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井良二——能够抓住孩子们心灵的魔法师(文末有送书福利)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叙事类绘本比较讲究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很多绘本作者也在创作过程中想努力传达一些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东西。
但是还有一类绘本却“不走寻常路”,“不试图告诉读者什么,仿佛只是一种游戏之作,不遵循事物常理,打破常规,其荒诞却能引领读者走到精神解放的天地,鼓起想像的翅膀。”
说到这类绘本,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来自日本的绘本大师——荒井良二。
早期经历
荒井良二1956年出生在日本山形县,先后获得过日本小学馆儿童出版文化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讲、日本绘本奖、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奖、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特别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世界优秀图书奖。于2005年荣获由瑞士政府颁赠的林格伦纪念文学奖,成为日本首次获此殊荣的绘本作家。
从荒井的画中不难看出,颜色是他的绘本特色,他擅长将故事中的抽象心情,赋予可感受得到的色彩和线条。他的作品中往往会散发出温馨、富有幽默感和大胆的气息,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甚至成年读者。
荒井良二的部分作品
荒井良二从两三岁时开始喜欢画画,大学读的是艺术系,因为喜欢欧美的绘本,在19岁时就萌生了想当绘本作家的念头。
可是,每次画到一半笔就停下了,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内容都有点似曾相识。 花了半年的时间,竟然连一本绘本也没有完成。
于是,他放弃了当绘本画家的这个想法,转而为杂志、报纸画起了插画。起初他还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最后在现实和市场的面前,不得不扼杀了自己的想法,努力按照对方想要的那种风格去画画。
荒井良二早期插画作品1
荒井良二早期插画作品 2
在插画圈兜兜转转十几年后,三十多岁的荒井成为了业内知名的插画师。但是不久之后的一次大病却让他开始认真反思起了之前的插画生涯,“这样的图,就算不是我,别人谁都能画出来呀。”
患病时期的荒井
直到33岁的时候,有个编辑找到他,希望跟他合作画绘本。“机会来了!终于可以踏进从大学时代就一直憧憬的绘本世界啦!”可是,这十多年来习惯了按照客户的要求作画,荒井良二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画些什么,创作什么样的绘本孩子们才会高兴呢?
想了很久不得其解,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有一天,为了找到一点头绪,荒井把自己儿童时代的回忆写在了纸上:为了看水里的景色,把头钻进河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森林里昏暗的地方,浮想联翩……回忆被荒井满满地写在了白纸上。
看着看着,他突然恍然大悟。“不要想着去取悦孩子,而是要画出小时候的自己会喜欢的东西。如果这样的话,我就能画出来。”于是第一本绘本一口气之下便画了出来,讲的是一个森林少年和一个城市少女相爱的故事。绘本出版后大受好评,最后还获得美国绘本新人奖候选。
荒井良二的第一本书
荒井良二的第一本书
打通“任督二脉“以后,荒井开始了源源不断的绘本创作。至今一共有100多本作品出版,很多绘本甚至被改编成动画。
荒井的部分绘本
采用live painting创作《宇宙鸡蛋》
用十五年时间绕了一大圈又回到绘本这条路上,有人替荒井觉得可惜。但是他却“不相信人生中存在捷径,人生也不怕绕远路,因为不绕点远路发挥不了本领”。
荒井的画看起来就像孩子们的信手涂鸦,他却为此而感到开心。“‘技术差’却充满热情是我的理想状态”。
签售《太阳风琴》的时候,一个三年级小朋友一直在旁边观察他,最后走过来对荒井说:“把草稿线擦掉比较好哦”。这让荒井内心十分激动、感动,对他来说这是最大的认可。
“大人刻意编造的巧妙的故事情节,看起来技巧高超的美丽插图,我认为这些都不能直达孩子的内心。所以,我画画的时候,一直在努力扔掉‘心里的那个大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不要被常识和不断积累的经验束缚,把‘内心的那个孩子’拽出来,这就是我最重视的创作方法。”
没有结果的故事
他的绘本常常异想天开,有时甚至没有什么情节或是没有结果,好像只是一段旋律。
比如《天亮了,打开窗子吧》,整本书下来不断重复着“天亮了,打开窗子吧!”由打开窗户之后一个个美丽又充满疗愈力量的画面,连接了不同场景。
《天亮了,打开窗子吧》
《天亮了,打开窗子吧》
《天亮了,打开窗子吧》
整本书内容平缓,虽然没有情节的大起大落,但是却让读者的心由翻页前的好奇、期待,变成翻页之后的惊叹和满足。在不断地推开窗户之间,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又仿佛一切已在那里,随着时间静静流淌,不需其他言语,已然带来了内心的满足和感动。
正如书的后面所写的:“早晨起床,发现自己‘活着’,多么幸运。推开窗户,发现世界‘还在’,多么美好。幸福就在,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里。欢喜感恩,迎接每个早晨,简单快乐,珍惜日常风景。”
另一本《太阳风琴》也是如此,故事讲的是在太阳风琴的守护下,大象巴士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太阳风琴》
《太阳风琴》
全书重复着“太阳风琴,太阳风琴”、“大象巴士跑不停”的句子,同样没有大的情节起伏转折,不像传统意以上“专业绘本作家”的风格,反而更像是童谣,但是书的内容却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肯定有很多大人看到我的绘本,会觉得很迷糊。故事性不强,也没有传达明确的信息。大人总是想从绘本里找到类似答案的东西。可我不会把答案说出来,所以他们觉得搞不明白。可是,小孩不在乎,对他们来说,绘本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只有这两种可能性。”
“故事没有结果”在荒井的另一本故事《森林里有块空地》表现的格外突出。故事讲的是在一个叫做“想”森林里有一块空地,动物们一直在开会,讨论该怎么利用那块空地才好,动物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可是直到故事的最后讨论也没有结果。
看完不禁有人要用“大人的思维”去疑惑:这样没有结果的故事对孩子来说趣味点在哪里?事实上,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在于那块“空地”,“正是因为‘空’,去掉了束缚,给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因为“空”,所以一直‘想’。因为可以一直‘想’,所以就让它空在那里吧。”
对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不需要结果,他们更活在当下,更看中过程。因此只要有趣好玩就行啦,即使没有结果,兴高采烈地讨论和想像不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吗?
