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心遗稿》首发:艺术家到头来总归是“俯仰终宇宙”


晚年木心 


2011年12月21日,木心先生在自己的故乡浙江乌镇去世,享年84岁。百余名读者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念了木心那句诗: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在他留下的手稿中有一副对仗工整的遗联,宛如他对自己最后岁月的诠释:


“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难得有一个人,能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木心仿佛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人照亮。


这就是木心的力量。



木心旧家


对谈陈丹青视频精彩片段:陈丹青谈《木心遗稿》修改过程



木心遗稿引节选

陈丹青


我的文字没有什么意思,就像音乐那样,没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没有意思”?而且,等于说,音乐也“没有意思”?所以这段话狠有意思,是理解(或争议)木心的要紧处,真要辩难,可以是一大篇论文。但老头子说事只管三言两语打发了,“四两拨千斤”,他连“四两”也不舍得。


我好像从小就不爱追求意义的,音乐有什么意义呢,梅花桃花都是没有意义的。


虽是大白话,仍不好解,音乐家或植物学家会反感吗……下面的五言诗,老套,不难懂,要点只在“误解”:


廿年静待去,一片误解声。我亦飘零久, 从此惜残生。



青年时期的木心和他的绘画作品

木心画作:爱



进入“残生”,不再出书,但老头子到底放不下“一片误解”,遗稿里端出的私房文学观很不少,连带讲说他自己的文章……


修辞思维,是我想说得好听些罢了。


这个词是他的“发明”,针对八十年代初文学人的所谓“形象思维”。但据老头子说来,只为“好听些罢了”。是这样吗?文字之道,他总要从“好看好听”处入手,带出深浅不同的意义(他偏要说:没什么意义)。这样弄下来,拿出去,真正折磨他的是“懂”与“不懂”。好在他会用各种说法跟自己周旋,以下便是一种,未见得是写给“你”的:


你怕别人看不懂你的文章,那是你写得不好,无从懂,如果你写得好而没人懂,恭喜恭喜,懂的读者自会来的。


“好懂”的文章,他也写过,譬如《上海赋》。回国前几年正有上海作家陈村为之叫好,他很开心,遗稿里偷偷给陈村弄了首七律:


黄鹤归来事已迟  衣锦还着当年缁

申江有幸成一赋  陈村无愧先三知

鱼龙混杂子不语  鸡虫得失君多嗤

会当更剪西窗烛  笑谈开卷惊雷时



木心画作:歌剧



就像他仅仅与我纸上谈话,据我所知,他从未将此诗送达陈村。返乡后,听得外面夸《上海赋》,老头子来劲了,以下综合了三四段相关的文字:


他们不知道《上海赋》不是文学……是我的游戏之作。错蒙读者俯赏,我心不安……我不是上海人,没有经过三十年代,我是乡下人,三十年代,我尚在襁褓里呢。


后面五句,句句实话。所以骂木心容易,夸他,他未必领情。接着他从“襁褓”一跃而出,老辣起来:


说《上海赋》好者,是聪明人,说《上海赋》胡闹者,是智叟,说“想不到你还有这一手”,我得意,说“你出此下策,倒真是上策”,我拥抱你。


谁是“智叟”?除非他自己。能令智叟“得意”而竟“拥抱”者,以至“上策下策”云云,是老头子写嗨了,自己拥抱自己——令他束手而耿耿在心的是,《上海赋》独缺黑社会一章,临老打起精神,续写了两章:《黑漩涡》《青红帮》,是遗稿中蛮长的篇幅。写完了吗,没有。这一层,我明白他何以佩服台湾的高阳。



木心画作:晴风

木心画作:春夜(局部)



轮到他自己的得意之作,木心忍不住兜出“谜底”,那原是他死活不肯的:


《明天不散步了》是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男人,你爱不爱——求爱书。《哥伦比亚的倒影》到底是什么,一言而表之:为人文精神的堕落而绝叫——求救书。


好吧。亏他好意思说。看来他真是豁出去了。比起已面世的书,他在稿本中不再闪烁其词,不再字斟句酌,里外放松了。


为便行文,我所摘引的多是短语短章,遗稿中的“硬货”,仍有的,不外是他牵念大半生的人物和命题——李聃、耶稣、陶渊明、尼采、莎士比亚、曹雪芹、莫扎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塞尚、叶赛宁,还有他暗自纠缠的“宇宙”问题……罕见地,他写了好几段蛮长的段落,细数他所知道(不知从哪些书上知道)的几位科学家,要点是,他们在无神有神之间难以自裁自安,究竟如何,请诸位自己读吧。



木心画作:渔村



被他提及最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是张爱玲,随时想起便絮叨几句。相对如今海内外张迷,木心的资格要算老的:1943年张爱玲初试啼声,十六岁的孙璞就读到了:


