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的“另类弟子”林晓明:乌鸦穿过玫瑰园
艺 术 野 子
艺 术 野 史
| 2016.11.10 |
再癫狂的时代都会留下一些美好,
因为有人在,有这些声音、画面在,有他妈的青春在。
@ 林 晓 明
六十年代,对于我们上一代的人可能是家灾国难,对于我们下一代人可能是天方夜谭,对于我们,可能只是似真似幻的童年。
每个人各自的童年或幸福或苦难,我们记住了很多,可能也忘记了很多,可是当那些回荡在记忆深处的旋律和符号飘然而至,心底的咏唱就印证了一切,再癫狂的时代都会留下一些美好,因为有人在,有这些声音、画面在,有他妈的青春在。
与林晓明认识了5年,这回好好做一做他的采访。
中法建交50周年,作为东西方两个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家,城市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是增进两国艺术家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渠道。为此,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别邀请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管郁达与陈长虹,共同策划了 “日常诗学——何多苓、林晓明、曾妮艺术展”,作为“文化中国: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 中国城市文化艺术展”的重要项目,于2014年10月30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美术馆展出。
那一次,我跟林晓明有了相对比较深的接触。
林晓明
——
1963年出生于四川绵阳
毕业于川音成都美院研究生班
师从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家 、伤痕美术代表人物
何多苓
因 为 经 过 了
————————
才 会 懂 曾 经
2005年,林晓明考上了何多苓的研究生。在这走之前,他从事了20年和艺术并无太多关系的行业。但他没有放弃画画。他本科83年毕业,二十多年在地球物理方面、地质学方面写过不少论文,这注定是一个难得而令人吃惊的成长经历。
林晓明那个时候感兴趣的是古生物,他曾立志要研究生命科学抑或考古。
我对生物的发展演变做了一些研究,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严格意义上讲跟艺术还是有关联。比如对一个化石的图形图案,总要去描述。之前小时候一直喜欢画画,后来因为家庭原因,觉得画画没有前途,学点技术才行,这是上一代人的看法。其实我还是怀揣一些对艺术虔诚的想法,骨子里喜欢,注定了最后的回归。
《芭蕉园10-1》2006 600x800mm
《芭蕉园10-2》2006 600x800mm
画画三十年,“画”和“画出来的画”已成为他骨子里的东西,采访中周围人反复强调他之前做过大老板,可心里那股子艺术家的气质和想法没变,他在商界上的放弃与艺术上的获得越具有对冲感,我越对他的作品好奇。他的艺术一定是社会环境和自身的综合。比如他面临毕业时,很多机构要跟毕业生签约,但对艺术家来讲,这个就不太可能。
后来我就反思了一些问题,觉得跟我们的阅历和对事物的看法不太一样,隐约带有一种厚度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图式化的东西,所以相对容易走入市场,被很多人喜欢,因为要很多人找到认知点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春梦》 2011 1400x1400mm
《花间集No.0014.16》800x600mm 2014
林晓明的作品带着中年人特有的诗意和情调,它触碰了一些这个年龄段男女敏锐的感知力:比如年代感、比如诗歌、比如温暖、比如暴乱、比如理想、比如年轻人、比如聚会、比如文革、比如开会、比如向阳花、比如口号、比如袖标、比如静默、比如哑口无言……但最终,你在他作品面前看到的是,年月流过的声音,它投射在看客的眼前,像活生生的一个自己。
可他的画面总是诗意,因为经过了,才会懂曾经。
理 性 和 感 性 思 维 方 式 不 同 而 已
——————————————
终 究 会 达 到 一 种 统 一
最开始大家觉得做艺术应该很纯粹,到后来我认为所谓的艺术的当代性,卖画恰恰是其中一种当代行为。毕竟时代不一样,所有东西都在彻底的颠覆。我认为接受这种东西也很愉快。一个艺术家必须有阅历,必须有好的思维方向,还要有观念上的改变。当代艺术家跟当下的事情要是没有联结,这是闭门造车,不接地气。你的生活和艺术毫无关联,是不成立的。你的关联性是你生活经验中得来的东西,与生活息息相关。艺术还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不是胡编乱造的,是本质的东西。是我工作和生活很大的部分,在这样的状态中我很愉快。
