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个孩子,那你呢?
【学者荟读书小组招募小伙伴】
有兴趣的请在公号留言或添加下方微信号详询
xzh20161128
■文:辉姑娘
■ 公众号:辉姑娘(ID:hgndxt)
你的孩子,你不教育,满天神佛都没有义务去做心灵导师。
某次乘坐高铁。路途远,行至一半昏昏欲睡时,忽然安静的车厢里响起了《最炫民族风》。音乐声一起,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惊动了,睡觉的人更是纷纷被震醒。
抬头看去,一位坐在前排的母亲正举着一个手机,脸上带着喜滋滋的笑容,她五六岁的儿子正在车厢当中摆腰扭胯,随着音乐跳得不亦乐乎。
那位母亲浑然不觉四周异样的目光,兀自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儿子,加油鼓气:“宝宝好棒!跳得真好!再来一个!”
有乘客实在忍受不了,重重咳嗽一声。
母亲顿时不乐意了,站起身来眉头一挑:“咳什么呀咳什么呀?一看你就没带过孩子!体谅一下怎么了?孩子还小呢!在车上这么小的地儿都活动不开,憋坏了什么办?跳个舞都不让啊?”
车上乘客皆无言,母亲大大咧咧地坐下,继续放歌。那孩子跳到兴起,竟从车头一直跑到车尾,再跑回来,踩得咚咚乱响。
我眼看着邻座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闭着眼睛抚着心口,脸色都有些白了。
最后总算有乘客实在忍受不了,叫来乘务员关掉了音乐。母亲悻悻,大声说了一句:“真没有爱心!”方才坐下。
我坐在车厢一角,忽然想起曾在地铁上遇到的一对父女。
北京的地铁拥挤不堪,那天也是如此。坐到国贸,那对父女上车了。小女孩一上车便冲着父亲叫:“爸爸!好累!我想坐下来!”
满满当当的车厢里,自然不会有空位的。当下便有年轻的学生站起来要让座,那父亲却摆摆手制止了。
他先是冲学生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随后低下头,温和但认真地对女儿说:“这里不是我们家的,我们上来得晚,没座位是很正常的。是吧?”
那小女孩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还是有些委屈:“可是,我不舒服。”
父亲想了想,放下手里的东西,把女儿抱了起来。
“可是爸爸愿意抱着你,这个位置不是大家的,只是你的。”
小女孩笑了起来。
△
某日与友人在一家西餐厅里吃饭,这里气氛很好,客人们轻声细语,食物的香气与温暖的阳光都让人心情愉悦。
一个女孩尖厉的哭喊声打破了这一切。我们转过头去看,那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穿着粉色的芭比娃娃裙,别着可爱的发卡。此刻她正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地失控大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哭喊声持续到一分钟时,周围的宾客已纷纷皱起眉头,我再次抬头看去,女孩的母亲正在低声安抚她,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女孩拿起一只叉子扔出去,变本加厉地哭喊。
朋友叹息,我无奈地苦笑,想着今天的美好午餐算是泡汤了。
下一秒那位母亲停止了安抚,她站起身来,牵着仍在尖叫的女儿,快步走出了正厅,拐进了一旁的卫生间。
一切安静下来,我们长出了一口气。
我们的位置离卫生间并不远,隔音条件一般,隐约能听到那边门后传出来的声音。
“……你不要影响到大家,这不礼貌。”
女孩却似乎愈加歇斯底里。
“好,如果再这样,我只能陪你在这里,什么时候不哭了才能回去。”
女孩顿了顿,又开始大声抽噎、顿足。
母亲不说话了,只余下女孩断断续续的哭声。
我起身去卫生间,推门进去时,看到那对母女站在镜子前,女孩的眼睛哭得红红的,母亲表情平静,拿着一张沾湿了的卫生纸在为女儿擦掉眼泪。
我有些不忍心,开口劝道:“毕竟还小。”
我继续打着圆场:“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理解的。”
“哎,长大以后不能指望别人这样理解她呀。”
我无言以对。
那一餐我们吃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快要结账时,那位母亲才带着女儿走出卫生间。女儿脸上的泪痕已经被洗得干干净净,不再哭闹。
母女坐回位置,又请服务员去加热了菜品,细心地将鸡肉切好放入女儿的盘子里,女儿安静地吃着,偶尔小声地请母亲帮她拿番茄酱,乖巧可爱。
△
在书上看到过的一个故事更有趣些,故事发生在一家海鲜餐厅。
有一个小孩摇摇晃晃地跑到一对小情侣的桌子前,伸手就去抓盘子里的龙虾。女生吓了一跳,男生及时按住了小孩的手。
小孩的家人就坐在不远处,他们看到了这一切,没有制止,还哈哈地笑了起来。
女生有些生气,男生却笑了笑,拿起龙虾问那个小孩:“你想吃这个?”
小孩点点头。
男生说:“想吃这个龙虾,可以,你要拿东西来换。”
小孩又点点头。
男生问餐厅服务员借了笔和纸,在上面写了一行字:“我永远不会做一个不劳而获的人。”
他温和地摸摸小孩的头:“你会抄写了吧?如果把这行字抄三遍,读三遍,记住它,我就把龙虾送给你。”
小孩果然老老实实地抄写了三遍,读了三遍。
男生把龙虾拿起来,郑重地送给了小孩。
“很棒。现在,龙虾是你的咯。”
小孩高兴地接过了那只昂贵的龙虾,愉快地捧着它走回桌子,衣袋里还揣着那张抄写了三遍的纸条,一翘一翘地飞扬起来。
“我永远不会做一个不劳而获的人。”
△
“他还小。”
“他还不懂事呢。”
“你一个大人好意思跟小孩子计较吗?”
