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BetterRead

2016-03-29 王烁 BetterRead

文|王烁


只有极少数人成为赢家;我们都有机会成为赢家。这两句话都对。


慢慢看。



“斯通纳凝视自己的手,惊奇于手指的黄褐色,惊奇于指甲精巧地镶嵌进粗壮的指端,感觉到血液在无形中穿过纤细的血管和动脉流淌,微弱而不安的悸动从指尖扩散到全身。”


在微末到无厘头的地方,于毫芒见妙理,一次巅峰体验降临斯通纳。


斯通纳(Stoner),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无名大学里的无名副教授,在生活的循环往复中蹒跚向前。小说50年前出版,不文不火,在小圈子里相传不绝,却在去年出版50周年纪念版后横扫各大书榜。


徐征在书评《静默的反叛》中说:


“普通人但凡经历过些许生活的坎坷,就能或多或少从斯通纳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出身低微、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女儿离去,‘向前看不到任何能享受的事,回首过去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费心记住’。但也许不会有太多人能像他这样,找到灵魂深处的热情,又能为之付出一生的心血。也正因如此,斯通纳是幸运的。”


静默的反叛。反叛什么?


反叛生活。


斯通纳是幸运的。哪里幸运?


他活过。


生活是无意义的,如果从生活之外来看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释迦说活着无非生老病死;曹雪芹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头宫女说玄宗,古今多少事,无非一抔土。


反叛生活,就是反叛生活的无意义。可怎么才做得到?


像斯通纳一样。



“就是擦地板,我也要擦得比别人亮一点。”


许多年前,胡舒立在苏北一家军队医院做护士。回看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当时自然不知道。


前途茫茫。擦地板有什么意义?没有特别意义。在这种地方也能找到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将乏味任务升华为愉快体验的那些人,与做出成就的那些人,常常重合。


这是一类人。他们哪里都有,身居高位,屈身市井,玉树临风,貌不惊人,但只要是手上的事,不管高低贵贱,定要做到更好,做到超出预期。


把地板擦亮,不是为了别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擦得好地板就会更亮这件事本身让他们感到快乐。擦,擦干净点,再干净点,努力就是回报。


没有活在当下,就没有志存高远。这种人,机会降临能飞很高,但哪怕灾难到来也不会摧折。穷则独善吾身,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中,他们找到了心流。



心流是一种完美体验:面临需努力方能克服的挑战,目标清晰,反馈明确,专注到忘我之境,终于一切尽在掌握。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有名著《心流:完美体验的心理学》(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详述心流来龙去脉:心流多的人生更充实更满足。


至于心流因什么而发,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治大国,烹小鲜,都可以。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夜雨中,杜甫与友人在韭菜黄梁前深情叙旧——对话可以产生心流。


少年时,我常从山上往下奔跑,感受地形变化,控制速度、落脚顺序,体会从脚底传来的回馈,在间不容发之际,踩到正确的立脚点。山路崎岖陡峭,如果出错,受伤无疑,而我甘之如饴——完美的身体控制可以产生心流。


我曾坐到棋盘之前,浑身颤抖,双手紧握茶杯也压制不住,却在计时钟摁下之后,一步步落子之间,逐渐不知此身何处。在蔓延棋局的落后之中,始终追赶,终于在一处折冲占得上风,收官结束还在几十手后,但那一刻已清楚知道会半目取胜,头部冒烟,热气蒸腾,仿佛大脑充分燃烧——极致的智力挑战可以产生心流。


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贫瘠到从没有过心流。你的心流起因与我多半不同,但体验不会相差太远。


我们都想再多来几次。



心流与其他高峰体验有何区别?吸毒,用药物直接带来高峰体验,有何不一样?


