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稀见金石名品丨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备出一奇,莫有同者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稀见金石名品”丛书

小嫏嬛馆 编 


《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

《莱子侯刻石》

《石墙村碣》

《子游残碑·上(贤良方正刻石)》

《子游残碑·下》

《汉延熹封墓记》

《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

每本定价:26元


《杨叔恭残碑》

《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

每本定价:28元


丛书总价:238元


“稀见金石名品”系列第一辑九种《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莱子侯刻石》《石墙村碣》《汉延熹封墓记》《子游残碑上(贤良方正刻石)》《子游残碑下》《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杨叔恭残碑》《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即将出版上市。


“稀见金石名品”系列第一辑,精选有较高收藏和研究价值,却较少为大众所见的九种刻石为出版对象,从中可以窥见汉隶除典雅庄重书风之外的,苍劲古朴、率意自在的书写风格。



汉代是中国刻石史上的繁荣时期,字体演变进入了隶书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最能体现这一时代书法艺术特色的当属刻石书法,《文心雕龙·诔碑》中载:“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在汉代,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刻石迅速发展并进入鼎盛时期。汉代刻石以篆、隶两种书体为主,其中隶书作为汉代的代表性书体,更是被广泛使用在刻石上,刻石成为了汉隶的主要载体。清代书家王澍评汉碑云:“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备出一奇,莫有同者。”



汉碑多精品,现多为人们所熟知的有《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史晨碑》等集汉隶之大成者,而其他刻石则少显于人前。此次出版的“稀见金石名品”系列,选取了有较高收藏和研究价值,却较少为大众所见的九种刻石,最早的《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可追溯到公元前56年,最晚的《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则完成于公元270年,书风苍劲古朴,为两汉刻石精品。从西汉时期《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尚可见篆书之形的书风,到东汉时期《杨叔恭残碑》的成熟汉隶书风,呈现了汉代隶书发展成熟过程中生动多变的艺术风貌。


丨《杨叔恭残碑》局部


本辑中收录的西汉时期刻石有三件,即《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莱子侯刻石》《石墙村碣》,其书法古拙浑厚,隶书中尚可见秦篆之形,是篆书向隶书过渡转变的代表。其中今藏于山东曲阜孔庙的《新莽居摄坟坛》更是汉代汉隶形成初期书法刻石的精品,用笔灵动奔放,长短错落,风格简质古朴。据史料记载清以前发现的西汉石刻甚少,宋尤袤《砚北杂记》:“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赵明诚《金石录》也仅仅著录《居摄两坟坛》《五凤刻石》两种。因此此件《新莽居摄坟坛》显得更加珍贵。


丨《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


《莱子侯刻石》亦称《莱子侯封田刻石》《莱子侯封冢记》,用笔苍劲古朴,布局自由舒展,颇具奇趣。


丨《莱子侯刻石》


丨《莱子侯刻石》局部


丨《莱子侯刻石》


《石墙村碣》字体在篆隶之间,石刻字迹大小参差,颇饶古趣。笔法与出土之简牍书写颇近,书写风格古朴自在,不同于汉隶刻石中《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这类典雅庄重的书风。


丨《石墙村碣》


丨《石墙村碣》局部 


到东汉时期,刻石日趋繁荣,是汉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以《张迁碑》《曹全碑》为代表的东汉刻石作品,为中国的书法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蚕头燕尾的隶书逐渐书写得更为恣意开放,清代康有为在《广艺双舟楫》中评价道:“至于隶法,体气益多;凝整则有《衡方》《白石神君》《张迁》。”东汉隶书方中寓圆,而其内容也字简而意深。


本辑收录东汉和三国的刻石6件,即东汉时期的《子游残碑·上(贤良方正刻石)》《子游残碑·下》《汉延熹封墓记》《杨叔恭残碑》《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和三国时期《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皆为东汉汉隶发展成熟以后的杰作。其中《子游残碑·上(贤良方正刻石)》与《子游残碑·下》为安阳汉代四残石之一,刻于公元115年,虽为残碑,确为存世汉隶刻石之精品,其书法古穆敦厚,结字方扁茂密,气息圆劲浑厚,结体拙中寓巧,章法布局疏朗有致。开《张黑女墓志》和六朝石刻的先河。


