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凌晓星丨他只是想画出成都的牌面和排面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3-02-05


“对于绘画我有严重的‘失语症’,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所说的一切,都像是半梦半醒的呓语。”

——凌晓星



牌面,古代官吏、使节的一种身份凭证,其状扁薄如牌。“牌面”是个老词,引申出去有声望、招牌的意思。不少人和如今一款新的说法“排面”渐渐混用:排面,排场面子的意思。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新鲜与古老,不同时空的碰撞与融合展现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画家凌晓星显然深谙此味。他打破常规,欲突破形式主义的堡垒,在满大街都是熊猫符号的成都,用另一种方式玩出了成都的“牌面”,当然,也是一番特别的排面。


传统?复杂又朦胧,谁个中国画家,还没有点传统的根底?





2020年底,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院长、收藏家谭朝晖邀请凌晓星来成都走街串巷,体验成都民俗,前后花了大半年时间,创作出这套名为《成都扑克牌》的作品:


“黑桃7号熊猫”穿着吊带在吃火锅,8号在串串香,10号的江湖梦想扛在肩上,J在搓麻将,Q的牌局被皇后偷窥;红桃A是喷火门神下翻筋斗的熊猫,3的对弈,4的茶艺,5要“须尽欢”,8号穿着中山装面对钵钵鸡流口水,10号的渣渣面有点坨了!我倒是喜欢红桃K,采耳熊猫瞄准门神,梅花2的熊猫在读书里发呆……耍花灯、听川戏,玩微信——都市生活往往平凡而又奇异,家居杂记,又是梦想写真,我们总是对那些套路一般的熊猫形象感到厌倦,或者因为它实在太过多变被更多人误解,但回过头来看,谁又不是在不断经历庸常、迭代、重复、嘈杂之后重新上路,寻找新的自己?


54张扑克,54张熊猫的扑克脸,实际上是成都休闲生活的54个棱面与纬度。这牌面,够不够谱?





1972年,凌晓星出生在传统烙印还能俯拾皆是的徽州,那个多年前还未开发的可以用手触摸到,感受历史碎片之地。没有家学渊源,没有身世显赫,他走上艺术之路的契机简单而纯粹,“走上艺术之路是喜欢,没什么特别的契机,就是纯粹的喜欢。还没上学就喜欢,看见光整的墙壁和地面,就觉得那是一张纸,有把它画满的冲动。”


是徽州的砖雕与墙画开启了他的艺术之旅。在那些模糊不清或者缺头断臂的雕刻中,画面的信息被遗失,历史的细节被模糊。它形成了凌晓星在解读层面上的自由:“没有权威,没有谜底,它们在我心中可能形成了另一种历史,我理解中的历史,也许它是错误甚至荒谬的,但这不重要,它们与我的精神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我个人的文化基因。




| 凌晓星 凤凰台 32×120cm (左)

凌晓星 惊蛰之四 32×120cm(右)



什么是历史?历史的意义是什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对于凌晓星的创作而言似乎并不重要,艺术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演绎内心的那份心象历史:一种可能性在我们惯常语言里意外地打开,我们确需重新开发一种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这绘画本身的美学要求和图像结构,在某种不合理的逻辑里成为合理。



| 凌晓星 饮酒图 43×31cm

| 凌晓星 饮酒图 43×31cm

| 凌晓星 迎春纳福 43×31cm

| 凌晓星 五谷丰登 43×31cm




2001年,凌晓星作品《湮灭》获得“新时代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这次获奖像是另一个开始,他一如既往平常生活,又不断在流水烟云、林木道路之间创作新的意象,他在日记中写,“人不能妄自菲薄,但也不能自我膨胀。”


凌晓星闲来无事时,喜欢背一个挎包,拿一个相机,在安庆大街小巷乱转,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张建初曾经让他考虑为安庆老城创作一幅长卷,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调式与幅面。凌晓星做了认真考虑,最后放弃。他认为自己至少在一个阶段内还不能做这件事,创作这样一幅作品,至少需要两到三年,只有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吃透,才敢从容下笔。城,一如一部冷静的巨大历史,盛放所有人与时间的奇特雕塑,他的沉重与古老,只能偶遇,不敢临摹



| 凌晓星 惊蛰之五 133×34cm

| 凌晓星 醉中天之三 133×34cm



凌晓星早期受上海画家施大畏的影响,喜欢悲壮、苍凉的境界,在那个时期,他创作了《湮灭》与《尘封的舞台》两幅大画;后来,受文学诗歌的影响,开始尝试个人记忆与时代记忆的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力图表现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绪,如《忧郁的灯盏系列》《门-系列》《山谣》《姐姐》等等;再后来则尝试绘画本体的探索,融入民间美术、戏曲脸谱等元素,希望在画面构成上有所突破。这种风格的题材很难定位,主要是受了梦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内容、造型、色彩都有梦一样的不确定感。



| 凌晓星 吃瓜图 43×31cm

| 凌晓星 吃瓜图(之二)43×31cm



凌晓星的创作风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尝试。就像他说的:“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在绘画图式、情感表达都有‘言不尽意’的尴尬,我在考虑是否重新回到传统,汲取更多的营养,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思考。绘画的探索过程是个“欲速则不达”的过程,越是需要高歌猛进的时候,越需要瞻前顾后,放慢脚步,保持清晰的头脑,以免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中。”



| 凌晓星 万紫千红 43×29cm

| 凌晓星 一帆风顺 43×29cm



尽管如此,凌晓星仍然有自己一直坚持的绘画理念,“我个人对时间比较敏感。我觉得绘画或者文字可以使时间固化,成为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这当然是一种幻觉。但这种幻觉却使我乐此不疲”,绘画创作的时间是完全由自己的操控的,这种超自然的理念自然只是自己的幻想,但他仍然愿意沉浸其中,享受这种自由支配的快乐。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民俗与戏曲,是凌晓星画面的主要元素。在他看来,这两者具有民族文化的象征性。民俗指代现实生活与民间社会,戏曲指代过往历史及文化传统,它们是我们独有的文化基因,在大众文化审美层面,有一种文化心理上的认同感。


