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绘本学术』让孩子爱上‘玩’绘本

小32 32页绘本工作室 2022-11-10



文章作者:董阳

绘本作家,32页绘本工作室主理⼈,英国剑桥艺术学院在读博士,主攻儿童绘本创新设计研究。




现今,传统阅读备受数字化阅读普及的冲击,童书作为书籍中的一大门类,却几乎未受影响。


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此类书籍的读者属性比较特殊;童书所针对的人群以幼儿为主,从儿童身体发育角度来看,书籍本身可供人在手中把玩翻动的特性,即可激发及培养幼小孩童感官上的认知及手眼的协作


再因童书内容主要以色彩丰富的画面组成,对于还在发育的眼部器官,相较于蓝光电子屏幕,大多家长还是会选择天然的纸质媒介来实现对画面的阅读。


但是,电子设备的普及及越来越多优质的儿童交互应用的开发,儿童图画书真的能一直这样保持长盛不衰状态么?



童书做为纸媒最大的魅力在于故事传达方式的独特性,书中精妙的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交融为读者提供了“第三种语言”的故事传达方式,这也是被业内频频提及到的“图文的合奏”


但近些年,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随着童书产业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童书创作者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平面化的“图文关系”,他们开始着手探索书籍本身的特质,探究纸媒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特属性来研发童书,为童书寻找新的可能性。


我在英国读博的几年,对此类图书略有研究,特想在此与大家介绍几位重要的绘本创新设计大师,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



驹形克己,日本书籍设计大师,平面设计师,儿童绘本作者。以他的孩子出生为契机,开始绘本的创作,已出版婴幼儿绘本《LITTLE EYE》系列及各种各样新型的纸艺绘本。


<Little Eye>


驹形克己对书籍设计的感官体验有独到的见解和追求,他不但对书籍的整体用色及视觉效果有苛刻的要求,他还非常注重纸张工艺及材质给读者带来的感官体验。


他对纸的研究非常透彻,其书中的视觉效果大多由纸艺的形状材质来呈现,以纸作为媒介来传递信息。


并且,他善于结合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征来研发符合其感官需求的绘本,如《Little Eye》 就完全是符合孩子手眼发育需求的绘本。


<Blue to blue>


《Little tree》,是他的一本立体绘本,讲述了一个生命轮回的故事。有别于市面上大多的立体绘本所追求制造炫酷感的特质,这本书给人一种安静的体验。


驹形克己利用光影制造变化多样的视觉效果,营造浪漫的气氛。此书在2010年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展上获得了Ragazzi优秀奖


<Little tree>



路易斯·里戈(Louis Rigaud)和阿努克·博伊斯罗伯特(Anouck Boisrobert)是来自法国的绘本创作团队,他们合作出版了数本立体书,如获得“最美法文书”大奖的《树懒的丛林》《海洋上下》《我们的城市》系列


《树懒的丛林》
《海洋上下》
《我们的城市》


他们的书不但有精美的设计,他们还将游戏理念空间概念引入绘本当中。


《哦!我的帽子》,此书充分与读者互动,让读者在每一个场景中去寻找主人公丢失的帽子,使读者主动参与到阅读当中,使阅读体验更具有娱乐性与互动性。




埃米莉·格雷维特,业内评论埃米莉是一位有着惊人天分的英国插画家,她曾两次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她的绘本《大野狼》一经问世,便赢得了2005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埃米莉非常善用’书中书’的概念,她将书本身假设为一个实体的空间,通过物化书中的元素与读者互动。


比如,读者可以在书中真的打开一封信等。她的《再来一次!》也是利用这个手法,将空间作为画面的一部分,增强现实感。






埃米莉也非常擅长抓住书籍的物化属性,结合纸媒的特质去设计她的绘本。


《兔子的12个大麻烦》,她利用书籍本身的纸质结构结合了日历的形式,将书做成了日志并加入立体的结构,看似平面化的绘本立刻被物化、空间化。





从这些国外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图画书的创作有着无限可能,其可开发的阈值其实非常之广,创作方式也非常多样化。


书籍设计、纸艺工程、材料开发都可以在童书的创作中思考研究,这也必定是童书未来可持续探索的方向。


但为何西方童书产业的发展的如此良好?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得益于其儿童教育发展较早,儿童读物得到广泛普及,这对绘本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我国绘本的发展非同于国外,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也正因如此,我们的作者更是应该打好基础,认真学习图画书制作的基本方法与语言并在创作中加以应用。


图画书创作是一门切切实实的艺术专业门类,与其他艺术教育一样,图画书的创作永远不是纸上谈兵之事,一切要基于实践,低下头,动起手,在切实创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图画书制作的奥秘。


目前国内引进的童书制作理论著作,如,马丁·萨利斯伯瑞教授的《剑桥艺术学院童书插画完全教程》,安·华福·保罗的《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佩里·诺德曼的《说说图画: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等,都为我们呈现了非常成熟的儿童绘本制作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研读与学习。






我们32页绘本工作室由剑桥艺术学院绘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组成,近年来也在国内一直在极力推广绘本创作教育。


在短短2年内,已为上百余绘本爱好者及艺术家提供了完备的绘本创作课程,学员的作品频频在业内各大奖项获奖(链接张帆金风车首奖),课程为很多作者开启了绘本创作之路。



今年9月,32页绘本工作室即将为大家开启新一轮的叙事艺术网络课。


此课程从儿童绘本创作所需的四大根本技能:儿童文学、角色叙事、序列图像叙事、画面叙事出发,结合国外实践类艺术专业遵循的“Thinking Through Making” 实践型学习模式,培养学员在创作中学习理论,学以致用。


课程中的9位老师均为业界成熟的作者及研究者,他们将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与大家探讨创作技巧。 课程中将用具有挑战性的实操作业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好坏及独立创作的能力


而课程中配合的专业一对一作品点评,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能更清楚自己在每个制作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让学习更扎实,打破网络隔阂,有师可寻。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详情链接)


儿童文学作家石井桃子说过:“绘本并不是大人给予孩子的东西,而是要知道孩子想要的东西。” 


绘本作者不单单要基于孩子的特质与需求去引导自己的创作,也要充分了解自己用来创作的媒介与其特质,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创作出教育、美育兼具的优秀作品。




文章版权归本公号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互推/商务合作,请与后台联系。
也欢迎来稿自荐或推荐精彩文章给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