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际·黑砂艺术创意体验:有一个地方叫荥(ying)经
艺 术 野 子
艺 术 野 史
| 2016.11.30 |
泥与火的融合 | 千年不变的韵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陶埙和砂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提倡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清源际艺术中心“非遗传承与生活美学的对话”——清源际·黑砂艺术创意体验周以品鉴陶埙和砂器的文化内涵、制作方法、审美特征、演奏为主要形式,对陶埙和砂器的历史背景、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日常保养、陶埙吹奏技法等互动形式,全面了解陶埙和荥经砂器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使用方法;
其次,展示陶埙的乐器风采和作为生活美学的文化价值、荥经砂器与茶道的实用价值及作为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再次现场将用荥经砂器冲泡茶水,品尝千年砂器冲泡的茶水带给我们舌尖上的淡雅和伴以聆听千年古乐器陶埙演奏,穿越历史回归古代。
活动现场
-- 历 史 --
砂 器
◈
众多出土文物中,发现有一大批造型各异的生活陶器,从制作原料、制作方法、火候特征、造型风格、生活用途等都与现今荥经砂器极其相似。
从这些出土文物陶器进行考古分析,当时运输条件局限,不可能从中原、远处运输来大批型制粗糙的简单生活用品。当时古城坪为严道治所,人丁兴旺,需要的大批简单生活用具就只能有一个途径--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据1982年考古学家从当地发掘的秦汉文物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砂器生产。清乾隆、嘉庆年间,有王氏制作砂器,代坤山、曾跃从王氏学艺制作。
陶 埙
◈
陶埙是汉族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
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距今上限7000年。全国多地都有出土,西安半坡遗址、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遗址,以及太原市郊义井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都曾出土过形状各异的陶埙。
/ / / / / / / / / / / / / / / / / /
-- 简 介 -
砂 器
◈
素有【中国黑砂】之称的荥经砂器传承于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手作和烧制工艺,是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世界文化瑰宝。(荥经砂器也称荥经黑砂)樱井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坑烧黑砂器产业基地。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异母弟樗里疾战功显赫,惠文王把富庶的严道封给他,并设置了严道县,治所就在今天的古城坪,从近年来古城坪出土的大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珍贵文物中考证出,两千多年前的严道治所人丁兴旺,人们就地取材,制作出了大批简单实用的生活用器——砂器。荥经砂器是泥与火的融合,是千年不变的韵味,是亘古流传的民间智慧结晶。
陶 埙
◈
埙是汉族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汉族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陶埙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
埙体的外观式样历史流传下来的也很多:唐三彩陶埙,红陶刻花埙,怪兽埙,人面埙,绘龙埙……最原始的埙没有音孔只有吹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奏的需求,埙的音孔渐渐增多了。按音孔来分,从无音孔到有音孔,从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经有六孔埙,清代宫廷云龙埙即是六孔埙。现代普遍流行十孔埙。
/ / / / / / / / / / / / / / / / / /
-- 工 艺 --
砂 器
◈
在上个世纪,荥经砂器的制作还仅仅保留于砂锅、花盆、药罐等日用品,那时候川西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口这个样子的砂锅。那时候,大家习惯把荥经砂器叫做荥经砂锅。由于受到现代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的冲击,荥经砂器在那个时候几乎面临断代的危机。
2003年,荥经县政府组织了一批不甘民族技艺就此没落的匠人前往沿海一带进行学习,并对荥经砂器的制作理念进行了颠覆似的改革。现在荥经砂器已经由单纯生活用具为主的砂锅,发展成为以砂器为载体的工艺制品,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严道特有的白善泥,和荥经出产的煤矿,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和,便是砂器制作的原料土。不同类型的砂器,调配比例则不同,这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粗砂”和“细砂”。
和机器流水线生产不同,荥经砂器没有模具,每一个砂器都是靠师傅凭着技艺完成,世界上永远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砂器。为了保证产品造型尺寸相当,软尺是匠人师傅必备的工具。水笔、泥刀、弓……每一件工具都有讲究,比如水笔的毛不能是普通动物毛,只能是头发,这样才能保证砂器表面的光滑。砂器坯子成型后,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自然晾干,不可暴晒。
