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莹:来往隔一尘,白鹤翔云去(附录罕见勾泪老照片)
艺 术 野 子
艺 术 野 史
| 2016.12.17 |
* * *
料得晓寒如此重
烟雨冻
一定留香梦
* * *
岁月有情,当张涓12月8日晚认认真真在四川中国书画美术馆(百花潭路10号)提前看完“白鹤翔云——张士莹画展”时,她才恍然明白,父亲张士莹这一辈子究竟创作了多少动人的画幅。张士莹生前最后一次大展的举办地——岁月艺术馆,就在她上班处的附近,而她竟没能去现场观展。“可惜了”,张涓和张士莹先生的夫人张老师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
话到一半最动人。画家张士莹今年3月搁笔走了,享年83岁。留下等身艺术让众人手慕心追。
* * *
张 士 莹
——
1933-2016
曾任四川省诗书画院画家
艺委会委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
* * *
- - 张士莹和夫人
有人说不便把我划成哪一类题材的专属画家。我本来就没有想过做什么‘专属画家’,甚至没有想过当什么‘家’。而由于兴趣太广泛,使我不能对什么都专一。我画画主要为了愉悦自己,当然也可愉悦别人——如果它可能的话。
画虎出名的张士莹一点都不凶,反而活得洒脱自然——爱耍、会画、懂吃、深悟,张夫人说,张士莹这辈子,值了。
/ / / / / / / / / /
一纸平安 白鹤翔云
——
一纸平安。
* * * * * * *
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戴卫在9日的画展开幕式当天说了一句“艺术漫漫,人生无常”,颇为动情。他回忆起90年代跟张士莹一起去澳洲采风访问的故事,戴卫跟一位诗人赌酒,大醉,张士莹像个大哥一样照顾他。
他很单纯,基本功很强,当时是画院里唯一的一个川美国画系毕业的才子。其艺术创作在七十岁以后更加成熟。作品宽厚、大气、雍容大方,自由烂漫,不拘一格。
随后的展览学术研讨会,张士莹的艺术界同道把话说得很开,听来字字珠玑。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管民棡提到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独树一帜,面对喧嚣的环境和浮夸的艺术市场,能做到“独善其身,大隐于市。”
张士莹 《天山牧场》 246x123cm 2014年
省书协主席何应辉提到的几句则令记者印象很深:
其作品不是现在所谓的体量大、狂野、没有收敛,其结果是陈子庄所说的,让观众看到都帮你紧张。这不是真正的大。张老师的“大”是体现在心态上做到了充分的自由,是从大自在中得来的大。这来自内心世界的大,才是真正的大。内心的放松一方面来自对自己艺术充分的自信,一方面是心中无名利的障碍。
杨花满路春归了。
* * * * * * * * *
张士莹 《家门》 246X123cm 2014年
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对记者说,
看了张士莹老师的展览,其艺术可以保持那么真、那么纯,不容易。他是‘野学派’,对美学的见解在内心始终有一个尺度,坚信自己的艺术主张,不完全按照中国画的方式来作画。
作画看画,散淡凝神,画者平淡烂漫,观者平安舒心,这是艺术的智慧。
张士莹 《顽皮的墨猴》 70cm×69cm 2008年
成都商报记者这几天几乎都泡在省诗书画院,拜访张士莹先生的家人、同事和弟子,到目前为止,他是画院少数几个还住在百花桥侧单位宿舍的人之一。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画家一样,换个更宽敞的住处,他说:
房子大,难打整。买别墅无非多个花园,隔壁百花潭就是现成的花园,又大,还不用自己浇水。
张士莹创作的油画
我到张士莹先生家人的宿舍拜访,家中挂着好多他的字画,甚至还有他创作的油画,恍然明白这场迟来展览的名字“白鹤翔云”的深意,当时康有为评价大书家虞世南就用这个词,朗润、清贵、自由,像涟漪,像春水,像梅影,像张士莹的画。
/ / / / / / / / / /
绕不过的“张老虎”
——
* * *
经意之极
若不经意
* * *
作为当代画坛一位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大家,张士莹早年在四川美院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曾一度钟情于写实主义风格。他说,“我是现实主义者,从库尔贝来。”他的艺术借鉴了许多后印象派的东西。
