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蛙外公不会知道: 比“牛蛙之殇”更糟糕的是智商退化 (深度雄文,字字有力)

2017-09-18 公子智 学者荟

——  学者荟  ——

【学者荟读书小组招募小伙伴】

有兴趣的请在公号留言或添加下方微信号详询

xzh20161128


■文 | 公子智


生存本来就是充满竞争的。不管在哪个国家、哪种教育体制下,都没有完全的、无条件的自由、快乐、轻松,尤其是当你追求的东西越珍贵,竞争就越激烈,过程就越艰辛。因此,真正的教育,不止给孩子在田野上自由奔跑的权利,还要培养他们不怕摔倒、永远奔跑的勇气。



9月初开学之际,一篇《牛蛙之殇》刷爆朋友圈。作者是一位自称68岁的退休老教授,他以6000字长文讲述了全家培养“牛蛙”的失败经历,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同和共鸣。公子智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有所动容,但看第二次的时候,内心开始怀疑:老教授全家的焦虑、对牛蛙战争的抨击、移民国外的选择,包括这篇文章的意图,都是真实而正确的么?


先谈谈文章真伪的问题。初步看来,这应该是一篇经过有经验的枪手打磨的公众号爆款软文。文章抓住大多数中产阶级(网络上发声最多的群体)的痛点——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中产阶级有巨大的不安全感,既想继续往上走,又怕被挤下去。他们希望下一代走上更高的社会地位,不惜重金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才艺,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牛蛙之殇》正是以中产阶级家庭的视角,揭露国内幼升小教育的“乱象”,用貌似真实的案例渲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恐惧性,让观者纷纷可怜中国家长和孩子们。


但是,不管是犀利的措辞、哲理的金句、熟悉的段子、煽情的表述,还是刻意放大个案、制造焦虑、博取同情(很多公众号大咖擅长的套路),以及文中对某留学中介的详细介绍,怎么看都疑似“微信公众号爆款文”+“广告软文”的写作套路。


一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退休教授,居然如此了解“10万+”爆款文的写作套路,从结构、逻辑、伏笔、断句都那么老练,对于当下热词的选用也是驾轻就熟。我怀疑,要么是老教授在退休之后经常刷手机看公众号文章,要么就是自媒体圈子的人在背后使力。


也许是对文章的真实性存疑,或是感觉传播焦虑不好,人民日报公众号在转发《上海退休教授怒批幼升小“牛蛙战争”刷屏,字字扎心!》的第二天就删除了这篇文章,一些公众号的转载也已打不开了。


然而,这篇文章得到那么多人共鸣,至少说明:即便牛蛙外公虚有其人,牛蛙战争却实有其事,文章所描述的“经历”有一定代表性。刚刚过去的暑假,网上还爆发了关于“月薪3万元支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讨论,好多家长就是在一边埋怨牛蛙战争、一边全力以赴打赢牛蛙战争的状态中纠结。这也许是大家不关注这篇文章的真假,也不想辩论其中的对错,只是一味地一致转发和感叹的原因。


但是,今天,公子智有几个观点,想跟牛蛙外公、牛蛙爷爷、牛蛙父母们交流一下。



其实,你的焦虑,与其说来源于阶层固化,不如说来源于智商退化


这些年,“阶层固化”这个话题被广泛讨论。我们也知道最近被热议的观点——阶层固化危害更大的是智商固化。但是,今天公子智想说的是,这些年来还有一种比阶层固化、比智商固化更坑爹、更隐秘、伤害更大的倾向——智商退化。


所谓智商退化,就是随着你在某一层级、某一领域待得越久(思维定势、利益固化),忽视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介入,变得越来越缺乏历史感和换位意识,反而在三观上、常识上不如以前,与这个时代的理性相脱节。如果这句话不好理解,我举几个例子:


你出身寒门,因为学习好而得到尊重和羡慕,并通过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学,但现在却不再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千方百计让孩子逃离高考的压力,耗尽钱财让孩子走捷径上大学。


你毕业后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辛苦几年后在大城市买车买房,却不再相信奋斗可以创造奇迹,开始绞尽脑汁获得更多人脉,试图通过依附权贵,得到再次改变命运的魔杖。