回想张爱玲在上海快速飞升,我看了就兴奋、喜乐,到处搜罗她的作品,迴诵佳句,都背得出来。不料几十年后,我也阴差阳错,小名叮当响了。


现在这位“小名叮当”的老头子在稿本里一遍遍默念张爱玲:


鲁迅先生铸练了我,张爱玲女士激越了我。我不幸的童年不幸的少年读着他和她的书……


熟悉木心的台湾读者,应记得他1995年评写张爱玲的《一生长对水精盘》(收入台湾版《同情中断录》后,易名为《飘零的隐士》),十多年后,他悄悄写下这段话:


我因《中国时报》编者催得紧,仓猝成稿即付,实在是大不敬的。第一,不谙张爱玲出国后的遭遇景况,单是以为她才气尽了才不出新作,这是不剀切的,不公平的。我以负咎之心续写此篇,冀赎前愆,以谢张爱玲女士在天之灵。第二,知悉了她来了美国的坎坷遭遇。


1955年,张爱玲告别早期文学生涯,远来美国;1982年,木心初到纽约,年近花甲,是个文学界的雏——论远避世人,他俩有一拼——而我初次得知张爱玲大名,就是木心告诉,他借我旧版《色,戒》的情形,想来如在昨日。诸位,“张爱玲看不起我的”,木心说对了吗?



木心逝世十周年:“木心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

《木心遗稿》首次亮相



正如陈丹青所说:“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木心的书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贵族与最后的优雅,他讲自己的修养、信念,以及自身所承载的传统和美学都融入作品之中,木心惜字如金,在出版的著作中往往内敛克制,而“更真实的木心”有时往往藏在他的笔记和遗作里。


今天我们就从他的文字中感受他的人生。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01

任何艺术家到头来总归是“俯仰终宇宙” 


有信仰,就是有局限,就是不自然。 作为人,作为思想家,那么如果有信仰,就不是好汉。 陶潜没有脱俗的一点是自炫祖族门庭,这,屈原、尼采、萧邦都免不了这种虚荣。其实,以陶潜为例,陶姓的前人后人有谁比得上陶潜的伟大呢。 任何艺术家(思想家)到头来总归是“俯仰终宇宙”(“宇宙”根本不睬你),而所谓“不乐复何如”呢,亦即是“不悲复何如”。





“乐”与“悲”,在文学审美上宁取“乐”字好。其实陶潜是知道自己碰壁,碰一鼻子宇宙灰。饮酒是什么呢,饮酒是玩弄自己肉体上的感觉。酒入口经喉而落胃,然后从头脑心脏脉络筋骨皮肉中把酒的作用反应出来,这样做会得到快感。快感强了,足可以对抗宇宙的虚无。 


嗜酒(纵欲)是“人”所能享受生命的最巧妙的招数了,但是“人”用这种方法手段来对抗宇宙的大虚无,对于“宇宙”,真是“小意思”,小到根本没有意思——陶潜的伟大,在于他有足够的自尊。



木心美术馆展出木心手稿



02

汉文臻于极度的精致典雅,就成了另外一种俗


逻辑学就是锻炼出一身壮丽的肌肉,修辞学就是找一个优美的姿势站在那里——希腊雕像便是这个意思,希腊便是这个意思。完美的身体,站上千年万年也不疲倦的姿势。 好多西方的思想家(艺术家)肌肉是发达的,姿势却很难看,站在那里很难看,好像是叫人看其难看,而好多东方的(中国的)思想家艺术家或太瘦,或太肥,姿势是很好,很别致,但触目不免有所惊心的是何其之瘦,或何其之肥。



 木心画作:素心云霞



骈俪、引典,使汉文臻于极度的精致典雅,但成了另外一种俗,乃至俗不可耐,沦落为“大文艺腔”。


幸亏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白话而要骈俪,没门。故典呢,国典、洋典也继续流行,可以不理它——总之汉文还算死里逃生,只是逃出来的一大群中没有几个像话的。


汉文的成就是烟波浩瀚的,骈俪引典仅一小患而已。今文(白话文)要写得好,几乎一定要具备古典文学的底子。即使翻译外国文,亦必得古文好,意思是要懂文学,那么先要从母语的文学懂起。



晚年木心 郑阳 摄



03

"文艺复兴"只有一次,不会再来了


年轻的时日,竭尽所能地去爱人,一次次失望、失败,可是心里有个强大的信念∶那最好的、忠实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一生没有快乐可言——人生和艺术一样,深,就不快乐了。伟大,也是不快乐。


庭园中的假山是快乐,溪水曲折湍流是快乐,崇阿海洋是不快乐的,而且是解不开的忧郁。山之高、水之远与人的体积能量是不成比例的。



木心画作:金陵秋色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们是人中之山、人中之海,他们与凡夫俗子是不成比例的,所以当凡夫俗子快乐的时候,巨人不快乐,快乐不起来,但生命的目的还是在于快乐。


