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场展览为什么火?蜀道石刻题记展: 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李白曾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最近在成都的一个展览,可以带你“穿越”回曾经的蜀道,感受古蜀文化。

- - 蜀道陕境图

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指导,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蜀道石刻题记展”于2017年11月17日至25日在四川省图书馆举办。这些碑刻艺术展品,能带观众往这方寸之间,须臾之刻,体验蜀道千年历史、万里盛景。同时,还可以带上VR眼镜,穿越时空之门,去到位于四川广元苍溪县东青镇东兴村的寻乐书岩,寻乐书岩是一个以“洞之厅堂”为主体的洞群,洞内天然书法展厅镌刻作品150多幅,洋洋洒洒2万余字,观众尽情游览,身临其境,融入历史。

☞ 蜀道石刻题记展: 换个姿势,沿着古蜀道,游览巴山蜀水

- - 开幕现场

- -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式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飞主持,他提到,蜀道石刻题记这个展览,题材特殊,是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进行四川古代刻石调查阶段性成果的一次汇报。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 - 王飞


省考古研究院高大伦:

祖辈洒满汗水的道路,是我们共同的乡愁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在开幕式上致辞:从大家脸上看得出来,诸位还沉浸在十九大胜利闭幕,以及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的喜悦的气氛当中。感谢大家来为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捧场助威。四川省政府正在为蜀道申遗做全面的工作部署。我们是以拓片的形式,从题记这个层面来展示蜀道的魅力,传播蜀道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我们的勇气来自于蜀道上成千上万的石碑题记、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为什么能推出这样一个展览?我想从2005年说起,从那一年开始,我们院设立了西部考古探险中心,坚持十多年以后,到今天我们已经考察了16条四川或是穿过四川的文化路线。

- - 高大伦

常常有省外的、国外的说,我们如果要走路的话,哪儿的路最值得走?我就不假思索地跟他说,当然是四川的古路。古道千千万,唯有我们四川的耐吃又耐看。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听我讲讲,米仓道、荔枝道、金牛道、茶马古道、还有川滇川黔的岩道……普天之下,哪儿的道路有像四川这样有滋有味呢?至于耐看不耐看,蜀道上有无限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还有见证了古道沧桑、本身已经是道路一个部分的无数石碑题记。

蜀道上肯定有题记,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我们说蜀道上有历朝历代成千上万的题记,我想知道的不多。从十多年前我们进行古道探险,到今天已有4千张自己的拓片,虽不敢说集腋成裘,但也算积少成多,积土成山。今年年初,机缘巧合,和省艺研院的同行谈到我们所做的工作,一拍即合,3月至4月,我们专门组织了苍溪寻乐书岩所有的石刻题记的拓片工作,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团队历时两个月完成了拓片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寻乐书岩勘测报告。这是今天展览的一大亮点。我想这个主要得益于广元市文物局、苍溪县文化局文物局文管所的大力支持。还有新的蜀道西城高铁也将年底正式通车,四川的蜀道申遗之路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所以说我们两家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商量策划办了这样一个展览。

蜀道是古代蜀人征服自然的奇迹,说“蜀道难”都知道,李白有首诗就叫《蜀道难》,如果说郭沫若的《蜀道奇》,我想大家知道的就少一点。他60年代中期到四川,有感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的交通发展,他就写了《蜀道奇》。如果今天我们说在说蜀道上还有无数的题记,我想知道的更少更少,难也好,奇也罢,少也罢。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保护好蜀道这个重要文化遗产,发掘价值,讲好蜀道故事,就是总书记说的要让文物活起来。让道路能够活起来,肯定是个艰巨任务。我们觉得蜀道上各种题记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同时也是让蜀道活起来的灵丹妙药。我们同样应该重视保护和研究历史,我们有责任广为传播。

随着现代化交通的极速发展,古老的蜀道正在消失中,但它是我们儿时的记忆,我们看到父辈、祖辈,它是我们祖祖辈辈洒满汗水的道路,是我们共同的乡愁。我们相信,看看蜀道,能找回四川的文化自信,我们还相信走走蜀道能增强我们四川人的道路自信。

