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私人采购员》:阿萨亚斯是当今影坛上最具创新意识的作者导演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上周五晚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欣赏到阿萨亚斯这部新作,完全没有令我失望。映后更有机会见到导演本尊听了一堂大师课,收获颇丰。自从看过他的《登机门》和《迷离劫》后,我便深信阿萨亚斯是当今影坛上最具创新意识的作者导演,他混合类型片风格的手法实在让人措手不及,能与之比肩的只能是黑泽清,然而后者近年有屡次失手的表现。


这部在去年戛纳上摘下最佳导演的作品无疑又是一次精彩展现他混搭技艺的绝佳机会。从开头段落来看分明是一出惊悚灵异题材的故事:老宅、幽灵、通灵者,这些类型片的常见元素在他的镜头下构建起一个惊悚度甚高的引子。然而很快故事就转到时尚气息的巴黎时装界,女主角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带有“媒介”的意思:替女雇主充当私人采购员。随后出乎意料地,插入另一个极具悬念色彩的匿名短信情节,直至最后灵异事件再次浮出水面……


不过,想要体验灵异惊悚片的观众恐怕要失望而回了,因为片中唯一出现的“幽灵”形象实在有点贻笑大方。在我看来,导演想要借助这个具有灵异色彩的故事来阐述一个女性认清自我以及面对现实的过程,这才是阿萨亚斯最大的野心所在。类似的主题在他之前的几部作品也能找到类似影子:《登机门》里被利用而最终醒悟放弃复仇的情妇,《错过又如何》里最终戒毒的瘾君子单身母亲。


在本片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扮演的则是一位在巴黎独自闯荡的美国女孩(这跟她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有相似),经历双胞胎兄弟去世后无法释怀,深信他的鬼魂会给她“信号”;在工作中却遭遇女雇主的百般刁难;其后更在出差途上偶遇匿名短信勾搭。这不仅令前后两个层面产生交集,更一语道破她内心的孤独感,而由此孤独感而产生的迷惘与恐惧才是影片要阐述的重点。


女主角面对亲人的离去无法找到依偎,孤独感由此而生,工作中遭遇的不如意则令这种孤独感加深,再加上身处异国他乡,令她在精神上饱受着压抑与困扰。结果要透过偷偷摸摸换上时尚新衣变成“他人”来获取心境上的满足与平衡,经历匿名跟踪事件后终于放下心结,前往阿拉伯国家展开新生活。最后一幕面对兄弟灵魂再现的情景,她终于醒悟质问:Is it you? Or it's just me……完整地呈现出一位年轻女性认清自我的过程。


阿萨亚斯在导演技巧方面也在不断开拓创新,近年来恐怕难在银幕上看到如此频繁展现手机短信的画面了。导演透过这种叙事方式,有效投射出女主角内心情绪的敏感变化,无形中也增添了剧情的张力,尤其是匿名人透过短信告知要到家里来找她的一幕,接连不断的数条短信令惊悚度陡然上升。


另一种手段则是通过服饰来展示内心,她自如地褪去身上朴素单调的装扮,赤身裸体换上闪烁耀眼的时尚服饰,整个人在焕然一新的装扮里恢复了自信,摆脱了恐惧。这一点导演似乎在有意引入物质主义(materialism)对当今社会年轻人心态影响的思考,也令影片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意味。


在映后的导演大师课里,我更听到导演现场讲述影片的多个要点分析。其中关于明星身份的分析似乎跟他前作《锡尔斯玛利亚》有共通之处,由于我没看过那部无从作比较。另外一点是关于影片借鉴黑白默片的手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片中女主角对白不多,很多场景都是一个人,比如驾驶摩托车在巴黎大街上飞驰,以及在女雇主家中偷换新衣的场景,都给斯图尔特充分展示个人演技的好机会;而经典女星玛琳黛德丽的德语老歌,雨果的通灵轶事片段,更能让观众嗅出默片的无形力量。


最后,不得不提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演技。她在阿萨亚斯的指导下,脱胎换骨地展现出自然主义倾向的精彩演绎,实在令我刮目相看,种种细腻的情绪演绎,无台词的段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联想起她去年在法国恺撒奖上凭借《锡尔斯玛利亚》获得的女演员奖项。在此要恭喜阿萨亚斯,在张曼玉和艾莎·阿基多之后,终于找到了新缪斯!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 用最感性的触觉来品尝电影, 与影迷一起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