你并非一路顺风顺水,也面临过十字路口的选择,却认为下一代必须步步领先、步步走对,走“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路径,否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以上,就是智商退化的表现。《牛蛙之殇》中牛蛙外公(我们姑且相信此人为真)的表现,着实让我为一个科研老教授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感到心塞。


家学传承的本质,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执着和从容,是一种水滴石穿和水到渠成。


牛蛙外公自称做过关于家学传统的研究,证明父辈的学术能力、社会地位、资源阶层等对后代有决定性影响,并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重点提到家学。


那么,如果这位理工科教授做了社会学的研究,请问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你列举梁思成、林徽因、高晓松的例子,那么请问在中国前100名桥梁专家、中国前100名女作家、前100名音乐人当中,有家学渊源的几率是多少?



一个科学院的退休教授,居然研究出荒诞的结论:虽然历史中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但不幸的是,前者是注定,后者是宿命。是不是有点浅薄呢?作者你确定你是认真的么?


至少,作者没有理解“家学”的真正含义。狭义的家学是代际间的学术传承,比如汤用彤是哲学家、佛学家,儿子汤一介从小耳濡目染,也从事哲学研究,也终成哲学家。广义的家学是指做学术的认真用心以及包括品行在内的人格特质。梁启超是思想家、文学家,儿女并非都传承他的学术,但都是各领域的大咖,包括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类似这样的研究,以往也见过,其荒谬之处在于没有数据、没有严格论证,也不需负责任,只需武断下定义。那我也可以马云、王宝强为例,证明男人不需靠颜值,不需出身名门,不需名校毕业,只要做出一定的成绩或者运气好,就可以成为一代偶像。然而,人生有那么容易总结么?


牛蛙外公羡慕高晓松“身边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亲戚”。但是,人家跟你的焦虑、急躁不同,他们是豁达从容的知识分子。拿高晓松的妈妈来讲,高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妈妈说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不要以为眼前的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一生,人生还有诗和远方。”高妈妈言行如一,她现在还背包走世界;高的妹妹曾经骑摩托车穿越非洲,在撒哈拉一个村子当导游。可见,培养孩子自由、慈悲的灵魂,让他们愿意用心追梦,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教育视野。


高晓松曾说过一句慈悲的话:多学些无用的事,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度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绝大多数人注定成为凡人,如何既不荒废年华,又学会随遇而安,是一门艺术。


你只看到所谓的“阶级固化”,却没有看到阶级形成,更没有看到这个国家财富、力量、精神的积累,这是我们这个族群继续前行的家底。


牛蛙外公举例了北京状元的一段话:如今中国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属于中产阶级的孩子,而且还生在大城市,所以教育资源上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决定了我能比农村孩子走很多捷径……他说这是他支持外孙走上牛蛙道路的原因。这种逻辑匪夷所思。


首先,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承认,大城市的中产阶级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这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只是这些年快速的城市化加剧了这种趋势,喜欢发声、有更多话语权的中产阶级渲染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


实际上,财富、资源集中的载体和路径基本是一致的,有大城市以来就是如此,所以才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说法,现在的纽约、伦敦、巴黎依然是全球精英的集聚地。我们为什么要让城市越来越好,因为这样更容易吸引人才和资源集聚,更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提高发展的叠加效能和生活的边际效益。


很多人觉得寒门难出贵子是社会不公,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是对奋斗者的公平——如果你不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的孩子也很难实现他的梦想;如果你自己打麻将赌钱得过且过,也难以让孩子改变处于底层的命运。


这里,有一点要清楚:绝大多数中产阶级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教育条件,而是他们深深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他们会主动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学习、思考习惯传承给孩子。


港媒曾报道,在大儿子Lucas一岁的时候,谢霆锋把自己拍危险动作戏的镜头剪成一段视频给儿子当生日礼物,好让他明白:“爸爸就是这样卖命拍戏养活你的!不管你今后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上进心,有很好的人品,才有好前途!”


不培养自由、慈悲的灵魂,你的孩子即使千辛万苦爬到中国教育的食物链顶端,也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牛蛙外公有一句话令人不寒而栗:我知道这样会让他丧失可爱,但我宁愿他失去可爱,变得可憎,但也不能让他长大后变的可贱。只有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路线”成长,他的外孙才能避免长大后变得可贱?那么,是不是绝大多数孩子将来都是可贱的?尤其是像我这样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初中才开始学英文字母的人,岂不是贱中之贱?


