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走班”在中国学校走得通吗?| BetterRead
文 | 楼夷
这次在美国加州的私立中学Bishop‘s观摩三天,第一个印象就是走班。
一下课,走道里就挤满了行色匆匆的学生,都是为了赶往下一个教室上课。一楼走道放满了柜子,供学生们存放书包。
这种学生到不同教室上课的情景,也出现在国内的部分中学。
根据国家高考改革方案,2020年将全面推广新的高考模式——除语数英三科外,学生“六选三”纳入高考成绩,这意味着将有20种组合供学生选择。
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再像过去一样上同样的课,考同样的试。走班自然就来了。
在上海、浙江以及北京,已经有高中试行走班,并遭遇到多重挑战。有人甚至惊呼,实行走班制等于再造一个学校。
这次,我正好体验一下,走班到底难在哪里?美国的中学又是怎么应对其中的问题呢?
进阶式课表
这次听课之前,我觉得自己肯定能听懂,毕竟是中学课程嘛。但是拿到三天的课表后,我才发现一半以上的课我中学时都没学过。以下是我旁听的课:
初中:数学、科学、英语、社会研究、陶艺
高中:欧洲近代史(AP大学预科)、非裔美国文学、中文、心理学(AP大学预科)、经济学(AP大学预科)、经济学、演讲与辩论、大屠杀历史。
这只是学校的极小部分课程。学校2017-2018学年的课程手册足足有78页,包括英文、数学、社会科学、历史、科学、艺术、外文、宗教等各个领域以及各种难度的课。
在难度方面,包括常规课程(Regular)、大学预科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荣誉课程(Honors)和高级荣誉课程( Advanced Honors)等。
其中,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相当于美国大学的基础课程。老师须根据College Board(美国大学理事会)制定的教学大纲来授课,学生可以参加相关全国考试。AP考试成绩好,不仅可以在某些大学换取学分,对大学申请也助力不少。
如果说AP课程强调广度,符合统一的教学大纲,荣誉课程(Honors)则强调深度。课程进度快,老师对授课内容的决定度很高。课程性质类似于学术性学习,往往采取小班授课。
荣誉课和AP课一般都以5分计算学分(一般课程按4分计算)。
高级荣誉课程(Advanced Honors)的难度比荣誉课和AP课都要高。在某些学校,需要达到一定的学分和学习成绩才可以申请高级荣誉课,学分也高于一般标准。能够开出高级荣誉课,本身就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听课间歇我遇到了一位教高中数学的老师。他原来一直在大学教书,现在教高中常规班、AP微积分以及高级荣誉课程。高级荣誉课程他教的是数论,这其实已经是大学课程。这堂课有三个学生,据他说“比很多大学生都强。”
初中(Middle School)即6年级到8年级以必修课为主。到了高中(Upper School)即9年级到12年级,每个主要领域都有各种细分课程供学生选择。
比如英文,初中只有英文课,到了高中就有写作、美国文学和历史、当代写作、创意非虚构类作品、美国西部文学、戏剧文学等等。
不同广度和深度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探索和扩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选择难题
丰富的课表往往导致选择性困难。
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课时还要考虑老师的授课方式、评分标准,以及未来的大学申请。
以数学课为例,如果上常规班,自己学得轻松,还容易得A;如果上高级班,学起来难,成绩可能也差。但是大学招生时不仅看分数还要看课程的深度。如何平衡?
又比如,同样一门AP(大学预科)课,有的老师平时上课很宽松,给分高,但是学生学得不扎实,最后全国AP考试很难考。另一个老师平时上课抓得紧,给分严格,但是学生在全国AP考试中都能得高分。你选择哪个老师?
如何保证AP的成绩不拉低GPA?如何给课外活动留出时间?如何让选课和大学申请方向一致?选课必须权衡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为了避免学生频繁调课,学校直到开学第一天才公布授课老师的名字。但学校也会提前给出有关课程的其他具体信息,供学生参考。
每年三、四月是学生选课的时间。这之前家长和学生已经拿到一本选课大纲。这本厚达78页的册子,列举了选课流程、课程说明、评分、合格标准和毕业要求等内容。
家长和学生研读这本选课大纲后,可以和指导教师交流。对于新生,学校通过家长联络人计划(Ambassador Program)安排有经验的家长给予建议。对于老生,在学期末的成绩单上,每门课的老师都会提出选课建议,供学生参考。
充分了解各方信息后,学生才能制定出自己的课程计划,并上报给学校注册。确定课程表后很难调课,除非有正当理由并且获得辅导员的同意。
人生充满了选择,但如何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是学生们要学的第一课。
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除了学会选择,走班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
国内学校从来都强调管理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负责督促学生的整体学业和思想沟通。
Bishop‘s也设置了行政班 (advisory group)。10多个学生被分到一个班,每天早上学生先聚在班主任的教室谈话5分钟。但行政班只是加强了日常沟通,有的学生可能和自己的任课老师关系更好,沟通更多。
在学业方面,每天下午2点45到3点半任课老师会在教室答疑。学校还给新生提供时间管理的相关课程,并安排专门的辅导老师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不过,这些都只起辅助作用。“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一观念在美国社会和学校根深蒂固。
在走班制下,班集体的概念被年级取代。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多体现在各种社团活动上。学生们通过学生会、各种俱乐部和社团,来锻炼领导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学习也并不轻松。
在学校的一本年册上,我看到有关初中和高中的日常描述。虽然是调侃的口气,但据说和真实情况差不离。