我没有打断林晓明这段一气呵成的表述,从美术史的角度讲,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有脉络和原点关系、演变过程。比如他觉得绘画的问题有技术问题,也有艺术表达,两者结合才是正路。技术是一个基础,这从他手法高明的创作和画布呈现效果就可见一斑。有了技术才有了表达的可能性。
《芭蕉园10-3》2006 600x800mm
绘画是一种语言性质的表达,从技术到艺术,这是艺术家必须经历的过程。
林晓明前几十年几乎都在从事理性的科学,后来做着感性的艺术工作,从他跨界旺盛的学力和创作过程来看,如何做到科学和艺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可能初期会有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但后来就没有了。我认为科学很多的理解和认识和艺术不矛盾。比如像杜尚、达芬奇,他们更多的是一名科学家。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不同而已,终究会达到一种统一。”
《春之意象03》1000X1100mm 布面油画 2012
我看林晓明的作品,严整地延续了何多苓的一些思维和手法,但在表现上又有了自己的新意。结合一些中国画的元素,但最终画出来的一定是油画而不是中国画,现在也有其他人以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来画油画,但最后画成了中国画……而何老师的作品不同,实际上他用了很抽象的笔触关系。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一个很具象的东西,你看起来是具象的,但笔触是抽象的。这是很迷人的一种创作。
《对话》1000X1100mm 布面油画 2012
我和林晓明在一幅名为《天堂鸟》的画作前停住了——一只鸟奔向玫瑰园,是乌鸦,实际上是画他自己的感受,来自艺术家的孤独感,来自于很多方面的困惑与明白——在看待很多问题时很多人看法不一样,理解不理解都不重要了,但孤独的情绪贯穿始终。
《乌鸦穿过玫瑰园》800x2000mm 2016
《花间集No.0016.01》400x500mm 2016
何多苓1988年的经典作品《乌鸦是美丽的》将“乌鸦”这种奇怪的鸟表现得灵魅而迷离,它幻化的诗意和“尚不明确”的状态给人以太多的想象。林晓明说乌鸦应该是进入天堂的,乌鸦是种很通灵的鸟,玫瑰园代表美好,风微微,白玫瑰随风摇曳,亭亭玉立又卓尔不群,它穿越玫瑰园,代表人生经历之美好事物。
何多苓 《乌鸦是美丽的》 89.9x70cm 1988 (现藏于上海龙美术馆)
创作时实际上有一种情绪,那时我的岳父去世了,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理解方式。我觉得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不同想法,这种看法,灌注到这件作品中,是周遭和那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和我一起创作了这件作品。
《花间集No.0016.02》400x500mm 2016
《天堂鸟》是林晓明截止目前最新完成的作品。我建议,这件作品应该直接命名为:乌鸦穿过玫瑰园。
计 划 推 出 大 型 代 表 性 个 展
———————————
《 记 忆 的 碎 片 》
慢慢的我得自己要去整理一些东西,而且画出来。
《印象川西》900X1200mm 布面油画 2012
回过头来就是说,对生活有想法了,经过这些过程后,自己对人生的回顾,来讲述一个系统完整的东西,毕竟是我们真实的记忆。组成起来肯定要上百张画,从艺术讲要有艺术说服力,有时代的东西,骨子里意识形态的东西,也许对自身是一种关照。我觉得我不画出来人生不完整。我觉得自己已慢慢成熟,就想用这种形式来做。
《独舞》1400X1400mm 布面油画 2011
《她的世界你不懂》1500x800mm 2013
我很吃惊,林晓明自我剖析的坦然:
我觉得艺术家的成长,必须要经过一些不那么严谨的体系,画一些小品或阶段性的实验。不过,也许在两三年后我的个展上大家可以看到和前期完全不一样的作品。我想做一个关于青春题材的东西,暂时取名‘记忆的碎片’,根据我们的时代,划分几个不同阶段。从大跃进时代开始,人的精神面貌,到文化大革命,红色文化的时代……
《故园》2014 600x800mm