巨人在现世生活的命题上是整个儿失败,情欲、官能、肉体的戏剧性,他们没有经历,他们忙碌于"伟大",他们不知道有"渺小"的存在——我想,他们知道自己是悲苦的,但不说,装作不知道,这就是常人所说的"高贵",而"文艺复兴"也只有这样一次,不会再来了。


莫忘波提却利,他的画是快乐的,他在自己的画里快乐了一阵子,而把快乐传给了后世。


我尊达·芬奇,恋米开朗基罗,悦波提却利。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04

我不是圣者,而是圣徒


说我"轻易地成为圣者"是错的,我不是圣者,而是圣徒,并且能有今天,绝非轻易。如今一切都已过去,成为美好的回忆的是,在安东尼的手册上,我的诗作与世界各大诗人并列。可怜的是,别的诗后都有作者之名,唯独最后一首没有我的姓名。


我想,这是安东尼的分寸感。在当时,我没有资格具名,何况他也不知道我的笔名(我的笔名要到一九人一年定夺,才入世)。事态是诡谲的,《安东尼手册》的最后一页,有诗而无名。



木心画作:苏堤春晓



这一段回忆写完了,而我真正要明言的是。当我蓦然看到自己的诗被安东尼以典雅的字造恭录在他的手册上时,知遇,荣耀,一跃面登龙门的快感,是我的青春年代的最高的幸乐、十八岁,无名的成名,接下来是六十年的理没. 然后在太平洋对岸,再作有名的成名。


我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极度疲倦了,迟来的成名已不能给我快乐,无论如何,总比不上乍见《安东尼手册》上的我的诗时的那种默默无声的抢天呼地的狂喜。



晚年木心 李峻 摄



五十年后,我写了不少诗,出了几本诗集,这首《铅笔和橡皮》始终不入选,而这件事故,比之家教师训更曾经激励我。但愿赵安东大哥能看到我这篇文章。


年轻人最爱的是热情和荣耀吗,不,这是一个秘密∶年轻人认为热情和荣耀是唾手可得的,期在必至的,年轻人最要的是承认、赞赏,没有比受人承认和赞赏更使年轻人惊心动魄的了。





05

“木心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 


以上内容摘选自《木心遗稿》,今年,是木心逝世十周年,第一批木心遗稿终于能交到读者面前。为此,诚挚推荐《木心遗稿》,阅读收藏本书至少有以下三点理由:


◎历时近五年整理,“木心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木心生前著作不菲,但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此次《木心遗稿》由木心晚年的青年朋友匡文承担录入工作,自2017年迄今,历时近五年,完成八十余万字。如果说木心的书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是文学的“福音书”。那么这套最新出版的《木心遗稿》也许可以说是木心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了。


◎从木心的遗稿中见到“最真实”的木心: 木心的弟子陈丹青曾这样评价这套《木心遗稿》:“在木心书中,第一人称并不就是他,言及身世,他总讳莫如深,送去出版的文字更是抵死不诉苦衷。现在,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当年我要他写下来,他就咄道:“喔哟!这种话讲过拉倒,写它干嘛!”如今遗稿在眼,他到底还是写了,而且很不少。”这批遗稿的内容,宽泛杂多,不分章节,随写随止,殊少完整的篇幅。但也正是如此,所以不同于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是木心写给自己,也是写给文学的“解药”。



书名:木心遗稿

著者:木心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1

装帧:软皮精装

纸张:日本古版书纸

尺寸:105mm×152mm×48mm

开本:64开

字数:160千字

页数:1024



◎装帧与工艺真正体现时间之选:此次《木心遗稿》的装帧与工艺,如同修补古木器、古建筑一般,一仍其旧,精选影印手稿原图,保留月久年深的味道。软皮精装,开本清雅小巧,内文纸张是日本古版书纸,可顺纹翻阅,封面烫字压凹,锁线装订,真正体现时间之选,本次第1版第1刷随书附赠“木心笔迹珍藏卡”。





木心就是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我们点亮。古典的中文,现代的思维,人生的锤炼,人性的洞察。他的书既写给我们的上一代,也留给我们的下一代。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特别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陈丹青:最好的画是糊里糊涂画出来的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陈丹青:我对词语很严苛

这是本能,是偏爱









往期精彩推荐







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丨演绎辉煌匠人路和不朽银壶史
近代精通西学第一人:严复《楷书屈原离骚十通屏》
《颜真卿书大字麻姑仙坛记》+《宋拓颜鲁公多宝塔碑》
具庙堂气象的“战国中山三器”铭文拓片与图像的结合
这个书展汇聚1991-2021世界最美的书
我心安处是书房丨东方雅致生活,探秘二十间市隐书房
张大千精品集:张大千的“七十而立”
央美美术馆尘封几十年的玻璃画 |闲步观妆女儿国
上海博物馆藏最善本淳化阁帖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