“一看你就没有过孩子,有了孩子你就能理解了……”
以这些借口在公共场合干扰到他人的做法,其实都忽略了一点。
孩子当然是小的,不懂事的,不应该计较的,可以理解的。
但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却是大人,是要遵守规则的,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
你只是把孩子的不懂事,当成了无能的挡箭牌而已。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不合情理的,难道不应该让孩子们自由生长吗?为什么要压抑他们的天性呢?
可是“教养”本来就是一件压抑天性、限制自由的事情啊。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不同点是,我们可以克制冲动的本能。
因为克制了所有的狂暴与贪婪,我们的社会才不会混乱无序。
我们才得以高高兴兴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不必担心被抢劫财物;坐在安稳的咖啡厅里轻松聊天,不必担心被飞过来的一颗流弹夺走生命;在温暖的大床上安然熟睡直到天亮,不必担心第二天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
我们彬彬有礼,我们彼此尊重。
否则,人与动物又有什么区别?
公共空间的规则是人类群居属性的必然要求。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并不缺少善意和宽容,缺少的恰恰是对于公共规则的敬畏与遵循。
只有拥有了规则,才能活得更加平等自如。
△
有一位朋友,我从没看过她端着饭碗跟着孩子跑,试图让孩子多吃一口饭。他们家一日三餐按时开饭,每个人都一视同仁,过时不候,厨房里不会有任何剩饭菜。
起初孩子不适应,不喜欢吃了就不吃,等到饿得哭闹时,她也绝不喂一口,直到下一次开饭才端上饭菜。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再也没在吃饭时闹过脾气。时间到了就规规矩矩端好饭碗,不用任何人夹菜倒水,乖乖地吃得一粒米都不剩,身体格外健康。
有次坐电梯,孩子按了B1,她问:“你要去B1吗?”孩子摇头,说只是好玩。
她说那你要自己下去,因为我们没有人要去B1。孩子说不敢一个人下去,她说那好,这次我可以陪你下去,但这是最后一次,如果下次再乱按,你就必须要到按的那一层,这是对自己的举动负责任。这种“好玩”浪费了电,也浪费大家的时间,是不好的。
孩子乖乖点头说好,从此再也没有随便乱按过电梯。
有许多家长曾经在国内看到一些相关报道,认为国外的教育体制更加自由宽松,认为那里才是“孩子的天堂”,事实上这是极大的理解误区。
国外的确比较重视天性解放,但他们认为的“天性”是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可以无限释放,然而对于准则、品行、制度却是近乎苛刻地监管。
国外的许多父母最怕的是自己与子女给旁人“带来麻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羞耻与负担。
你相信吗?当你与非婴儿期的孩子平等相待,像大人一样冷静对话,阐述道理,他是听得清楚的,也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的。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步理解得更加深刻。
然而你不说,他便永远没有机会了解。
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有人跟他说。
△
你的孩子,你不教育,满天神佛都没有义务去做心灵导师。
“长大了就懂事了”只是一句缥缈的祝愿而已,可不是一个数学公式,百分百应验。
当然,也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孩子错误行为,值得理解和宽容。
但更加聪明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某次乘机,飞机开始颠簸,一个小男孩忽然大哭不止。他的父亲始终在安慰他,半个小时后气流平稳,小男孩停止了哭泣。
待到下机时,每一个走到门口的乘客,都有些惊讶地看着这对早早站在门口的父子。小男孩规规矩矩站在一旁,父亲递上一张手写的字条。
上边文字正式的让我感到惊讶:
“今天因为我的孩子晕机和恐惧,长时间发出不雅的声音,给您带来了困扰。向您致以深深歉意!”
轮到我时,我双手接过那张字条,然后低头看了一眼那个小男孩。
他努力地挺直身体,像个小绅士一样,冲我露出一个笑容。
“姐姐,对不起。”
那是我见过最令人舒心的可爱笑容。仿佛走出机舱时洒下的第一道明媚阳光,又像是一颗清凉微甜的薄荷糖,很难忘。
想起两句老话。小时候老人常说给我听的,始终牢牢记着。
“惯吃惯喝绝不能惯毛病。”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无论是稚子还是成人都想要“做自己”。
然而真正的“做自己”不是惯出一身肆无忌惮、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的臭毛病,而是在遵守规矩、有礼有节、绝不干扰他人的基础上,再谈“个性”和“自我”。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以约束为前提。
这个道理,孩子可以不懂,你却已经不再是孩子了。
关于作者
作者:辉姑娘,原名吕辉,新果文化签约作者,畅销书作家。曾出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时间会证明一切》等作品,销售逾百万册,蝉联2014、2015年度畅销书大奖,被誉为“互联网时代新女性代言人”。近日推出新书《这世界偷偷爱着你》,全线热销中。
【版权归作者所有,王豆腐编辑】
喜欢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美德
近期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学者荟今日推荐
作者签名版
《跨越三千年的因缘》
¥50
▼
长按识别下方“阅读原文“可入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