篇,闪耀在艺术的天宇,历久弥新,感动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2018年7月18日至9月26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青春之诗——中国美术馆藏青年题材作品选展在中国美术馆10、11号厅展出。本次展览聚焦青年题材的美术作品,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选取反映青年一代在不同时期战斗、建设、奋进的代表性作品17件,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不仅展现了青年人的精神面貌与时代风采,而且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蓬勃生机。

 


《阳台上的气球》张正刚



《初升的太阳》袁庆禄



《城里稍来的银色口红》宫立龙



《决战之前》徐启雄


《家乡的河》彭汉钦



《大坝的儿女》唐小禾、程犁


《毕业时刻》邓柯



《青年人》



《阿诗玛(之一)》黄永玉



《2001年×月×日流星雨》韦嘉

《我们的城市》张沈


《五四运动》(人物头像9)滑田友



《诺尔盖冻土带》艾轩



《矿山新兵》杨之光



《大娘家》苏笑柏


 

《老师》薛雁群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

绘事之“素”——中国美术馆藏素描作品展


2018年9月22日至11月25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绘事之“素”——中国美术馆藏素描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19—21号厅开展。中国美术馆藏有千余件素描作品,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初到本世纪,涵盖了包括唐一禾、司徒乔、常玉、陈澄波、吴作人、潘玉良、刘开渠、冯法祀、靳尚谊、朱乃正、艾中信、伍必端、蔡亮等几代艺术家不同年代的素描作品。

本次展览共展出141件中国美术馆素描藏品,并首次以整体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现,更拿出部分艺术家同题材油画或雕塑作品,以供观众比照欣赏。

 


《天津钢厂修理车间》伍必端



《牦牛》刘开渠



《课堂作业》曹春生



《乌鞘岭》靳尚谊



《赵侯、胡宝儿等》周令钊



《动物速写之五》常玉



《陶瓷艺人》赵延年

 


《缝鞋工》吴耘



《负水女》吴作人



吴为山:典藏是为了活化


自信从文化里来


今天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发展很快,不管是国家馆、地方馆还是民营美术馆,大家都是为“美”服务,没有高低之分。

我们今天说,典藏经典,活化经典。典藏的目的,首先就是把当代以及历史上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收藏起来。收藏是对艺术作品的肯定,也是为国家积累宝贵的财富,同时为历史、未来留下可以借鉴的资源。一个国家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历史,不止停留在文字、历史书上,视觉上的文化遗产也非常重要。近期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大火,2000多万件的作品被烧毁,损失太惨烈,后人想要研究巴西的历史,就缺少了很多实物的材料。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在思想、艺术、制作诸方面臻于精深、精妙、精湛之境。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检验中,愈发显示其价值并成为传统而为后世之标范。中国美术馆十多万件藏品之中,不乏经典。它们凝聚了艺术家艰辛的探索,是当时当代的创新创造,也是美术史发展历程的坐标。只有将它们从库房的沉睡中唤醒,走向展厅,与人民大众对语,才能凸显其价值,才能活化!作品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作者真切的情感才能呼之欲出,在观赏与研究中实现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走到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当我们翻开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东到西,从海洋文化到农耕文化到草原文化,56个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5000年来,连绵不断的文化发展,各个时代传承不断,直到今天改革开放,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文化”,表现出中华民族博大深厚的文化体系。有人很羡慕中国美术馆竟然藏有4件毕加索的作品,但是我说我们有比毕加索还“厉害”的作品。我们的自信要从文化里来。


镇馆之宝不是“镇”在库房里


中国美术馆1963年开馆,在此之前,做了大量征集工作。周恩来总理在建馆初期就批示,调派部队来保护馆藏作品。我常对艺术家朋友说,你笔下的作品受到国家最高待遇的保护。只有艺术家感受到作品被收藏的价值,他们才愿意把耗费巨大心力创作出来的佳作贡献出来。艺术家创作的好作品应该留世,更应该传世。作品不能被美术馆收藏后,“躺”在库房,几十年不展览,美术馆人必须把典藏的作品进行活化,发挥作品真正的价值。

我们去卢浮宫、去大英博物馆,要排队看他们的镇馆之宝。过去有一次,一位朋友问我,去中国美术馆能看到你们的镇馆之宝吗?我说还真看不到,因为镇馆之宝都“镇”在库房里面。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们美术馆没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就在6楼辟出一间小展厅,叫“藏宝阁”,展示我们最好的小幅收藏,我说这是“皇冠上的明珠”。让大众随时、免费看到大师的作品。