魏学峰说:士莹先生的艺术是取吴昌硕的气,齐白石的味和印象派的诸多表达方式,用画家自己的话来说,我并不完全按照中国画的感觉来画画。
而从张士莹颇重“神”和“气”的特点来看,其艺术风格偏于“劲健”一路。
张士莹 《虎》 246x123cm 2014年
张士莹画虎,出得大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吴凡说他画虎创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少虎画深得老虎的性情精神。
他除了对老虎下过长期观察研究功夫外,更从其他方面获得了画虎的省悟。例如,他曾谈到戏曲舞台上,关云长形象给他的启发,关二爷出马门一亮相就把场子镇住了,他立刻联想到老虎。这种联想是直观的,又是微妙的,他逐渐把关云长的高傲不群、威猛内敛的性格精神和老虎的性格精神连通起来。看戏时,关羽精神的老虎化;创作时,老虎精神的关羽化,可说是他画虎得以画出特色的重要原因。
艺术家思维不宜滞于一隅,激燃创作灵感的火种,既可以近取诸身,也可以遥感于物,
舞台上关于长的威猛,骄傲自负的性格,具象化于张士莹创造的老虎身上的一个方面是那眯着的、不画瞳子的眼睛,那种对周围物类不削一顾的‘白眼’所显出的威风傲气,是颇为慑人的。
张士莹 《湿地寻踪》 122cm×122cm 2010年
后来吴凡又在《读画漫议》一文中提到张士莹后来又画了一些不那么傲气的虎,孩子气的虎,并基于老虎的生理特征,搀和了戏曲人物的舞台形象,创造出了的“别趣之虎”。这种突破程式的画虎之功,包含着张士莹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个人符码。
“经意之极,若不经意”,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形态,张士莹的虎画庶几近之。
/ / / / / / / / / /
画画不是根据“见地”来画
——
张士莹弟子维微认为老师的绘画何以如此呈现,有几个基本的原因:一是其感性思维发达乃天性使然;二是其家族为步伍世家,父辈祖上都颇著军功;三是其自从参军直至进入四川省诗书画院,一直处在中国美术的前沿;四是其生长在岭南,受岭南地域文脉潜移默化影响至深。
- - 四川省诗书画院
翻看张士莹的艺术履历,颇受震动。生在广州,幼年深为文德路裱画铺里的人物画,及左近几条街巷的广告招贴画、电影海报画吸引,开始自学人物画,1949年底,还未从广州省立艺专毕业,十六岁的他就因能画人物肖像,被途经广州的刘邓大军征召南下,成为二野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学员,而后进入西南军区文化部创作室。
张士莹 《彝族少女》 139x69cm 2014年
1958年进入川美之后的数年,他又画了大量的模特与石膏人体素描。画册上《哪个主题大得过生活》的评论文章中里提到,因时代背景和特殊原因,70年代,作为四川省轻工厅美研所创作员的张士莹开始大胆探索动物画。而其动笔之初,在竹帘上所绘的老虎原本是写现成稿本——如模仿严松父等前辈画家作品等。但他很快就觉得不过瘾,此后每逢星期天,就带上一壶水、两个锅盔,从提督街一路赶公交、转车,到动物园观察、照相、写生。
张士莹 《玉兰鹦鹉》 180x96cm 2013年
* * * * * * * *
生活从来就是眷顾有心有力有悟之人,随后他的动物画作品越来越鲜活生动。其大写意动物画声名也随之不胫而走。而后这样年复一年,终致其人物画家身份,为其动物画声名所掩。但即便在画坛同仁与收藏家眼里形成了这样的既有印象,他本人对人物画的热情,始终未曾消减。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白云无尽”张士莹画展,张士莹生前最后一次规模个展也是在冬天举行。岁月艺术馆展出作品64件。作品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动物题材全面。
、
张士莹 《柿子树下》 134cm×68cm 2009年
张士莹 《芦花三骏》 165cm×70.5cm 2011年
策划这场展览的岁月艺术总经理赵栗对成都商报记者回忆说,在艺术圈内,张士莹的艺术、人品众口一词。张士莹默默作画、不受市场影响,更多的关注于艺术本身。在多次与张士莹沟通展览细节中,要符合张老师对艺术追求的理念,赵栗感受到张老师为人低调、 生活中保持童真,被他对艺术的追求所打动,是艺术圈内非常难得的一位前辈。