丨《子游残碑·上(贤良方正刻石)》


丨《子游残碑·下》


丨《子游残碑·下》局部


丨《子游残碑·下》局部


《汉延熹封墓记》记字颇小,是汉刻中少见的小字石刻,且存字较多。用笔结体颇守法度,又不同于常规汉碑的矩度森严,字形既规整又一任变化,气韵流动自然。其刻文中明确提出“立碑”概念,对研究汉代刻石形制有重要意义。


丨《汉延熹封墓记》


丨《汉延熹封墓记》局部


《杨叔恭残碑》又称《汉沇州刺史杨叔恭残碑》,立于东汉中后期,书体为汉隶,结字工整,体势开张,书风古雅秀逸。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书法古雅秀挺,有合《韩勑》《史晨》二家意思。碑侧题则跌宕疏秀,不拘故常,亦不异《韩勑碑》阴、《史晨碑》末,可宝也。”


丨《杨叔恭残碑》


丨《杨叔恭残碑》局部


丨《杨叔恭残碑》局部


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摩崖石刻字体结体较大,因其大气磅礴而闻名于世。本次第一辑出版两种摩崖石刻,其一为《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是东汉摩崖石刻的精品,为“石门十三品”之第四品。然其为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漶,拓本稀见。其书风类似于“石门十三品”中第五品的《石门颂》,而更加率意萧散,笔法恣肆之中又凝练朴茂,浑厚华滋。


丨《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


丨《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局部


其二为《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是褒斜道石门摩崖书法珍品,共有两段因修治褒斜道镌刻的文字,其一为刻于公元263年的《荡寇将军李苞通阁道题记》,其二为刻于公元270年的《潘宗伯造桥阁记》。该石刻虽仅几十个字,但书法雄峻奇逸,沿崖壁的起伏书写镌刻,字形笔画反差较大,章法大小跌宕,率意而自在。书风近似《杨淮表记》,而生拙奇逸似更过之。


丨《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


丨《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局部


本次出版精选质量上乘的底本,采用高清原大整张印制的方式,将这批优秀的历代书法资料化身千万,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使这些不常见的书法资料获取更为容易,让书法学习的历史视野更为宽阔。


“稀见金石名品”丛书

小嫏嬛馆 编 


《五凤刻石 新莽居摄坟坛》

《莱子侯刻石》

《石墙村碣》

《子游残碑·上(贤良方正刻石)》

《子游残碑·下》

《汉延熹封墓记》

《扶风丞楗为李禹表摩崖》

每本定价:26元


《杨叔恭残碑》

《石门潘宗伯造桥阁记》

每本定价:28元


丛书总价:238元




“未到之境”林晓明、周迅、熊璇三人新作展 策展人:莊惠雅  谢礼恒艺术指导:许灏主办方:艺术野疯狂   成都小雅采薇   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执行:汇泉路社区宝墩书房
展览时间:12月5日-12月26日开幕时间:12月5日 15:00展览地点:宝墩书房(成都锦江区汇泉北路177号宝墩书房F5-F6)
“日和美物”日本老茶器展

展览时间:2020.11.28-12.20展览地址:围炉夜话茶书院(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134号七楼)
成都围炉夜话茶文化传播公司 成都九凤天艺术品有限公司 成都野疯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往期精彩推荐







梁书山2020成都个人画展 | 花开石山石花开
明代画院研究丨明后期形成“崇南抑北”的风尚
千高原艺术空间新展丨自定义的方式
春风吹又生 何多苓艺术大展丨绘画的诗性
“日和美物”日本老茶器展丨美物就是一顶“日和”好天气
50年学术生涯汇聚 | 周积寅《中国画派论》最新版
冯斌“‘中国画’新主张”研究展:从材料到观念
翰墨撷英之《宋徽宗·写生珍禽图》《钱选·八花图》
寒玉迭影-溥心畬书画精品展热展中:柔而能健,峭而能厚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