牛蛙外公还举例说学校对家长的考核越来越严格,“从家长体重看家庭的自律能力!简直荒谬,愚昧!这和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挑选奴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肚子大一点就证明这个家庭没有自律能力了?就算是,这个6岁的孩子未来就没有前途了?”


牛蛙外公这一串反问是有道理的,毕竟自律能力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单看体重确实偏颇,而且体重也跟基因有关,不能因为家长的体重而影响对孩子的评价。但反过来说,难道进不了著名民办小学就没有前途了,就是“可贱”了?你怎么采取了双重标准呢?


至此,我们知道牛蛙外公互相矛盾的逻辑:一方面,他认为存在“阶层固化”,承认著名民办小学的游戏规则并全力参与角逐,而且理所当然觉得付出就有回报;另一方面,当孩子觉得学习压力大,最终因为患了疾病而被拒之门外时,他就觉得出题人变态愚昧,扼杀孩子的天性。这样对么?


牛蛙外公先是贬低那些进不了著名民办小学的人“可贱”,又通过怒骂出题者而间接贬斥那些被录取的孩子,把这个城市的教育说得一无是处。俗话说愿赌服输。你家孩子被淘汰就否定别人家孩子的努力?如果你家孩子被录取了,你还会痛斥当下的教育吗?还会放弃大上海的星辰大海,去找寻那个慢点长大的孩子吗?


更令人寒心的,是这个家庭对孩子健康的态度。他们“虽然都揪心孩子的健康,但更伤心失去了进入名校的机会。”可见,孩子被诊断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痛苦,只要孩子被名校录取、变成牛蛙,再怎么挤眉弄眼、耸肩都是小事。他们在意的是付出就有回报,是一个“不可爱,可憎,但不能可贱”的孩子。这样好么?


接下来,这个家庭又陷入鄙视链的痛苦中。“邻居家的孩子几乎和我们一起开始“牛蛙战争”的,他们家的孩子顺利进入了‘四大家族’之一。我们家一直都要比他们家优越,这次反倒让他们压了一头,受到了嘲讽与看不起,这个气让我们难以下咽。”

你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急于让孩子拥有牛蛙的“标配”,希望孩子得到优秀孩子所拥有的“标准答案”。也就是说,你们不反对鄙视链,而是郁闷自己没有在鄙视链的攀比中一如既往占上风……. 生活该有多残酷、无情、冷漠,才把你们的三观扭曲到这种底部(地步)啊!


到这里,我们知道,中国教育的问题,并不单纯是教育的问题,还与整个社会功利色彩浓重的大环境相关。如牛蛙外公一样,很多家长受过高等教育,有独立的价值判断,也不一定会向金钱、权势这些标准低头,但遇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依然无法避免被浮躁所裹挟。


其实,人生是一个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关键看谁能坚持、跑得稳。更何况,人生的赛场有很多。如果你认为每一个阶段都领先才有前途,并将这种价值观灌输给孩子。那么孩子的宿命是永远处于“牛蛙战争”状态:小时候拼学校拼成绩,长大后拼工作拼家庭,退休后拼孩子拼出息。拼来拼去,能拼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么?能拼出一个自由、健康、慈悲的灵魂么?


成功路径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的花期是不一样的。给他提供适合其脾性和禀赋的教育生活,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反正最终90%的人是平凡人,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差别呢?


反之,如果孩子只知道听家长安排,拼命学习,拼命往上爬,从重点幼儿园上到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最后终于进入重点大学、常青藤名校,历经千辛万苦后,都不知道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最终发现自己收获的是一个普通的人生、平庸的余生。请问,那时他们该如何自处?