展览开幕后,与当初策展预期一样,人气、展览影响力、宣传、市场都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好评,当天张老师心情愉悦,对展览感到满意。
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当时陪在张士莹身边,看到他看作品时的眼神就像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张士莹 《鸡与鸡冠花之一》 100cm×69cm 1989年
研究者提到老师张士莹后期的人物画创作,题材已明显不同于包括部队时期在内的前期人物画创作,不再是先规划方向、选好命题,从下基层体验生活中找素材进行的、类似于主题先行的那种具有按部就班性质的绘画创作,而是从生活随感随想,并将眼中看到的那些触动自己内心,令自己产生创作冲动的瞬间、以画笔或镜头一一记录下来。哪怕对象只是一位老人沧桑的脸、一个孩子天真的笑、或一名妇女劳作的身姿。——日后他以这些素材为基础进行笔墨实践、绘画创作时,也并不将它们按照某个主题的固有逻辑增删嫁接或强行组合。
张士莹 《小羊羔》 180x96cm 2013年
张士莹曾说:
我不谈理论,我的表达都通过绘画。至于画出来的东西,有什么思想内容我也不管,我说我的画‘没什么见地’,我不是说我的画没见地,是说画画不是根据‘见地’来画。我认为我的画面里,整个从为什么画这张画,到怎么就画出这张画,本身就是个见地,而不需要再找一个解释。一些人把古人谈的高深的东西硬往里面装,画画并不是这样的。
/ / / / / / / / / /
哪个主题大得过生活
——
为夫人亲手制作时装的张士莹有多可爱?
一个艺术家的生活色彩、审美取向与情趣,完全能通过他的生活态度得到印证。张士莹夫人用“阳光、大度、仁慈、聪慧、宽容”来形容他。携手近40年,张士莹对夫人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这在艺术圈都是公认。两人是夫妻,更是知音、知己和朋友。
一页页翻开老相册,那古旧的光华历历重现: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过眼云烟,那份温度不减。张士莹爱耍,摄影、唱机、烹饪、木作,炒菜色彩搭配,就像画画,打个沙发,坐着舒服,漆工也漂亮。最有意思的是他总爱亲手为夫人做时装,白衬衫、连衣裙、呢子大衣、风衣、甚至还有时髦的小西装……款式摩登不说,现在穿出来也不俗。
他摄影,自己拍自己,放个三脚架,摆好位置,等着延时声滴滴答答,赶着点马上跑过去,准确无误,像老电影,又像画画的定格。他烹饪,看不上子女的厨艺,都亲手买菜做饭,小辈们上午10点打电话说要回家吃饭,正午,一桌丰盛佳肴准时上桌……
女儿们心里遇到坎坎,最开明的是张士莹,思想最包容也是他。
张夫人说了个段子,有一次张士莹从外头捣弄了一台手摇式“汤圆”洗衣机,实用性实在太差,最后顶不住家人的压力而弃置。可他就是喜欢那种手摇的感觉。“他骨子里对新奇的东西很迷恋,对童真的趣味不能忘怀。”二女儿张涓提起父亲,还是满脸的依恋,“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张士莹在她十岁时给她画了一个扇面,猫,惟妙惟肖,现在都记忆犹新,可几个女儿一辈子觉得父亲只是个画画的,生活低调而富热情,并不像外界提到的艺术大家,这次“白鹤翔云”的展览,女儿们才有了真正亲近父亲艺术和理解他所追求艺术的机会。
生活里的老浪漫,在时间里泛出了新光华。张士莹有句口头禅,家人们终身难忘,既是他的生活态度,又是人生哲学:又咋子嘛!意思是,哪个主题大得过生活,哪个主题又比艺术更能表达生活,除了艺术,许许多多身外物,都不过如此……
来往隔一尘,白鹤翔云去——经意之极,若不经意。
这真真地说到了张士莹的骨子里。
/ / / / / / / / /
特别提醒
——
“白鹤翔云——张士莹画展”观展
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20日
周一不闭馆
展览地点:四川中国书画美术馆(百花潭路10号)
/ / / / / / / / /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照片翻拍 谢礼恒
部分作品图由四川省诗书画院提供
排版 王心怡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