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世界太大了,幸好有徐冰。

成都商报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0-10-28

2016年5月28日晚,由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徐冰工作室、自在艺术创客、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联合主办;北京静恩德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杨心一博士协办的“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徐冰大型户外装置展在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徐冰继2014年在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美术馆(V&A)中庭花园和英国著名的查茨沃斯南庄园展后的国内首展,展期将自2016年5月28日开幕后持续至2016年10月20日。展览以陶渊明的“桃花源”为创作原型,映射出人们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展览的另一半名称“一定要实现”,是徐冰对《国际歌》中“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后半句的引用。徐冰认为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一定要实现”的坚定感具有隐喻性和反讽性,因为人类一直在追求更好的理想环境,但实际上却似乎离理想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远了,离“一定要实现”也越来越远。

实际上,作为“向往桃花源”那一类知识分子来说,徐冰1977年考入中央美院时,谁也没有想到30年后他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回国担任母校的副院长。30年河东,30年河西,老话说的是“鸡犬升天”,由苦难到天堂,不是一个意思,对徐冰来说,这河东河西说的是东西方的地域跨越和人生命运的奇妙穿越。都说他是“拼命三郎”,总有奇怪而有符合中国人情怀的东西不断涌现。


 2014年5月15日,我给艺术家徐冰打了一个电话,诗人、作家翟永明给他说,有个成都记者想问问他关于“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事情。徐冰在香港的酒店里回我,“我给你一个座机号码,你一会给我打过来。”徐冰当时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上看到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多感触,借着9·11的话题,他对我说了很多肺腑的话。



要把“9·11”灰尘带到威尔士并非易事,按照航空规定,土壤、种子等很难从美国带到英国


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2014年5月15日起要举行6天纪念活动,5月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有一个煽情的标题送给这个磋磨了10多年的博物馆:在这里,时间正在愈合。位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遗址上建造的“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在9.11事件13年后,很多人奇怪它会是什么样子。我给作为总设计师的史蒂芬·戴维斯发去了邮件(实际上他回复我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他说:“这是一种弹性的设计。它让我们缅怀过去,对逝者追思,对未来奋进。”博物馆在110000平方英尺的空间里陈列了17种不同的原事件纪念品和艺术品。其中包括清理废墟的机械手、世贸中心的交叉钢制构造件等。博物馆官网首页挂出这样一句话:在这些故事里充满着希望、勇气和团结。


丝带和还水池

世贸中心受袭后,一直保存着原建筑的规模。基金会的大厅有一个大教堂那么宽,是一个可以留给人们沉思的地方。它是由北塔和其他水泥墙体组成的18米高的墙面,其中含有重达58吨的钢架结构。在它的最后一列上标注着“2002年5月30日,长达9个月的援救和拆除工作正式结束。”史蒂芬设计师事务所的赫塔设计的玻璃大厅和下降到负一层倾斜的“丝带”走廊位于大厅入口处。在走廊里陈列的是9·11事件里感人的故事,还有1993年2月26日第一次世贸中心遭受爆炸袭击时的情景再现。


博物馆由三种基本材料:混凝土、铝(合金)、木材搭建而成的。旨在唤起“原址的情节和状态,也提供可触元素让客人们感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设计者还特别为参观者考虑设计了游客体验馆,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在面对主体建筑的强度情感触动下,引申出严肃的思考。“纪念馆设计的象征和历史意义,是让我们找到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平衡态度”。史蒂芬·戴维斯对我说,“我们是以记忆、真实性、规模和情感四原则来指导设计工作的。希望我们能给参观者留下最丰富的体验,最深刻的思考和对逝者最哀思的尊重。”


很显然,参观博物馆将是“一段经过曲回行径的情感之路”。它坐落于世贸中心大楼遗址上,下沉地面21米。“博物馆的建筑师应对的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纪念博物馆馆长爱丽丝·格林沃尔德说。“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必须考虑它的神圣性,这是一个需要体味观众参观所需和感染观众情感记忆的地方。”它的设计保持了9 ·11事件的历史原态,记录了受攻击后造成的影响和它持久的可探究意义。“在110000平方英尺的博物馆里,由世贸中心广场和通道式玻璃大厅组成。在这里,设计者还在‘丝带’式的走廊旁为9·11遇难者家属提供了小礼堂和私密交流空间。”


 “丝带”的灵感来源于受袭后施救的斜坡通道。它作为博物馆主要的环流状过道,引领着参观者通过怀念和反思,让9 ·11事件的原貌最终还原在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地基之上。“往下继续沿着幸存者下楼的楼梯前行,是9·11数百位幸存者逃到安全地带的通道。这是楼下的两个展示空间。博物馆这样的设计构想是在原有的理念下补充构建的。”一个历史展览馆和一个纪念展览、教育中心,这两个展览空间位于双塔的地基下,下方配“还水池”。