最直观的差别,就是高峰体验结束之后你是感到空虚还是感到充实。心流体验之后,你感到充实,对自己的技艺、能力更有信心,对挑战更有自信,自我提升更有动力。药物刺激则不然,直接刺激你的神经系统,绕过挑战,也绕过了成长的可能,高峰之后空虚难填。


成功者常说自己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事功驱动,而在于做这件事本身的乐趣。这倒不是他们成功以后惺惺作态。如章太炎说自己平生所长不在著述而在医术,也不是找到了自我褒扬的新角度。无论在踏上一条修炼道路之初是什么原因,沉浸到这条路上的挑战-应对-进阶的反馈螺旋体验之中,度过那通常所谓一万小时高强度训练,成长过程带来的自我提升感受,无与伦比,不可取代。即使最后未达巅峰,你也能感受路上的风景壮美。



如果你说上面都是废话,是成功者会做人的证据、失败者爱听的心灵鸡汤,那么首先你说的没错。生于天地之间,总是要有输赢,输就是输,赢就是赢,许多时候这是清清楚楚的:能不能吃得饱?能不能穿得暖?温饱之后方有其余。饿着肚子还说自己快乐?说全世界都羡慕你们?好吧,祝快乐。


不过,温饱以上,快乐渐渐地不再与财富线性相关。诺奖得主、经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以美国为例,家庭收入8万美元以上,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不再显著地带来更多快乐。


为什么?


令人信服的答案是:温饱之上,人的幸福感与企图心高度相关。企图心越高,幸福就越难获得。


无论什么社会,如果企图心的指向,集中于外在可见的事功,那赢家就总是只有那么多。财富、权力、荣耀,这些事功标志的分配总是呈幂律分布,所谓二八定律。


以财富来说,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而且层层递进,在那20%的人群中,仍然是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如此几番迭代,大约是1%的人拥有50%的财富。


二八定律是概而言之,我的朴素观察,财富的分配还到不了这样集中的程度,权力的分配则必然是超二八定律。不过,大意如此。


二八定律跟社会形态没有多大关系,封建社会是这样,资本社会是这样,差别在于不同社会的流动性不同。那些构成20%的人群是固化还是流动,进入这个人群依据的是血缘还是才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一个人群中,总是大体只有20%的人享有80%的财富、权力、荣耀。


剩下的80%怎么办?


造反?


造反对个人也许有用,但对社会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仍然还是只有20%的人享有80%的财富、权力、荣耀。


若说不管社会如何如何,只要自己攀登到20%里头,不就行了?哪管洪水滔天。


也不尽然。


在事功的金字塔上向上攀登,没有止境。每一层都是二八分布。把身处80%当作失败身处20%当作成功,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就算攀到顶层,把所有人踩到脚下,却发现自己还是不快乐,我是没有这种体验,但有这体验的人不止一个(参见公号文章《人生博弈论》)。因为人生就是一场输家也付费的游戏(all pay auction)。以结果论输赢,除最后赢家以外都是输家,而赢家自己也只不过是惨胜。


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到这里,释伽、曹雪芹又该登场了。


志存高远,活在当下,缺一不可。



活在当下这件事,有一个意外的发现。


工作的时候,人们总是期待休假来临;然而真开始休假,往往又不如想象中那般惬意,仿佛休假最快乐的就是在开始之前。Csikszentmihalyi调查发现,人们自述心流来临的时刻,大多数时候发生在工作时,而不是休假中。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等待心流到来。但产生心流这件事,工作比休闲有优势,哪怕只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也给你带来要解决的问题、要克服的挑战,然后,不知何时何地,你沉浸于其中,心流降临。在工作之外,闲暇之中,有更多的时间、更少的约束,那些坐等心流降临的大多数人,发现闲暇近于无聊。无所事事是心理能量的杀手。


你是不是休完假还觉得很累?要当心了。


只有很少人能够主动创造心流,于是把工作变成了娱乐。别人看他是工作狂,他则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巴菲特说自己“每天跳着舞去办公室”。坚持原则、准确判断、果断下注、最终收获市场认可和财富。这样的日子,巴菲特80多岁了,还乐此不疲。财富增加对他只是数字,财富增加的过程仍然令他沉醉。


