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不要一味追求性价比

2017-02-21 学者荟


关注 学者荟享传递价值

微信号:xuezhehui_bj

合作邮箱:497436836@qq.com

学者荟作为公众传播平台,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民生,亦传播系统化的知识理论,学术论文,偶发一些时事人文观点以示读者。坚持做负责任的传播平台和渠道,服务读者,传播价值。


文 | 闫红

摘自闫红新书《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我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之风颇为严重的中原小城,我父母就俩孩子,我弟的处境却与我有很大差别。我弟出生之前,家族中已有九个女孩,即使他们主观上想一视同仁,客观上仍然不免有所倾斜。

我弟五岁时,我大伯送了他一件价值不菲的真皮夹克。要知道吾乡有种说法,叫“有钱打扮十七八,没钱打扮屎娃娃”,因为孩子长得快,把钱花在孩子的穿着打扮上不值得。但我大伯不管,他就是想表达对我弟的宠溺。我弟十岁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足够买一支气枪,他还是他们班第一个拥有山地车的人。

我至今记得我弟跟家里要山地车的情景,我弟倔强地昂着脸,我妈默默流泪。最后是我爸打了圆场,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我弟买了。我内心当然不平衡,我骑的是我妈淘汰下来的旧车,同时也对我爸这样惯儿子而痛心疾首。



在这个场景中,我是懂事的,知道心疼大人的,将来一定会是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我弟是恃宠而骄的,将来一定无法无天。然而,命运是如此诡异,事实上,我弟后来无论是个人生活质量(不只是收入),还是对家庭做出的贡献,都比我高。


我爸以一种貌似性价比不高的方式,实现了性价比极高的效果,这让我曾经有所怨艾,现在更多是一种局外人的深思。 

因为从小就自甘弱势,我安全感极差,永远量入为出,从不大手大脚。买东西非常地注重性价比,尤其是买衣服,看见“sale”就很兴奋,要是打五折就非买不可,即使东西只是差强人意,只要价格合适,也会拿下。

朋友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表面上看,你买得很划算,但一再低水平地重复建设,花的钱并不少,却没有提升你的衣着水平。你没有听说过“便宜东西买不起”这句话吗?


她说的有道理。不幸的是,我不只是在买衣服上犯这种错误,买房子也是。我买房子比较早,2002年,那时房价已经起来了,但还没像现在这么夸张,我手里的钱,在中档小区买个110平米的房子,够付四成首付,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如果再买大一点的话,就只能付三成,无法使用公积金贷款。我想都没想就选了第一种方案。

我弟和我正相反,他到2006年才买房子,那时候房价已经涨了,他手里的钱,又不多。但他毫不犹豫地选了一个高档小区最贵的楼层,贷款20年还清。我跟他算利息,二十年后,利息都跟本钱差不多了,我的房贷,选的是五年还清,五年期利率最低,我弟一笑了之。

然后呢,房价一波一波地上涨,我的房子地段一般,位置不好,涨得极慢,我弟的房子,后来者居上,收益很快就超过我那套。 

单是房产投资上的失误,是不值得我写上这么一大篇的,下面我要说到更重要的,对于性价比的过分重视,也影响了我在事业上的选择。

我一直想写一部家族小说,如今出了七本书,却都不是那部家族小说。我没法下决心动笔,因为写个随笔,总不会写得太差,总能发表,最后也总能结集出版。而小说我以前写得少,我担心失败,担心白费功夫。我有点像《围城》里方鸿渐,明明真爱是唐晓芙,却一而再地和苏文纨周旋着。



我弟就不一样,他打小就有点商业头脑,后来开了个影楼。一开始,他开的那个小影楼是赚钱的,虽然不多,却远强过工薪阶层。但我弟有野心,非要再开个大的,他东拼西凑弄到了一笔钱,大影楼开起来,生意萧瑟如被秋风横扫过的落叶乔木的树梢。


要是我,可能就想关门了,我总是担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我弟却永远觉得“千金散尽还复来”。冷不丁的,他把住房抵押了出去,又开了第三家店,我无法不替他捏把汗,如果这家店再失败了,他就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还好,坚持了几个月之后,渐渐有了盈利,他有了资本做广告,再加上口碑流传,他这两个店的生意,就像灶膛里的火苗,轰轰烈烈地燃烧了起来,发展到现在,有了一百多家加盟连锁店。