   ……




9.11亲历者和艺术创造者

9·11发生的瞬间,徐冰闻声跑出了公寓,那时他住在与曼哈顿一河之隔的布鲁克林,亲眼看见两座大楼相继倒塌。爆炸后,曼哈顿的地上都被灰尘覆盖,像雪一样。事件后第三天,他到世贸废墟附近收集尘埃,仅仅是为了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材料。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开始关注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建造,由于和之前博物馆的艺术总监是朋友(博物馆在10多年的设计建造周期内,由于多种原因,更换过几任艺术总监)也曾多次去到建造现场参观。徐冰给我的说法是,他自己认为这个纪念博物馆开放的意义远在艺术之上,但从设计整体上看“不是太有风格”。更值得一提的是,徐冰正好拥有三根9.11废墟的巨大钢构件,经过千辛万苦从纽约运回北京,准备利用它们创作一件当代艺术品(实际上因为诸多现实困难,作品直到现在都没完成)。


2004年4月,徐冰就以9·11废墟的尘埃为材料所做作品《何处惹尘埃》(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在英国获得当今世界视觉艺术最大的奖项之一--首届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并且在纽约举办名为“灰尘自我收集的地方”的展览。这是美国华人博物馆与曼哈顿文化委员会合作的9·11纪念展览之一。在作品中,徐冰在铺满9.11尘埃的地面上写下了中国的名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句子,用中国的禅意来表达对9.11的纪念。几年时间里,美国方面的一些机构甚至是艺术家个人都有向他购买这些灰尘的意向,“他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遗物,比如遇难者的衣服,机械手臂、废墟的照片视频,但灰尘,没有。所以在不同的文化里,对物质的态度不一样,9.11第二天,我早上一推开工作室的门,就感觉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不可思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就去收集了废墟的灰尘,做了这件作品。时光之中,灾难过后,这些灰尘其实很美,很安静,但透露着紧张感,不露声色的刺痛,仿佛风一吹,就要溃散。它表达的还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关系。”这件作品一度在美国和欧洲不被接受,因为哪怕在多年之后,9.11仍是个赧颜和敏感的话题。直到后来,展览一再被提及,艺术界对它的评价是,“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和态度,极具东方感,同时,其艺术表达的国际化和情怀令人印象深刻。”


用玩具娃娃把它们带进英国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把粉末兑水,搅拌均匀


翻模,用粉尘代替石膏


做成小人的形状,当作雕塑带上飞机


到了英国,再把它磨回粉末


徐冰和吹起的“9·11”尘埃



尘埃落定,地面上显示出两行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提到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徐冰去过多次,看着它一点点建造起来,“在视觉上它不是太有风格,这是遗憾,作为这样一个公共艺术项目、博物馆项目,它的意义远远在艺术之上,虽然在我看来它不是那么有性格,但‘纪念池’(还水池)这部分还是很不错的。博物馆的建立,是美国的大事件。”


徐冰特意讲到自己是如何找寻到三根9.11废墟的巨大钢构件的。当时纽约市政在对废墟的清理工作完成后,对满目留下的无法收容和再利用的遗迹(遗物)感到头疼,各种废弃的、损坏的建筑构件、物品等堆在数个巨大无比的仓库里,慢慢变成一个不堪触碰的灰色地带。后来市政方面表示,除了标志性的两块最巨大的钢构件(当时已决定放置到9 .11国家纪念博物馆),其他所有的物件均可被非营利性的机构和个人领取和收藏,徐冰闻讯后在一个尘土遍地的工厂里找到三根长10多米,宽3米多的废弃钢件,“它们扭曲、被损坏,每根上面都有精心打理好的编号,据了解它们属于飞机撞击大楼后,楼面与飞机腹部撞击的部分,应该是那两块以外最大的三件。”由于可预见的原因,这几件物品运回中国的历程充满艰辛,美方虽同意物件被领走,但不出具任何相关的文字资料和证明,徐冰绞尽脑汁,通过特别复杂的运作,才将东西运回北京。“9.11事件中,有200多位华人遇难,处理这些事情,双方都得十分谨慎。”徐冰当时希望利用这三件9.11废墟遗件,创作一件当代艺术品。 



桃花源一定要实现

  “人类一直在追求理想的生活之地,但这理想之地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或许真正的理想世界只存在于心中,或者像孩子们搭积木般的活动中。”徐冰在2013年的寒冬,于嘈杂的工业化城市伦敦著名的V&A博物馆内,中庭Johh Madejski花园一潭明净的湖水,被徐冰的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环绕其间。“进入中庭后看到的实际是《桃花源》的背面,而最美的东西都在正面,是被包在内里的。这样安排是想表达,理想虽美,但与现实遥相阻隔。”