我们的成长,更多在这时附着,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才到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分几个段落叙述——我想侧面追问的是:中国发生了什么?作品以人和景的题材为主。现在正在准备。至于表现形式的问题,有可能是绘画,有可能是图片、手稿等等,更加趋于综合的表达方式。
《故乡》600x800mm
《怀念》2004 1000x800mm
六十年代初到文革结束,作为开篇,以记忆方式表现。表现方式一定要好,有一定的高度。这个作品用钢架框起来,用不同大小来分割这些关系。以很复杂的制作技术来表达,也可能有涂鸦,每个时代的元素和符号,类似当时生活用品啊等等,就是当时时代的特定符号,在构成上我会严谨地关注和放置,所有琐碎的东西最后形成时代的特征性的东西,立足于我的生活经验,慢慢去推敲。
《对话》1000X1100mm 布面油画 2012
《神秘园》800x2000mm 2015
我保留了林晓明叙述的自我方式和特点,并深受感染。他的野心是把它做成林晓明心目中的史诗,目前计划以五六十张小画最终构成一张大作,用不同的时间划分来区隔并在最后合构为一件心中日月。
《莲8-5》2013 800x2000mm
时 间 的 诗 意
—————————
他 妈 的 青 春
时间自有诗意。
《她梦见了鱼》 2011 1400x1400mm
这是一种情怀的综合和与阅历的合谋——人在岁月中嘻嘻哈哈,各有各的活法和心态。林晓明的经历复杂、也同样经历过情绪复杂的时候。现在他在创作上的表达,自然有着驾轻就熟的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内心的问题解决好,我们的记忆究竟是什么?”我想问他作为一个中年人,如何处理作品中那些诗意的度,如何评估那些肉麻岁月与中年情绪的复杂关系。
《静静的村庄》2004 1000x800mm
《空山》2014 500x700mm
60后的人站在今天这个角度,不得不说,人‘老’了才能回忆过去,今天和过去绝对是不能分割的。”我明白他“记忆的碎片”的工作量,起码要一两百张作品来表现。一个奇妙的想法是,他将会在展览中,将不同时间段以不同的主色调来包裹呈现。
《浅丘-No0016.2》 1000x800mm 2014
“我认为50年代是灰色的,60年代是红色的,70年代对于我来说是紫色的……70年代是我们这代人成长的过程,充满希望与幻想,总是变化莫测,80年代我觉得就会明朗一些的,五彩斑斓,同时受到外来文化冲击——90年代是绿色的,春风吹拂。我着重向表现的是60、70年代,我的性格养成和生活方式都是那个源头。
《花间集No.0016.05》800x1000mm 2016
60年底,也许是中国100年来最戏剧化的年代。60年代的戏剧化、70年代的冲突感,理想和命运的冲突,和社会的冲突,东西、黑白的冲突,各个方面的交汇……林晓明画的还是60年代的私人成长史(林晓明一直在思考个展的事,原来想的主题是‘伟大的60年代’,可转念一想,‘伟大’不是自封的,还是要透过小切口来表现,‘记忆的碎片’更私人化更容易找到情绪的共鸣。伟大与否,在于内心找不找得到那个颤动。)
《我家门前有条河》700X800mm 布面油画 2011
《乡情》2004 1000x800mm
一个工人家庭的孩子,对60年代更有情怀。
实际上林晓明现在的作品都在为时代个展做准备,在积累,他这些作品都是在积累素材,为自己的命途写史。50年代他是想象的,只能通过父母告诉他。但可能林晓明创作的50年代,最有艺术表现的力量和空间。
《浅丘-No0016.6》600x800mm
《老人与狗》 2004 1000x800mm
中国文化的传承关系,有温暖的东西,60年代生人经历了太多社会剧烈的变动,回过头看去特别的珍惜,特别珍视平凡的东西。我觉得我们青春年华是无忧无虑的,它单纯、简单、快乐,情感很真挚。很有意思。我学习到何多苓老师的可贵之处,就是他的心态。我在思考,我们现在生活肯定不是问题,回到纯粹艺术道路上,会舍弃很多,我们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做回真正的自己。
《守望》2012 500x700mm
林晓明给我翻他之前的作品《生生息息》,他把土地画成了肉色,因为肉代表着生命力。“画中人,他们虽然没有更高的追求,但很享受自然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这难道不是我们内心的追求?”
《生生息息》800x2000mm 2015
这就跟乌鸦穿过玫瑰园一样,我们都是乌鸦,都要穿过一片玫瑰园,玫瑰随风摇动,香气四溢,但它不属于我们,玫瑰,每个人都想拥有,但继续走,继续在失去,在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的,他妈的青春。
我问林晓明:回过头看,青春两个字对你来说意味什么?
秋梦已逝。我期待他的答案。
成都商报 谢礼恒
排版 王心怡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