中国美术馆以表现社会发展、反映时代变革和艺术创新的藏品构建了古代、近现代、当代美术、民间美术、西方美术为一体的收藏系统。其中,近现代以来在题材上,以宏大叙事、反映现实、贴近生活、讴歌时代、描述人民的创作方面有着完整的体系;在艺术表现上,以中西合璧为审美追求,开创一代新风。这些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质在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艺术的融渗,在视觉表达上,更重视形式的创新。现收藏有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从古代到当代,各时期的中国艺术名家代表作品,构成中国美术发展序列,兼有外国艺术作品,同时也包括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

有一位朋友惊讶于这个小厅能同时汇集那么多大师的作品,问我“都是原作吗”。我想说,中国美术馆不展复制品,展复制品相当于“假唱”,一个国家的美术馆一定要真。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在人民雪亮的眼睛前面,没有艺术家地位的高低,只有作品艺术的高度。


美术馆人“最爱看”排队


好的想法一定要有持续性,没有持续性,是形不成品牌的。所以要用制度、模式来进行固化,持久下去。中国美术馆有一个品牌叫“典藏活化系列展”。大家知道,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收藏于上世纪80年代,收藏费只有300多元钱。前几年,我们的“典藏活化展”把这件作品拿到它的“老家”重庆做展览。那天正好是父亲节,罗中立和他的父亲、儿子、孙子,祖孙四代人一起到美术馆,这一事件引起强烈的轰动,人山人海。这是这件作品第一次回归重庆,作者也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慰藉。这是作品活化,也是“人”的活化。

活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是新媒体时代,要多多跟媒体合作。中国美术馆现在就与媒体合作办“纸上美术馆”,社会反响很好。纸上活化、网站上活化、微信活化、电视活化,都很重要。美术馆在媒体上做一个栏目,介绍自己的好藏品,对媒体、对美术馆、对艺术家都好,提高知名度,也把美传播给社会。我们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起到在校教育起不到的作用,是终身性的教育机构,要利用藏品不断提供给公众好的、新的知识。

今早我来到美术馆,看到好多人排队,我心里就特别高兴,美术馆馆长最喜欢“看排队”。去年冬天,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美在新时代”经典作品展,观众在数九寒冬花几个小时,排队两公里看展览。不是我喜欢大家冻着,我欣赏的是人民大众追求美的那种热情,证明我们美术馆办的展览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我们美术馆人的“自恋”。

美术远非仅存形纪事,亦非唯形式游戏。美术本体的探索与记录时代的双重取向总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呈现出多元共生,延绵流变的态势。只有那些既富精神品格又有艺术品质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在未来的历史时空发出其熠熠光辉。美术馆把馆藏作品进行活化,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艺术家的尊重,更是对国家、对社会大众的回报。相信这不大的藏宝阁以及不大的作品一定会放射出巨大的文化能量。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来源:《美术报》周懿采访整理



国际交流展


特色·融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

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 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

匈牙利当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1700—1980)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师古妙创——师村妙石篆刻书法艺术展

文化风景——白俄罗斯当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道之为物:由象及神

“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


“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



长久以来,非洲大陆一直以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神奇的文明形态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丰富多元的非洲文化中,雕刻艺术因历史传统悠久,表现风格独特而著称于世,从早期的诺克陶塑到伊费雕刻再到贝宁雕刻以及后来类型丰富、风格各异的各地区雕刻,非洲雕塑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洲木雕取材于自然,是与非洲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亦是非洲雕塑艺术的精华所在。非洲艺术家以娴熟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生命的敏感、敬畏和深切体验融于作品之中,使木雕富有了如树木般的旺盛生命力。东非马孔德雕塑是非洲现代木雕艺术的代表,此次展出的马孔德西泰尼和云形木雕体现了马孔德艺术家对部落传说、故事以及自然万物的理解与感悟,其雕工精湛,想象力丰富,艺术手法自由而独特,充满了率真质朴的地域特色。