荥经砂器的焙烧燃料是荥经本地出产的煤矿,炉子也是传统的泥土炉。没有现代化机器的控温设备,对温度的把握全凭匠人师傅多年的烧制经验。每个炉盖上都有这样的小孔,匠人师傅就通过这个小孔对炉内温度进行观察。烧制炉的温度高达1000——1300摄氏度以上。
陶 埙
◈
| 和泥
首先选泥,为粘性较好的胶泥、红泥或黑泥。看谁家挖地基,一般在地下两米深处就有硬质的胶泥,有条件的还可以到艺术院校要一些制陶或雕塑用的泥料。
其次筛泥,把泥放入盆中,加入一定的水,泡几天成泥浆,再用细筛子将其过滤一遍或几遍,把泥中的杂物和小石子筛除出去。要尽量保持泥质的纯度,这样在烧制的过程中埙就不容易开裂。等泥浆阴干到一定程度,用手卵成团状在光滑的地板或石板上摔打,使泥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直到泥不粘手。把这些摔打后成型的泥条用塑料膜包起来(防干),随用随取。
* * * * * * * *
| 制泥埙
将泥条捏成窝头状,罩在土制的埙胚上,用手把泥均匀赶开赶平,直到把泥胚包住,厚薄靠手感。埙壁厚薄要适中,薄了发音脆响轻飘,失去埙原有的古朴之风;厚了发音沉闷,灵敏度低。曹正曾当着学生的面,把自己已经烧好的埙摔碎给人看,埙壁厚薄基本一致。他刚开始做埙是纯手工,1981年以后改用模型制埙,这样做起来速度快,埙壁容易找平,成功率高。
| 取模型
用刀顺着顶端(吹孔处)沿两边向下拉开(底部连在一起),再在缝上拉一个浅沟,把模型取出,如曹先生所说像嗑瓜子一样就出来了。在缝上刷一层稀泥浆,把埙合上,用小泥条把浅沟补上,用刀抹平。
* * * * * * * *
| 整形
手指沾水把埙的表面磨光,然后阴晾起来。水分蒸发,其硬度加强,经得起敲打,这时就可以整形了。底座要出棱角,这部分比较难打,也很关键,拍打时得细心观察。整个过程要反复几次,使埙的基本轮廓定型。然后用大拇指和中指捏住埙的两端,在光滑的玻璃板或是木板上来回推动、滚压,直到把拍打过程中留下的棱角除去,表面变得光滑、发亮为止。整形中对其外观的把握,以古朴大方、典雅美观为原则;整形后的埙壁会变得光洁而坚实,烧制过程中就不容易开裂。曹正有一套自制的长方形木板,它们在整形过程中各有用处,常用的中号木板一般厚1cm、宽4cm、长25cm。
* * * * * * * *
| 开孔
阴晾到七八成干的时候,埙就可以开孔了。先开吹孔,以确定胴音的音高,通过调节吹孔的大小和吹孔内壁的厚度来校对音准。然后两手自然将埙托住,用笔芯在需要开孔的手指第一节指肚自然按住的位置作一记号,用铁钉穿透,根据不同的音高依次使用不同粗细的钉子。埙音孔的音高与音孔的大小有关,与开音孔的位置无关。然后取出里面开孔时留下的泥渣,将埙的内膛清理干净。最后把印章、编号等内容印在埙的底部,不能过深,不然会影响音高。
* * * * * * * *
| 烧埙
埙阴干后,可以在煤炉里烧制,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瓦窑里烧制。拿煤炉来说,烧制时炉火要旺,把煤向下压一节,留出一定内膛,用铁盖盖住,先把埙放在上面预热。过一段时间再把埙移放到炉膛内,用铁盖封住。埙烧透以后,夹出来再放在铁盖上预冷降温,最后才放在地上使其冷却。骤冷与骤热都极容易使埙破裂。烧制过程中,为了把握火候与温度,曹正先生有时整晚都要守在炉旁观察,不眠不休,十分辛苦。再经过打磨修整、校音、上漆等工序,一枚陶埙就做成了。关于埙的制作过程,在曹正《埙和埙的制作工艺》一文里有较全面的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活 动 内 容 --
活 动 主 题
◈
传统乐器陶埙的现代DIY图案设计制作与演奏教学
千年荥经砂器与茶经的新融合,现场DIY制作与教学
* * * * * * * *
活 动 亮 点
◈
1
活动现场带领大家亲密接触陶埙制作和演奏,在活动现场准备制作材料和场地,特邀请陶埙制作专家现场展示陶埙制作方式和制作过程,然后让游客亲自体会传统陶埙的制作过程,在传统模式上加上现代艺术理念进行个性DIY艺术创作。邀请著名陶埙演奏家现场对陶埙的演奏方法进行教学,体验陶埙带来的独特音色和魅力。
- - 陶埙制作专家现场教学
- - 陶埙演奏家现场教学
2
清源际·黑砂艺术创意体验周活动期间,将举办将开展荥经砂器与茶艺文化品鉴分享,用荥经砂器进行古典茶道的煎茶、煮茶工艺的制作品尝,一起品味千年砂器与茶经给我们的味蕾冲击,现场开展砂器DIY制作,工艺加工,成品鉴赏,等活动环节。
* * * * * * * *
活 动 流 程
◈
| 现场陶埙制作与交流
邀请资深陶埙制作艺术家到成都清源际艺术中心进行现场的陶埙教学,与现场参与游客进行互动,指导每一位参与游客现场制作陶埙。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在传统艺术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意设计,在原来陶埙的外观和装饰上添加现代元素,使陶埙的内在和外在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同时,进行碰撞,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
| 陶埙演奏与教学练习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直接接触陶埙的演奏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让游客亲身感受到陶埙的音乐之美,聆听陶埙的独特音质,从而热爱传统音乐文化,是活动本身最具意义的地方。故此只有通过陶埙的演奏才能深刻了解其内在魅力,还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制作,使陶埙之美深入人心。
| 现场砂器DIY制作与交流
邀请陶艺艺术家现场指导教学,与现场参与游客进行互动,指导每一位参与游客现场制作砂器。现场老师还将对砂器的历史做详细的讲解,让每一位参与游客都能了解砂器的历史和砂器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 砂器与茶经融合
荥经砂器与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关联,是茶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我们将茶文化和砂器文化相结合,现场邀请专业的茶艺师用砂器为大家冲泡茶,一起品味千年砂器与茶经给我们的味蕾冲击。
/ / / / / / / / / / / / / /
成都商报 谢礼恒
排版 王心怡
点击看艺术野疯狂以往爆款推送: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