我弟是在不计回报的爱里长大的,如今,他对父母的回报,也不计成本。带老爸看病,陪老妈体检,有空了还拉上他们满世界旅游。



我没他那么慷慨。我前面提到他的生活品质比我高,不只是因为他比我有钱,而是他活得比我更平衡,想到什么就去做,不会患得患失,也不抠抠索索。谁能想到,当初他对自己那略带任性的爱,家人对他有点过分的宠溺,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我曾经以为我弟和我是一个孤例,但是遍阅身边那些卓越的人,发现他们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赤贫,靠着流氓无产者的勇猛,给自己挣个地盘。这类人比较少,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原始积累,单靠赤手空拳,很难成功。第二种,是打小被重视的孩子。他们打小愿望很容易实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敢于去争取,有家人做后盾,他们能够承受失败,愿意给自己更多机会。


这并不是说,被宠溺的孩子一定能成功,但像我这样,从小就把心思放在成败衡量上,不敢追求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的人,一定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所谓有勇有谋,勇其实比谋更重要。世间有谋者多,空气里纷飞的都是瞎琢磨,有勇者却少,所以才有“夜晚想过千条路,明朝起来卖豆腐”的说法。 


这就和我们的传统教育有冲突了。过去,我们提倡匮乏教育,要知道一蔬一饭来之不易,要学会精打细算,用好手中的每一个铜板。这说法没错,但精细是过程,不是目的,如果过度的精细,让我们把功夫全耽误在精细的路程上,那就得不偿失了。

精神上的穷养,还会让一个人自我评价降低,在重大选择的关口退缩。要知道许多时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

有一年,我跟随一拨当年下放皖北的上海知青,去他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采访。其中有个阿姨,说不上有多漂亮,但眉目之间有一种神采,一看就是那支队伍里的领袖,大家喜欢跟她开玩笑,有人还提起当年村支书的儿子追求她的事。

“怎么可能呢!”她拉长声音说。但她的眼神随即黯淡下来,说到她当年的闺蜜,就嫁给了一个当地人,那人年纪大,是个老光棍不说,还是个秃子。她苦口婆心劝了闺蜜很久,闺蜜只是默默无语,后来才跟她说,那个男的虽然老了点,丑了点,但是对她好。

她一听就明白了,她跟闺蜜一条街上长大的,闺蜜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在家里一向不受待见,被父母呼来喝去,一家老小的马桶都是她拎去倒。寒冷惯了的人,受不了一点暖,有一点暖,她就融化了,涣散了,想就地一躺,这辈子就这么算了。

这个阿姨则不然,她家中虽然也有兄妹,但她父母对她十分珍惜,即使下放在农村,成天累得七荤八素的,她还是觉得,她的命运一定会得到改变,她不会永远过这样的日子。



后来知青返城政策下来了,那个闺蜜已经走不了了,怀了孕,与她告别时哭了一晚上。

许多年之后,那次采访的细枝末节我都忘了大半,但那位阿姨斩钉截铁地说的那几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谁也免不了有被低估的时候,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分量,不要接收环境以及各种心怀叵测的人的暗示,永远以一个爱人那样珍重的目光打量自己,不在一时一地之内妥协,从而精准地避开下降的灾难。

传统的说法是“谦受益满招损”,但我有位老师偏要说:“谦虚使人痛苦,骄傲使人快乐”,精神上被穷养大的孩子,也许从后面这个句子里,能得到更多益处。



这里是学者荟,感谢你的阅读。

更感谢你能分享!


推荐阅读

武志红:国内教育的实质是为了大人,而不是孩子

改造我们的研究从尊重常识做起

曾国藩的八大坚持,从愚夫走向君子

当女儿说要和男友过夜,看看这位家长是怎么回答的!

免责声明

本平台原创或转载文章均不反映“学者荟”的意见与观点,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所载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微信号:obsessed0911,将尽快改正或删除。



罗灵杰

签名版

《跨越三千年的因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选购学者微店书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