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路景观 不红都难:邓乐&邓筱父女雕塑展亮相保利天悦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数十年从事空间雕塑研究的著名雕塑家邓乐相信,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且能得到信任、认可,是因为它在历史长河中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众口一词,在邓乐眼中,绝不是健康的人类生态。“站在自己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社会才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生机,更加有创造力。保持自由,保持不同,这是我艺术的出发点。”

- - 邓乐与邓筱

18日晚,筹备多时的2018保利天悦·艺术成都系列展览之邓乐&邓筱父女雕塑展,将在保利天悦隽咏当代艺术馆开展。立秋之后,保利天悦重磅推出这场“邓家父女”专门为保利天悦的空间量身打造的雕塑展,着实令人期待。这场展览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当代雕塑两代人的创作区隔与思维向度,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保利天悦空间利用的一次有效尝试。

艺术野疯狂提前在布展时走近这两件久闻其名而且颇具“网红气质”的雕塑作品,夕照中,不锈钢镜面的轮次旋转,映照出多个向度的天空与云朵,楼宇与花树,对应入口处那丝网漩涡般缓缓旋转的邓筱作品,天空随之打开与收束,人与天、地,过去与现在、未来,时间与命途、思索,油然动此灵机,是夜,注定夺目。


一路景观

雕塑的塑造有限,而空间场域无穷


邓乐将本次在保利天悦展出的作品命名为《一路景观》,其中蕴含着他积极的学术思考。“这次创作,我在正常的思维上将雕塑进行了15度的扭曲,这小小的15度就是我的价值观,是我看待世界、切入社会的不同角度。如此,世界就会随着作品的扭曲、变化、运动,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邓乐的雕塑,不是对传统雕塑体量和造型的体现,而以光作为媒介,从略为扭曲的角度来看待周遭的环境,反映人文和自然景观变化,使空间更为宏大,自然其穿透力更强。“这是我希望自己为雕塑创作提出的新经验、新方法、新视角,艺术家就应该像这样去发掘我们自身的存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1346zt9oda&width=500&height=375&auto=0

雕塑的塑造有限,而空间场域无穷。邓乐的创作根基,就在于他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他一直致力于把无限的空间纳入有限的视觉范围内,以期赋予世界新的节奏、韵律与观念。同时,多年的艺术积累与思维觉悟让他意识到,时间是和空间并存、不可分离的共同构成宇宙的价值体系,因此,对时间与空间两重维度的兼顾,是他在创作上的坚持。置于不同的空间、时间,他的作品会散发不同的场景效应,散发特殊的环境气场,因而呈现出鲜活的时代生命力。他的作品简洁,没有过多的叙事性语言,但有力地关怀了现实的点滴。


人和天的独处

强调人与宇宙相连、天人合一的感受


成长于艺术家庭,从小就与泥巴、石头、金属作伴的邓筱,儿时曾跟随父亲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那时的她对艺术仅有着“特别严肃”的模糊印象;长大后,她才逐渐意识到,艺术是自己内心深处最自然、热烈的向往,是父亲所说的“要一辈子坚持的事”。在她看来,艺术就是认真生活,要想成为艺术家,就要把生活过成艺术。“都说艺术是高于哲学的,人生就是一本哲学书,艺术是推进人类意识开发的一种美妙的催化剂,换句话说,是‘先知’。”

- - 邓筱

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的求学经历,对邓筱思维的转换、潜力的激发和作品体系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有一节讨论“视觉之外的艺术”的课程,曾引发她反复的思考:艺术工作者大多以视觉为本,而人还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意识,这些都非常值得探索。由此,邓筱开始认识到空间和时间的意义,并将艺术创作的核心放在人本身上;此外,对于未来、未知的事物,邓筱一直持有强烈的好奇,四维空间、黑洞、虫洞、平行世界……这些概念都是她的灵感源泉。在这样的创作理念引领下,邓筱的作品往往侧重身体介入体验,强调人与宇宙相连、天人合一的感受。邓筱的作品“8分20秒”曾获得首届“明天当代雕塑奖”,作品由无数个球体组成,其宏观到像进入宇宙,微观到像进入细胞。邓筱认为,将身体和意识的感受引入作品,能够牵扯出梦境般的超现实体验,触及人的潜意识,这也是她对艺术真谛的体悟。