我们不能企望自己都像巴菲特这般幸运,工作与生活合一不适合大多数人,好在从生活中获得更多一些心流这件事,犹可为。


首先,你得专注。



专注是心流之源。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书中援引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克里夫·纳斯的研究:在多任务处理实验中,神经回路需要浏览、略读,然后才能够扩展加强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但是与此同时,深入阅读和思考的持续专注能力被削弱了。习惯同时做多件事的能力,是以牺牲在主要事务上的专注换来的。它们只会使人分心,而那些主要事务才是我们的最重要目标。


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中风研究所的乔丹·格拉夫曼说:“提高我们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会妨碍深入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处理的事情越多,专注就越少,你思考推理的能力就越差。” 


不幸的是,专注这件事,当代人有大敌当前。


手机。


从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以来的新时代里,智能手机解决了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的问题。古人有三大碎片时间:马上、枕上、厕上,我们的碎片时间与此相似,各种等待和过渡将生活切割开来。在碎片时间中,我们获得智能手机的拯救。


然而,“我的剑留给能挥舞它的人”,手机同理。工具只是工具,运用之妙全在于工具背后的那个人。对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当发现自己连看电影都要不停刷微信的时候,才惊觉:糟糕,我的专注丢了。


巧用手机省出来的整块时间,无非是被手机继续碎片化而已,微信、微博,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无论何时何地,难以自控。


驭手机而不被手机所驭,是当代人通向充实人生的小小第一步。碎片时间拿起手机处理多任务,整块时间则要放下手机,只做当下这件事:工作、读书、写作、开会、与家人孩子在一起……专注于手上的事,珍惜眼前的人。


重要的事再说一遍:无论与同事开会,与朋友相处、与家人孩子嬉戏,要放下手机。你绝不会有一天会后悔与人充分互动的时间太多而手持手机的时间太少。人际复杂沟通能力是人还能胜过人工智能的少数几个领域,不在此保持专注,你跟阿尔法狗比还有什么优势?


《心流》介绍,与人在一起,理解对方说的话所需信息容量约每秒40比特,而注意力的理论容量只有每秒126比特,稍不专注,就注意不到对方的表情,理解不到言外之意,甚至有可能他们穿什么衣服这些信息都处理不了——大脑的计算能力跟不上。你总不想将来的回忆是黑白色的吧。


一个人同一刻只能处理七个单位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换的最小间隔是1/18秒,按人活七十岁,每天清醒状态16小时算,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185G。 这185G就是我们的人生总和,不到一个主流硬盘的容量,得用在刀刃上。


时间不是生活的手段,它就是生活本身,尽可能地让你的时间过得充实,从善用工具开始。



前面讲道,最后荐术。


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手机,说来容易做来难。这般自控能力如果说有就能有,那你昨不上天呢?


好在,保持专注以获得心流的能力,既可以失去,也可以经由训练重新获得。


番茄钟,我亲试可行。


为什么叫这个古怪的名字,我不清楚,方法倒很简单。当你要花时间做一件事情时,先设定计时器,宜家卖的厨房计时器就可以,智能手机上的电子计时器也可以,设定25分钟,告诉自己,在钟响之前,什么别的也不要想不要做,就做眼下这件事;25分钟后钟响,你站起身来,休息5分钟。一个番茄钟结束。如果没做完,再来一个蕃茄钟。


为什么是25分钟?最早发明番茄钟的人,认为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一个小时正好两个钟,方便。每个人做每件事所需时间不同,比如我喜欢读书但并不常有这么长的时间,我设定成13分钟读书+2分钟休息,一个小时四个钟。


说到这里,你该明白了,蕃茄钟是利用工具器物和仪式感的自我心理操纵。如果我是理性的化身,那确实是用不着它,但作为凡人我用它实践的效果不错,在碎片化、多线条、难以预测的琐碎日常中,刻划出专注的心理时空,增加心流,给内心能量充值。


管好自己的手,重新获得专注的能力,开始充实生活。


你还想读

你绝对没见过这样一篇序言

用足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

你离成功只隔五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