2018年12月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开展。展览精选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非洲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科特迪瓦、贝宁、加纳、肯尼亚及刚果(金)等国家的木雕作品115件,不仅向观众呈现了洋溢着生命活力、独具魅力的非洲木雕的艺术特色,而且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对美的不同理解与表达,同时也为中非深入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过去的百年里,非洲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毕加索、马蒂斯在内的众多西方现代艺术大师都曾从非洲雕刻艺术中受到启发,从而使整个西方艺术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1907年,毕加索在看到非洲面具后受到强烈震撼并从中汲取灵感开创了“立体主义”流派的先河。中国美术馆收藏有4幅毕加索的作品,本次展览特意选取了《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抽烟斗的男人》两幅油画与非洲面具和雕像对比展出,以使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毕加索立体主义语言与非洲木雕的联系。












学术邀请系列展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质朴的精神——陈坚水彩作品展


 



改革开放系列展


中国美术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展: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978-2018)

中国美术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展: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改革开放40年教学成果展

中国美术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展: 从长江走来——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


 



收藏和捐赠展





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为万世开太平—— 于右任书法作品展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还携笔墨向高丘——欧豪年八十回顾展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项目:艺道寻真——张安治的艺术人生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江山如画——金志远、徐孅伉俪艺术展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韶影华章——石少华摄影回顾展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色彩交响——武德祖艺术展


地方性展览 


笔墨当随时代——重走万里路 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江苏美术采风成果展

鞍钢岁月—辛鉴名中国画作品展

河北美术学院书法教学成果展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

谜踪记——孙磊、杨斌、于磊三人作品展

生态家园——福建松溪版画作品展

铁铸山川——刘三齐山水画展

存在的幻觉——吴威油画作品展

新时代 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

俊宷星驰”江西美术作品学术邀请晋京展——纪念江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成果展示暨南昌市红谷滩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大美高原——林跃藏地油画展

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发展成果展

丝路起点 回望长安——长安画派与长安画坛国画作品晋京展

墨彩万钧——陆沉的水墨艺术

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

情定海南——蒙发祥作品展

墨醉运都——庄辉书法作品展

中国唐卡艺术精品展

大美连云港——周明亮水墨写生画展

写意的海——吴晓林油画展

观海望京——毛冬华水墨作品展

黄华兆水彩艺术作品展

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

时代的温度——山东艺术学院建校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其他展览


精神的游牧——赵培智作品展

写意中国——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一带一路’艺术考察专题研究展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徐小东、徐晨阳展览时间:2018-01-10 15:00 至 2018-01-21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韩学中、韩洪伟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肖文飞、刘波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李传真、张爱玲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李继飞、张崴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阴澍雨、周延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徐青峰、常磊

时代印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四届院展

山水本色——第二届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学术邀请展

漫步星际——赵旭作品展

师程画远—— 程远绘画作品展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对口支援青海文化建设扶持项目:雪域丹青·匠心筑梦——青海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

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草图观摩展   中央文史研究馆

天地大美——新时代中国艺术名家邀请展

臙淼、许经文水墨展

苍穹与大地——陈芳桂艺术作品展

山水清音——王正平中国画艺术展

万物生意最可观——田忠利中国画作品展

黄孝逵水墨艺术展

纤夫的足迹——白德松2018作品展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

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暨首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

吴丽珠画展—— 暨从艺60周年汇报展

2018•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

北京意象——诗化海淀

执著追求 无愧无悔——谷钢油画展

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40年摄影作品展

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

道·道——王达军摄影艺术展




2019年重要展览预告


“美在江山”中国山水画大展

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

第八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全国大型美术作品展

 





新书预售



作   者:刘凤兰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开   本:12开

装   帧:精装

版   次:1版1次

页   数:120页

出   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定   价:120.00

优惠价:100.00(包邮)

订购联系人:李先生

联系方式:13911014279(微信同号)





更多精彩文章 ☟ ☟ ☟


■ 浴血淞沪 英魂永存——记十九路军陵园浮雕墙创作者李汉仪教授
■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胡泉纯作品《天坑地漏》获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环境设计金奖
■ 无境 | 美国水彩画家Steve Hanks作品欣赏
■ “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 名家讲堂|水彩画网络课程正在进行中!
■ 好书推荐|《雕塑华章》(第二辑)作品选
■ 好书推荐|《雕塑华章》(第一辑)作品选
■ 好书推荐:《影响中国美术发展之水彩篇》
■ 一本几年前的水彩画册
■ 家乡即景——刘建军油画作品
■ 陶言心语 塑瓷塑魂|胡发烟

■ 陶艺·陶意|青年陶艺雕塑家张伟泽的“水浒传108将”

■ 刀笔塑魂——郝京平作品欣赏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包蕾水彩画作品集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王洁水彩画作品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