省文化厅窦维平副厅长随后致辞:今天这个展览开幕式,层次很高,群贤毕至,有很多文艺界的专家和教授、艺术界的书画家都来参加这个展览,充分说明展览它不仅仅是蜀道,它代表我们文化自觉意识,省文化厅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艺术研究院和文物考古院来做这次展览,我想考古工作和书法艺术研究结合,对于蜀道刻石的保护、发掘、研究和传播,传承好,发展好,它是一个大课题的开始,预祝展览的成功,同时预祝课题能够顺利开展,为文物保护,为书法艺术传承多奉献。

- - 窦维平


悠悠古道 蜀道遗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姚军介绍,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联系陕西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及四川盆地的道路系统,包括有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等。蜀地四周皆是崇山峻岭,是这里的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巨大障碍。从商周时期开始,这里便与外界有着文化的联系。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开山造路、栈道搭架等技术,逐步形成了今日的蜀道,至今已3000余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蜀道做过多次专题调查。蜀道拥有数量众多的古代石刻文字,其时代由两汉至清,跨越近2000年。基本种类有摩崖石刻、碑碣、阙表、墓葬题记等,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和学术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古代四川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移民、家族等地方史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 - 褒斜石门栈道

- - 南江米仓道太子洞

“蜀道石刻题记展”拓片主要来源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对蜀道沿线的拓片,得到了广元市文物局、苍溪县文管所等文化、文物部门,特别是陕西汉中博物馆的的大力支持。

展览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悠悠古道》,通过图文结合形式对蜀道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包括古蜀道分布图、蜀道遗存照片等;第二单元《蜀道遗珍》,按褒斜石门、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四个部分,分别展示拓自汉中、广元、巴中、达州等蜀道沿线区域的代表性石刻题记拓片逾150件。《石门颂》为出自陕西汉中市褒斜石门栈道的“石门十三品”之一,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该石刻刻于东汉永平九年,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占据首位的刻石。《敬祖爱书说》出自金牛道上的广元市苍溪县寻乐书岩,为贾氏家族家训,意在训诫族人敬祖乐学,书法艺术水准高,极具历史、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 - 剑门关

- - 翠云廊

- - 荔枝道

- - 汉中武侯祠金牛道遗迹

展览期间,围绕蜀道历史、文化等主题,主办方还将邀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普及蜀道知识,让大众认识了解蜀道“申遗”的必要性紧迫性。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7日至25日

展览地点:四川省图书馆一楼展厅(人民西路4号)


记者手记



拓片是个神奇的东西,多少前人心迹,遗落在斑驳石缝间,籍由一层薄薄的宣纸,跃然而出,仿佛借尸还魂……

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飞在第一篇关于碑刻题记展的推送后面留言。我倒是从中读出另外一番心思:恬静的读书人从来不多。读这些拓片,我希望看到某些人,事,情,走出烟尘不散的历史跟俗世的人与事周旋。拓片所拓印的字,比我们每个人的年龄大上许多,从少年到老年,我们一心静静摩挲它们的细致,远远瞻仰他的博大,悄悄赞叹他的超逸。他们犹如我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馆展“寻脉造山”中看到的那件弘一的书法:“了解世间犹若梦,灭除障垢无有余。”

采访中王飞特别谈到:四川是个移民大省,文化积淀就特别丰厚,文化碰撞就特别出彩。四川古代刻石,分布范围广,数量巨大,内容极其丰富,而且绝大多数从来不曾著录出版,是研究四川乃至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族、经济、交通、人口迁徙等等方面珍贵的原始资料。蜀道石刻题记展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就已经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就书法艺术而言,从这个蜀道题记专题展,就能够强烈感受到巴蜀地区书法突出的地域风格和民间文化特色。它诸体具备而又兼容并包,看得出书法演进的脉络,大多书写性很强,随机应变,字的变形往往正中寓奇,庙堂书法与民间书法有很好的融合,它的精神是鲜活的,它好就好在自然生动的民间性,质朴率真而又挥洒自如,具有大雅不羁的气质,散发着浓郁的巴蜀乡土气息,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地接地气。古代编诗要到各地采风,文学家艺术家创作要深入生活,我们做这个石刻调查整理工作,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然,我们还要与历史对话,与先人神交,无形中就多了一份厚重感,对于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