桃花源局部 北京


伦敦转到北京,柳树悄然发芽,桃花待放吗,徐冰当时履职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6年多,电话里说话仍旧没有官员架子和习气,后来在成都与他见面,说话依旧和气,翟永明说“我从未见过他对人发火,也未见过他出口伤人。作为个人,谦逊、低调,不张狂一直是他恪守的原则。”


桃花源局部 伦敦


他谈到“知天命”,“人类的发展与一个人的成长差不多。孩童时代对母亲的依赖表现在对上帝和神的崇拜上,把神刻画成看见的真人一样的形象,于是雅典的文化兴盛一时。到了恋爱的青春期,浪漫的法国人最有这个本事。往后就要工作、解决吃饭问题了,以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为主导的英德文化,引领国际。产品丰富后呢,以大众消费和商业为特色的美国文化雄霸世界。人类折腾到现在,到了‘知天命’的阶段,中国人最懂得‘天命’文化,懂得尊重自然,真的是要轮到中国文化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崇尚自然,借力于自然,再表达带有个人情感体验的自然,徐冰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大批木刻作品就有这种体现。徐冰2008年写《愚昧作为一种养料》长文,回忆高中时下乡插队,到北京延庆县花盆公社收粮沟村,一待3年。媒体说他对农村的痴情付诸在《碎玉集》系列木刻中,后来就是为《天书》埋下的伏笔,1987年到1991年,徐冰刻了四千多个伪汉字,其间他还宜居美国,1991年12月,《徐冰的三个装置》大型个展在威斯康辛艾维翰美术馆开幕……





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1993年,搬到当代艺术中心纽约东村,住在《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夫妇出到美国租住的那间著名地下室,一住6年……1999年徐冰拿到了美国最重要的个人成就奖——麦克阿瑟“天才奖”。奖金是39万美元。那一年,徐冰45岁。


还有一个记忆点是,2014年11月1日,北京首都机场首次公共艺术作品展开幕,徐冰为展览题字,同时也成为他的艺术作品,并首次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展出中国当代雕塑家展望的代表作——假山石46号。他以英文方块字的书写形式,创造了一种更新的未被识别的所谓“伪汉字”,面对这些英文方块字,对众人来说,都是非常特殊且前所未有的经验。展望说:徐冰的这字,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

 
展望雕塑作品--假山石46号


“30年河东,30年河西”

杂志一般是这样说徐冰的:五零后的徐冰,少年时光本应好好读书,却赶上了“文革”。有人说他们是被耽误的一代,但徐冰将所有境遇转化为独特养分,一步一步扎实地成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家。其中的故事感人而励志。他是天才加勤奋的光辉榜样,一位极富创造力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


北京 大型户外装置作品“桃花源”全景





桃花源局部


实际上,作为“向往桃花源”那一类知识分子来说,徐冰1977年考入中央美院时,谁也没有想到30年后他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回国担任母校的副院长。30年河东,30年河西,老话说的是“鸡犬升天”,由苦难到天堂,可对于徐冰来说,这河东河西说的却是东西方的地域跨越和人生命运的奇妙穿越。报纸上说他“拼命三郎”,总有奇怪而有符合中国人情怀的东西不断涌现。

……




《背后的故事》所呈现的画面,并非物质性颜料的调配,而是通过对光的调配完成的。换一种说法是:经过调配的散落于空间中的光,被这块穿过空间的毛玻璃所记录(这块毛玻璃的作用好比空气中光的切片)。光比任何实体的直接呈现都要细微、丰富,它可以表达实体材料表达不了的内容,从而就有了这种“光的绘画”。人类批量生产的塑料用品,再取代着“自然”的内容,但它们永远无法参与进自然转化与循环之中。这件作品,我有意保留了塑料生产车间历史现场的痕迹,并试图将其转换出与其本身无关的意象。古人创造了“青绿山水”,真是了不起,就像是给今人的警示。


10月23日,翟永明在朋友圈晒出徐冰的一件参展作品《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作品不是新作,但令我觉得惊艳。徐冰的作品是情愫上的清泉,它不是那种普遍意义上“干净”的清泉,也洗不去什么,但洗过后会有一些类似于矿物质的自然留存附着在身上或者心里,它的故事性永远迷人,充满着西方的理性和东方的情调,含混不清,而又不言自明。我很期待他利用9·11废墟创作的那间“旷世”作品。


世界太大了,幸好有徐冰。(2014.5.15、2015.11.27补记)


本文选自谢礼恒新书《何时再见梦中人》(成都时代出版社 2016年4月第一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