但他对民俗与戏曲元素的重新组合与构建,以及对现实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了解构,打破了人们在审美上的视觉经验,形成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距离感。这种距离形成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如何诠释与解读,全靠个人的领会与理解。



| 凌晓星 政治挂帅 42×30cm

| 凌晓星 思想领先 42×30cm

| 凌晓星 枫坞 133×34cm

| 凌晓星 醉太平之二 131×33cm



“昨夜一晚得一梦,梦见鲜花落凡尘。”


你看他的画会感受到一种梦幻感,看到现实与虚构、历史与当下、感性与理性的交融,“我的绘画有时披着‘梦幻’的外衣,梦是现实的折射,是现实的延伸,是我们精神意志的松弛。它光怪陆离的特质为我的隐喻性绘画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梦,本来就是荒诞的。”于是,斑驳背景下,阳光,美丽的山树,各色脸谱在各种背景前穿行、交集。古代雕刻、傩戏、民间杂耍、不知名的艺人等等各种元素被他信手拈来。他实际在用某种“书签”式的方式记录传统,并将这种书签本身创作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有点类似传统民间艺术“现代转化”的独特样本,萃取出新的某种时尚。





说他传统,不是,说他现代,也不是,他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对历史的感受。


在凌晓星的众多作品中,很喜欢将脸谱作为绘画符号融入作品中,让人如同在一所现代化剧院里看古装戏,这些脸谱代表人物角色的不同定位,增加了绘画语言的表现性与丰富性,也增加了画面内容的象征性与不确定性,它暗示着我们需要掩饰的心灵,在难以驾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虚张声势的面具;同时,不同的脸谱有不同的指代性,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强权与霸道,正直与善良,狡诈与虚伪,懦弱与忍让,交织成画面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丰富的画面,区别于传统人物彩墨所透出的那股灵气,正是凌晓星所注重的“隐喻表达”。他的画作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与感触,绘画的语言寂静无声,通过独特方式感受到有别于文学的魅力。“我觉得隐喻性绘画的主要特征是暗示与象征。画面中的情节虽然显得荒诞,但有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它呈现出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喜乐、愤怒、张扬、内敛、忧愁、平静、羡慕、嫉妒、好奇、鄙视……每个人都能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因为叙事方式的模糊性,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去满足自己阐释的愿望。绘画的功能是双向的,在“看与被看”中共同完成绘画中的精神指向。





他的绘画有着古典水墨的本质,细读他的作品,又好似与现代性的触角有着奇妙的通感,关联在创作画面的内部;而观者此时却不断向往着它的作品与音乐有某种紧密的联系:戏腔、声浪、台词、程式、脸谱、水袖、鼓点……它的某些意味深长的画面局部“提议一切”,又悄然无声地代言心语,节奏刚刚合适,伴奏恰到好处。他提供一张游移不定的可能性之网,在其中的各色“熊猫”则恰好被选作这副牌面,打出这座城市的排面。



| 凌晓星 门神系列之增福财神(①)67×45cm


| 凌晓星 门神系列之饮酒图(①)67×45cm


| 凌晓星 门神系列之增福财神(②)67×45cm


| 凌晓星 门神系列之饮酒图(②)67×45cm



凌晓星化解画面中古典趣味与流行元素的矛盾,用笔墨色彩,在若即若离中巧然融为一体,并且制造出一方令人遐想无限的空间,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与诙谐。“对于绘画我有严重的‘失语症’,我不知该说什么,如何说。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半梦半醒的呓语。我不知何时才能让自己清醒,走向成熟。我只是顺其自然地睡着、醒着。目光呆望着一两片黄叶,在窗外无声地飘着落。”





艺术家 凌晓星


1972年12月生于安徽歙县,现为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安庆市美协副主席,安徽工笔重彩画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硕士。 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二十余次,获奖十次,其中银奖两次。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下单



编辑丨艺术野疯狂

排版丨崔婷



特别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神交千年”:刘墨《苏东坡的朋友圈》









往期精彩推荐







央美美术馆尘封几十年的玻璃画 |闲步观妆女儿国
经典绝版书:上海博物馆藏最善本淳化阁帖
篆刻绝版神书亲民返场!538元赵吴黄代表作带回家!
首部大卫•霍克尼个人传记,全面回顾大师60年艺术生涯
史上最全敦煌壁画全集:终究无法超越,终究某日会抵达
《乐舞敦煌》:因为缺纸,这本凄美气质的手工书一再断货!
著名学者苏芳淑教授首部中文艺术史著作弘一法师出家前捐赠94方印章,今天终于全曝光
翰墨之韵,碑拓之美丨纸本里的盂克双鼎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