开幕式之后,我与数位文保界、书法界的老师交流,收获良多。我见到书法家谢季筠,张景岳,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戴跃,见到省书协副主席何开鑫、徐德松,见到艺术家周明安、叶瑞琨,书法家文永生、王道义,并分别跟他们拍照留念。当天我能感知到的最大一点,正如省书协副主席郭强提到的,这些来自极度民间极度野朴极度隐秘的碑刻题记,经过精巧的拓印,再经文保、艺术领域专业人士的策展、布展,一下子就从江湖之远变为庙堂之高。一股贵气油然而生。

- - 周明安(左)谢季筠(中)

- - 戴跃(左)

- - 何开鑫

- - 徐德松、郭强、洪厚甜

- - 叶瑞琨

郭强提到,这展览中的碑刻题记拓片,是四川境内的一批东西,书风承接汉代一块,这一块在中国应该是很重要的书法典籍,同时也是我们四川蜀道留下的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和题记。广元苍溪寻乐书岩我也去考察了,也看到里面整体的通过民间个人完成的一个体系。应该说我们前面讲的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蜀道中的众多碑刻题记,但寻乐书岩这个是个人行为,体现了一个地方乡绅怎么完成个人修养和教化当地人的方式,从国家到基层两块面来做这个事,看得很清楚。

“从书法角度来看,比如说隶书,汉碑这一块,《石门铭》这一块,都代表中国书法最高层次的东西了。从民间书法这个角度,它是体现真正老百姓的书法,从实用功能角度完成了所有东西。有楷书,有当时名流们的书法,风格多样,其中它很完善的一种比如说它有篆书。在跟中国篆书同步,就是清代篆书统一那段时间,它做得很好。隶书也是,完成了一个体系。它在中国书法发展同步的时期,作为一个小乡村,它能做到这些东西,能认知东西,都刻在寻乐书岩里了,这了不起。

- - 郭强和管苠棡

- - 洪厚甜

- -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华参观展览

- -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唯平(中)在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跃陪同下参观展览

我早早地拿起了录音笔,对准了广元市文物局局长俞天喜,他兴奋地表示:我今天的感觉,最明显的就是:这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大餐,让我们精神上很享受,它所承载的信息量太大了。今天能够欣赏这份饕餮大餐,这是我们省考古研究院和省艺术研究院,团队与团队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精诚协作的一个结果。作为拓片金石跟纸墨的完美结合,它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还需要的是精细。披荆斩棘、凌空涉险、寒来暑往、春夏秋冬,4千多幅拓片,今天展出的只占了177幅,我们广元占了30多幅,蜀道在广元保存得最为完整。金牛道在广元最能够体现蜀道的特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欢迎大家,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拓片只承载了蜀道的一个方面,给游览蜀道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和可能。但要真正走进蜀道,感悟蜀道,必须邀请大家放慢匆忙的脚步,亲自来到广元,实地亲证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刚一转身,碰到四川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家洪厚甜,我拉他照相,然后让他专门讲讲经典的《石门铭》:今天(这里)所有的四川碑刻里,最震撼的一组还是石门褒斜道这一组,这里面它有几个代表,第一个是《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汉的《石门颂》,跟北魏的《石门铭》。《石门铭》在北魏碑刻中首屈一指,康有为对它有极高评价。我们今天面对《石门铭》时也非常激动,激动在哪里?一般的北魏碑刻是以方见长,也就是我们概念里的“碑,就是方,就是碑。”这个方,方正的方,方圆的方。因方笔有是轮廓的,能够给人那种强烈的像“龙门二十品”那种方折的感觉,“石门”就完成了对一般的世俗意识的超越,它给我们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线质才是碑。线的质厚,古质、古朴、古厚才是碑。而且优秀的碑是要写出飘逸的神采,才在境界上有突破,这个也是《石门铭》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

 
  

文:谢礼恒   摄影:谢礼恒   蜀道摄影:王飞   美编:西子

艺术野疯狂一周年精选集《乌鸦穿过玫瑰园》火热上市

← 左右滑动浏览购书二维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