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自由也不是买来的,也不是移民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勇气和力量为代价的。


牛蛙外公想要通过出国寻找西方“健全的教育体系”。他说西班牙的学区房就比上海便宜,空气比上海清新,孩子的竞争压力又小,所以生活会比大上海舒服,可以让孩子在一个健康、放松的环境中,依靠熏陶慢慢找回原来的自己。



看上去很美,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要跟牛蛙外公(如果你是真实存在的)商榷:


第一,你发自内心希望孩子平凡、自由成长对么?如果是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出国,在哪里都可以平凡。只要降低期望值,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这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真的,你们没有必要在耄耋之年,举头遥望异邦的月亮思念故土(我不相信你和女儿可以忘掉故土,毕竟你的一生、她的半生都在这里奋斗)。上海的天空必然越来越蓝,会有更多绿草供孩子自由奔跑,而且比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充满想象。


第二,孩子的爸爸是海归,应该知道欧美的学校有公立、私立和好坏之分,要买学区房才能保障教育质量。随便花点钱就能去西班牙买房移民,你觉得那样的学校靠谱么?从西班牙非普通学校毕业,能实现“常青藤”的梦想?而且,现在连英国都在引进上海的数学教材和师资,比英国差得多的西班牙,教育水平比上海好么?另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大人、小孩都有影响和冲击。去一个人生地不熟、没有亲人朋友、大人没法工作的地方,你脆弱的女儿能承担么?全家如何享受天伦,如何给孩子成长的快乐?


第三,你是不是以为移民就能培养牛蛙?如果是的话,你的曲线救国路线可能是错的。不同教育体制关注和考察的重点不同,但不变的是——学习都是辛苦的。美国教育的学习强度并不低,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美国的大学也要求特长,没有过硬的特长很难被名校录取。(推荐《中国高考不好考,你以为美国高考就容易啊!全面解读中美两国高考差异!》)。而且,在美国读书还要拼爹拼妈拼阶层,全部拼完后还要拼肤色,这是美国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如果到时候这一切都失败了,是不是要和美国告别吗?


第四,你是不是觉得孩子在海外读完大学,回到中国就是镀过金的牛蛙,比国产蛙有更好的机会?如果是的话,你可能会后悔的。可信的调查显示,不少国外三流大学的留学生,除英语好之外,其经验、能力和素质反不如国内的985、211毕业生。如今,全世界都在搭乘中国发展便车,孩子幼年时离开这片充满活力的国度,到一个缓慢发展、阶层固化的国度学屠龙之术(到欧美顶尖大学读优势专业除外),指望他20年后回国大展身手,你不怕他到时候“拔剑四顾心茫然”么?如果所学不对路或学得不扎实,也许你外孙比青蛙都不如。


末了,陈述公子智的三个观点:


一、“逃出中国”和“移民欧美”不该成为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牛蛙外公煽情地说,“再见了大上海,你给我一片星辰大海,都不如给我一个慢点长大的小孩。”这样的小孩上海给不出,西班牙、美国也给不出。因为这样的小孩只存在于润物细无声、执着且从容、清楚自己要什么的家庭。好的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一路读名校上,而是尊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遗憾的是,牛蛙外公全家没有改变教育理念的倾向。


二、有些人认为应该把快乐教育、自由教育、放羊教育还给孩子,不要强调竞争、比拼。这种观点也是片面化的。我们的高铁、核电、航母、卫星,都是不甘人后、不断超越的产物,没有极强的拼搏意识、进取欲望,哪会有40年来的“中国奇迹”,民族复兴的梦想也将永远是梦幻。每一个荣耀背后都是汗水,每一片繁华背后都是奋斗,竞争意识和能力还是要培养的。


三、文章后半部分用40%的篇幅来介绍移民选择的历程。通过移民中介的选择、移民去向国家的选择等细致具体的线索,我们大致知道说的是哪个移民中介。如果这篇文章是相关利益者借机刻意炒作升学竞争压力,制造紧张、焦虑情绪以达到营销目的的,建议相关部门约谈该机构,并调查他们在做移民业务时是否失信。这种杜撰太缺德、太无耻!要公开批评,要公开道歉,以肃清风气!


关于作者

公子智,一个行走于体制内外,拥有八块腹肌(曾经)和一腔热血,上得了朝堂,下得了菜园,说的和唱的一样好听的非典型才子。


【版权归作者所有,王豆腐编辑】

喜欢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美德


近期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字字扎心!上海退休教授6000字长文批幼升小是“牛蛙战争”,已刷屏!

王者荣耀及其背后,远不止你理解的那样(深度好文)

《战狼Ⅱ》超爆背后的逻辑:不止你理解的那样(一文通透)


学者荟今日推荐


作者签名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识别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入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