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腿爸爸》:萨弗迪的作者风格给故事添上苦涩的幽默色彩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有点庆幸的是我先看了约书亚·萨弗迪的处女作,这部萨弗迪兄弟二人合导的影片用的手法和桥段基本上就是从处女作《被盗窃的乐趣》里照搬过来的。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手来看实属安全之举,不过就观影惊喜度而言,则有点打折扣。男主角带着小孩跟随一夜情女人及其男友驾车那段就是复制处女作里女贼与同伴驾车回家的段落,而大战巨型蚊子的一幕明显不如前作里女贼幻想北极熊来得惊艳。不约而同地两部影片里都出现华人角色,乒乓球教练与餐馆服务生都带有戏谑的味道。


这部讲述离异单亲爸爸与孩子相处的故事,没有太跳出此类题材的框架,特别是好莱坞电影里这种故事实在多如牛毛。不过萨弗迪兄弟的作者风格依然为这个老生常谈的故事添上几分笑中带泪的幽默色彩,那个心酸的结尾最让我感动。法国新浪潮风格与卡萨维蒂的影响依然挥之不去,爵士乐、手提摄影、粗糙画质、同场录音等等,这些貌似琐碎的细节统统成为标签一样的作者风格。


跟处女作一样,这部作品也是围绕纽约边缘人展开叙述。上一部描绘女贼,而这部讲一位从事电影放映员的单亲爸爸。据导演说,男主角的经历很大程度源自他们的父亲,儿时的印象成为创作这部作品的重要因素;而另一部分则源自俄国小说家果戈里的名作《死魂灵》,小说中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主人公也为剧中男主角的塑造提示不少。


也许这次的人物本性不如上一部的女贼来的纯粹,毕竟牵涉到很多与小孩成长有关的话题,而部分过火的情节处理也是让我对此片不满的原因(最无法忍受的莫过于喂食安眠药镇静剂的那段)。这究竟是萨弗迪兄弟对自己亲生父亲的恶意致敬,还是他们玩世不恭的性格流露?不得而知。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弱点在于影片后半段呈现出较为松懈和拖沓之感。看得出导演想用毫无拘束的奇思妙想构想来充实平淡的情节,然而这些小把戏无法带来顺其自然的流畅感。究其原因也许这回是兄弟导演二人同时上阵的缘故,上一部处女作约书亚·萨弗迪独当一面,很多原创性的想法有效地展现出感人的魅力,而这部里很多情节都充满了设计感,比如男主角大街上涂鸦被抓进警察局那段就相当明显。


值得一提,这部影片名字有好几个,《长腿爸爸》这个比较有特色,可以让观众联想到其他同名的文学及电影作品,而《去采些迷迭香》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除非是看到将近结尾时才出现,似乎有刻意点题的嫌疑。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