初中生在7:18坐着校车匆匆赶到学校上课。9点半在茶点时间匆忙抓点吃的,然后继续上课。下午3点结束,回到家里先休息一下。7点开始做作业,9点半睡觉。
高中生更紧张。很多高中生不坐校车而是开车,为了抢到车位得6点45到校。在学校除了上课还要参加各种活动,所以6点半才回家,很多学生做作业到凌晨才可能睡觉。
老师的自由
这种自由和挑战不仅仅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
在这里上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教室。因为老师的教室是固定的,每个教室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比如近代欧洲史的老师同时是演讲和辩论课的老师,他的教室里摆满了辩论赛的奖杯。
经济学老师的教室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钞票。
我上中学时,老师都在年级办公室或者教研组办公室。到点了就去学生的教室上课。拥有一张办公桌,和拥有一个教室比,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最关键的是,很多课程老师可以自行决定用什么教材,怎么教,怎么考和怎么给分。同一个学校同一门课,老师的授课方式、使用的教材、作业、考试和评分标准可能都不一样。
这完全是大学的管理方式啊。
国内学校有教研组集体研发课程和授课方式,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试卷和答案。老师的任务是有效地执行这套做法。
我很难想像,中国的学校会允许对于同样的课由老师各自出题而非采取统一试卷。更难以想像平时成绩可以成为大学招生参考。
这并不是说美国中学老师的业绩就无法用客观数据比较。
比如AP课是全国统考。如果公布每个老师所教学生的AP考试成绩总分,完全可以看出这个老师的教学是否适合应对AP考试。国内有的中学会内部统计老师或者班级的学生成绩总分,以此作为老师的业绩评价标准之一。
但是这里没有这么做。
老师的挑战
权力大,责任也大。
首先就得上好几门课。
老师身兼多职,在美国似乎很常见。美国的小学就是包干制。每个教室或者称班级由一个老师教所有科目。也就是说,阅读、数学,艺术、体育可能都由同一个老师负责。
到了中学开始分科。但是中学老师上超过一门课并不罕见。以我旁听的这所学校为例,绝大多数老师至少要教两门课,一般来说是同一领域不同进度的班级,也有老师跨系教课。很多老师还要担任班主任,或者给学校体育队当教练等。
这里肯定有学校节约成本的考虑。但老师要hold得住,必须基础扎实,最好还是多面手。
这所私立学校不像公立学校那样要求老师有教师资格证,但很多老师都是名校毕业,能力突出。
比如我这次听课的初中数学老师,是麻省理工心理学和物理学双学士。他不仅要教初中数学常规班、高级班、AP微积分,还教一门叫mindfulness的课程,中文翻译成正念,即通过冥想集中注意力。
又比如我听的AP课欧洲近代史课,老师同时教大屠杀历史以及辩论课。这位老师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本来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博士,在某次代课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教书,干脆不读博士专门教书了。
最神的是一位初中英文老师,除了授课同时担任年级组长和学校的女排主教练,因为所率女排战绩辉煌而全美知名。
国内常说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种玩笑,在美国可能是事实。
其次,小班讨论和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对老师的能力是巨大的挑战。
这次我旁听的大部分课都是圆桌式讨论课,老师发言很少。如何在少说话的同时来引导讨论,并且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绝对需要技巧。
演讲式的课则凸显了老师的知识面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
比如AP近代欧洲史上,老师旁征博引,逻辑严谨,学生问什么都能回答。
“学生一听到是讲座式授课,就瘫倒在椅子上,”这位同时担任演讲和辩论课的老师说:“我必须让内容变得很有趣,才能从始至终吸引他们。”
很大的空间和很大的挑战,促使老师不断努力。
关键在于赋权
走班看似只是一种上课形式,背后其实有一整套体系。
这套体系,不仅包括充足的硬件、优质的师资、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权力下放及其营造的弹性环境。
美国的高中采取学分制,大学招生则由学校综合评估多种因素自主决定。这个体系中的每个成员(学校、老师、学生)在每个环节(授课、考试、课程开发、招生)上,都有空间和自主权。
同时,学分制和大学自主招生也仰仗长期形成的公平竞争和透明的环境、文化以及相关的约束机制。
中国的学校则长期在另一种体系下发展——在经济、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固定教室制、集体协作研发课程以及强调重复性训练的应试机制,以较小的成本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如今国内有条件的学校试点走班,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释放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向因材施教迈出了一大步。但我很怀疑这样的制度是否适合全国推行。
因为中国学生最终要面对的是高考。走不走班,这都是终极选择。
美国参加AP统考的学生也很多。但是要不要学AP课程,要不要参加考试都是学生个人的选择。学生甚至可以不选课直接参加相关的AP考试。而AP考试成绩在大学招生中有多重要也因校而异。
国内的新高考改革名义上提供更多选择,实际上增加了统考数量。很多人担心分层教学变成分层应试,反而加重考生的负担。
但是,真像美国那样实行学分制,大家又会接受吗?
比如,国内学校和家长能够接受每个老师自行决定期末考试的方式和评分吗?
大学招生时,大家能够接受把每个学生各自的学科成绩作为招生标准吗?
能够放心大学全权自主招生吗?
有关高考的争议,实际上凸显了标准化考试目前在中国的重要性和公平性。
走班制好改,但一个有弹性的环境和机制的建设道路很漫长。
对每个人也一样,要掌握话语权,要过有选择的自由人生,总得付出代价。
就如我参观时路过的这张海报上所说,毕竟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赞赏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