瑞典格林伦纪念大奖的国际评委这样评价他:“荒井良二的作品为中规中矩的日本社会带来了‘诗意’、‘自由’和‘幻想’。他尊重儿童的想法,并在作品中真正体现儿童的观点。”
相比于一些想传达某些意义的绘本,荒井的作品显得荒诞不经,却在我看来于不经意之间传达出了“无意义”的哲学。
除了荒井的绘本,让我感到好奇的还有他到底是如何创作出如此天马行空的画作和故事。
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大叔创作的视频,发现他不断地用各种方式挣脱自身的束缚,追求创作的自由。在画画时,荒井时而用很多铅笔同时涂色,时而用手涂抹,时而故意使用断掉的彩铅笔芯,像孩子一样,想到什么画什么。
他甚至还保留了很多极短的铅笔,看起来非常不好画。他认为往往我们一拿起笔,脑海里就有拿笔的印象,虽然大脑想着要去自由奔放地画画,但是手却不听指挥。正是这种极短的笔不自由的方法让精神自由。
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他也始终铭记一件事——“丢掉自己大人的身份,抛弃所有方法,拽出自己的童心。”他认为自己创作的敌人是长大后的自己,于是不断地和成年的自己斗争,想甩掉常识的束缚。
生活中也充满童心
日本电视台的《职人本色》节目记录了荒井的生活,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创作过程。
荒井的创作方式区别于大部分人先写文本再画出来,他选择在不确定中前进——没有剧本去画,想到哪里画到哪里。
一次在画一张新作的时候,他首先在有颜色的背景下画出心中所想的形状,然后看着形状问自己这可能是什么。
本来想画一艘船,但是由于太简单了所以放弃了。于是又尝试性地画出一个圆。思考了半天后,最后在“船”下面画了火焰,于是“船”变成了“船锅”。“会有什么在锅里呢?”荒井自问自答,——“汤”。
最后的画子演变成一群栗子小人在船形的锅里煮汤。不得不佩服他的想像力。
荒井虽然已经创作出大量的绘本,但是他仍然不断探寻新的创作方式去打破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加接近“自由”。
另一次在为“博洛尼亚插画展”准备新书的时候,当时编辑找到他,荒井突然说出了一句脱离常识的话:“如果不打草稿不去构思故事,直接作画会怎么样?”
一般创作绘本脑海里都会现有一个大概的故事轮廓,在内容敲定的基础上再开始作画。荒井却带着好奇心,希望用这种方式唤醒一个与之前不同的自己。
绘本的名字提前设定后,他决定首先把自己想画的内容都画出来,依旧采用“荒井式的创作方式”,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完再思考把它比做什么,“放弃过于常规的点子,看看会生出什么新的东西来”。
一群在跳舞的杯子
帽子房子
会移动的钟楼兄弟
这种方式最困难的部分是——如何想办法衔接它们把它们变成一个故事?虽然困难,但荒井知道,只有突破这份艰难,新世界的大门才会打开。
感兴趣的可以看下面的视频后半部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97hakr9v&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最后,小编想说,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并且从未放弃过创新和突破。
本次福利:
请在留言板写下你对本文的感受,并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给后台,就有机会获得荒井良二的绘本《宇宙鸡蛋》!!!!
本期编辑
@SYLVIA凉
32页绘本工作室老师、插画师、剑桥艺术学院绘本毕业生,绘本《THE STORY OF RULER》明年英国出版。
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如果喜欢,请分享我们的内容,让更多人学习了解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