保利天悦隽咏当代艺术馆入口处,有一个上接天空、下通人居场地的半天井状的圆形缺口,邓筱本次展出的作品“膜系列”就布置于此。作品灵感来自于史蒂芬·霍金的“膜理论”,呈现出可进入的旋转空间形态,与建筑本身存在的圆相呼应,巧妙地形成一组不断旋转变化的同心圆。当人进入内部,抬头望天,空灵到只有自己和天的独处;当装置开始慢慢旋转,大圆变作小圆,再慢慢消失为一个点,世间万物最终空无,人生就是如此,抬头一片天经历过万物之后回归为空无,但其空无背后涵盖着宇宙万物的巨大能量。

采访的深夜,邓筱给我发来几段文字,或许是她的创作灵感,除了斯蒂芬·霍金的膜理论(如果我们的确生活在一张膜上,就必须有某种原因说明为何引力不从膜往很远处散开,而是被限制在它的附近……),还有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说的“两种力量主宰着宇宙:光和重力,光引领向上的灵魂,重力让躯体行走在大地;著名当代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英国)说:“艺术始终是一个跟还没有发生的事物交流的途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13465whzh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联袂展

“天悦”是父女经历的小总结


邓乐、邓筱父女的雕塑作品在保利天悦的装设完毕,并非在制造某种戏剧效果,而是为都市人的情感制造一个可以栖息的巢穴。它们并非那种在海岸、公园或者其他场所冷冰冰地呈现某种静默以对的感受,而是在透露一种可探索可深究的状态:不是生活的表现形式,而是生活的真实历程。

- - 邓乐作品布展中

- - 邓筱作品布展中

实际上父女二人与保利天悦这块地方的故事可回溯到邓筱的童年时代。那时候,邓乐一家人曾在府河对岸生活了五年。每天早晨,邓乐都骑着自行车,一路护送邓筱坐船过河到川大附小上学。那段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时光,虽然单调质朴,却也是父女二人深厚感情的见证。如今回想起来,邓乐仍感慨万分,“现在我们父女的展览在曾经住家附近的保利天悦举办,这种感觉很妙。‘天悦’二字,也可以说是我们父女经历的一个小总结。”

在女儿邓筱的艺术道路上,父亲邓乐是引路者。留学中央圣马丁时期,邓筱曾面临专业方向上的抉择,在父亲建议和鼓励下,她决定专攻空间艺术。邓筱的空间感,是将不同的空间放缩为一个点,再将一个点释放成无穷的空间意象。在邓乐看来,女儿的空间理念是源于她对物理科学的兴趣,虽然与自己的观点有差异,却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和哲学性。对空间艺术的发展前景很看好的他,对女儿在这条路上的探索感到欣慰。

现在来看,父女俩定是记得当年那送学的船头,划过绵丽又情深的一路风景。

邓乐: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中国雕塑杂志编委,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杂志编委,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雕塑协会副会长,成都画院艺术顾问,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


邓筱:生于四川成都。

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平面设计学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空间设计专业

参展与获奖情况:

2003年:海报“小鸡快跑”参加中日学生设计交流艺术展

2004年:“Egg Football Game” 获得“2004年佳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

2009年:《灵在.主机》, 《灵在.微波》参加叙事中国:2009第四届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

2009年:《同在》参加伦敦“Cheers:) 2009 逆流展”

2010年:《思维空间》参加上海南京路雕塑展。


2018保利天悦艺术成都系列展览之邓乐&邓筱父女雕塑展

主办:保利天悦隽咏当代艺术馆

承办:岁月艺术

开幕时间:2018年8月18日 20:00

展览时间:2018年8月18日至2018年9月18日

展览地址:保利天悦隽咏当代艺术馆

(高攀路与航空路交汇处)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文:谢礼恒 王安然   摄影:刘海韵   美编:西子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秋歌”谢季筠书法作品线上展:真正的理由是美的规律

魏葵新作《雨园》:十丈红尘落成青苔的记忆

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启动:一封从原乡寄来的家书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